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1 / 1)

张爱玲传 刘川鄂 10128 字 13天前

[1]“华丽缘”,张爱玲1947年所写小说名。本章借指传主的贵族出身及祖辈的婚姻佳话。

[2]张佩纶在为其父张印塘所写的墓志铭里叙述了自己的家世:“明永乐二年始祖讳德贤自山东海丰迁县西南齐家坨,谱系中阙。其可次者自明赠文林郎讳臣儒至府君盖十世。高祖讳嗣浚,曾祖讳栋,均县学生。祖讳灼。”张佩纶:《通议大夫安徽按察使张府君墓志铭》,见《涧于集·文集》,载顾廷龙:《续修四库全书》第15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3]张爱玲:《对照记》,皇冠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4]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5]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死后追赠太傅,谥号文忠。

[6]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11页。

[7]张爱玲:《对照记》,第34页。

[8]曾朴(1872-1935),江苏常熟人。清末民初小说家,出版家。家谱载名为朴华,初字太朴,改字孟朴,又字小木、籀斋,号铭珊,笔名东亚病夫。主要著作长篇小说《孽海花》,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封建士大夫的昏庸与堕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孽海花》“结构工巧,文采斐然”,历来被公认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一部。

[9]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13页。

[10]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15页。

[11]亦作“廷众”,本书从其子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所记为“廷重”。

[12]一说1920年9月30日这个年月日对应的五行是“金金木金金木”。不对应火也就是缺火,依命理改运取名“煐”。参见杨曼芬:《矛盾的愉悦——张爱玲上海关键十年揭秘》,上海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63页。

[13]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31页。

[14]张爱玲:《华丽缘》,皇冠出版社1992年版。

[15]张爱玲:《对照记》,第22页。

[16]张爱玲:《对照记》,第22页。

[17]张爱玲:《流言·童言无忌》,皇冠出版社1992年版。

[18]张爱玲:《流言·童言无忌》。

[19]张爱玲:《流言·私语》。

[20]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33、34页。

[21]徐凤文:《张爱玲的天津往事(下)》,《新金融观察报》2013年1月14日。

[22]张爱玲:《流言·天才梦》。

[23]张爱玲:《流言·童言无忌》。

[24]张爱玲:《对照记》,第10页。

[25]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32页。

[26]“心经”,张爱玲1944年所作小说名,描写父女间的微妙感情。本章叙传主少女时代生活,包括与父亲的关系。

[27]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35页。

[28]张爱玲:《流言·谈音乐》。

[29]张爱玲:《流言·私语》。

[30]张爱玲:《流言·私语》。

[31]张爱玲:《对照记》,第20页。

[32]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35页。

[33]参见孔庆茂:《魂归何处——张爱玲传》,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17页。

[34]张爱玲:《对照记》,第36页。

[35]张爱玲:《对照记》,第36页。

[36]司马新:《炎樱细说张爱玲逸事》。

[37]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41页。

[38]张爱玲:《流言·私语》。

[39]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43页。

[40]张爱玲:《流言·童言无忌》。

[41]张爱玲:《流言·童言无忌》。

[42]张爱玲:《对照记》,第31页。

[43]张爱玲:《对照记》,第33页。

[44]蔡登山:《张爱玲文坛交往录1943-1952上海》,《新文学史料》,2011年第1期。

[45]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50页。

[46]参见陈子善:《私语张爱玲》,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47]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39页。

[48]张爱玲:《流言·私语》。

[49]张爱玲:《流言·私语》。

[50]后来有人问起她当年那轰动的一巴掌,这个已经银发丛生的老太太轻轻笑了,淡淡回应道:“张爱玲成了著名作家,如果是受了我的刺激,那倒也不是坏事,恶名骂声冲着我来,我八十多岁的人了,只要无愧于心,外界的恶名我认了,一切都无所谓的。”《孙用蕃:做张爱玲后母最不易》,《山西广播电视报临汾周刊》2015年7月15日。

[51]张爱玲:《流言·私语》。

[52]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51页。

[53]张爱玲:《流言·我看苏青》。

[54]“烬余录”,张爱玲1944年所作散文题目,叙港战时期的学习与生活。本章介绍传主的大学生涯,多取材于该文。

[55]张爱玲:《传奇·倾城之恋》,皇冠出版社1992年版。

[56]张爱玲:《流言·烬余录》。

[57]张爱玲:《忆(西风)》,1994年12月3日台北《中国时报·人间》。

[58]张爱玲:《流言·谈跳舞》。

[59]张爱玲:《流言·谈跳舞》。

[60]殷允芃:《访张爱玲女士》,见陈子善主编《私语张爱玲》,120页。

[61]司马新:《炎樱细说张爱玲逸事》。

[62]张爱玲:《对照记》,第70页。

[63]李欧梵:《张爱玲在香港》,《南方文坛》2019年第5期。

[64]张爱玲:《忆(西风)》。

[65]“我的天才梦”,张爱玲1939年所作应征散文名。本章叙传主的文学准备,即文学天才梦的萌生。

[66]张爱玲:《流言·天才梦》。

[67]王小波:《青铜时代》序,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

[68]周芬伶:《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69]张爱玲:《流言·天才梦》。

[70]张爱玲:《流言·谈音乐》。

[71]张爱玲:《流言·谈音乐》。

[72]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67页。

[73]张爱玲:《对照记》,第50页。

[74]1948年、1949年张爱玲以“霜龙”为笔名,还翻译了两篇毛姆的短篇小说Red(《红》)和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蚂蚁和蚱蜢》),分别刊登在《春秋》杂志上。杨曼芬:《矛盾的愉悦——张爱玲上海关键十年揭秘》,第129页。

