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刘备吞西蜀:曹操两线作战惹的祸(1 / 1)

220

自赤壁战后,三分天下已据其二的曹操日子过得并不安稳,仅南方就开辟了两条战线:荆州与扬州,荆州方向的刘备军还好说,因全力关注西进益州,襄阳前线基本处于守势;但扬州江淮方向的江东军却对合肥骚扰不断,曹军全力去打,江东军便龟缩于濡须坞内不出,主力转回便又复出蚕食,直令曹操伤透了脑筋!

建安十六年的全力西征,虽然平定了关中,囊括了雍州,但却遗留了个马超隐患,以至马超在关中战败兵退凉州后猖狂未减,于建安十七年八月攻破凉州,斩杀了曹操的刺史韦康。那羌、胡各部素服马超,一齐出兵响应马超割据凉州,马超的凉州军眼看又要逐渐势大,现已蚕食到了兴国。

对付马超的复振余部,曹操一时还顾不上自己出马,由夏侯渊主持对兴国的征讨,曹操自己却要理理政务了。

所谓政务,无非是进一步理清和东汉皇朝这块招牌的关系而已。大汉四百余年,其体制已经深入到人们骨头里,那正统观念绝对深入人心,只要你不姓刘,凭什么当皇帝?这时的曹操也不敢犯举国众怒,估计就是他内心也不敢设想自己身登九五,让天下改姓了曹,这从他《短歌行》尾句中便可以看出来:自比周公!天下还能有比周公更忠诚的忠臣?

不过这时的刘协也的确不值得尊重,自接位以来,对平息全国的混乱,这位皇帝又何曾起过丝毫作用?当然,就刘协的处境,就是有本事恐怕也无力施展,那就只有高坐庙堂当尊泥胎了,曹操的任务就是让这尊泥胎更泥胎化。

还是要解决体制问题,朝廷的官员不论是谁让当的,还是以大汉朝臣自居,这让人不大舒服;曹操身居邺城,还要遥控许都,也的确不大方便,管理系统要另起炉灶!这就是曹操欲建国中之国的根本目的。

先打乱原辖区,从行政区域上降低还没有到手的几州之地位,这样最起码理顺了曹军占领区内人们心中有关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建安十八年春正月,曹操宣布:废除目前全国十四州的区域划分,恢复《禹贡》所载天下九州制。曹操手握七州,这就是大家看见的天下大势!

第二步:进一步增大冀州的版图,将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改称魏国,曹操在董昭、荀攸等人的劝说下,“勉强”接受了皇帝封赐的魏公称号,加九锡,建宗庙,当然,推辞再三这套程序是免不了的。做戏也要逼真才有趣。

对皇帝的私生活方面,曹操是不惜代价满足其需求的。七月,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同时送给了皇帝做“二奶”。曹华还属幼女,的确不适应做“贵人”配宿,不要紧,有小不愁大,先在家里等着,长成熟点再圆房报国。

据史载,曹操一生共有儿子二十五个。早在建安十六年,曹操的儿子曹丕便被提拔为五官中郎将,有权独置官属,并挂副丞相实职,其余的小兄弟当然也在各自的公务员岗位上为国尽忠;女儿查无确数,估计要多于儿子,要不曹操为何这么大方?不管怎么说,后代儿女都被曹操派上了战场,朝廷龙榻上下都是魏公的子弟兵。

行政建置也逐步开始配套,尚书、侍中、六卿开始办公;地域又分为东魏西魏,各设都尉治理;一些随太祖长征四方的老革命都得到了妥善安置:荀攸荣任尚书令,凉茂居仆射大位,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皆尚书,王粲、杜袭、韂觊、和洽为侍中。

解释一下“九锡”:九锡与是否准备篡位无关,无非是九种礼器。是古时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用之物,也就是最高礼遇的表示。锡,在古代通“赐”字,九锡即九赐,再具体点就是皇帝特赐给你以下九种:车马、衣服、礼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音“厂”,祭祀时盛谷物用)。

内部整顿已毕,曹操又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江淮的孙权。

至于西凉的马超,已经不是什么忧患了,这年余夏侯渊在凉州打得不错,运气也不错,去征讨西凉马超、韩遂两大强敌,在进兵讨伐的途中便减少了最强悍的马超,那马超竟然栽在了凉州本地人杨阜手里。

这杨阜值得一提,杨阜,字义山,凉州天水冀城人,族人众多,且俱尚武好斗,唯杨阜曾被举孝廉,又被凉州刺史韦康聘为参军,由是宗族子弟皆服杨阜,马超兵败关中时杨阜手下仅杨姓家兵即达千余人。

当时杨阜正好出使长安,曾建议曹操:留重兵追歼马超,曹操虽认同此议,但实际却带主力东归,以至马超以残兵攻破凉州,各郡俱降,唯杨阜所在冀城坚持依城死守,马超的铁骑却无奈于城下。

马超大怒之下,集中了所有兵力,死困住冀城,而汉中的张鲁又助兵万人,由大将杨昂带领参加攻城,这下凉州刺史韦康终于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