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对法政策的大要是消灭法国,孤立法国。到底要实行哪种办法,看政局演变而定,不过德国必须要随机应变,消灭法国,就必须在他们尚未备战时进攻;要孤立法国,就必须诱使欧洲列国与德国缔结同盟条约。根据以上两点,俾斯麦开始进行他的外交政策。
回柏林后,他立即拍电报给法布尔,目的不外是恫吓巴黎政府,同时静观法国行动,如果稍有差池就可以借机出兵。当然法布尔也因这无由的来电而惊慌失措。
但是当普法两国在法兰克福签订和约后数日,巴黎就爆发了共产主义革命。曾被德军炮火击毁的巴黎又再度陷入暴乱及流血的局势中。不过,让世人深感意外的是法国人民的潜力,他们虽然遭受了战败和流血革命,但很快便克服了这两大灾难,再从废墟中站起。
新成立的法国共和政府,基础稳固,改善内政之余,全力筹措赔偿金。因为赔偿金没付之前,50万的德国大军将继续驻留在巴黎郊外,法国人民都希望尽早赶走这批德军,所以勤勉、节俭地努力工作,终于在两年半内偿清了50亿法郎的巨额赔款。
同时,俾斯麦为了缓和法国人民的屈辱、怨恨之情,也放宽了条件,减轻了法国人民的负担。因为这时他发现如果消灭不了法国,就只能减少他们对德国的反感,也利于避免日后的复仇战事。
俾斯麦想:“不要逼得法国走投无路,成为一头受伤的狮子,但是也不能让它过于强大。”因为这个考虑,他认为法国最适当维持共和政府,因为立宪共和政体不会像帝政专制政体般强大,另外他考虑到欧洲下层阶级所酝酿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巴黎这次所爆发的革命就提醒了一点,那就是欧洲各国随时都可能爆发类似的革命,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巴黎,所以他要让巴黎继续保持激进主义的政府,以防止共产革命的危险。
“欧洲和平”的口号是俾斯麦外交上的基本政策,由此,我们也能看出这位实际的政治家颇具卓见,他曾经主张以铁血统一德国,率领普军东征西讨,让欧洲人人自危。但战争不是他的目的,对他来说,战争只是一种外交工具,最后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德国的统一繁荣,他知道一个民族的繁荣必须建立在和平之上。
俾斯麦进入他政治生涯的第二期,他所致力的是欧洲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是俾斯麦的目标,所以全力解除战争的威胁。
除了法国,奥地利也可能对德采取报复手段。1866年普奥战事,奥国大败,奥地利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怨恨,随时都在伺机报复。普法战争打响后,奥地利就想从侧面偷袭德国,因为俄国出面干预而坐失良机。萨多瓦战后,俾斯麦以宽大的条件与奥议和。但是他明白外交之事并不能靠其他国家的好意解决,所以他开始准备应付奥地利的变化,方法就是与俄联盟。
如今战胜法国凯旋柏林的俾斯麦,威望如日中天。首先承认新兴德国并表示支持的是俄皇亚历山大二世。1871年7月,俄皇率首相高柴可夫来柏林访问,向他的叔父威廉皇帝表示敬意。欧洲第一大国的君主亲自来柏林访问,这使德国人民大感光荣。
此端一开,各国君主都争先恐后地来柏林访问,从此欧洲政界的中心逐渐从巴黎和伦敦移到了柏林。
德、俄两国皇帝乘坐马车在柏林郊外阅兵,然后在宫殿内举行晚宴。两国首相——俾斯麦与高柴可夫也在不断会商政情。全欧人士都在注意此事。这两大强国究竟在策划什么?如果他们二者联合,其他欧洲各国根本无法与之相抗。
其中最受刺激的就是奥地利,奥深知自己绝对无法独力对抗这两大国。此时,布斯特不得不放弃反德政策,决定与俾斯麦联合。