[75]陈娟:《张爱玲与外国文学》,《新文学史料》2011年第1期。

[76]张爱玲:《流言·私语》。

[77]唐文标:《张爱玲资料大全集》,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

[78]陈子善:《作别张爱玲》,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79]1936年圣玛利亚女中校刊《国光》。

[80]唐文标:《张爱玲资料大全集·女作家聚谈会》。

[81]张爱玲:《流言·天才梦》。

[82]“自己的文章”,张爱玲1944年所作论文名。本章叙传主的文学生涯的正式开始。

[83]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78页。

[84]《二十世纪》第4卷第1期《编后记》,1943年1月出版。

[85]《二十世纪》第4卷第1期《编后记》,1943年1月出版。

[86]以上关于梅奈特的介绍,参见郑树森《张爱玲的世界》,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41-46页。

[87]张爱玲:《传奇再版序》。

[88]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见《张爱玲资料大全集》。

[89]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年版,第25、26页。

[90]宋以朗:《张爱玲私语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50、51页。

[91]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142页。

[92]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144页。

[93]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154页。

[94]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160页。

[95]张爱玲:《张看·谈看书》。

[96]“传奇”,张爱玲1944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名,本章介绍这部小说的精彩内容。

[97]张爱玲:《传奇再版序》。

[98]张爱玲:《流言·自己的文章》。

[99]张爱玲:《流言·谈跳舞》。

[100]张爱玲:《流言·到底是上海人》。

[101]夏志清著、刘绍铭译:《中国现代小说史》,传记文学社1985年版,第406页。

[102]“一曲难忘”,张爱玲1961年作电影剧本名。本章叙40年代中期张爱玲的文学活动。

[103]柯灵:《遥寄张爱玲》,《收获》1984年第3期。

[104]参见邵迎建:《被遗忘的细节——张爱玲、李香兰合影时空考》,《万象》总第37期,2002年6月,第105页。

[105]斯特拉·本森(Stella Benson,1892-1933),英国女权主义者,作家,曾获英国皇家文学协会奖章和法国杰出女性奖,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度过,病逝于广州,主要著作有《世界内部的世界》《穷人》等。

[106]柯灵:《遥寄张爱玲》。

[107]张爱玲:《流言·自己的文章》。

[108]宋淇(1919-1996),原名宋奇,又名宋悌芬(Steoheb Soong),笔名林以亮,无锡人,戏剧家宋春舫之子。1949年移居香港,就职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曾经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助理,并与电影界也有很深的渊源。与夏志清、张爱玲、钱钟书、傅雷等均有深交。夏志清最初读张爱玲、钱钟书的作品,便出自宋淇的推荐。

[109]林以亮:《私语张爱玲》,见1981年5月皇冠出版社《昨日今日》。

[110]唐山:《张爱玲与傅雷为何交恶?傅雷出言太重惹恼张爱玲》,《北京晚报》2016年1月22日。

[111]阎红:《张爱玲与傅雷的恩怨》,《中外文摘》2015年第6期。

[112]张爱玲:《传奇再版序》。

[113]张爱玲:《对照记》,第6页。

[114]张爱玲:《传奇再版序》。

[115]藤井省三:《张爱玲文学在日本》。参见张妮妮:《张爱玲小说的日本接受史》,《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6期。

[116]参见沈寂:《张爱玲的苦恋》,《世纪》杂志1998年第1期。

[117]钱公侠:《谈女作家》,《大上海报》1945年7月16日。

[118]沈寂:《张爱玲的苦恋》。

[119]洛川:《崔承喜二次来沪记》,参见唐文标主编《张爱玲资料大全集》第236页。

[120]胡览乘:《张爱玲与左派》。

[121]《纳凉会记》,原载1945年8月《杂志》第15卷第5期。

[122]“流言”,张爱玲1945年出版的散文集名。本章叙张爱玲40年代中期其他作品,包括散文和长篇小说创作。

[123]秋翁:《某女作家的一千元灰钿》,《海报》,1944年8月18日。

[124]柯灵:《遥寄张爱玲》。

[125]张爱玲:《流言·自己的文章》。

[126]张爱玲:《流言·自己的文章》。

[127]《张爱玲手札》,1944年12月上海《语林》第1卷第1期。

[128]1945年1月《语林》月刊。

[129]1945年1月《语林》月刊。

[130]郑逸梅:《女小说家张爱玲》,见《文苑花絮》中华书局2005年版。

[131]张爱玲:《红楼梦魇》,皇冠出版社2010年版。

[132]张爱玲:《流言·我看苏青》。

[133]张爱玲:《流言·我看苏青》。

[134]陈子善:《从鲁迅到张爱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64-165页。

[135]凌孟华:《张爱玲(流言)之大楚报社版疏考》,《旧刊有声:中国现代文学佚文辑校与版本考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版。

