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怎样感知时间的(1 / 1)

根据科学报道,一些人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也有一些人则感觉度日如年。对于同样长短的一段时间,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其长短会有不同的认识呢?这是因为,每个人对时间的感受不尽相同。我们的大脑究竟是如何来计算时间的?最新的科学实验揭开了人类感知时间的神秘面纱。

有科学家认为,人感知时间的能力主要依靠三个“域”:一端是“生理节奏域”,这个区域可以控制24小时周期内的睡眠和清醒;另一端是“毫秒计时域”,这个区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计算精细的运动;而在这两个区域中间还有一个部分,它是由秒到分的区域,被称作“间隔计时域”,是我们感知时间流逝的系统区域。

我们可以通过“起搏累加器”模式来研究“间隔计时”的生物原理。假设人的大脑中有一种“起搏器”,它有规律地发出脉冲,并将其临时存储在“累加器”中。当我们需要估计一下大概过了多长时间时,就去查一下“累加器”里的内容。比如说,你可以通过查看“累加器”中的内容来弄明白等一班公交车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间隔计时系统”相当于人类大脑的“条纹区”,这些区域的大脑神经元主管人的运动、注意力、记忆等活动,以此整合成时间流逝量的估量值。

虽然人们很少关注时间流逝,但每个人都在下意识地检查自己的“间隔计时系统”,也时常接触到这一信息。正是这种注意,使我们有了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一旦我们因为某些原因放松了对体内时钟的关注,那我们的时间感就会变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