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像一幅用宝石联缀起来而又被埋在土里的画卷,有时会见不到它的真容,但随着时间长河的冲刷,岁月风雨的剥蚀,就逐渐显露出它的本来面貌。这不能不令我们面对历史文化而沉思。
古罗马作家西塞罗曾说过:“若不晓得自己诞生之前世界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此人永远只是个孩子。”我们有谁情愿永远做孩子呢?当我们想了解今日的情况和揣测未来将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便应该回顾历史。
当我们翻阅中国占代历史,沿着时间的长河追溯而上时,我们会发现,、抚顺的历史源远流长。
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晚期。根据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抚顺煤精制品可以证明,早在6000-7000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抚顺的祖先就已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了。解放以后,考古学家们曾多次在抚顺大伙房水库、小青岛等游览区和新宾满族自治县大四平乡东升洞穴遗址挖掘出古代文物。这些出土文物有:陶鬲(li)、陶鼎、石刀、纺轮、青铜、环首刀、铜剑、锄镰等等。
同时又在清原满族自治县和新宾满族自治县其他地区,发现了许多鼎足、筒瓦、板瓦、陶器残片、铁器残段等等,这都说明了古代的抚顺地区是被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生活在这里的民族,无论从语言、地域还是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与当时黄河流域的各民族,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根据中国古代史书记载,商周以前,把“天下”分为九州,抚顺地区当时属于青州地方。
战国时代,诸侯混战、割据,最后形成了韩、赵、燕、魏、齐、楚、秦的七国争雄的局面。当时地处北方的为燕国,它的都城设在蓟(今日北京城的西南)。抚顺属于燕国辽东郡的襄平县。当时燕国的北方和东北方,常有强悍的山戎部族来侵犯骚扰。为了解除边疆外患之苦,燕王曾多次对边疆进剿,并曾借助过齐国的一臂之力,开拓自己的疆域。燕国在新建国土上设辽东辽西两郡,抚顺地区属辽东郡管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其中有辽东郡和辽西郡,抚顺仍属辽东郡内。
公元前227年,发生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之事。刺杀未遂,太子丹遂逃入辽东,匿于衍水。衍水即是今日的太子河。相传太子丹逃匿辽东时,在北太子河流域,现在的新宾县下夹河境内建立太子城一座,太子城以燕太子丹得名。太子城距今二千二百余年,现在仍存残垣断壁。此城遗址给我们今人提供了研究战国时代抚顺地区政治、经济的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征服了卫氏朝鲜后,便于其地设置了东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玄菟郡郡治最初设于沃沮城,即今日朝鲜成境城附近。后因秽貊(mo)族侵扰,致使玄菟郡治第一次西迁至今日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的永陵附近。最后一次在公元112年,玄菟郡治迁至抚顺境内,即现在的劳动公园琥珀泉的山上(现在的友谊宾馆处)。东汉末年以后,地方势力大发展,抚顺地区属于公孙氏割据政权辖区的玄菟郡堠城县。公元239年公孙氏地方政权为曹魏所灭,此后,抚顺地区则隶属于魏玄菟郡。后来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自立为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此时,抚顺地区仍属玄菟郡。
后来,高句丽族又一度占据辽东,鲜卑慕容氏又在辽西崛起,建立了民族政权。他们曾在辽河两岸角逐了半个世纪。这个时期的抚顺地区行政区划,是时而属于高句丽又时而属于鲜卑慕容氏。
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当权者曾四次派兵东征高句丽,意在收复辽东故土,统一东北全境,但均未取得成功。
唐王朝建立后,在隋东征高句丽的基础上,又组织大批兵马前后六次东征,在抚顺地区曾经发生过数次大战。其中一次在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以徐懋功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步、骑兵6万余人征战高句丽,准备4月渡辽水(即今日的辽河),进军攻打盖牟城。此城据说就是现在的古城子地区。此处当时为汉人居住的地方,与盖牟城遥遥相对峙的是当时的高句丽新城(在今日的高尔山上)。高句丽虽在新城日夜坚守,终被徐懋功的兵马所击败。后又有唐将薛仁贵与高句丽的统帅盖苏文多次交战,这在史书中均有详细记载。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以后,唐王室实力大为削弱,已无力对边疆进行直接统治,便改用安抚政策。