[136]《纳凉会记》。

[137]祝淳翔:《小报青年张爱玲与小报报人的交往与分离》,《收获》2016年第4期。

[138]“气短情长”,张爱玲1945年所作散文名。本章叙传主40年代的日常生活、交际往来,套用“气短情长”形容传主与女友们的交往。

[139]张爱玲:《流言·必也正名乎》。

[140]张爱玲:胡兰成:《今生今世》。

[141]参见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

[142]张爱玲:《流言·我看苏青》。

[143]潘柳黛:《记张爱玲》,香港《南北极》第58期,1975年3月出版。

[144]潘柳黛:《记张爱玲》。

[145]张爱玲:《流言·更衣记》。

[146]张爱玲:《流言·公寓生活记趣》。

[147]胡兰成:《今生今世》。

[148]李君维:《在女作家客厅里》,1990年8月10日《新民晚报》。

[149]习马新:《张爱玲二三事》,《明报月刊》1988年3月号。

[150]萧锦绵:《上海的这一方阳台》,《女性人》1989年2月创刊号。以上所引几处关于张爱玲住所的文字转引自陈子善《人去楼空有谁知》一文,载《私语张爱玲》,第285-288页。

[151]1995年9月21日上海《文学报》。

[152]黄恽:《房紫笔下的张爱玲:和胡兰成谈张爱玲》,《收获》2020年第1期。

[153]张爱玲:《传奇增订本》。

[154]张爱玲:《流言·童言无忌》。

[155]张爱玲:《流言·私语》。

[156]张爱玲:《流言·谈跳舞》。

[157]张爱玲:《流言·我看苏青》。

[158]张爱玲:《流言·说胡萝卜》。

[159]朱曼华:《张爱玲和她的姑姑》,见《张爱玲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60]炎樱:《女装·女色》,见《张爱玲与苏青》,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61]路易士:《记炎樱》,见《张爱玲与苏青》。

[162]张爱玲:《一封信》,见《张爱玲与苏青》。

[163]《“卷首玉照”及其他》,1945年2月《天地》月刊第17期。

[164]蔚明:《一个女作家的沉浮》,见《张爱玲与苏青》。

[165]《女作家聚谈会》,《杂志》1944年第B卷1期。

[166]《结婚十年正续·后记》,上海书店影印,四海出版社1948年版。

[167]张爱玲:《流言·我看苏青》。

[168]实斋:《记苏青》,见《张爱玲与苏青》。

[169]胡兰成:《谈谈苏青》,见《张爱玲与苏青》。

[170]张爱玲:《流言·我看苏青》。

[171]张爱玲:《流言·谈女人》。

[172]张爱玲:《流言·谈女人》。

[173]黄恽:《凶终隙末的苏青与张爱玲》,《万象》2008年第12期。

[174]蔡登山:《张爱玲文坛交往录,1943-1952上海》,《新文学史料》2011年第1期。

[175]张爱玲:《流言·爱》。

[176]《纳凉会记》。

[177]“倾城之恋”,张爱玲1944年作小说名,本章借用指称传主的爱情。

[178]胡兰成:《今生今世》。

[179]倪弘毅:《胡兰成二三事》,《钟山风雨》2001年第4期。

[180]三焦:《倪弘毅先生访谈》。

[181]胡兰成:《今生今世》。

[182]胡兰成:《今生今世》。

[183]胡兰成:《今生今世》。

[184]沈寂:《张爱玲的苦恋》。

[185]秦贤次:《谎言与真相——胡兰成生平考释》,《新文学史料》2011年第1期。

[186]张润三:《南京汪伪几个组织及其派别》,《文史研究资料》,第99集,1984年11月。参见耿立《胡兰成:以江湖义气颠覆大义》,《青年作家》2009年第11期。

[187]张伟群:《红烛爱玲及其他——青芸亲见亲闻张、胡生平事迹证续》,《印刻文学生活志》2005年第21期。

[188]沈寂:《张爱玲的苦恋》。

[189]胡兰成:《今生今世》。

[190]司马新:《炎樱细说张爱玲逸事》。

[191]胡兰成:《今生今世》。

[192]宋以朗:《关于张爱玲(异乡记)》。

[193]张爱玲:《流言·童言无忌》。

[194]刘思谦:《张爱玲(小团圆)中的“胡张之恋”》,《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95]小吉,即小劫,劫难之隐语。

[196]三毛(1943-1991),女,原名陈平,浙江定海人。因喜欢漫画家张乐平创造的“三毛”形象而用作笔名。曾留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回台湾后在大学任教。著有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短篇小说集《稻草人手记》《送你一匹马》等。

[197]参见周芬伶:《哀与伤——张爱玲评传》,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198]“留情”,张爱玲1945年作小说名。本章叙述抗战胜利后张爱玲的生活与电影创作。

[199]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136页。

[200]陈子善:《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间的张爱玲》,见《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和创作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

[201]1946年3月30日《海派》周刊。

[202]陈子善:《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年间的张爱玲》。

[203]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第48、49页。

[204]季季、关鸿:《永远的张爱玲·离沪之前》。

[205]陈子善:《私语张爱玲》,第226、227页。

[206]张爱玲:《寄读者》,1946年8月25日上海《诚报》第二版。

[207]陈子善:《说张爱玲集外文》。

[208]赵清阁的原文尚未被发现。有关情况参见魏平、李江编《张爱玲——自传画传别传》,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409页。

[209]《结婚十年正续·关于我——代续》,上海书店1989年据四海出版社1948年版影印本。

[210]参见萧进:《旧闻新知张爱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211]韦泱:《我见过张爱玲的》,《新民晚报》2015年11月12日。

[212]《而已集·小杂感》,《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13]《流言·走!走到楼上去》。

