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班意即演员班子。戏剧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才趋于成熟,戏班的形成也是如此,而且它是随着戏剧的成熟而得以成型的。中国的戏剧成熟于宋元时期,戏班也是在宋代时出现雏形,在元代时得到定型的。
宋代戏班的成员人数通常是4人或5人,规模还很小。戏班也偶有规模比较大的,但多达8人这种情况毕竟少见。
大规模戏班出现于杂剧辉煌的元代,当时的戏班通常由11或12人组成。在山西省洪洞县霍山明应王殿内的元代壁画、山西省运城市西里庄元墓的壁画,以及山西省右玉县宝宁寺水陆画中的元代戏班图上,演员人数都是11位。
受技艺家传的影响及宋元时期的户籍制度限制——艺人都属于乐籍,户籍世袭,子孙后代都为艺人,宋元戏班的组成成员通常都是有血缘关系的,戏班也多属家庭性质。
戏班无论规模大小,自出现以后,就以游走的方式卖艺生存。唐代虽然盛行参军戏和歌舞戏,但戏班的行动自由受到较大限制,艺人不能随便走街串村,一旦犯令,受罚严重。唐玄宗下此敕令有其深层原因,《唐会要》里说是因为声色之戏会“伤风害政”。后来,随着社会逐渐稳定,百姓的娱乐需求提高,禁令逐渐消除,戏班逐渐恢复自由。
进入宋代后,杂剧兴起,民间勾栏瓦舍形成,促使一批又一批艺人不断产生和流动,也促进了戏剧的进一步繁荣。由于竞争激烈,艺人们对演出地点的选择更少,于是长途地奔波演出也就更加频繁。元代还出现了跨地演出获得成功乃至成名的戏班子,如忠都秀戏班。忠都秀据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人,她带着自己的戏班以平阳为根据地,经常参加附近各个庙会的巡回演出,由此建立了戏班的声望。1324年4月时,山西平阳洪洞县的明应王殿内的壁画落成,忠都秀的戏班为此献演,于是有了明应王殿内的忠都秀戏班图,留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