俄帝访德后的第二个月,即1871年9月,奥皇弗朗西斯约瑟率宰相布斯特到达奥国边境的萨奥斯堡温泉胜地,迎接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麦。这实在是划时代的大事。自1866年奥国战败蒙受屈辱以来,奥国首次改变态度将旧时恩怨一笔勾销,由排德变为亲德。而且这次德、奥连手也是后来1914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肇因。这也实在是俾斯麦外交上的伟大胜利。
德、俄友好,德、奥亲善,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正一步步朝着最后目标迈进。
俾斯麦认为布斯特态度的改变并不代表两国间百年的怨恨就此一扫而空了。他认为如果要加强两国的关系,必须更换奥相。同年11月8日,布斯特被免除首相兼外相一职,而派任为驻英大使,继任者为匈牙利政治家安德若西,这当然也是俾斯麦所安排、策划的结果。
关于这位新任的奥地利首相,俾斯麦曾对人说:
“奥地利政治家们的言论对我来说就像马耳东风,不值一闻,但唯安德若西例外。”后来安德若西之所以能在柏林议会中立功,也是俾斯麦一手提拔的结果。
同年12月,俾斯麦建议威廉老皇遣王子访问俄国,作为俄皇访德的答礼。当时王子率毛奇等陆军将官一行人出发。俄皇热烈欢迎,举行国宴,声明两国的友好是欧洲和平的最大保障。俄皇的这项声明,对法国和奥地利影响很大。因为该声明表示了两国军事同盟。而他们的敌人不就是指奥地利吗?奥地利国内大为惶恐,想:“倒不如趁此机会与他们缔结同盟才是上策。”
结果,德、奥、俄三国在柏林订立三国同盟。
普奥战争时,意大利曾是普鲁士的同盟国,但是在普法战争时两国感情冷淡。后来意大利逐渐发现德、意两国利害一致。其一是关于天主教的问题。意大利王国内,罗马教皇享有治外法权,这让意大利政府很为困扰。因此意大利政府与梵蒂冈不断发生冲突纠纷。而俾斯麦也体会到罗马教皇和德国间的利害冲突,所以也实施排除天主教的政策,拉近了德、意两国的关系。
另一共通的利害关系是法国,意大利一向害怕法国的强大,尤其担心波旁王朝复活。
1873年9月,意大利国王伊曼钮率首相和外相访问柏林,受到热烈欢迎,而1875年秋,威廉皇帝也亲自前往米兰会见了意大利国王。
1873年秋天,法国偿清赔款后德国必须全数撤离,而在此之前的5月,齐耶内阁垮台,由麦克马亨元帅继任为法国总统。
麦克马亨元帅是色当战役中的败将,但他在法国国内名声显赫,他在克里米亚一战中骁勇善战,在北部意大利与奥地利作战时屡建奇功,被拿破仑三世封为公爵。
他就任法国总统后,向议会提出将总统任期由3年延长为7年的议案,然后又提出陆军改革案,二者均顺利通过。这些事令德国大感不安,德国人害怕麦克马亨元帅准备复仇战事。
此时火上浇油的是宗教问题。欧洲最大的政治问题是天主教徒必须绝对服从罗马教廷,这与各国的内政相抵触,所以,时常引起政治、外交上的大纠纷。现在法国也正在煽动天主教徒事件。
法国属于旧教,即天主教国,德国人民大多信仰新教,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人民大多数信仰天主教,所以法国旧教徒的偏激分子便以教会的名义攻击德国,而各地的天主教也激烈排斥德国。这使俾斯麦很愤怒。再加上奥地利与意大利两国有意脱离德国转而与法国同盟,这让法国天主教徒大为兴奋,四处宣传天主教国家将联合势力击败德国。
俾斯麦的政策是尽力谋取和平,但是如果不能和平就随时攻打法国。现在他眼看着法国蓄意挑拨,心中的怒意几乎按捺不住,德国精兵准备随时渡过莱茵河攻打巴黎。
为此英国深感震惊,想尽办法加以阻止,法国也感到惶恐,因为他们还没有作战的准备。在这种情势下,俄国宰相高柴可夫有意出面调停。高柴可夫对俾斯麦在欧洲的声望有所嫉妒,而现在正是一个大好机会。所以他答应法国大使的要求说:“最近我要随皇帝到德国温泉度假,途经柏林时会把你的意见转达给俾斯麦的。”
1873年5月10日,高柴可夫与俄皇一起抵达柏林,在问明已无开战的危险后,便以俄帝的名义发表和平声明,同时高柴可夫也电告各国大使:
“皇帝在确定柏林有维持和平的诚意,并获得保证后,将要离开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