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高级中学(1 / 1)

十岁那年,爱因斯坦就读于慕尼黑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Luitpold Gymnasium)。在德国,十到十八岁的青少年都上高级中学,这个年龄段是青少年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每所高级中学通过教授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由于拉丁语和希腊语晦涩难懂,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语法规则,这样他们就没有时间真正去理解拉丁语和希腊语所蕴含的古老文化。事实上,对大多数老师来讲,要弄懂这些古老文化也不是件易事。虽然有人说,学习一两种复杂语言的语法是训练心智不可或缺的历程,对智力的发展也有重要帮助,甚至说其他任何方法都收不到同样的训练效果。但是,爱因斯坦志在探索宇宙永恒法则,这种机械的语言学习方法令他十分厌恶。他觉得这种教育方式跟普鲁士军队训练士兵的方式一样——用重复操练毫无意义的命令来完成机械训练。

日后,人们问及爱因斯坦对学校的印象时,他总是说:“在我看来,小学老师就像是军队的中士,高级中学老师就像是军队的中尉。”德皇威廉二世时期,德军中士对待列兵残暴成性、毫无仁爱。他们举止粗俗、态度恶劣、臭名昭著。德军中尉是军队的上层阶级,虽然并不与列兵直接接触,但也经常间接地向列兵展示其手中的强权。爱因斯坦把老师比作中士和中尉,是因为他感觉,老师教学仅是灌输片面的知识、机械操练规则。在学生眼里,老师并不是经验丰富的、能帮助他们解决各种生活问题的朋友,他们更像是令人生畏的长官,学生也因此竞相讨好、阿谀奉承,以博取老师们的好感。

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有位老师,名叫吕斯(Ruess)。他喜欢向学生传授古代文化之精神,讲解古代思想对德国经典诗歌和现代文学的影响。爱因斯坦痴迷一切与艺术相关的知识、醉心一切与未知世界有关的思想。吕斯老师的课堂燃起了他了解德国古典作家的兴趣,如席勒、歌德,甚至还有英国的莎士比亚[5]。有段时间,爱因斯坦特别着迷于阅读《赫尔曼和多罗泰》,该作品完成于政治极端动**的年代,是一部叙事诗,讲述了歌德半浪漫半伤感的爱情故事。该作品深深地映刻在爱因斯坦的记忆里。当时高级中学有个传统,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要接受惩罚——放学不准回家,由监管老师负责,进行课后留堂补习。这段无聊而漫长的惩罚时间通常极为难熬。但每次只要是吕斯做监管老师,爱因斯坦就很乐意接受留堂补习的惩罚。在每天枯燥无味的机械学习里,可以在艺术的学习氛围里熏陶一小时,这种经历对爱因斯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课后留堂补习的记忆于爱因斯坦是美好而深刻的。后来,他一直想知道,自己给吕斯老师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多年以后,爱因斯坦已经成为苏黎世大学的年轻教授,一次路过慕尼黑,他又想起这位曾经真正让自己学到东西的吕斯老师,便决定前去拜访。他原以为,吕斯老师知道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如今成为一名大学教授,一定很欣慰。结果,当邋里邋遢、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根本记不起来有个叫爱因斯坦的学生,也不知道这个蓬头垢面的年轻人此行的目的。吕斯老师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这个年轻人冒充自己的学生,想骗几个钱。显然,吕斯老师从未想到过,竟然有学生专程来访,而此举动仅为一表当年受教的感激之情。或许吕斯老师的授课水平并不像爱因斯坦记忆中那么优秀,或许这一切都是爱因斯坦的想象,但不管怎么说,这次拜访令双方尴尬异常,爱因斯坦很快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