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去往英国(七)
高杉杉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周向宇临走前似乎没跟她提过,想了想,决定还是保险点,“那个等一下,我去去就来!”
高杉杉关上门拿到自己的手机,便拨通了周向宇的电话,那头刚接通,周向宇便先开口,“他们是我特意派去的,不是坏人!还好,还记得打电话跟我确认,丢你一个人,我也是放心了!”
周向宇忽然最后冒出来的一句,让高杉杉有些脸红,“我知道了……”
高杉杉在打完电话后,重新走到门边,歉意的打开门,“你们进来吧,刚刚不好意思啊!”
一行人进入房间后,各自忙开来,首先负责服装的替高杉杉选择了一件用于参加宴会活动的礼服。
服装设计师选用了纯白色的一件抹胸式欧根纱的短礼服,替高杉杉换上,腰间一根红色的丝带,被系成了一个大大的蝴蝶结,光洁圆润的锁骨被完美的呈现,这件礼服将高杉杉娇好的身材展露无遗,简直美的让人窒息。
造型师不是从哪拿出一条小菱形的黑白项链系在了高杉杉的脖子上,发型师见造型师已经替她整理好礼服,也马上拿起了自己的化妆包,高杉杉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只感觉到面前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自己只能任人摆弄。
发型师看透高杉杉的肤色,觉得她的皮肤吹弹可破,于是便画了一个裸妆,裸妆的好处在于,根本看不出任何化妆的痕迹,但是却能够将高杉杉本身的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发型师将高杉杉如墨的秀发一一束仔仔脑后,替她编织了一条长长的鱼骨辫,斜斜的刘海乖巧的倚在额头,整个人显得很是靓丽活泼,高杉杉的美,全部展露无遗。
最后,造型师拿来一双八公分高的银色的高跟鞋,同样选择了跟衣服差不多的浅色,这最后一步,犹如点睛之笔。
一番打造下来,已经距离开始怔怔过去了三个小时,三个小时,高杉杉一直坐在那里,这忽然弄好了,她自己竟然有些不好意思去照镜子了。
还是造型师将镜子拿到了高杉杉的面前,她才敢半眯着眼睛看了一眼自己,而后自己被自己的样子惊呆了,没想到,镜子里的自己都好似换成了而另外一个人一般,果然,娜娜之前跟她说过的一句话真的是特别对,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
“好了,高小姐,我们结束了!”一行人在跟高杉杉打完招呼后,有离开了这里,高杉杉还没彻底歇下来,又来了一个人,不过这一次,来人是以为司机。
他告诉高杉杉,晚上的活动已经改了地点,高杉杉,不知道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忽然间会出现这么多意外。
高杉杉第一次穿这么高的高跟鞋,有些不适应,走出来的步子很慢,她尽量保持着不丢人,有时候不小心崴了一下脚,立即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
高杉杉走到酒店外,司机率先替她打开了车门,高杉杉看着街道上,与中国迥然不同的风景,街道两爬是法国梧桐,很浪漫的一种树,树下是一排排的座椅,偶尔便可以看见,座椅上有着一对年迈的老人相依偎在一起,很浪漫很幸福,她,也很羡慕!
“高小姐,周总说他可能会晚点过来!”司机想起之前周向宇对的嘱咐,让自己转告高杉杉。
“恩,知道了!”高杉杉的心里有一些的小失落,她自己,也再无心思欣赏窗外的。
司机的车子开得很平稳,最后停在了一个码头,岸边停靠着一艘游轮,游轮很豪华,外表便可以让人感觉到那份奢侈,高杉杉记得先前周向宇跟她提过,宴会本该应在酒店的十八楼举行,这怎么一下子竟然改在了这里。
看着高杉杉茫然的看着游轮,司机又主动的跟她说了起来,“高小姐,这是周总特意嘱咐主办发改了地址,这是泰晤士河,这条河流也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河流所经之处都是英国文化精华的所在,高小姐,其实伦敦主要建筑物大都分布在这泰晤士河的两旁,呵呵,高小姐是我话多了,你看我,一看到这条河流,我就忍不住话多了起来,对了,周总让我送你到这个码头,上到前面的那条游轮上,这交代我的事情我也就完成了,高小姐,希望你这次英国行,玩的愉快!”
司机是一个很健谈的人,高杉杉微笑的看着他,对他轻声道谢后,开始往游轮上走去。
她的眼神落在泰晤士河上,光听名字,她就爱上了这条河流。
高杉杉刚踏上游轮,便有人将她迎到了房间里,游轮不仅外表豪华,就连这舱内,布置的也是相当精致。
周向宇这次过来,还听从了李承泫的建议,他的旧病已经有了要复发的征兆,所以他这次来,也正好是找一位李承泫交代给他让他去找的医生,可是不巧的是,这次医生正好云游去了,看样子,这次是见不到了。
周向宇刚要从这里离开的时候,门口出现的一个人顿时让他顿住了脚步,只是惊讶的问了一句,“你怎么会在这里?”
宴会随着夜晚的落幕,也逐渐开始,但是因为昨晚没有睡得安稳的高杉杉,在柔软的**竟然睡了过去,待她醒来后,看到手机上的时间,已经是八点半了,想着宴会一定是开始了,连忙坐起身,整理了一番后,开始往宴会厅赶,她不知道周向宇有没有去,她也不知道里面现在是什么情况,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
在豪华的游轮上七绕八转后,终于来到了举行宴会的地方,此时的里面已经热闹非凡!
高杉杉原本是打算偷偷一个人,不引起别人的注意走进去的,可偏偏这时,似乎有人知道门口有人要进来似的,一束灯光恰好打在了她的身上,所有人的目光一瞬间,全都聚集在了她的身上。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