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跑路 (1)(1 / 1)

最三国第2卷 范军 1778 字 12天前

刘表急了找刘备

刘表没有气势汹汹地来攻,而是悄悄地去找寻一个人。刘备。

这时的刘表十二万分地佩服自己,没有对刘备斩草除根。蔡瑁做的事蔡瑁自己担当,他刘表可从来没有对刘备下毒手。

这似乎是首鼠两端的益处。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一弊则必有一利,谁都不能蔑视我刘表的性格——这是刘表对自己的再认识。

当然刘表能不能认识自己是一回事,他人能不能认识刘表是另一回事。刘表不知道,在刘备身边,有一个人对他的认识可谓透彻之至。

诸葛亮。诸葛亮没有见过刘表其人,但却“认识”了他。他知道刘表在此时派人请刘备过去餐叙究竟意味着什么。

因为见微知著。诸葛亮的见微知著。诸葛亮这个高大的帅哥事实上具备着一般男人不具备的优点——**。对世事的**。对世事内在联系的**。

当刘备差人打探江东消息,得知东吴已攻杀黄祖,现今屯兵柴桑之后,诸葛亮便明白,刘表要着急了。

诸葛亮不仅明白刘表着急了,他还明白刘表着急之后的举动。狗急了要跳墙,兔子急了要咬人,可刘表急了,只能找刘备。因为他不是别人,是刘表,和刘备同宗的刘表。一生谨小慎微、首鼠两端的刘表。

果然如是。当诸葛亮陪同刘备参加刘表在荆州举行的餐叙会时,刘表果然向刘备迫切地表达了强强联手的心愿。当然,“强强联手”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些夸张,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夸张的才是正常的,不夸张反而不正常。

刘备不置可否。事实上这不是刘备的应有反应,而是诸葛亮事前对他的交代在起作用。诸葛亮说,主公啊,如果刘表让您去征讨江东,切不可应允,只说回归新野,整顿军马就可以了。

刘备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会有如是安排,但这并不妨碍他依计而行。毕竟诸葛亮是他三顾茅庐请来的高参,如果不照他的计谋行事,那三顾茅庐的意义在哪里呢?

特别是,对刘备来说,人生是需要意义的。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正儿巴经地对待自己的历史,特别是那段三顾茅庐的历史。

因此刘备只能对刘表说抱歉,然后小心谨慎地设问:“今若兴兵南征,倘曹操北来,又当奈何?”

这种问法听上去非常冠冕堂皇,充满了大局观和忧患意识,但是,在刘表听来,所体现出来的意思只有三个字:不真诚。

这不是刘备刘皇叔的行事风格啊,刘皇叔仁义播天下,向来是堵枪眼争先恐后之人。什么时候开始,他玩上心眼了呢?刘表顿感惆怅——看来蔡瑁暗杀事件还是伤了刘备的心,很可能刘备以为他刘表是幕后黑手,这才虚与委蛇……

对待不真诚最好的办法是以诚相待,这似乎是人间的铁律。刘表决定,拿出自己的真诚来。刘表先向刘备解释,我已听说贤弟差点被害之事。这个事情,大逆不道啊,我当即就火了,蔡瑁该死,他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我想斩下蔡瑁的脑袋,献给贤弟,可经不起众人的一再说情,这才姑且饶之,贤弟你可千万别误会我啊,我们同为宗亲,怎么可能下此毒手?

刘表说这话时表情真诚,真诚得催人泪下,让刘备听了,都忍不住为之动容。刘备也顺势下台阶,他甚至设身处地地为蔡瑁的所作所为寻找开脱的理由。刘备是这样说的:这个事情应该非关蔡将军之事,想必是下人所为吧。

说完之后,刘备没再多话。因为他自己突然感觉,这样的理由极不真诚。暗杀之事不是蔡瑁牵头干的话,他的那些手下为什么要拿刘备开刀呢?只不过是安慰之词罢了。

刘表决定继续加重砝码——他要拿出真真诚。

不错,真诚也有真假之分。就像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有阴就有阳,有真诚就有伪真诚。而区别真诚与伪真诚的重要标志就要看真诚告白者最终能掏出什么来。

事实上最后的衡量标准还是物质。将事情说得天花乱坠谁都会,重要的是给予。无私的给予。刘表最后的决定是裸捐。刘表说,我年老多病,才干又不如你,贤弟如果来帮我的话,我死之后,你便为荆州之主!

刘表这话说得慷慨激昂,很有将裸捐进行到底的意思。但刘备听了,还是无动于衷。就像当年三让徐州一样,刘备始终以为,主动送上门来的东西,不祥。

刘备甚至还以为,刘表的这番表态其真诚度大可质疑。地球人都知道刘备不受嗟来之食,那么,这个刘表会不会利用他的这一“弱点“做慷慨状,以达成利用刘备为其当炮灰的目的呢?

