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是有很多艰辛,除了对自己,没有人可以说。
寺院的景色,僧人的生活,这两者形成的一种氛围,是诗人表现禅趣的极好素材。而在这一类诗歌中,经常写到的两种意象,是水潭和钟声,它们似乎具有特殊的表现力。下面我们选几首著名的唐诗来读。
首先是常建的《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是盛唐诗人。今天说起来,他的名气不是很大,但在盛唐,却是地位最显赫的诗人之一。殷璠编《河岳英灵集》,是唐人选唐诗的代表,第一家就是常建,第一首就是本篇。
诗题中“破山”就是今江苏常熟的虞山,破山寺本名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到常建赋诗之时,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可算是一处古迹了。
开头两句是平稳的交代,点明游览的时间、地点,并简约描述了古寺的环境。这种写法让人感觉到亲切和随意,好像跟随着诗人自然而然进入了游览的行程。其实这两句又并不是漫不经心的。“古寺”在这里既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又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通常古寺给人的印象是庄严而肃穆的,一般诗人喜欢将它与黄昏的景象相配合。而常建选择“初日照高林”的画面,此时旭日初升,光芒灿烂,照耀山林,古寺掩映于林木之中,静谧而明丽,这是一种动人的景象;而表示时间意义的“古”和“初”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饶有趣味。寺庙是古老的,佛法是永恒的,但这古老和永恒又生动地体现在每一个当下。
诗人“入古寺”,照例应该看到什么呢?山门、前殿、正殿、钟楼,以及这些建筑中的壁画、佛像,乃是寺庙中必有之物,但诗人一句也不曾提及。现在我们注意一下题目,原来诗人要写的不是“破山寺”,而是寺内的“后禅院”。
这里是有些讲究的。佛教在中国传播以后,变化很多,宗派林立。而特别中国化的也是中国士大夫格外亲近的一支是禅宗。
禅宗的特点是不重偶像崇拜,甚至不重经义,而把内心的自我解脱放在首要地位,尤其注意从日常生活、从大自然中获得启示,寻求顿然超悟的契机。常建诗真正要写的是一种禅意,所以虽入古寺,却忽视寺庙的主体。
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穿过竹林中曲折的小径,进入寺庙的后院,那里有僧人静修的禅房,层层的花木环绕着的屋子。前面已经交代了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那些带露的花朵是如何鲜洁,可以想见。“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好像是单纯的叙述。但我们应该知道诗歌不能够依赖叙述,它必须构造意境,并以此暗示更丰富和不确定的内涵,这才能够唤起读者参与创造诗意的。从蜿蜒曲折的竹林小径走到花木扶疏的后院禅房,景物有幽明的变化,这不仅描写出环境之幽静美妙,更写出禅院远离尘嚣、深藏不露的特点,这一行程本身,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发现内心、寻求精神归宿的过程。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与前一联均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但写法不一样。这一联在写景中更直接和明确地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或者说,这是一种充满哲理意味的写景,是“禅意”的浮现。山林景色优美,鸟儿自在啼鸣,这本是两项事物,但“山光悦鸟性”将两者联系起来,强调美好的自然使小鸟的天性得到满足,因而喜悦,却包含了体悟和发现。人摆脱了喧嚣的世界,放下了日常的烦恼,沉浸在美好的自然之中,感受到万物自在,有一种喜悦油然而生。这时候听到鸟的啼鸣,鸟好像也在向诗人诉说着它们的喜悦。在人与自然相融的情况下,自然就会以一种活泼的面貌对人展开。法国诗人兰波在一首题名为《黎明》的小诗中这样写道:
我遇见的第一件好事,在白晃晃的清新小径,一朵花告诉我她的姓名。①这是一种非常相近的感受:只有热爱自然的人,才能为自然所爱,他们和自然之间有着神秘的语言。
