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 / 1)

现在关东军盟主袁绍的背后就被一支暗箭瞄着。

论说是袁绍先把暗箭射向陈留太守张邈的。这时的袁绍似乎已经是暴戾无比,张邈因为好意劝说他几句,他就不顾多年朋友的情谊,暗中写信指使曹操去杀掉张邈。

此时的曹操绝对够哥们儿义气,明确拒绝了袁绍的指令。

对别人放暗箭的人通常背后也被别人的暗箭瞄着。

对袁绍放暗箭的人可不是一两个,其中就有他的顶头上司冀州刺史韩馥,韩馥现在感到了盟主袁绍对自己冀州刺史地位的威胁,正在逐渐地控制并减少对袁绍部队的军粮供应。

再有一个人是鲍信,鲍信认为袁绍实际上又是一个董卓,他与曹操商议要“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曹操嘴上应付着,实际上也没参与行动。

还有两个对袁绍放暗箭的也值得一提:那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袁术和公开的敌人董卓。兄弟袁术对哥哥施暗箭是心理的原因:袁术虽是弟弟,但是嫡出,是明媒正娶的大太太生的,袁绍这个哥哥却是庶出,也就是小老婆或者说二奶生的,袁术当然压根儿看不起这个“野小子”了。

关键是他已经觉察到,袁绍不仅要做盟主,心里还想着做皇帝,只是现在还是个不好公开的秘密;而袁术更想做皇帝,几近痴迷,后来,他也果真给自己加冕了——此是后话。

对袁绍想换皇帝,袁术冠冕堂皇地宣布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说当今皇帝没有皇室血统,简直是无稽之谈。袁氏一门践履忠义,为天下人所共晓,群情激越,要讨伐国贼,洗刷耻辱,袁某义无反顾;拥立新帝,不是我想听到的事。——这叫明忠君。

他同时又在私下里给袁绍的信中写道:现在的局势已经是疲惫不堪,而天意则对于咱们袁氏家族情有独钟,并且降下符应。——这叫暗劝进。

其实都不外乎一个目的,拆自己的哥哥的台。

董卓的暗箭手段更高明:在与袁绍为首的关东军进入对峙状态后,他向袁绍派出了五名招安大使,他们是: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环。

五人皆为名士,至于招安成功与否对于董卓来说那都是一样的。

若招安成功,那你袁绍从今后就要听政府的了,我董卓则无忧矣。

倘招安失败,有两种可能:一是招安者为盟军接纳,等于仍旧承认现在朝中的大臣,此前的按兵不动,就是明显的见死不救;二是招安者被关东联盟干掉了,则关东军等于斩断了与洛阳旧臣的感情纽带,洛阳旧臣遂成为孤单无助的群体,以后不靠我这棵大树乘凉再找谁去?

董卓这手明似招安、实是暗箭招法大获成功!

除去韩融以外,其余四人皆命丧黄泉,死于袁绍之手。

自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关东联盟就与洛阳旧臣分隔东西,正式成了敌人。

而董卓的背后也有人用暗箭瞄着:朝廷的旧臣中,如荀攸、郑泰、何颙等人秘密结社,密谋诛杀董卓。

荀攸等人要刺杀董卓,得到了老臣们的赞同,司空荀爽、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等也参与其中。

王允,当年何进幕府中的打工仔,在董卓面前,很懂得隐藏自己的信念,董卓也就把他当成自己人看待,这王允则表现得比董卓所希望的更像自己人,甚至连自己的干女儿啦、小蜜啦也干脆送给董卓共同享用。

而董卓却不惜血本向死敌孙坚献媚:送上自己的女儿,知道孙坚好这一口,孙坚十七岁便霸王硬上弓,武略夺美人的英雄事迹早已传遍大江南北,董卓当然听说过。

其原因也很简单:被孙坚的威名吓破了胆的西凉军再也没有了铁骑的威风,闻听孙坚的豫州军到,莫不退避三舍,孙坚的部队也随之膨胀迅速,兵不招自来,平民百姓更懂得跟风趋势。

董卓吓傻了,战场上打不过,那就和谈吧,能落个划江而治也不错么。

董卓美色开路,后面跟上的是官位,干脆你自己把家人、亲戚开列个名单吧,政府让步上不封顶,下无底线,最低也任命他个刺史郡守的干干。

不料孙坚却是个义勇双绝的人物、软硬不吃的家伙,对董卓的献媚毫不动心,董卓派来的政府和谈代表团的首席代表李催带回了孙坚的义正词严:“卓逆天无道,**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三国志·孙破虏传》)