[214]陈子善:《张爱玲话剧(倾城之恋)二三事》,见《私语张爱玲》。

[215]这两篇文章由陈子善先生搜寻发现,收入他编的《作别张爱玲》一书。

[216]即后来著名的汉学家柳存仁(1917-2009),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及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亚洲研究学院院长,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首届院士、英国及北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会员。著有《和风堂文集》《中国文学史》《道教史探源》等。

[217]陈子善:《私语张爱玲·张爱玲话剧(倾城之恋)二三事》。

[218]杨曼芬:《矛盾的愉悦——张爱玲上海关键十年揭秘》,第75页。

[219]季季、关鸿:《永远的张爱玲》,第175页。

[220]参见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162页。

[221]1947年4月6日上海《申报》。

[222]分别载于1947年12月13日、27日上海《大公报》《申报》和《新闻报》,转引自陈子善编《私语张爱玲·围绕张爱玲(太太万岁)的一场论争》。下引材料未注明出处者皆出自该文。

[223]目前已知最早提出“张派”这个说法的是王兰儿,她在1947年4月首次使用“张派文章”的提法,认为东方缀蝀“简直像张爱玲的门生一样”。东方缀蝀也认为“张爱玲虽不欲创造一种风气,而风气却由她创造出来了”。见陈子善:《爱玲小馆》,《时代周报》2012年12月6日。

[224]陈子善:《围绕张爱玲(太太万岁)的一场论争》。

[225]张爱玲:《续集·自序》。

[226]《电影杂志》1948年第7期。

[227]《(倾城之恋)杂话》,《社会日报》1944年12月2日。

[228]祝淳翔:《小报青年张爱玲与小报报人的交往与分离》。

[229]《序与跋》,《铁报》1947年12月2日。

[230]祝淳翔:《小报青年张爱玲与小报报人的交往与分离》。

[231]苏伟贞:《张爱玲书信选读》,1995年9月10日台北《联合报》。

[232]参见郑树森:《张爱玲与(哀乐中年)》。

[233]龚之方:《离沪之前》,见季季、关鸿编《永远的张爱玲》。

[234]张爱玲:《年画风格的太平春》,《亦报》1950年6月23日。

[235]杨曼芬:《矛盾的愉悦——张爱玲上海关键十年揭秘》,第87页。

[236]宋以朗:《张爱玲私语录》,第67页。

[237]“不了情”,张爱玲1947年作小说名。本章叙张爱玲在抗战胜利后和上海解放前后的文学创作,以及张爱玲“已了”“未了”的大陆情。

[238]谢其章:《(大家)与张爱玲友善》,澎湃新闻2017年11月3日。

[239]中间三位为女性,左右四位为男性;实线表示男女间实有的以婚礼的形式肯定过的关系,虚线表示恋爱关系;而“1”“2”表示姐妹俩与另外两个男人的或虚或实关系的先后顺序。

[240]巫小黎:《周作人与张爱玲:(亦报)空间的“互动”》,《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第6期。

[241]巫小黎:《周作人与张爱玲:(亦报)空间的“互动”》。

[242]《十八春》从1950年3月25日开始连载,次年2月11日载完,单行本也同时由《亦报》社印出。

[243]郑树森:《结缘两地:台港文坛琐忆》,台北洪范书店2013年版,第202页。

[244]张爱玲:《余韵》,皇冠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245]陈子善:《(亦报)载评论张爱玲文章辑录小引》,见于青、金宏达编《张爱玲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78页。

[246]1951年2月19日《亦报》。

[247]蔡登山:《张爱玲文坛交往录,1943-1952上海》,《新文学史料》2011年第1期。

[248]朱曼华:《张爱玲和她的姑姑》,见于青、金宏达编《张爱玲研究资料》。

[249]张爱玲:《余韵·代序》。

[250]巫小黎:《周作人与张爱玲:(亦报)空间的“互动”》。

[251]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137、138页。

[252]张爱玲:《流言·我看苏青》。

[253]“创世纪”,张爱玲1945年作长篇小说名(未完)。自本章起叙传主的海外生活,出走大陆,且一去不回,有一个艰难的选择,故称“创世纪”。

[254]张爱玲:《对照记》,第77页。

[255]柯灵:《遥寄张爱玲》。

[256]《上海市第一次文代大会侧记》,见《文艺报》1950年11期。

[257]《(十八春)发表前前后后》,上海《文学报》1997年第33期。

[258]陈子善:《张爱玲与上海第一届文代会》,见《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和创作考释》。

[259]《上海第一次文代大会侧记》,《文艺报》1950年第11期。

[260]韦泱:《听沈寂忆海上文坛旧事》,《文汇报》2015年7月31日。

[261]杜英:《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第127-129页。转引自杨曼芬:《矛盾的愉悦——张爱玲上海关键十年揭秘》,第58、59页。

[262]参见高全之:《张爱玲学》,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32、133页。所引台继之:《另一种传说——关于(小艾)重新面世之背景与说明》,台北《联合报》副刊1987年1月18日;《近距离看张爱玲——她不孤绝,只是潦倒》,美国《世界日报》,1995年11月26日;以及司马新对于张爱玲姑姑的书面采访。

