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1)

写《浑河岸边的明珠》-书,从接受任务到完稿,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因为出版社频频催稿,为履行合同只有日夜兼程。我多年写诗歌、散文之类,对这类写实的题材,过去接触较少,因此初写起来不大顺手。尤其是自己对工农业生产了解不多,写作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当听说,该书要作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材,就更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好在写作中得到许多朋友的热心帮助,才使我逐渐摆脱了困境。他们或向我介绍情况,或帮我查找资料,或帮我与有关方面沟通联系,经过几十个日夜拼搏,这才使我终于完成了书稿的写作任务。这些朋友们的名字是: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绍忠、市政协秘书长王洪权、市计委主任屈大为、市农牧局农业处长林沛华、市文联创评室主任史福兴、作家潘洪禺等同志。对他们的热心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写作中曾参阅和借鉴了路地先生编写的《现代满族英烈传》、赵广庆先生主编的《抚顺史略》、此外还有《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丛书.抚顺卷》、《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抚顺卷》等有关资料,对原作者、编者表示衷心谢意。

尤其还应提到,该书稿完成后,曾请抚顺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勃光先生作了校阅,并根据他提出的意见作了部分修改,对此也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和本人占有资料的不足,如有疏漏、谬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1995年2月于抚顺琥珀泉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