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联合国东京会议称“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预计2030年,全世界将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加、资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的不断加剧,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居住和生存环境。城镇化在给全人类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镇化的结果还将大规模引起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以及资源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给资源开发、分配和利用带来巨大影响,甚至会干扰全球生态环境系统。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呈现快速增加趋势。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51.27%,首次超过50%。同时,空前的人口规模给城市环境带来损害。中国人居环境问题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大城市的,又有城镇的,以及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背景、社会阶层及文化传统的人居环境。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地解决矛盾,即必须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稳健发展,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可以得到一个持续稳定的提高,从而为我国的城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这个大前提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才有可能是一个良性的过程。如果我国的城镇化率按照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计算,到2020年,需要转移的农村人口达到近2亿人,仅依靠现有的650多座城市来吸纳,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目的地的选择上,一般首选特大型和大型城市,这势必给大城市造成较大的压力。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应走一条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政府应采取积极引导措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按照当地市场的需要,实行就近转移。同时加大全国范围内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发挥其人口转移、产业集聚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功能。
2.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大力发展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特别强调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逐步理顺产业结构,以改变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结构上的趋同现象;从地区布局上看,我国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应重点扶植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促进其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教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3.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传统体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城市福利政策、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养老制度分割了劳动力市场,提高了劳动力转移成本,严重阻碍了城镇发展和就业弹性高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必须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按照市场经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原则,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制度,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目前,我国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必须把握以下几个要点。首先,这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必须在政府的有效指导下,按照市场规律运行,为农民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破除城乡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用工歧视和政策歧视,确立平等的竞争条件。其次,劳动力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开发有效的劳动力资源是构建劳动力统一市场的基础。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由于工业化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中间产品比例高和产业链较长等特点,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对资金、原料、能源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及各种中介服务产生旺盛需求,这为现代金融业、物流及交通设施业、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60%以上,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例的平均水平占40%以上, 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刚刚接近38%的平均水平。据我国统计局测算,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业机会就平均增加130万个。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从业人员的27.7%,而发达国家高达70%,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50%。这充分显示了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人员方面的巨大容量。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远不充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镇化的滞后,这实际上大大降低了等量工业资本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大大降低了第三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从而限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因此,应该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促进相关领域的产业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
(二)实施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1.城市物质流动模式——从单向线性转向网络循环
一方面,改变城市系统内物质流动的单向性,建立城市内物质流动的循环网络,促使城市工业生产从线性经济走向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的生态效率,减少污染的产生。例如,在工业生产方面,根据企业间的互补性,构建企业间的生态网络关系,建立基于生态代谢循环原理的生态工业园,实现物质在企业间良性循环流动。这既提高了生态效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又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污染。再如,遵循生态循环机制的城市给水排水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小污水通过庞大的收集管网汇集成大污水集中解决的方法,而是把城市的小片区的污水就地净化处理达到回用标准,这可以实现城市污水的“零排放”——这种处理方法在能耗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性和投资与运行费用方面都较传统的方法有明显的优势。
另一方面,坚持“垃圾不是废弃物”,应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建立再利用公司,变害为宝,以此促进物质流动的网络循环。例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市政府规定低收入家庭给废品收集站送去一袋垃圾可以换回一袋当地农场生产的蔬菜和水果,丹麦的哥本哈根市在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方面走在了前列,厨房中排出的“污水”以及用生活垃圾制成的堆肥成为粮食生产使用的肥料,发电厂排放的热水可为该市70%的建筑物供暖等,这都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
2.建立高效安全的城市交通体系
美国一位规划学家认为,一个可持续性的城市“必须具有便于步行、非机动车通行及建立公共交通设施的形态和规模,并具有一定程度的紧缩性,以便于人们之间的社会主动性”。现代城市不仅具有集聚生活和集聚生产的功能,而且具有集聚消费和集聚污染的功能,进而造成各种“城市病”,造成交通阻塞、大气污染及交通事故等。只有走稳定健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逐步减轻全国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使城市交通畅通,节约能源,减轻城市中的汽车尾气及其污染性的二氧化碳排气量,有益于人民生活的健康。
有数字表明,中国各地的交通事故曾在世界上居高不下,发生事故的总量及其伤亡人数为世界之最。按每万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1998年,中国17.3人,美国2.2人,加拿大2.0人,意大利1.9人,日本1.3人。2002年资料表明,中国全国因交通引发的事故有77.32万起,共死亡10.94万人,伤者56.21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到2007年全国的交通事故才有所减少。因此,针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规划现代城市交通的构建基础层(交通安全理论和交通安全技术)、过程层(事故预防、安全保障及事故救援体系)以及阶段层(交通全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空间结构系统。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3.摒弃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率模式