[263]冯晞乾:《张爱玲的牙牌签》,《南方周末》2009年2月5日。

[264]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9页。

[265]杨曼芬:《矛盾的愉悦——张爱玲上海关键十年揭秘》,第99、100页。

[266]参见《张爱玲致华府英国大使馆函》,载苏伟贞主编《张爱玲的世界·续编》,第189-192页。

[267]陈子善:《范思平,还是张爱玲?——张爱玲译(老人与海)新探》。

[268]邝文美(1919-2007),曾在美国新闻处工作,以“方馨”为笔名翻译文学作品。

[269]黎佩芬:《上海人在香港:上海帮第二代的告白》,《明报》2006年10月1日。

[270]宋以朗:《张爱玲私语录》,第23页。

[271]宋以朗:《书信文稿中的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4期。

[272]罗孚:《怅望卅秋一洒泪》,香港《明报》1995年9月25日。

[273]陈子善:《范思平,还是张爱玲?——张爱玲译(老人与海)新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1期。

[274]何杏枫:《张爱玲作为译者——论(谑而虐)的翻译》,见《重探张爱玲:改编·翻译·研究》,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版。

[275]参见黄康显:《张爱玲的香港大学因缘》,载苏伟贞主编《张爱玲的世界·续编》,第159-184页。

[276]林以亮:《私语张爱玲》。

[277]止庵语,见宋以朗、付立中主编《张爱玲的文学世界》,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第42页。

[278]谢其章:《张爱玲(秧歌)初版本》,《今晚报》2014年3月28日副刊。

[279]哈金:《英文中的张爱玲》,《青年作家》2019年1月31日。

[280]张爱玲:《赤地之恋》,皇冠出版社1991年版。

[281]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

[282]美国乔治城大学图书馆所藏美国外交研训协会外国事务口述历史计划的档案资料。参见高全之:《张爱玲与香港美新处——专访麦卡锡》,见《张爱玲学》。

[283]高全之:《张爱玲与香港美新处:访问麦卡锡先生》,见高全之《张爱玲学》。

[284]张爱玲:《张看·忆胡适之》。

[285]古远清:《国民党为什么不认为(秧歌)是反共小说?》,《新文学史料》2011年第1期。

[286]“相见欢”,张爱玲50年代作短篇小说名。本章叙传主初到美国的情形。

[287]张爱玲:《对照记》,第81页。

[288]参见韩石山:《也谈张爱玲与胡适》,《文汇读书周报》1998年9月26日。

[289]宋以朗:《张爱玲私语录》。

[290]易竹贤:《胡适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35页。

[291]张爱玲:《张看·忆胡适之》。

[292]丘彦明:《张爱玲在台湾》,《联合文学》第29期。

[293]韩石山:《也谈张爱玲与胡适》,《文汇读书周报》1998年9月26日。

[294]姜异新:《一代文宗刹那锦云——也是鲁迅,也是胡适》,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295]张爱玲:《对照记》,第37页。

[296]张爱玲:《张看·忆胡适之》。

[297]张爱玲:《张看·忆胡适之》。

[298]张爱玲:《张看·忆胡适之》。

[299]参见司马新原著,徐斯、司马新译:《张爱玲在美国》,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这是已出版的关于张爱玲在美国的婚姻与晚年情形的最详实的专著。本节及下一章部分材料取自该书,特此说明。

[300]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第77页。

[301]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第18页。

[302]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序》。

[303]朱西宁:《迟复已够无理——致张爱玲先生》,原文发表于1974年《中国时报·人间副刊》,转引自季季、关鸿编的《永远的张爱玲》。

[304]詹姆士·莱恩:《善隐世的张爱玲与不知情的美国客》,载苏伟贞主编《鱼往雁返:张爱玲的书信因缘》,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47、248页。

[305]“半生缘”,张爱玲1968年出版之长篇小说名。本章主要叙张爱玲后半生的姻缘,故名。

[306]参见高全之:《张爱玲学》,第243页。

[307]宋以朗:《张爱玲私语录》,第147、148页。

[308]司马新:《炎樱细说张爱玲逸事》。

[309]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序》。

[310]司马新:《炎樱细说张爱玲逸事》。

[311]高全之:《林以亮(私语张爱玲)补遗》。

[312]夏济安(1916-1965),原名夏澍元,江苏吴县人,评论家。1934年进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学习,1937年转学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今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毕业后相继在光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香港新亚书院任教。1950年由香港去台湾,任台湾大学外语系讲师、副教授、教授。为早期小说作家白先勇、欧阳子、王文兴、陈若曦、叶维廉等人的启蒙老师,1956年与吴鲁芹、刘守宜等创办《文学杂志》并兼任主编。1959年赴美,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加州柏克莱大学作研究,主要工作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主要著作有:Gate of Darkness、《夏济安选集》《现代英文选评注》《夏济安日记》等。

[313]林以亮:《从张爱玲的五四遗事谈起》,见陈子善编《私语张爱玲》。

[314]张爱玲:《张看·忆胡适之》。

[315]参见夏志清:《超人才华·绝世凄凉》,1995年9月12-13日《中国时报·人间》。

[316]“重回前方”,张爱玲1963年所作英文散文名。该文介绍她60年代初台湾之行的经历,本章所叙亦正是这些内容。

[317]白先勇:《(现代文学)的回顾与前瞻》,《第六只手指:白先勇散文精编》,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

