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再战河北:猫给老鼠当裁判(1 / 1)

162

咱们还是回过头来关注曹操再次兵发河北,前文交代过:曹操这次是给袁氏兄弟调节家务矛盾来了。

早就听说过一句俚语: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也就是提醒我们:别人的家务事你少插手,各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家庭矛盾是件双面夹克,分清表里极难。

曹操当然也没有那么傻帽,去见义勇为地调解袁家的内部矛盾,其真实目的,就是傻帽也能看得出来:就像老猫给老鼠调节家务纠纷那种姿态!小老鼠之一的袁谭偏偏假装傻帽中的大傻帽……

曹操大军主力开到了黎阳,就像那只蓄势待扑的老猫,盯住了不远的一只肥老鼠!那只肥老鼠就是冀州的州治邺城。不过冀州的主人袁尚现在不在那儿,袁尚正在干着斩草除根的重要工作,在重兵围攻已经退到了平原的哥哥袁谭那儿。

早在四月袁尚击败曹操时,弟兄俩就彻底反目,不共戴天了:

袁谭见袁尚轻轻松松地就将曹操打了个丢盔弃甲,心中大为不忿:这算什么?我从去年九月苦战半年多,把曹操给熬乏了,最后你来拾风落枣,捂熟的柿子总不能你一个人吃吧?

于是便给兄弟来了个开诚布公:“我的部队铠甲装备不精良,所以之前才为曹操所困。现在曹操鼠窜,人人志在速逃,乘其还没逃过黄河,应该给我的士兵更换战械甲仗,我出兵掩杀,至少可令曹军大溃,不能错过这个战机。”

袁尚哪里会上这个当?既不给袁谭增兵,又不提供装备,宁放曹操顺利走人,也不能加强袁谭的战力。

袁谭大怒,郭图、辛评趁机说服袁谭:“以前使先公让将军过继给伯父为兄后,皆是审配的鬼点子,现在坐失良机放走曹操的也是此人。”

袁谭深以为然。当然不能咽下这窝囊气,亲爸就是连气带窝囊而送命的,哪能再子继父业,重蹈覆辙?遂引兵攻向袁尚,袁尚自然早有准备,不会规矩老实地让哥哥教训,便出兵反攻,弟兄俩战于邺城外,杀了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最后袁谭的疲乏之军敌不住袁尚的虎狼之师,袁谭大败。万幸青州别驾王脩率兵来救,袁谭才得以引兵退往南皮,当然要积极整军备战,坚决要教训这个不知道大小尊卑的幼弟。

王脩给袁谭泼了瓢冷水:“兄弟之间犹如人的左右手。假如人用左手将自己的右手砍断,反而得意地宣布‘我手必胜!’,这不是很可笑吗?如果兄弟相残而不亲,天下又有谁值得亲之?这是有人希望你们交斗,谗言于你们兄弟之间,以求自己的一朝之利,愿塞耳勿听。我看莫若斩佞臣数人,与兄弟相亲和睦,以此而御四方,可无敌于天下!”

袁谭哪能听得进去这种劝架谬论?当然不从。实际上就是想接受王脩的良言相劝也不可能了,因为袁尚已经亲率大军追到了南皮。袁谭气恼之下与之大战,还是大败,无奈只得据城死守。

袁尚重兵包围,攻打甚急,誓灭兄朝食!

知弟莫若兄,袁谭瞅了空子,突围而去,一气奔到了自己的根据地平原。袁尚竟不依不饶,尾追而来,又把平原围困了起来,看来非要斩草除根不可!

荆州的刘表来了封长信,极力劝解二人罢兵,可惜他老人家太过迂腐,尽讲些古之圣贤的大道理,须知:对牛只能用鞭子说话,弹琴是肯定没用的,只懂得焚琴煮鹤“味道好极了”的袁家兄弟,怎会听这位行将就木的老人之言?

袁谭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投靠杀父仇人曹操吧,至于是否真心拥曹那就另说了,反正是派了颍川的辛毘去找曹操紧急求援。

曹操表现得极为仗义,大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汉之风,而且施用了古人之“围魏救赵”巧计,没有理睬在平原死拼的亲哥俩,径直摆出了扑向袁尚老巢邺城的架势,这是攻袁尚之必救,袁尚不敢不理,结果平原的袁谭顺利解围。

曹操见袁谭危机已去,却收兵回到河南,为什么不乘势而取邺城?还是觉得时机不到,那袁谭仅是口头归降,从杀父仇人变为忠心的部属总需要一个必要的过程,如不费心力做点感情投入啥时都除不掉心理隔阂。在曹操全力对付邺城时,袁谭假如一旦翻脸再认兄弟,那就会使曹军腹背受敌,同时对付两兄弟的风险曹操再也不敢冒了。

曹操临退军有了个大收获:袁尚派来前敌迎战曹操的将领吕旷、高翔突然看清了形势,决然弃暗投明,率部队主动战场起义,归附曹氏中央,曹操的这次出兵只是摆了个架势,便取得巨大收获!

曹操明白这当然是有袁谭做榜样的缘故,所以越发重视对袁谭的安抚,讨伐袁尚反而成了次要的事情。

再有就是军粮供应的问题,越往北打,离河南根据地越远,大军的后勤供应越发不易,单是士卒的车马劳苦就是大难事,欲彻底收服冀州,看来首先要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

大军还在回程途中,新投诚的吕旷、高翔上缴给曹操两方将军印,说是袁谭刚派人送给二人的,为表对曹司空的一片赤诚,二人决定把此无用之物上缴归公。是啊,现在只有曹操能代表朝廷封官,其他人做此举动,与谋反无异。

曹操来了个心里有数就行,嘱咐二位深明大义的将军不要对外声张,绝对保密。暗告密也需明嘉奖,曹操将二人封为列侯,却对袁谭更加亲近,干脆与袁谭结成了儿女亲家,下重聘为自己的儿子讨了袁谭的女儿做媳妇,看来铁了心要与袁谭同生死共患难了。

袁谭一得意,袁尚便生气,一气之下重发大军扑向了袁谭,这回决心任你曹操摆啥架势也不理睬了,目的就一个:不破亲哥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