效率模式以追求高速度为导向,用GDP增长率来评价优劣。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大部分依赖高投入、高消耗和低效益的粗放型路子。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按照科学计算,我国制造1美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这种发展方式不仅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带来严重危机,对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对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粮食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也造成极大隐患。因而出现不和谐、不科学、难持久的后果。为此,必须尽快摒弃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率模式,选取“效益模式”,追求整体协调发展。
4.科学合理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城镇用地是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城镇用地标准也是城镇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城镇用地标准因城镇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而不同,除此以外,还应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城镇人均标准为80~120平方米,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城镇的要求,有利于各地决策与操作。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耕地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各类城镇用地应采取下限,人均用地80~90平方米比较合理,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向空间、地下发展,在内地或边远地区,人口稀少、土地资源较为充足,各类城镇用地可人均用地90~100平方米,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人均用地指标适当放宽,可以考虑100~110平方米,但也要集中紧凑发展城镇,不能浪费土地。应在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制定各个地区各类城镇用地的规模与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
(三)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
城市发展目标——从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转向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城市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而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基础,它的质量的维持也有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二者之间不应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有的只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当代人的利益与后代人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城市发展目标应将二者统一起来,应实现从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到确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战略的转变。这需要摒弃人们原有的现代化观念中一些不合理的内容,例如,单纯追求工业化、城镇化、增加福利、利用技术工具征服自然等,而应把生态文明的内涵融入城市经济发展概念中,走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之路。
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管理机构。良好的管理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当前,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的措施是建立健全环境资金筹集和环境收费体制,把环境法规与经济政策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城市环境管理体系。同时,要鼓励公众参与,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保护居住社区的环境。
目前,从环境管理的角度看,我国已有九项有关法规,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目标责任制》、《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企业环保达标制度》。这些法规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实施生态管理的重要基础,但各地在生态与环境管理的工作中,仅有这些有关法规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补充规定,并建立健全执法机构,由主管部分负责,各有关部门参加,密切配合。生态环境管理方案经多方论证、比较后,提交政府决策部门作为决策的科学依据,并运用政治、经济、立法、计划及管理等综合手段提出实施对策,确保其管理方案能够实施,促进区域与城市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
(四)树立和谐发展的观念,建立生态城市
人类历史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近年来,中国历史上首次有50%的人口集聚在城市,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在未来,城市化无疑会更加飞速地发展,城市人口仍将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排放将更加集中于城市。城市既是人类最终的归宿,又可能成为摧毁人类栖息地—地球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城镇化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使人们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灾难之源。于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既要追求发展,同时也不能忽视日益恶化的环境和逐渐枯竭的资源,因此,目前只有大力进行“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才能解决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城市病,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和人的和谐共生,才能实现我国城镇化和经济的良性发展。
所谓“低碳生态城市”是围绕能源消耗、经济模式、环境改善等方面,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低碳生态城市同时具有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在概念上,前者主要体现在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能效、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后者则主要体现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居住适宜、运行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等方面。同时,在内涵上,既体现了通过“低碳”手段来减少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有体现了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因此低碳生态城市都具有明显的复合性特征。
低碳生态城市具有许多优点:它能将城市的能源系统、产业系统、交通系统、空间系统等各个系统内部的联系更加网络化从而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率,有利于发挥城市多样性的积极作用;它能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减少城市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与破坏,从而实现城市功能的生态化,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城市的自立性,大大减少城市外部地理环境的物质能量输入。
低碳生态城市一方面让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可以说,低碳生态城市是实现人、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和有效载体之一。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未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低碳生态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低碳生态城主要有四种类型:技术创新型生态城市;适用宜居型生态城市;逐步演进式生态城市和灾后重建改造型生态城市。其中适用宜居型生态城市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推广的。这类生态城市一般设定居住人口为30万左右,以实用技术为技术主体;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服务业或新兴产业为产业主体;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交通主体;以TOD为主导的土地利用为开发模式;以可以复制、可以持续、可以改进为目标主体。
在我国的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集中力量,突破低碳能源、低碳建筑、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污染减排、循环经济等一批低碳生态城核心技术。比如我国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水再生利用工程与水生态修复技术、与绿色建筑相结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循环利用技术都是我国在低碳生态城规划中探索的成果。
随着地球上人口增长与文明程度的提高,所消耗的资源越来越多,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既要发展又要控制。保持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环境保护,而是要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人们要理性地保护好人类生存的环境,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公平的发展,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良关系。
人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人的行为对城市功能的好坏起着支配作用。当今许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都是由于决策者、规划者、管理者及市民缺乏环境意识而引起的。因此,在城市管理部门及市民中普及和提高生态环境意识是城市生态环境调控最迫切和最重要的工作。我们应进一步普及生态科学、倡导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变城市的自生为共生、变单目标为多目标,变单一的因果链为多维的生态网,克服决策、经营及管理行为上的短期性、盲目性、片面性及主观性,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们的城市迈向理想的境界—社会文明、经济高效、环境洁净,建立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