没有人告诉刘备答案。刘备明白,也许永远不会有人告诉他真实答案了。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所有的答案都要靠自己体验得来,他人告诉的所谓答案永远是他人的思想结晶。

刘备不需要这样的思想结晶。

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

诸葛亮却以为,刘备需要,需要荆州。

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把荆州看作是刘备事业的落脚点。得荆州者得天下,没有荆州,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不过在诸葛亮的设想里,荆州是要煞费苦心才能获得的,现如今刘表主动献宝,真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所以,诸葛亮希望刘备——接受。

刘备没有接受,而是说了这样一番话:“兄何出此言!量备安敢当此重任。”这番话当然是对刘表说的,却让诸葛亮气不打一处来——一个人谦逊是美德,可过分谦逊就不是美德了,而是虚伪。

诸葛亮希望刘备不要太虚伪。他用目光示意刘备:不要说“不”,特别是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候,不要说“不”。

毫无疑问,诸葛亮的暗示让刘备感受到了压力。一方面,刘备是有自己做人底线的——不能无原则地什么都要;另一方面,诸葛亮是他最为器重的军师,诸葛亮的建议或暗示,他不能熟视无睹。

因此,在双重压力下,刘备部分修正了自己的立场:“容徐思良策。”呵呵,荆州到底要不要接受,需要一个良策来做基础。那么良策究竟是什么,计又安出?一切待定。刘备就这样给自己留了个活口。他需要时间来思考,也需要诸葛亮给他一个明白:人生的路,究竟该怎样走?

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回到驿馆,诸葛亮突然向刘备抛出这个问题。

问题当然是针对刘备的。从上一个栖居地到下一个栖居地,刘备总是仓皇逃窜,他的人生之路,的确越走越窄。只是这个问题,刘备自己从来没有反思过。

诸葛亮替他反思了。诸葛亮以为,性格决定命运。刘备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样做的结果是——江湖上名声有了,其他的都没了。人不能只靠名声活着,在这个世界上,名声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而脚踏实地的前提是得有一块地让你去踏。现如今荆州正是这样一块地。飞来之地。

诸葛亮希望刘备不要放弃,不要再演三让徐州的旧事——在这弱肉强食的乱世,心太软的人是可耻的,也是没有资格生存的。

毫无疑问,刘备再次面临着两难选择。他的人生似乎总是这样,没有一次选择是与世俗标准同一的。“三让徐州”时众人反对,这一次“让荆州”诸葛亮又反对。刘备悲哀地发现,自己作为谦谦君子,一不留神竟成了另类人物。

但他依然说“不”。对诸葛亮说“不”,也对这个世界说“不”。

刘备的悲怆感在此时再次体现了出来。他心情复杂地对诸葛亮说:“景升待我,恩礼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夺之?”当然,这样的话是有些夸张成分的,因为所谓“恩礼交至”云云,在诸葛亮听来完全是自欺欺人——多疑而首鼠两端的刘表,什么时候对刘备“恩礼交至”了?呵呵。

刘备也知道这是自欺欺人。不过,他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说服自己和他人的理由。所以在这个意义说,理由本身是否自欺欺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必须有说服力。

哪怕是装可怜性质的说服力。诸葛亮最后在刘备如此这般的“装可怜”中败下阵来。他不再坚持什么。

而是剩下一丝幽怨。因为诸葛亮知道,最好的机会被错过了。下一次决不会再有这样的好机会——要得荆州,真是千难万难。

所以在诸葛亮看来,不是他败了,而是刘备败了,败于其看上去很美的性格。诸葛亮伤感这个叫刘备的人注定只能在这个江湖的边缘团团打转,被忽悠到祭坛之上继续做一个德高望重却没有前途的江湖浪子。

江湖老浪子。江湖中年浪子。这是刘备的宿命,也是他诸葛亮的宿命。因为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命运也走到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都不可能逃脱命运的安排。

不过,要细究起来,诸葛亮似乎还是有一个机会的。一个离开刘备的机会。不错,他是从卧龙岗走出来了,不过那又怎样呢?他也可以回去,毫不留恋地回去。只要他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功未成,名未就。

但是诸葛亮不能接受。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的诸葛亮。在这个世界上,管仲、乐毅是什么人?功成名就之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诸葛亮自比于他们,事实上已将自己逼入一个死角,命运的死角。他只能允许自己成功,不许自己失败。

哪怕最后失败的原因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合伙人刘备人等身上。因为一个经天纬地的人必须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人,必须是挽狂澜于既倒的人,做不到这一点,这个江湖注定就不是他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