[318]陈若曦:《张爱玲一瞥》,《现代文学》1961年11月号。

[319]曹可凡:《白先勇谈张爱玲》。

[320]丘彦明:《张爱玲在台湾——访王祯和》,《联合文学》1987年第29期。

[321]高全之:《张爱玲学》。

[322]丘彦明:《张爱玲在台湾》。

[323]陈若曦:《张爱玲一瞥》。

[324]丘彦明:《张爱玲在台湾》。

[325]司马新:《张爱玲的今生缘》。

[326]参见周芬伶:《哀与伤——张爱玲评传》,第82页。

[327]高全之:《张爱玲学》。

[328]高全之:《张爱玲学》。

[329]高全之:《张爱玲学》。

[330]邱立本:《张爱玲洞悉香港焦虑》,邱立本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uliben,2012-02-03。

[331]《文学与电影中间的补白》,台北《联合文学》第30期,1987年4月出版。

[332]张敞:《桑弧与张爱玲的“影缘”:浮世的悲欢内敛的力量》,《北京青年报》,2016年4月15日。

[333]《张爱玲的电影艺术》,台北《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95年9月11日。

[334]郑树森:《从现代到当代》,台北三民书局1994年版。

[335]殷允芃:《访张爱玲女士》,载《中国人的光辉及其他》,台北志文出版社1977年版。

[336]冯晞乾:《(少帅)考证与评析》,《少帅别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74页。

[337]何杏枫:《爱情与历史——论张爱玲(少帅)》,《重探张爱玲:改编·翻译·研究》,第344页。

[338]何杏枫:《爱情与历史——论张爱玲(少帅)》,《重探张爱玲:改编·翻译·研究》,第315、316页。

[339]冯晞乾:《(少帅)考证与评析》,《少帅别册》,第36、37页。

[340]冯睎乾:《张爱玲(少帅)的幕后故事》。

[341]高全之:《张爱玲学》。

[342]张瑞芬:《童女的路途——张爱玲(雷峰塔)与(易经)》,《雷峰塔》,皇冠出版社2010年版。

[343]张爱玲:《流言·私语》。

[344]张瑞芬:《童女的路途——张爱玲(雷峰塔)与(易经)》。

[345]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3、14、23页。

[346]杨联芬语,见宋以朗、付立中主编《张爱玲的文学世界》,第71页。

[347]司马新:《张爱玲的今生缘》,《联合文学》第151期。

[348]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第124、125页。

[349]周芬伶:《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

[350]高克毅:《请张爱玲写广播剧》,载《永远的张爱玲》。

[351]刘绍铭:《到底是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7页。

[352]刘绍铭:《到底是张爱玲》,第61页。

[353]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354]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第132、133页。

[355]刘绍铭:《到底是张爱玲》,第60页。

[356]“哀乐中年”,张爱玲40年代末参与编剧但未具名之电影剧本名。本章叙传主进入中年时期的苦乐,故名。

[357]殷允芃,山东滕县人,记者、作家。《天下》杂志创办人。

[358]陈宛茜:《访张爱玲:影响(天下)创办人殷允芃最深》,《联合报》2011年6月30日。

[359]以上材料参见殷允芃:《访张爱玲女士》,载《中国人的光辉及其他》,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

[360]平鑫涛(1927-2019),男,汉族,江苏常熟人。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主编《联合报》副刊,1954年创办皇冠杂志社,1965年再创皇冠出版社。台湾作家琼瑶之夫,原配林婉珍。著有《苍穹下》,译作有《原野奇侠》《丽秋表姐》等。

[361]平鑫涛:《选择写作选择孤独》,1995年9月10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362]张爱玲:《关于“笑声旧痕”》,《张爱玲全集》第13卷《续集》。

[363]平鑫涛:《选择写作选择孤独》,1995年9月10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364]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第108页。

[365]陈世骧(1912-1971),字子龙,号石湘,祖籍河北滦县。幼承家学,后入北京大学主修英国文学,1932年获文学学士。1936年起任北京大学和湖南大学讲师。1941年赴美深造,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专攻中西文学理论。1945年起,陈世骧长期执教于伯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东方语文学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主讲中国古典文学和中西比较文学,并协助筹建该校比较文学系。著有《陈世骧文存》。

[366]参见庄信正:《初识张爱玲》,《明报》月刊1995年10月号。

[367]参见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第34页。

[368]夏志清(1921-2013),中国文学评论家,教授。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生于上海浦东的一个银行职员家庭。194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英文系。1946年9月随长兄夏济安至北京大学任助教,醉心于西欧古典文学,因研究威廉·布莱克档案论文脱颖而出,取得留美奖学金至耶鲁大学攻读英文硕士、博士。在纽约州立学院任教时,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又称洛氏基金会)赞助,完成《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奠定他学者评论家的地位。1961年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席。

[369]《超人才华,绝世凄凉》,1995年9月12日、13日《中国时报》。

[370]夏志清:《初见张爱玲·喜逢刘金川》,台北《联合报·副刊》,1999年3月21-22日。

[371]分别以《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和《评(秧歌)》为题,载于同年《文学杂志》二卷四期、六期。

[372]参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373]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序。

[374]《何曾千里共婵娟》,台北《“中央”日报》1995年9月15日。

[375]“公寓生活记趣”,张爱玲1944年作散文名。本章叙传主60年代中叶至70年代初的美国生活,她此时把公寓称作“老鼠洞”。

[376]参见林以亮:《私语张爱玲》。

[377]夏志清:《超人才华 绝世凄凉》。

[378]於梨华,原籍浙江宁波镇海,生于上海。美国华人作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爱国主义者。抗日战争时期随家迁居福建、湖南、四川等地。1949年赴台湾,1949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转历史系。1953年毕业后进入美国加州大学新闻系,1956年获硕士学位。1965年起在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巴分校讲授中国文学课程。1977年任该校中文研究部主任。她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留美学人的生活。代表作长篇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展示了无根的一代内心的迷惘和孤寂,成为当代留学生文学之滥觞。

