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作息时间表(1 / 1)

到英国去 赵刚著 860 字 8天前

时间计划得好,在英国学习、生活、打工、旅游、谈恋爱什么都不耽误。

7:00

起床后,会先去格拉斯哥大学Stevenson Building的健身房跑上20分钟。

本来格拉斯哥的空气是很好的,适合室外活动,但天气多变,常常下雨,而且格拉斯哥的路面也随着地势忽高忽低,跑起来难度不小,仿佛“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

7:30

到学校的游泳池游上半小时,把自己的呼吸调整一下,让心情放松下来。英国大学的体育馆很多都是国际级标准,可以承接国际赛事,而且有学生证“保驾护航”,花费比国内低很多。

8:00

吃早餐,八点半可以准时上课。锻炼和早餐是英国清晨的常态化必选项目,可以维持上午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精气神儿。

8:30-12:00

上课。老师授课和分组讨论的内容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写一段笔记,以强化对某个概念的理解。如果碰巧没有这种经验,我会把别人提供的案例记下来,作为参考。

12:00-12:50

午餐时间很紧,但不能怠慢。我终于熬过了对西餐的抵触时期,特别喜欢喝英国当地的一种蔬菜汤,每餐必点,再配上沙拉、鸡肉或意大利面,下午不会饿。

13:00-15:30

上课。经过了几次挣扎后,我戒掉了午睡的“毛病”(英国这边没人午睡)。午餐后用室外散步的方式让自己的脑子处于有氧状态,以确保下午上课不犯困。

16:00-17:00

放学后,参加小组讨论一小时,包括“政治局常委”级别的“学习小组”活动。

17:00-19:00

去图书馆学习两个小时,按照自己设计的进度看课本和参考书。

19:00-20:30

去超市买菜,回家做饭,吃晚饭,看电视。

20:30-22:30

晚饭后再来图书馆两个小时,完成作业。

22:30-23:00

边听着音乐,边写日记、记账、洗漱。

23:00

睡觉。

另外,每周三或五下午放学后会打工,去惠普(HP)设在格拉斯哥的呼叫中心(call centre)协助做电话问卷调查。

周末会约上同学在苏格兰或英国其他地方做短途旅游。每去一个地方,我都会写一篇游记,然后连同照片一起发给国内的《国际航空报》社,打发时间,把美好的东西用眼睛和文字记录下来,再挣些稿费。

还会参加学习小组聚餐。Benny和Mark都是拖家带口来的,家里人能照顾,团队成员还能蹭饭,很爽。

上述的这些流程是事实,但并不是天天如此。除了早锻炼和早餐外,其他的安排还要看心情、状态和形势。中国学生虽然经常过集体生活,但大部分时间里,也是单打独斗的。

英国人的计划性非常强,他们几乎古板、偏执地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没有计划的事,他们的应变能力就比较差。

中国人恰恰相反,应变能力强,但计划性不够,经常是所谓“打哪儿指哪儿”。

在英国留学,时间管理是头等大事,安排好了完全可以生活、学习两不误。在这方面,台湾同学提供了一个形式夸张但又实实在在的案例。

圣诞节期间是欧洲旅游的淡季,而对留学生来说却是穷游的黄金时间。

Monica为了找到便宜的酒店和机票,几乎是提前两个月就动手了。她利用课余时间,翻遍了机票代理、旅行社信息,从Lonely Planet 上面寻找目的地攻略,把意大利之行压缩在6天(住宿5晚)之内,包括罗马、米兰、威尼斯。

她以顽强的毅力找到了3个晚上的免费酒店,格拉斯哥至罗马单程5英镑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票价,罗马至米兰、米兰至威尼斯共10镑的欧洲之星火车票,以及威尼斯至格拉斯哥回程6英镑的飞机票。

听了Monica的讲述,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台湾人太会过日子了,后来我的意大利“穷游”也是如法炮制。

在英国的时光是在彻头彻尾地享受一段不同以往的人生。专注于老师的“案例揭秘”而神游其中的快感,同学们争论问题时旁征博引的快意,与朋友私下聊天时天南海北的快乐。

曾经非常喜欢拍照留念的我,从此放下了相机,常常陶醉于亲眼目睹的美和震撼。时间应该是铭记于心、或飞舞或旋转的落叶,而不应该是湍急、匆忙的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