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章 江东吞并九江郡(1 / 1)

秦月当空 凤山野鹤 1174 字 28天前

从“商山四皓”离开,扶苏三人便选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幽径下山,一边赏景一边讨论起招揽应曜一事。

“公子,这‘商山四皓’真是怪人,要是不愿出山助我大秦,直说不是更好,为何还要搬出这应曜来敷衍。”蒙毅不忿地埋怨道。

“蒙毅,你不懂,此事绝非‘商山四皓’一时起意,显然是这四人早就谋划好的。”

“公子,臣怎么就不明白呢,要不你与我说说?”

“不可说,自己去想。”扶苏瞥了蒙毅一眼,没有理会蒙毅哀求的眼神,没有再做解释,而是继续吊着蒙毅的好奇心。

蒙毅幽怨地看着扶苏,无奈扶苏根本就不理会自己的好奇心,继续保持沉默。

三人悠然地边下山边观赏商山的景致。

不待扶苏走到山下,就被两名来自咸阳的讯兵堵在了山路上,只见讯兵对扶苏行礼后就将一封信函交到了扶苏手上,扶苏随即拆开阅读了起来。

原来是彭越已经帮着王离、英布二人从项羽、项庄手中夺回了长沙郡全境,而江东项氏也不甘心长沙郡就这样丢了,趁着胡亥与赵高等人丧命,九江郡混乱无主的机会,派三万大军袭取了九江郡,然后凭着这三万人据守九江郡,与章邯隔着淮水对峙,这就好比两个小学生打架,打不过的一方实在气不过,就找了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发泄仇恨。

章邯率军与项氏在淮水对峙,这让扶苏有些不明所以。胡亥与赵高都已经死了,这章邯对峙的意义何在?他还在坚持什么?扶苏在思考的同时顺手将手中的信函递到了蒙毅手上。

片刻功夫,蒙毅就看完了信函,又将手中的信函交还给了扶苏。

“公子,这江东都动手了,要不我们也派出一支劲旅,夺回其余的几个的郡。”

“蒙毅啊,虽然胡亥死了,但是他治下的郡县可没有那么好接收,由于赵高的胡作非为,导致胡亥治下百姓凄苦不堪,缺衣少食,山匪草寇更是横行无忌,一旦我们此时收回那些郡县,这数百万饥民到底管还是不管?山匪草寇剿还是不剿?”

“公子,臣也知道此时并非收复东海郡等地的最佳时机,可是眼睁睁地看着江东趁势坐大实在难受啊。”蒙毅心有不甘地说道。

“以江东的实力,此时吞下九江郡,无异于饥蟒吞龟,不出一年半载,项氏父子这几年积攒的钱粮就会在这九江郡消耗殆尽,安抚百姓,戡乱剿匪,够他项氏父子受的,一两年之后,恐怕他江东再也无力经营九江郡了,到那时候项氏父子该如何处置九江郡呢?即便要放弃九江郡,项氏也会设法从九江郡百姓手中收些本钱,不然就亏死了,对项氏而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向九江郡百姓伸手了,收税征兵那是免不了的,你说那九江郡百姓还会顺他项氏的意吗?到那时候我大秦只要拿出一些钱粮,就能兵不血刃的收回九江郡,他项氏到头来恐怕就是竹篮打水了。我倒是希望江东能多吞并几个郡,我就不信数百万饥民耗不死他项氏父子。”

“公子谋划甚远,臣心服口服。”蒙毅钦佩地望着扶苏,由衷地对扶苏说道。

“传我诏命,彭越接管长沙郡防务,统帅八万大军驻守长沙郡,并立即加固长沙郡城防;王离、英布二人立即率领剩下的九万人马奔赴河西,协助叔孙通经略河西之地;立即封锁江东与原先胡亥治下各郡县,两年内不可有一粒粟米流入这两地,违者以通敌罪论处。”

“诺,臣即刻安排。”蒙毅领命道。

少顷之后,蒙毅按照扶苏的要求拟写了一道诏命,交到了讯兵手中。

“蒙毅,眼下最头疼的事情是如何招揽应曜一事,要不你再替我跑一趟淮阳山吧?”

“禀公子,这应曜不比‘商山四皓’,固执得很,以臣的拙舌笨嘴,恐怕劝不动这应曜,即便臣去了只怕也是徒劳。”

“罢了,此事回咸阳再做打算吧。”见蒙毅面露难色,扶苏无奈地说道,显然蒙毅被‘商山四皓’打击到了。

回到咸阳的次日,扶苏便在朝议上提出了招揽应曜的议题。

对于应曜其人,大多数臣公并不知道,只有李斯与几位博闻强识的老臣对应曜有所了解。

“丞相,想必你知道这个应曜,你就给大家说一说这个人吧!”扶苏对李斯示意道。

李斯也不扭捏,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回头对大家说起了应曜其人。

“淮阳应氏,乃周朝应叔后裔,而这应氏宗族年轻一代以这个应曜为首,其人为人忠义,素有贤名,精通圣贤之说,此人虽有大才,却生性洒脱不羁,夙性不愿出山为官,老臣以为招揽应曜一事,并非易事。”

听了李斯所言,群臣面面相觑,就连扶苏都无奈地摇了摇头,显然对招揽应曜一事不敢抱太大的信心。

就在扶苏一筹莫展时,张良主动站了出来。

扶苏一早就注意到了站在班列中的张良,才知道张良已经从南越回来了,扶苏正准备等朝议结束后单独留下张良,要听他汇报南越桂林郡的情况,不料这货此时竟然主动站了出来。

“禀公子,臣愿意去淮阳山为公子招揽应曜。”

张良目光坚定地望着扶苏,将招揽应曜一事给自己揽了下来。

听闻张良将招揽应曜一事揽了下来,一众同僚同情的看着张良,他们实在想不通这张良为何总要跟自己过不去,先前随吴广去南越,结果被南越王俘虏,如今又要去招揽应曜这个顽固。

“年轻,不知深浅啊!”一名老臣痛心疾首地对自己身边的几名同僚感慨道。

“唉,看来被俘一事对他的打击有些大啊!”另一名大臣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对张良做出了这惊世骇俗的断言。

“张良啊,我以为此事并非难事,要不就算了,我再另想办法,你以为如何?”扶苏语重心长地劝解道。

愿意替自己去招揽应曜是好事,只是招揽一事并非有一腔热情就能办成的,若是此番张良再受到打击,那就实在有些对不住这个铁头娃了。

“禀公子,臣以为此事不难,还请公子恩准,让我往淮阳走上一遭。”

见张良决心已定,扶苏也不好再说什么,以免拂了张良的面子,只好无奈地同意了张良的建议,派张良去淮阳招揽应曜。

两日之后,张良遂离开了咸阳,奔淮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