公元698年,在辽东地区又出现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渤海王国。当时它的领地逐日扩大,今日清原、新宾两县地域为其领地的边界。今日抚顺市与抚顺县中西部地区,仍属唐朝安东郡都督府新城州都督府管辖。唐王朝封其为渤海郡王。之后,于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灭了渤海王国作了皇帝。两年后建都皇都(今日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改皇都为上京。疆域东北到今日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中部、南以今日天津海河、河北霸县、山西雁门关一线与宋接界。辽与北宋对峙,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当时辽太祖,令渤海人和汉人在抚顺高尔山南麓修筑贵德州城。贵德州统辖抚顺地区,是因贵端水(即今日的浑河)而得名。其地址在抚顺城东北部,即现在的高山路抚顺师专附中校舍附近。解放后曾在这一带出土过辽代遗物和北宋时代的陶器,这就是一个证明。当时贵德州的东、南、北三面都是女真族居地,只有西面和辽属的沈阳州相连。女真族每年向辽国进贡必经抚顺这个关口,所以当时抚顺是辽国防御女真族的东北部前哨,并由辽的宁远军驻守。公元1088年,即辽大安四年,在抚顺城北高尔山上建塔-座,这座占塔是现今抚顺仍完整保存的古迹。
随后,女真族(即满族前身)的完颜阿骨打势力逐渐强大,于公元1115年称帝,定国号为金。1125年金大败辽军,并灭r辽王朝。金在地方设置5京16路,分镇各地。东京路的治所在今日的辽阳市,抚顺的贵德州属于东京路管辖。
公元1206年蒙占族铁木真被推为大汗(han),尊为成吉思汗,建立起蒙占帝国。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都燕京,改名大都(即今日北京市)。元初,废贵德州,置受沈阳路管辖的贵德州巡抚司,其治所设在今日的抚顺。
朱元璋统一中国,建立了明王朝以后,曾以胜利的余威,对辽阳等地的元朝故臣遗老招降,并派兵遣将平定辽东,随后在辽东筑起18城。公元1384年,在抚顺修筑抚顺城。建成后即将抚顺地区划归沈阳中卫管辖。公元1388年,设立“抚顺千户所”,在抚顺设置城堡、墩台,有官军长年驻守,与抚顺城相关的有为防御女真族而修筑的横跨抚顺东部的辽东边墙。
墙上设有墩堡和烽火台,并设有重要关口——抚顺关。抚顺关在今日抚顺城东20余里的地方,是当时的东部女真族进行贸易往来的必经关口,形势十分险要。由此可见,明朝时抚顺为边防重镇。抚顺城、抚顺关及各墩台驻军组成了抵御女真族进攻的防御体系,而抚顺城是这个体系的中心,后来成为辽东东部的政治、经济活动的中心。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给明王朝以极大的震**。此时女真族在关外势力愈来愈强大。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可汗就位,国号称大金(史称后金),建都兴京(即今日的新宾县)。从此,逐步扩张势力,并与明王朝争夺地域。当时抚顺是明廷辽东边墙第一关,地处险要之境,设有重兵把关。
当时抚顺烽台遍山,堡垒林立,成为防御女真的前哨阵地。明朝统治者心中早已清楚,女真要夺取辽东,必须突破抚顺这一重关。这样,抚顺便成为明清决战的战场。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便在这里交锋(详见本章的“萨尔浒之战”),战争以明军全部覆没而告终。从此,抚顺全境不再为明王朝所有。
清初,抚顺属奉天府承德县,县地设在沈阳。公元1778年清王朝为纪念“开国事业”重修抚顺城(即解放初期所见到的抚顺城,现已拆除不见踪影),设抚顺县。此后一百余年内,抚顺城均是抚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在清朝统治时期,抚顺处于“大清帝国”的内地,已不再是边陲前哨了,而是清室“祖业宏基”的后方,或称“龙生之地”。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正式建立中华民国。当时在沈阳设奉天省,抚顺归奉天省管辖。1928年后,奉天省改为辽宁省,抚顺属辽宁省管辖,为抚顺县。1915年抚顺县治所由浑河北岸的抚顺城迁移至南岸的千金寨。此时千金寨已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城镇之一。
本世纪初,嗅觉灵敏的日本商人,发现抚顺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他们早已垂涎三尺,欲将魔爪伸进抚顺地区。1929年日本开始经济危机,军国主义势力逐日猖獗。为转嫁危机,于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就占领了抚顺。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仪为“执政”,成立伪满洲国时,改辽宁省为奉天省,抚顺县政府改为抚顺县公署。日本侵略者为扩大煤炭开采,于1935年将千金寨居民、机关、学校、商店等一律迂至新抚顺(即现在的一道街——十二道街处),县公署迁移至今日抚顺三中的位置。1937年,伪满洲国决定“置市”,以今日抚顺浑河以南地区为基础,建立抚顺市,成立伪抚顺市公署,地址设在今日新抚区政府的位置。这是抚顺市首次出现市的建制。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侵入抚顺后,接着陆续侵占了全东北。从此,抚顺地区的历史,写下了最黑暗最凄惨的一页。
1948年10月31日抚顺地区解放,人民翻身作了丰人。同年11月,安东省政府决定,成立抚顺市政府和抚顺县政府,均归安东省政府所管辖。
1953年3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抚顺市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表中央人民政府进行领导和监督。
1954年7月8日,中央将辽东、辽西两省建制撤销,合并为辽宁省,从此,抚顺市由中央直辖市改为辽宁省辖市,归辽宁省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