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1 / 1)

在西藏想你 刘兆林 717 字 14天前

全世界只有一轮月亮,人们却非说故乡的月最明,那是因为,游子们的童年之梦和生命之根,都是在故乡月色下生成的。无论走到天之涯,海之角,都不可更改,不可磨灭,犹如每人只能有一个生身母亲,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一样。所以说,母亲的恩永远最大,故乡的情永远最深。

我离开故乡整整三十年了。我说过,我已有了第二故乡。但不管怎么说,真正意义的故乡,应是埋有童年梦想和亲人尸骨的那片土地。我整个童年及少年时代,和我所有已故亲人的尸骨都埋在巴彦那块沃土里,并且至今还有亲人、朋友和同学生活在那里,因而巴彦不能不是对我最有牵动力的地方。养育我的父母和影响我的老师及亲友都是故乡的组成部分啊。我在《写早了的自传》、《父亲祭》、《母亲》、《绿色青春期》、《我自豪,我是雪中的绿色》等不少作品里,都以无比的深情描写到故乡巴彦。但故乡已发生变化了,几次回巴彦,我都目睹了那喜人的变化,也曾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歌颂这变化的文章《巴彦苏苏》。同时,也愧叹,这变化里没有我的功劳。《月是故乡明》这本书里,写到不少为家乡变化而作出可歌可泣事迹的烈士和今人,我愿借此机会表示深深的缅怀和敬意。现在,家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和全县人民努力下,又有了新的更大变化。对这些变化,我由衷地欣喜,由衷地钦敬,但也不能不家里人似地正视这样的现实:跟H新月异的全中国,尤其是瞬息万变的全世界相比,故乡变化的脚步不是最快的!就如直到现在我还能梦见故乡的山如何之高,河如何之大,可一旦真回到故乡身边时,便会大吃一惊一样:跟外面的名山大川比,故乡的山河哪还能叫山叫河啊,分明是小小的丘陵和细细的溪流嘛!这使我认识到,故乡最亲,但故乡不是最先进的。也如到了发达国家回头再看一样,最想念的肯定是祖国,但最发达的并不是祖国啊。这时才能分明地感觉出,祖国的伟大之处是什么,她的不足在哪里了,也因此更加盼望她能早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因此,每当我为家乡的飞速发展而喜悦时,也会为家乡应该丢掉但一时又丢不掉的东西而遗憾,甚至难过。我深切感到了,家乡的一切发展进步,都不是守旧给的,而是弃旧图新、改革开放带来的。鲁迅写《故乡》时,最为伤感的是故乡人的麻木和不争。渴望外部世界的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新人新事,以图自身的发展,既不鄙视自己,也能意识到自己落后的方面,这才是游子感恩故乡的同时,又深切期望于故乡的真实情感。

当今世界,已进人高科技、高速度的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个地区,物产再丰富,资源再深厚,没有高知识高素质的人才和民众,也是要落后的。故乡的领导能在大力抓好目前经济发展的同时,着眼于未来,把科教兴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和提高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素质放到极其重要位置,这无疑是英明之举。教育青少年热爱家乡,敬慕家乡养育出的优秀人物,是激励他们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热切求知成才的重要途径。众多远在他乡的游子,能积极响应故乡的号召,百忙中交上一份答卷,无疑是献上了一份深深的爱心。远游的人不漠视故乡,故乡人热切关注着游子。让我们把各自的奋斗及创造出的业绩,当作坐标相互参照,当作梯子相互攀登,那我们家乡前进的脚步就会更快,就会更加人才辈出,大有希望。

故乡明月在,我已白发生。相信游子的白发与后生的青丝,会在故乡的明月下相映成辉。谨将这篇小序连同我的作为中国当代作家文库丛书出版的三卷小说选,及一卷散文选一并献给故乡的青少年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