紧接着便以实际行动断绝了董卓一厢情愿的和谈梦想,亲自提大军攻克了洛阳的南部门户大榖城,现在豫州军兵锋离洛阳仅九十里,京师克复指日可待。

瞄着孙坚的暗箭就在这时候离弦了,拉弓的是袁术的左右亲信,他们对领导人袁术是相当负责的,不避嫌疑向袁术敲响了警钟:袁哥,孙坚这小子如果占据洛阳,弄个黑社会啥的,怕你以后不好收拾呀,这小子可不是善茬,咱得防着点。

袁术一寻思,同志们说得有道理呀,立即对孙坚采取了有效的经济制裁措施。

目标是孙坚的软肋,你孙坚再怎么英雄无敌,部队总要吃饭吧?我断绝了你的军粮供应,看你这仗怎么打?

老板就是老板,这一招还真卡住了孙坚的咽喉,孙坚不得不连夜乘马,直奔鲁阳,拜见袁术。

见了袁术,孙坚激动异常。他在地上画来画去,分析形势和各方面的利害关系。最后干脆向袁术挑明了:“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三国志·孙破虏传》)

袁术心中有鬼,理屈词穷,不由怀愧。

孙坚接着说:现在大功即将告成,然而军粮却供应不上。这形势,与吴起洒泪西河,乐毅功败垂成,完全一样!请将军明察、深思,早做决断!

袁术又一次从善如流,马上下令给孙坚调拨军粮,支持孙坚宜将剩勇追穷寇,誓将洛阳天翻地覆慨而慷。

射向孙坚背后的暗箭被孙坚暂时躲过,而这时的曹操却差点被自己部下的暗箭要了命。

扬州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不是白送给了曹操四千装备齐整的部队吗?乱子就出在这部分白得来的部队中:好好的国军干着,突然变成了杂牌军,而且这支部队既不关饷,纪律又严,既不让抢老百姓,又不让抢大闺女,那当兵还有啥味道?干他一票,走人!

入夜,这帮骨子里是土匪的国军开始行动了,一声呼啸,直扑曹操的中军大帐,射人先射马,擒敌先擒王,叛军最懂得暗箭该首先射向哪里。

只是没料到这将来的曹丞相是个文武双全的角色,对中国功夫也相当有研究,曹操年轻时双戟独闯张让府的英雄事迹大概没传到扬州,知己不知彼的叛乱部队这下吃到了苦头。

曹操事逢突变,却临危不惧,单剑平叛,只身迎敌,冒自己中军帐中大火而不顾,杀贼十余人叛军溃散,镇压行动结束,计点兵额,开小差跑了三千多,陈温、周昕给的扬州兵仅剩下了五百来人。

幸亏没来得及真上战场,带着这样一支爱对自己人开火的部队打仗,不丢命才真是不合天理。

曹操现在深深体会到了建立一支嫡系部队的重要性、紧迫性。

曹操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也是大师级的暗箭高手,在此后不久,他的首支暗箭即照样射向不久前的战友,司隶河内太守王匡中箭丧命。

看来,曹阿瞒这哥们儿自己也是躲在背后射暗箭队伍中的一员,干掉王匡的理由看似很充分:你王匡听从袁绍的,杀掉了董卓议和使者胡母班,这是为了给胡母班报仇。

其实,曹操是犯不上为他人做嫁衣的,大概目的是为了王匡手中那点残存的泰山兵,真要报仇的话,也该找杀人命令的发布者袁绍去呀,不过袁绍目前风头正盛,一时还没有人敢惹。

陈留太守张邈,由于曹操的义气尚存,幸免于难,不过也隐隐觉察到了危险,率部回到自己的老窝陈留,还是在家里少出门安全系数大些。

就此,关东军阵营内部暗箭乱发,基本处于土崩瓦解状态。

先后丧命的其他几人:荆州刺史王叡、南阳太守张咨,丧命于孙坚;东郡太守桥瑁,丧命于兖州刺史刘岱;冀州刺史韩馥,被幽州刺史公孙瓒的白马军打了一下,被迫逃亡陈留太守张邈处,岂知占了他冀州老窝的袁绍还是不放过他,无奈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