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飞头降
天擎殿的众人无不惊骇,李仲宣的话实在让人琢磨不透。
“王弟,什么叫做‘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类’?”
刘崇兴一头雾水。
“唉!黄大人先请起吧,其实也不能全怪你,这个杀死蓝凯里的人应该是咱们在琼州的老对手。”
黄睿一边起身一边说道:
“多谢殿下,您口中的老对手莫不是琼海宫宫主南宫听雨?”
李仲宣很无奈的点点头,
“第二次去太一岛,太一真人曾和我讲过,南宫听雨的降头术已经练到了极致,很可能练成了飞头降。”
“飞……飞头降?”
刘崇兴脸色煞白,
“什么意思?”
此刻的李仲宣眉头已经拧成一股绳了,
“飞头降是所有降头术中,最为神秘莫测,也最为恐怖诡异的首席降头。所谓的飞头降,就是降头师利用符咒给自身下降,让自己的头颅能离身飞行。
据说练习飞头降总共分七个阶段,降头师每练成一层,其功力就会为之大增;七个阶段练成之后,降头师甚至可以长生不老。”
“啊!”
刘崇兴听了李仲宣的介绍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叹,
“那个南宫听雨的容颜看起来就像十几岁,这说明她练成了?”
李仲宣点头默认,
“是的,她很可能练成了!相传练习飞头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之前的七个阶段中,降头师并不是只有头颅飞出去,而是连着自己的肠胃。
这飞出去的人头遇到任何生物都会把他的血吸得乾乾净净,直到肠胃装满鲜血,才会返回降头师的身上。”
“这么恐怖!”
“这简直是妖术啊!”
“是啊!太吓人!”
李仲宣的话让众人不由得窃窃私语。
“如果练成了第七层飞头降,那么人头飞离身体的时候就不会带着内脏了,而且对于吸血量也可以随心所欲,不再需要吸满血才结束了。”
刘崇兴感觉自己的后脊梁直冒凉气,
“王弟,如果真像你说的这么恐怖,咱们怎么防备啊!她来皇宫可如何是好?”
“皇兄也不必过分紧张,飞头降虽然厉害,但是也有短处,首先是这种降术只能夜间使用,如果天亮前飞头不能回到本体,只要遇到阳光就会化为脓血;另外,飞头的飞行高度也不会很高,而且一颗人头也不会开锁,只要门窗关闭她根本进不来。
况且,皇宫大内侍卫众多,她想要无声无息的飞进寝宫谈何容易,您大可放心。”
李仲宣的一番话看似说的很有道理,然而一多半其实是给刘崇兴吃定心丸,让他别太紧张。
刘崇兴并不傻,当然知道李仲宣的意思,所以心里依然七上八下。
李仲宣看他神经依然紧绷,也就不再聊飞头降的话题。
不过,有一点他实在想不通,利用飞头降潜入守卫森严的大理寺监牢其实非常危险,稍有不慎被人发现,南宫听雨就有身首异处的风险。
对于樊胡子和南宫听雨来说最恨的人应该是我啊,或者是刘崇兴,甚至是瑶王,可是这些人她们都没下手,而是冒险刺杀蓝凯里,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
“殿下,既然凶手是南宫听雨,外臣这就下令,让大理寺速速缉拿这个妖女。”
黄睿赶紧表决心,虽然他心里清楚凭借大理寺想捉拿南宫听雨就是痴人说梦。
李仲宣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人家如此表态,自己还能说什么呢,
“那就有劳黄大人了。”
看到这个话题告一段落,一旁的贺凡有些等不急了,
“陛下,军情紧急,刻不容缓,咱们还是说说国战的事吧!”
“啊!”
刘崇兴这才如梦初醒,
“对,王弟,朕之所以请你来天擎殿,是因为出大事了,宋国的大军在五日之前就越过边境,随即攻陷白霞,三日前围困贺州。”
刘崇兴一边说一边指着墙壁上悬挂的一张南汉疆域舆图,
“王弟,如果贺州被攻破,宋军可以向东挺进,直取韶州,如此一来兴王府将门户大开。”
李仲宣看着眼前的舆图心中不由得感叹:
怎么回事?对比史书中记载的时间,宋军竟然提前进攻了。
莫非已经接到南汉政变的情报?不对,昨日才政变,即便得到情报也要几日之后,可是他们五日前已经开战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能说明一点……
刘崇兴发现李仲宣看着舆图有些出神,心中疑惑,
“王弟,你怎么了?”
“啊!”
李仲宣略显尴尬的摇摇头,
“我没事,皇兄,贺州的守军有多少,能不能抵挡几天?”
听到这个问题,刘崇兴将目光投向潘崇彻,这时的潘崇彻已经不是白丁了,官拜上将军。
潘崇彻看到刘崇兴的眼神心领神会,只见他冲着李仲宣深施一礼,
“小王爷,贺州是我大汉的北方重镇,共有守军六千,城内的守城器械和军饷军粮很充足,刺史陈守忠也是一位忠义之士。
而此次入侵的宋军号称十万,然而经过细作传回来的消息最多不过六七万,而且也是分三路兵马陆续汇集到贺州城下。
这样对比的话,虽然兵力悬殊,但是守五到六天应该有把握。”
听罢潘崇彻的介绍,李仲宣的脑袋飞速旋转,史书中记载的这一战是宋军围而不攻,以逸待劳,在贺州城下等待南汉的援军。
而南汉这方面是派出了伍彦柔,率领兵马走水路救援,结果被宋军诱敌深入,最终全军覆没,伍彦柔被斩杀。
“潘将军,按你的说法,即便贺州城能守六日,现在也已经过去三天了,那么我军该如何救援?”
李仲宣十分好奇的追问潘崇彻。
潘崇彻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了一眼刘崇兴。
刘崇兴冲他微微点头,那意思不用问我了,事关紧急,赶紧说吧。
“末将的意思是兵分两路,先头部队两万走水路,顺流而下,两日之内就能驰援贺州;而另一路大军需要四到五日集结,之后走陆路,争取在三日之内到达贺州城下。”
听过潘崇彻的分析,李仲宣暗自佩服,因为潘崇彻的存在,历史又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