“潭影”又怎么能够“空人心”呢?从最简单的层面来理解,山中的水潭是清澈而平静的,它使人的心理产生一种“内摹仿”的活动,渐渐趋向于平静。而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它是佛学所讲的“寂照”之理的象征性表达。《大乘无生方便门》说:
“寂照照寂。寂照者,因性起相;照寂者,摄相归性。”我们略微解释一下:在佛学的理解中,真理之本体为空寂,同时它也是一种智慧,具有观照万物的作用。但是就像水,如果水是污浊而又混乱的,它就不可能反映出外界的本相;人心也是如此,如果心中充满烦恼、,动荡不宁,它也不可能洞鉴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寂照”也就是“照寂”,就是用寂然的心照见万物寂然的本质。世间诸相似为实有而终归虚幻,就像潭水中浮动着①王以培译。
的云光山影,那是一种虚幻的美景。
用水潭倒影比喻“寂照”,在诗中很常见。像香岩智闲禅师的《寂照颂》:“不动如如万事休,澄潭彻底未曾流。”独孤及的《题玉潭》:“唯当寂照心,可并奫沦色。”不过常建没有直接把这个佛学概念写进诗中,这对保持诗歌的趣味是很重要的。
说出来,说理变成了重心,反而没有什么味道。
结束是一片钟声:“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前面还说到鸟鸣,怎么这时一切声响都消失了呢?这主要是心理上的感受:当内心沉入寂静状态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格外安静。
此时寺庙中响起钟磬之声,它悠然远扬,散播到整个世界。虽然同时说到钟和磬,但起主要作用的是钟声。寺庙的钟声,低沉,浑厚,平缓,可以扩散到很远。它是一种“动”,却并不破坏“静”;它使人从沉寂中醒悟过来,对万物保持新鲜的感觉;它缓缓扩散,似乎可以融涵整个世界,使之成为一体。钟声在言说什么呢?似乎什么也没有说,它只是一种声音,不是意义的符号;但似乎它又说出了一切。
下面读一首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是从盛唐进入中唐的诗人,经历了安史之乱。有一段时期他生活在今江浙一带,喜欢佛教,喜与僧人交游。这首诗所说的“灵澈上人”就是一位诗僧,作者的朋友。另一位诗人权德舆写的《送灵澈上人归沃洲序》中谈到灵澈的为人,说他“心冥空无”,常“深入空寂,万虑洗然”。大致说,是一位超脱世俗的高人。
这首短小的五绝写诗人与灵澈告别,目送他回归竹林寺(在今江苏镇江)的情形。诗中几乎没有对背景的交代,直接以一个单纯的画面来呈现。因为刘长卿写这首诗并不只是为了泛泛表述一种惜别之情,而是要描绘出灵澈的精神气质,同时也借以表现自己内心对某种精神境界的向往。诗中的画面既是以灵澈为描绘对象的,同时也可以说是诗人心灵的外化。
我们说到“画面”,当然只是一种借用的说法,因为诗与画终究不同:从诗中场景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经常加入非视觉因素的特点来看,诗的所谓“画面”又近似电影的镜头。第一句“苍苍竹林寺”,从远处出现一座寺庙。这里“竹林”既是寺庙的名称,又是指围绕着寺庙的竹林本身。“苍苍”则是林木因光线暗、距离远而呈现的青黑色。既而“杳杳钟声晚”,在点明时间的同时,用声音和画面配合,共同酿造出特定的气氛。“杳杳”是描写从远处传来的虚渺的声音。如果单纯从解说诗题的意义来理解,这两句说明了“送灵澈上人”发生的时间,灵澈要去的地点。但如果诗歌中的句子只起到记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作用,那是失败的,因为不用诗的形式,普通文句也可以起到这种作用。值得体味的是这两句诗所描绘的场景具有什么样的气氛。
清·袁耀·鸡声茅店月当内心沉入寂静状态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格外安静。
黄昏,远处被苍苍竹林所掩映着的寺庙,弥漫于空中的虚渺的钟声,把佛教信仰者所追求的深沉和静谧的精神气息传送到读者心中。
常建写破山寺的钟声是在清晨,这里出现的竹林寺的钟声是在黄昏。黄昏时分的钟声会让苍茫的自然变得更为幽邃,随着这样的钟声,心灵好像进入了表象之后的世界。
仍然借电影镜头作譬喻,第三句“荷笠带夕阳”,像是镜头由远景和全景收拢来,转为近景,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表现主人公的形象,而原先所描绘的场景此时成为陪衬。可以注意的是,夕阳余晖照耀着灵澈上人所背负的斗笠这一景象,不仅仅生动地描摹出僧人的背影,确定了“镜头”与对象的视角关系,同时也使主人公的背影成为画面上最亮的一部分。总之,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视觉效果非常强烈。而连着的结束一句“青山独归远”,使前面所描摹的背影呈现为动态——我们似乎看见这位背负斗笠的僧人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向着远处的青山,青山下的古寺走去。而在另一层意义上,也可以说他正在向一个幽邃世界的深处走去。因为正如前面所说的,诗中这位僧人既是一个具体的生活事件中的人物,也是作者想象中高洁和幽独的人生精神的象征。
