东晋有一位名将,名叫桓温,他有军事才能,而且也很骁勇善战,为平定蜀国立下汗马功劳,因而被封为征西大将军。位高权重的他渐渐地有了反叛的迹象,这让东晋朝廷上下十分不安。桓温手握兵权,没人敢正面与他冲突,生怕触怒了他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在这种局面下,大家便开始扶植在当时略有名气的殷浩,希望能由他来对抗势力日见强大的桓温,使朝廷不再受其成胁。

殷浩为了要和桓温对抗,也为了要培植自己的力量,便开始拉拢一些有名望、有才能的人士提高自己的地位。王羲之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被殷浩礼聘为“右军将军”兼“会稽内史”的。

王羲之当时怀着满腔的热忱,立即走马上任,准备好好地做一番事业。但是他逐渐发现,殷浩只是一心一意地想打垮桓温,其他的事他一概不关心,王羲之看清楚了这种情形,十分痛心。他虽在殷浩的手下做事,但却没有因此盲目附和他,相反,王羲之认为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终究不是国家百姓之福。在看清了这种政治危机之后,他时常劝告殷浩不要在国家内部搞派系,以免造成国家的分裂和不安。

他曾对殷浩说:“国家必须上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才能富强康乐。北方强悍的胡人正在对我们虎视眈眈,而我们的国防只不过凭借一条长江而已!以区区的一条河流来作国防屏障,本就是毫无保障可言,要是内部又发生分裂不和的情形,我看迟早会步前朝的后尘。”

殷浩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政客,早已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哪里还会想那么多、那么远。听王羲之这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告之后,他漫不经心地回答道:“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会考虑。”但实际上他根本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里。王羲之见殷浩对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毫不在意,更加痛心了。而当时那些同样被政治斗争冲昏头脑的人们,不是站在桓温的一边,就是倒向殷浩这一边,只有王羲之一个人孤立无援地为国家的前途而深深地忧虑着。

这种政治上的危机一天比一天恶化,到了公元352年,头脑发热的殷浩为了要一劳永逸地彻底打垮桓温,准备在军事上和桓温一较高下,便提出要在这一年北伐前秦,以提高自己的威望。

他作了决定之后,很狂傲地对王羲之说:“想想看,我指挥着千军万马,浩浩****地杀过长江,势如破竹地打败敌人收复失地,全国的军民将会如何地欢迎我、崇拜我!桓温只平定了蜀国,算得了什么?我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呢!只要北伐成功,我就可以趁势把桓温一举消灭,全国再也没有人可以和我分庭抗礼了,我会成为全国最有势力的人。啊!我的计划多么完美啊!”

殷浩越说越兴奋,说得口沫横飞、两眼发光,已陶醉在这尚未实现的胜利幻景之中。王羲之面对殷浩癫狂的举动,只是摇摇头,他很冷静地对殷浩说:“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北伐不是小规模的作战,而是大规模的进兵敌人境内,国家一旦决定用兵,必须有十分谨慎详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种事决不能轻举妄动,必须三思而后行。”王羲之继续为他解释道:“首先,你必须考虑到自身的力量和条件,而我们现在的力量仅仅能够自保,哪里还能去打退敌人;而且国内的人心不齐,党派争斗严重,没人会真心支持你。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拿什么去跟人家作战?况且,还没有开始打仗,你就已经这样轻敌,以为势在必得,这种仗怎么打得下去?”

可殷浩一心陶醉在胜利成功的幻想里,根本听不进去这种泄气的话,结果,东晋的第一次北伐就出师不利。这时,王羲之建议要好好地就地集训、养精蓄锐,并重新检讨作战失败的原因,再切实地改进。没想到,殷浩对他的建议全然不顾,竟然决定要再度出兵北伐。