[379]於梨华《来也匆匆……》,载《永远的张爱玲》。

[380]於梨华:《来也匆匆……》。

[381]於梨华:《来也匆匆……》。

[382]庄信正,1935年生,山东即墨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执教于美国肯萨斯大学、南加州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后任职联合国,现已退休,定居纽约。2005-2012年曾任台湾东华大学住校作家和客座教授。著有散文集《异乡人语》《流光抛影》《展卷》《文学风流》《忘忧草》《异乡说书》等,评论集《尤里息斯评介》《海天集》《面对尤利西斯》,编有《中国现代小说选》《张爱玲来往签注》《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

[383]庄信正:《初识张爱玲》,1995年9月18日台北《联合报》。

[384]庄信正:《初识张爱玲》。

[385]李渝:《跋扈的自恋》,原载1995年9月14日台北《中国时报·人间》副刊。

[386]李渝:《跋扈的自恋》。

[387]肖伊绯:《张爱玲(北地胭脂)签赠本中的前尘往事》,《北京青年报》2020年1月2日。

[388]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第147-149页。

[389]陈少聪:《与张爱玲擦肩而过》,《有一道河,从中间流过》,台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205页。

[390]陈少聪:《与张爱玲擦肩而过》,《有一道河,从中间流过》,第203-205页。

[391]詹姆士·莱恩:《善隐世的张爱玲与不知情的美国客》,载苏伟贞主编《鱼往雁返:张爱玲的书信因缘》。

[392]祝勇:《柏克莱的张爱玲》,《非常日报》2012年1月18日。

[393]水晶,原名杨沂,江苏南通人,1935年生。在重庆读完小学,十四岁前在中国南方众多城市游历过。十五岁去台湾,十九岁考取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信托、保险、民航等部门就职。二十九岁到南洋去教过书当过翻译。三十二岁经加拿大到美国,攻读艺术硕士。之后在美国成婚,并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学成后在加州大学任教。

[394]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

[395]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

[396]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

[397]参见朱西宁:《迟复已够无理——致张爱玲先生》。

[398]杨荣华:《在张爱玲没有书柜的客厅里》,台北《“中央”日报》1995年9月16日。

[399]杨荣华:《在张爱玲没有书柜的客厅里》。

[400]《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78-79页。

[401]饺子:《张爱玲的不近人情》,鄞州书城2019-06-04。

[402]林以亮:《张爱玲语录》,台北《联合文学》第29期,1987年3月出版。

[403]沈寂:《张爱玲的苦恋》。

[404]胡兰成:《今生今世》,本节所引书信均出自该书。

[405]朱西宁(1926-1998),原名朱青海,祖籍山东省临朐县。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入杭州国立艺专深造。后投笔从戎,参加国民党军队,1949年随军去台湾,先后任陆军上尉、上校参谋等职。自幼爱好文学,是台湾文坛上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著有合集《可以饶恕,但不可以忘记》《月到天心处》等。

[406]桑品载:《与张爱玲周旋——拾掇她与(人间)的一段因缘》,《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95年9月13日。

[407]朱天文:《花忆前身——回忆张爱玲和胡兰成》,刘绍铭等编《再读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408]朱西宁:《迟夏已够无理——致张爱玲先生》,见《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版。

[409]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410]《终点其人,起点其后——悼张爱玲先生》,于青编《寻找张爱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版。

[411]《花忆前身》,麦田公司出版1996年,第66页。

[412]原载1979年4月《三三》集刊第20集。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413]胡兰成:《今生今世》。

[414]详见秦贤次:《谎言与真相——湖南省生平考释》,《新文学史料》2011年第1期。

[415]参见杨曼芬:《矛盾的愉悦——张爱玲上海关键十年揭秘》,294页。

[416]“海上花开”,张爱玲70年代初出版国语本《海上花列传》之上部名。本章叙传主对古代中国小说的翻译与研究,故名。

[417]《张爱玲语录》,原载《明报月刊》1976年12月号。

[418]宋以朗:《张爱玲私语录》,第7、9页。

[419]唐文标(1936-1985),广东省开平人。曾在加州大学任教。1972年回台,在台湾大学数学系及政治大学任教。著有《平原极目》《张爱玲杂碎》《中国古代戏剧史初稿》《唐文标散文集》《诗的没落》《台湾民族史研究》《台湾文化批评》《中国古代的侠》《张爱玲资料大全集》及英文版数学论文多篇。

[420]南方朔等:《永不消逝的华丽——告别张爱玲座谈会》,台北《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95年9月28-30日。

[421]张爱玲:《红楼梦魇·自序》。

[422]张爱玲:《张看·自序》。

[423]桑品载:《与张爱玲周旋》,《张爱玲评说六十年》。

[424]宋淇:《张爱玲语录》。

[425]庄信正:《“旧事凄凉不可听”》,《联合文学》1995年10月号。

[426]庄信正:《“旧事凄凉不可听”》。

[427]张爱玲:《张看·忆胡适之》。

[428]张爱玲:《张看·忆胡适之》。

[429]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第112页。

[430]参见夏志清:《超人才华 绝世凄凉》。

[431]韩南,1927年出生于新西兰。1948年毕业于新西兰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次年在该校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7年在北京进修。1960年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获得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1954年至1963年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讲师。1963年至1968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1968年起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现为托马斯讲座教授)至今。1987年至1996年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著有《中国短篇小说研究》等。