唐诗中写寺庙钟声的作品,张继的《枫桥夜泊》更为人们熟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留下来的生平资料很少,大概可以知道他是天宝十二年(753年)的进士,担任过一些中级官职。生活年代与刘长卿差不多,两人也是好朋友,刘长卿为他写过悼亡诗。从他留下的诗作来看,他曾在江浙一带游历,这首诗应该就是游历过程中的作品。台湾作家张晓风有篇散文《不朽的失眠》,说这首诗是张继科举落第还乡途中所作,那是没有什么根据的揣测。不过,唐代士人离乡漫游,常常有很多实际利益的考虑,并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容易感到身心疲惫。张晓风那样揣测,跟诗歌的情绪倒也有合得上的地方。
诗开头描绘出一幅凄寒的深秋景象。“月落”表明夜已深,同时也让人联想到这位游子孤独地坐在船中凝视着月亮已经很久了。古诗中经常用月亮表达思乡的情绪,就像李白的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么张继此刻也是在怀念家乡的山川或者亲人?“乌啼”在夜晚是一种不安的声音。那些鸟儿被什么惊动了?是什么让它们不能安然地栖息?这种不安传递到诗人心中,孤独的情绪进一步强化了。“霜满天”写出漫天寒意向人侵逼。本来,霜是水汽在低温条件下在地面凝华而成的结晶,不可能出现在空中。但诗人将空中的寒气和地面的白霜看成是一体之物,感觉中,霜似乎先是飘漾在空中,而后缓缓降落到地面的。
一句诗,三种意象,好像是平列地展现出来。其实,三者不仅有密切关联,从视觉、听觉、触觉上相互配合,而且在情绪上,有越来越加强的压力。诗人没有写他的客愁和孤独,只是通过景物,就很好地体现和传达出情绪。
首句描绘的景色是从大范围入手的,第二句变动一下视角,用近景,也是和“夜泊”关系更直接的风物与之配合:江边的枫树和水面上渔船的灯火。夜晚,枫树的色彩可能不容易显现出来,但对诗来说,它可以提供红叶斑斓的联想;而夜晚跳跃着的渔火,更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这里的两种意象,不仅增加了诗境的层次,也调和了画面的色调,诗人不愿意那种凄寒和不安的气氛笼罩一切。而在静态的景色完成之后,抒情主人公出现在画面的中心,他“对愁眠”。当然,这里的“眠”只是一个想要入睡的动作,他其实长夜无眠。
这时有钟声响起:“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宋朝欧阳修曾经对这两句诗提出怀疑,说是“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六一诗话》),他认为寺庙没有在夜半敲钟的道理。后来有很多人根据文献记载反驳了他,南宋叶梦得更直接地说,欧公“盖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寺,实夜半打钟”(《石林诗话》),证明吴中一带寺庙一直有夜半打钟的习俗。
深夜里声音格外清晰,会传得很远。这首先是因为背景杂音小。还有人进一步从声学原理上去解释,在地面气温偏低的情况下,声波会更多地向地面折射。所以张继写“夜半钟声到客船”,是符合科学道理的,这也表明他听到声音的一刻,感受很强烈。
张继到底是在哪一年、为什么原因,在一个夜晚泊舟在苏州城外的江面上呢?或许,他是为了自己的前程离开家乡在世路上奔波。人生总是有很多艰辛,除了对自己,没有人可以说。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这个夜晚,张继长夜无眠。世界是美好的,江南水乡的秋夜格外清幽,作为诗人,张继能够体会它。但世界也是难以理解的,你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催逼着人不由自主地奔走不息,孤独地漂泊。这时候钟声响了,清晰地撞击着人的内心。深夜里,张继听到一种呼唤,他找到近乎完美的语言形式把这个夜晚感受到的一切保存下来。寒山寺的夜钟,从那一刻到永远,被无数人在心中体味。
我们说了钟,清晨的,黄昏的,深夜的,你听到那个声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