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挪威的森林》中,虽然语言极为平实易懂,但内涵却相当深奥,甚至还有一些不解之谜一直在困惑着读者。例如,1987年《挪威的森林》初版的时候,村上春树在书的封面上注明是“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但后来1991年在村上的创作谈中,他又说,“恋爱小说”只是为了宣传而写上的,实际上属于现实主义的手法,说“成长小说”更贴切。[146]
但对村上的这番解释,迄今为止,感到疑惑的多,表示理解的几乎没有,一般评论家干脆就回避了。据《挪威的森林》的中译者林少华先生在2016年新印的该书译者序中所披露的信息,评论界似乎还没有谁在认真关注这一问题。序中列举了数位著名的国外评论家的名字,如远藤仲治、三枝和子、千石英世、黑古一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杰·鲁宾,等等,他们在解读《挪威的森林》时,似乎都没太注意村上春树反复强调的“现实主义”和他自己命名的“成长小说”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要么从细节上否认这部小说是现实主义地反映了当时的日本社会;要么承认小说按照对“恋爱小说”的某种定义并不符合通常的恋爱小说的框框,不如称为“青春物语”或“新型恋爱小说”;要么肯定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但理由却局限于查证作者的个人记忆和社会事件;要么则另外命名为“自杀小说”或“**小说”之类。所有这些都没有和“成长小说”挂起钩来,而大多数人都还是坚持这是一部“恋爱小说”,并努力想去探究其中的“三角关系”。[147]这样一些反响使得村上春树抱怨自己的作品被误读了,他的苦衷被漠视了,他为之感到委屈。[148]
反观国内,则对于村上春树的“成长小说”这一说法同样没有回应。无论是在香港学者岑朗天的《村上春树与后虚无时代》(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中,还是在雷世文的《相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世界》(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中,或是在冯明舒的《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挪威的森林〉为例》(作家2014年,第8期)一文中,都未涉及“成长小说”的问题。刘悦的《国内村上春树研究概况及走向》一文(《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2期)也对此只字不提。目前所能看到的唯一的回应还是译者林少华在小说的译者序言中所做的初步分析。他在上述译者序中说:
依我之见,作为手法和风格(文体),我认为《挪》是现实主义的,而作为内容,说是“恋爱小说”或“青春小说”也未尝不可,不大赞成在恋爱小说、青春小说和“成长小说”之间还要明确划一条非此即彼的界线,仿佛势不两立。一般来说,青春时代谁都要恋爱、谁都要成长,或者说爱情和成长是青春时代的主旋律,再加以区分又有多大意义可言呢?[149]
显然,林少华对村上春树自己所说的那番关于“恋爱小说”和“成长小说”的区别的话不以为然。而这样一来,村上本人为什么刻意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划分,以及为什么对他人的“误读”感到“委屈”,就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想要弄清以上问题,有必要重新逐字逐句地研读《挪威的森林》。经过研究,本文对这一难解之谜所做出的解答是:这是一部关于“爱情观成长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