[432]张凤:《张爱玲的绣花荷包与张爱玲的结缘》,《明报月刊》2006年10月。

[433]宋淇:《(海上花)的英译本》,《更上一层楼》,台北九歌出版社1987年版。

[434]宋淇:《(海上花)的英译本》。

[435]宋淇:《(海上花)的英译本》。

[436]《海上花开》,皇冠版《张爱玲全集》第10卷第47页。

[437]《谈张爱玲注译(海上花)》,上海《文汇读书周报》1995年9月23日。

[438]“惘然记”,张爱玲1983年出版的小说剧本集名。本章叙述该集内容及此期与大陆亲人恢复联系的情形,应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故名。

[439]宋以朗:《我看,看张》,宋以朗、付立中主编《张爱玲的文学世界》,第7页。

[440]《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78年10月1日。

[441]《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78年11月27日。

[442]张爱玲:《流言·童言无忌》。

[443]张爱玲:《流言·自己的文章》。

[444]张爱玲:《惘然记》序。

[445]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第170、171页。

[446]宋淇:《从张爱玲的(五四遗事)说起》,载《昨日今日》。

[447]参见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附录《人去·鸿断·音渺》。

[448]参见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附录《人去·鸿断·音渺》。

[449]参见陈怡真:《到底是上海人》,《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95年9月16-17日。

[450]另一种说法是,张茂渊从张爱玲二表姐黄家珍的儿子那里得到张爱玲地址。参见张惠苑《张爱玲年谱》,第229页。

[451]宋以朗:《张爱玲私语录》,第221页。

[452]郑远涛:《姑姑,张爱玲在上海最后的牵挂》,张慧苑:《张爱玲年谱》第231页。

[453]参见叶周:《从上海到洛杉矶——张爱玲住过的房子和走过的路》,《大公报》2015年9月22日。

[454]参见季季:《张爱玲的晚年生活》,载《文汇报》1995年10月5日。

[455]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第178页。

[456]“迟暮”,张爱玲中学时代习作名,本章叙传主晚年生活,故借用之。

[457]陈子善:《为“张学”添砖加瓦》,《光明日报》2016年1月12日。

[458]参见高全之《张爱玲学》,宋以朗、符中立主编《张爱玲的文学世界》,第4、5页。

[459]宋以朗:《发掘(重访边城)的过程》,《皇冠》2008年4月号。“二〇〇七年十一月,母亲逝世,我开始正式细心整理张爱玲的资料。当我重新阅读那份三十四页稿子的时候,我发现它其实是一篇完整的游记——《重访边城》。”

[460]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第179页。

[461]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第180页。

[462]林式同:《有缘得识张爱玲》,《华丽与苍凉——张爱玲纪念文集》,皇冠文学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版。

[463]林式同:《有缘得识张爱玲》。

[464]苏伟贞:《张爱玲书信选读》,台北《联合报》副刊,1995年9月10日。

[465]苏伟贞:《张爱玲书信选读》。

[466]丘彦明:《张爱玲在台湾》。

[467]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第5、6页。

[468]陈子善:《张爱玲未发表的家书》,香港《明报月刊》1995年10月号。

[469]宋以朗:《张爱玲私语录》,第221页。

[470]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第190页。

[471]司马新:《张爱玲在美国》,第180页。

[472]“海上花落”,张爱玲70年代初出版国语本《海上花列传》之下部名。“海上”即上海,张爱玲这朵开放于上海的奇花终于在美国西海岸边消逝……

[473]宋以朗:《前言》,《小团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474]张爱玲:《小团圆》,第7页。

[475]宋以朗:《前言》,《小团圆》,第13页。

[476]陈子善:《无为有处有还无——读《小团圆》札记》,《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和创作考释》,第135、136页。

[477]2015年夏天,张爱玲的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交给研究张爱玲小说的香港学者冯晞乾“以往事为主,零碎、潦草、次序未明,也不知道页数”的手稿,冯晞乾“从中区分出二十六页纸,再排列次序,重构出部分的《爱憎表》”。《收获》杂志2016年秋冬号,获台湾《印刻文学生活志》杂志授权,全文刊载了张爱玲的遗作《爱憎表》。

[478]参见彭树君:《瑰美的传奇·永恒的停格——访平鑫涛谈张爱玲著作的出版》,转引自《永远的张爱玲》第303、304页。

[479]陈芳明:《张爱玲与台湾》,1995年9月10日《中国时报·人间》。

[480]陈子善:《说不尽的张爱玲》,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94-201页。

[481]参见夏志清:《超人才华,绝世凄凉》。

[482]夏志清:《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483]冯晞乾:《张爱玲给王家卫的信,其实是谭家明想拍(半生缘)》,张迷客厅的博客2017-01-23。

[484]张爱玲:《对照记》,第52页。

[485]宋以朗:《张爱玲私语录》,第7、9页。

[486]《洛杉矶时报》1995年9月16日。转引自高全之《张爱玲学》。

[487]张错语,见台湾《联合报》副刊2003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