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政治,尊卑统属,督察参劾,均有规定,雍正则出间道,混乱上下次序,使互相监视,让臣下只对他一个人负责。
用人须不时体访,防其改节,这是雍正的基本信念。因此官员们都在互相监视中。
广州提督王绍绪乃宠臣鄂尔泰所荐,雍正也予以“明敏稳妥”的考语,但又觉得王“偏于善柔”,恐怕他有“行小惠沽名”的毛病,因此命广州将军石礼哈“留心探听,便中据实奏闻”。石覆奏“王绍绪居官行事稍涉琐细,然念念不忘圣恩,志洁行清,勤于办事”。皇帝仍不放心,一方面查询两广总督孔毓珣:“王绍绪何如?克胜此任否?”另一方面又命署理广东巡抚傅泰调查。傅覆奏:“王绍绪操守极好,惟为人稍觉柔懦。”
一名提督的任用,竟须劳动众人。傅泰不但监视王绍绪,也访察其他官员,譬如评广东布政使王士俊:
才具练达,办事勤敏,于藩司之职,颇称胜任。但观其举动言论间,似有自得自矜之意。
评广东按察使楼俨:
于刑名非所谙,……年已六旬以外,疾病缠绵,精力渐衰,诸事不能周到。
众人均在傅监视中,他丰不是成了皇帝心腹?其实不然,傅也何尝不受他人监视;王士俊为傅访察对象,却又反过来监视傅,朱批谕他:
傅泰识见甚不妥协,汝意以为何如?其操守若何?居心立志若何?办事之才若何?统率属员公私明暗若何?秉公抒诚据实奏闻。
王士俊覆奏:
傅泰胸无定见,毫无可否。偶有议论,亦属平平。……访闻粤海关新充书办陈炳文、范九锡、潘栋、高维新、柳大本五名,傅泰每名各得银三百两,方准入册。……傅泰之操守臣未敢信其廉洁也。
雍正以为所评“甚属公道”,严谕切责傅泰。稍后,广东总督郝玉麟也攻击傅,雍正终于作出决断谕郝:“傅泰中平才具,非宜抚粤之人,已降旨调伊回京矣。”
郝玉麟身为广东省最高长官,自然经常密报下属举止,王士俊便曾受其赞扬:“察其言论,推其居心,委属明达有本之人。”
然而这最高长官反过来又为王士俊体访对象,朱批谕王:
观郝玉麟自到任以来,惟以清楚钱量为要务,朕已批谕训诫矣。如有太过处,汝可尽力规谏之,不妨将朕此谕作汝意,微露令伊知之。……
于收到密批稍前,王士俊已主动报告郝作为:
广东督臣郝玉麟语言便捷,人似精明。到任后未能深悉土俗民情,将按察使臣楼俨起出私藏军器积恶窝盗之黄元捷提至肇庆,竟行保释。……其近日施为,似非因地制宜、除暴恤商之善政。
郝并未因此受责,可能雍正又自他途侦得郝无辜,幸免于难。从上述诸人的事迹看来,广东大小文武官员都在相互监视中,可以作成下列表式:
这种情形并非广东省独有,其它地方也有类似情形。监视方式则不尽相同,譬如按察使未尝不可以监视督抚,布政使与提督问的相互监视也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