王羲之知道了以后急得团团转。再次出兵,不仅国家百姓负担不了,而且胜负早就可以预料,这不是以卵击石嘛!王羲之决定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阻止殷浩出兵。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看情形直接去劝殷浩是不可能的了,他已丧失了正常的心智,但是朝廷中有那么多的大臣,总有一两个能冷静而理智地分析局势,也许他们有办法制止殷浩再度用兵的愚蠢行径吧!于是,王羲之写信给当时朝廷中最有影响力的会稽王司马昱,请他出面制止这祸国殃民的愚行。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仅凭借一条长江作为国防的屏障,仅靠江南一隅作为根据地,却想要经营天下十分之九的土地,这种不自量力的愚妄行为,一定会遭致毁灭!我们至少要先把国内的人心团结起来,俗语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国内不团结合作,什么都是妄谈!其次是发展农业、增加生产,努力培植国家的力量,这样休养几年,才有可能去攻打别人。如果现在不自量力地去和敌人作战,岂不是自取灭亡吗!

结果这封重要的信却石沉大海,音信全无。朝廷的亲贵怎会听一个地方官的话呢!王羲之无奈,只有再去劝诫殷浩了。他到了殷浩住所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国家仅剩下这么一点力量,你一用兵,就全部消耗光了,将来拿什么重建?上次吃了败仗的事,给你的教训还不够吗?百姓死的还不够多吗?你不要再执迷不悟了,要多为国家和百姓着想,不要只想到自己。”

殷浩一心要靠二次北伐挽回上次失败的耻辱,怎会听得进去呢?只是一味敷衍,王羲之见状,知道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了,便长叹一声,拖着疲惫的身影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王羲之一句话也不说,他的朋友忍不住了,终于开口问道:“全国上下哪个人不希望北伐能够胜利,打败胡人、收复故土!你怎么总是唱反调,还老是说一些泄气的话呢?”

王羲之苦笑道“我难道不晓得现在大家都在背后骂我吗!有人说我是失败主义者,有人说我是悲观派,有人说我只求苟安,甚至还有人骂我是奸臣。可是事实上我也和大家一样,希望北伐能够成功,我难道愿意一辈子寄居在江南这一小块土地上,眼睁睁地把大好的中原让给胡人去任意**吗?”

朋友反问道:“那么你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一直反对出兵,这总该有个理由吧?”

王羲之回答说:“当然是有原因的,你想想看。国家一旦决定用兵,要花费多少经费?要牺牲多少人命?如果能够打胜,那么这些牺牲总算值得。但是,如果明知战争会失败,还要去打,那么这些代价不都成为无谓的牺牲吗?”

朋友听了不置可否,随着又问:“为什么你认为一定会打败?你看,我们的军队人数也不算少,武器装备也很好,应该是不会失败的啊!”

王羲之摇了摇头,说:“打仗不光是靠人多和武器装备,最重要的是靠人心。你看看现在的朝廷之中,人们为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打击对手,哪里会想到国家人民的福利?就拿殷浩来说吧,他决定出兵北伐,难道真是想洗刷国家民族的耻辱吗?还不是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来作为打击桓温的本钱。赌赢了,他的前途会更加灿烂,地位会更加稳固,但国家却不会因为这一场胜仗而马上强大起来。万一输了呢?国家的存亡和百姓的生死他担得起这个责任嘛?这种仗怎么能打?又怎么可能打胜?再说,殷浩他又没有这种统率大军、指挥若定的才能,更没有战略的头脑,你说吧!由他率兵北伐,怎么可能成功?”

王羲之一口气说完了,他的朋友也默不作声,认为王羲之的话很有道理,两个人同时沉默了下来。

果然如王羲之所料,公元353年殷浩二度出兵北伐,结果和第一次一样,又打了一个大败仗,损失惨重。

殷浩的第二次北伐计划彻底失败,他的政治生涯也从此告终。他从前的一些政敌现在纷纷以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当初是如何地不赞成盲目地用兵,开始攻击殷浩、弹劾殷浩。结果,殷浩丢了官而被贬为平民,连带地使他的部属也受到波及,王羲之既是殷浩的手下,又是他一手提拔的,自然无法幸免,人们似乎忘记了,王羲之当初是如何努力制止这次军事冒险的。

想想国事如此不堪,朝廷之中又没有真正的人才,而自己空有满腔热忱却不被重用,王羲之真是心灰意冷,政治热忱也开始消退了。他又气又恨,但却束手无策,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