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长江护卫使(1 / 1)

第216章长江护卫使

李仲宣的一番话让苦大仇深的李煜豁然开朗,

“好!宣儿果然深目远虑。”

一旁的宰相陈乔也笑逐颜开,

“想不到郡王殿下的战略眼光如此高深莫测,国主,雄武军是我大唐的陆战雄狮,对比以水军为主的镇海军更适合攻城拔寨,如果他们到了西府,相信会大有作为!

而暗渡层仓撤回来的水军精锐又可以震慑住蠢蠢欲动的宋军,殿下此举真乃奇谋也!”

李仲宣的这番安排,让平时爱找茬的张洎都哑口无言,只是皮笑肉不笑的点头,表示赞同。

“宣儿,你可真是唐国之幸啊!”

李煜都不知道怎么夸儿子了。

“阿父,儿臣除了兵力调配,还有一个人要推荐。”

“哦?何人?”

“回防的一万镇海军要和临时驻防的安庆军配合防守,我担心会有隔阂,所以需要一位调配双方的统帅。

而这位统帅从镇海军或者安庆军中选出都难以服众,所以我建议由兵部指派一位将领出任。

至于人选嘛,我推荐神卫军虞侯朱令赟将军!”

这一番话,让在场之人目瞪口呆。

朱令赟?不会吧,李仲宣怎么会把这么重大的任务交给一位默默无闻的中下级军官?

看到众人将诧异、疑惑的目光投向自己,朱令赟不由得满头大汗,

“国主,殿下,末将威望尚浅,恐怕难以服众!”

李仲宣微笑着应对朱令赟的表态,这样的“推诿”显然不够诚心,

“朱将军不必自谦,大战降临,大唐和国主需要的是赤胆忠心,能力出众的将领,至于什么威望、资质都是个屁。所以孤只问你一句,让你统领大军守卫南岸,你有没有必胜的信心?”

此话一出现场一片寂静,朱令赟沉思片刻,突然大礼参拜:

“启禀国主,启禀殿下,我朱家世受国恩,朱令赟自小熟读兵法、勤练武艺,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血战沙场,如果国主、殿下信任,末将必当肝脑涂地、以死报国!”

“好!”

还没等李仲宣说话,很容易情绪化的李煜先伸出大拇指,

“说的好,国难将至,孤要的就是这样的忠勇之臣。朱令赟听封!”

“末将在!”

“孤亲封你为长江护卫使,全权调配一切防务事宜,受天子剑,便宜行事!”

“诺!朱令赟必当不辱使命!”

我去!现场的人更傻了,这圣旨太牛叉,几乎把最重要的长江防线毫无保留的交出去了。

一旁大眼瞪小眼的张洎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心说这个朱令赟到底和郡王殿下是关系,竟然受到如此赏识。

其实李煜也对默默无闻的朱令赟不放心,但是他现在完全对儿子李仲宣信心十足,所以自然而然的认为他举荐之人差不了。

军情紧急,接了诏令的朱令赟不敢怠慢,第一时间离开澄心堂,准备赶往长江前线。

他走后,宰相陈乔立刻提出第二个议题,

“国主,虽然长江防务无忧,但是西府前线仍有大患,十几万将士的粮草问题还没有解决。”

“唉!”

这个是李煜更加犯愁的事情,

“阁老,前一次由韩夫子押送粮草,结果在天目山遭遇妖物拦截,不仅丢了粮草,还搭上了韩夫子的性命。

此次若再要运粮,必须想好应对之策!”

“国主,粮草问题您大可放心,兵部已经筹集的差不多了,现在的问题是妖物劫粮的真相并未查清,若是贸然押送会不会重蹈覆辙,如果这次再出事,前方将士就真要饿肚子了,势必会影响到吞并吴越的大计。”

“唉!”

李煜一边叹气一边点头,

“阁老说的有理,可是人妖殊途,咱们该如何应对啊!要不然请几位善于捉妖的道士、和尚与大军同行?”

“国主高见!”

最善于溜须拍马的张洎第一时间表态,

“微臣也认为对付妖物就得有对付妖物的办法,我听说城北青山寺的主持小长老是一位得道高僧,不妨请他一同前往。”

“啊!”

听到“小长老”三个字,李仲宣不由自主的一激灵,心说这个家伙可是万万不能带啊!

历史上这位爷儿是北宋派遣到南唐的第一号谍报人员,可以说南唐有一半都毁在他身上。

“不可,万万不可。张大人,此次运粮关系到十几万唐国将士的生死存亡,行动越隐蔽越好,绝不可参杂无关之人!”

“这……”

张洎被李仲宣呛了一句脸色微变,

“殿下,你怎么能说小长老是无关之人,这位法空禅师,陛下也见过,也曾与他参禅讲座,那绝对是我南唐第一高僧啊!”

李煜听张洎提到自己,也做了表态,

“宣儿,张卿家所言不差,这个小长老确实佛法高深,带上他或许能帮上忙。”

李仲宣心中又是一震,李煜倾向小长老这可不是好事,说明这家伙没少做功课,弄不好会有登堂入室的可能。

正当他思考如何回绝的时候,一旁默不作声的樊若水突然打开了话匣子,

“启禀国主,微臣也不建议让小长老参与运粮之事。”

“哦!”

李煜脸色微沉,自从这个樊若水执掌内卫府,一直饱受非议,南唐向来以儒家治国,官员们闲散惯了,冷不丁来了一把悬在头上,时时刻刻监视自己的利刃,他们非常不适应,很多御史,以及重要大臣都建议取消内卫府。

然而,李煜虽然迂腐,却并不是傻子,他清楚李仲宣设立内卫府的目的,也认同内卫的必要,所以一直虚与委蛇,和大臣们打太极拳。

不过,他虽然对内卫府没啥意见,却对这个大统领樊若水有点不满意。

这个家伙自从屁股坐到这个位置上,还从没出过一条有建设性的建议,平时沉默寡言,深居简出,明显像个碌碌无为的庸臣。

然而,今天倒是难得发言了,结果还是和自己唱反调,

“樊卿家为何不建议启用小长老?”

此时,张洎也斜了樊若水一眼,他一直对内卫府嗤之以鼻,樊若水自然首当其冲,

“莫非日理万机的大统领,还有闲功夫调查法空禅师?”

面对张洎的质问,樊若水只是一笑应对,他的话题中心仍然是李煜,

“启禀国主,微臣掌管内卫府,充当的是国主的慧眼,除了监察百官,还有天下万民,小长老自然也在其中。

经调查,此人近年来与朝中众多高官勋贵交往密切,这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敢问张大人,这个月初一您还去青山寺拜过佛吧?”

张洎脸色突变,却并不否认,

“去过又如何,大唐向来崇尚佛法,本官去祈福有何不可?”

“哼哼!”

樊若水冷冷一笑,

“并无不可,然而,下官还有一问,西府天竺寺产的茶叶味道究竟如何,真如法空禅师所言的那么静心、淡雅吗?”

“啊!”

这句突如其来的问话,让嚣张跋扈的张洎呆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