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做编剧的宋杂剧(1 / 1)

中国戏剧的形成,跟宋杂剧的出现有着紧密的联系。所谓杂剧,意即一种内容庞杂的表演艺术,包括口技、杂耍、说唱、滑稽小戏等,同台演出,杂七杂八。

“杂剧”一词在唐代时已经出现,其意思类似汉代的“百戏”。宋代建立不久,统治阶级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同时安抚民众、稳定社会,将前朝各国的优戏人员搜罗到京城,其中一部分放在皇宫外,另一部分则被调到了宫廷乐部机构——教坊部。教坊部设置了专门的杂剧演员,他们负责朝廷举行的各类庆典活动和宴会中的演出,包括歌舞、优戏、杂技等游艺节目,统称为“杂剧”。主管杂剧班子的教坊大使一般由杂剧演员出任,大使之下有副使,两人负责杂剧班平时的彩排活动并审看。

宋杂剧继承了前代的优戏风格,以滑稽调笑为主,又融合歌舞戏、参军戏、说唱、词调、民间歌曲、大曲等艺术的特质,成为一项综合表演艺术。最主要的是,相对于此前的优戏,杂剧具备了更完整的故事性,具有了表演的层次结构。北宋时,京城演出的杂剧通常是“一场两段”,也就是分两段来演一场戏。第一段是开场段,称为“艳段”,相当于引子。“艳段”表演的内容通常是些滑稽逗笑或插科打诨的段子,也有时是说唱或者歌舞,其目的是吸引观众。第二段名为“正杂剧”,意即表演故事或者说唱、舞蹈。南宋时,杭州的杂剧表演增加到了三段,第三段称为“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杂班”或者“技和”。这一段表演的内容跟第一段相似,不过其目的旨在欢送观众。这种演出形式导致了中国古代戏剧由独场戏向多场戏演变的趋势。此外,为了有规划地分段演出,角色行当开始出现了。所谓角色行当,意即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

在宋代之前,优戏表演不分行当,只有演员们擅长戏中的某个角色的分别,或擅长表演某类戏的分别。宋杂剧出现了角色的专业分工,通常一部杂剧中有五个角色,分别是扮演主角的“末泥”、以舞蹈动作或说白来吩咐其他演员出场的配角“引戏”、表演疯癫愚痴之态的“副净”、负责插科打诨的“副末”及备用演员“装孤”。在后来的南曲戏文和元杂剧中,角色的划分就是沿袭了这一形式。元杂剧中的“正末”即宋杂剧中的“末泥”。

宋杂剧的兴盛,是在宋仁宗时期。当时,由唐代沿袭而来的坊市制彻底瓦解标志着京城内的商业区和住宅区不再受到严格的限制,商人们可以自由在居住的街道上经商。随着市场商业的发展,城市里出现了市民集中进行游艺活动的场所——瓦舍勾栏。瓦舍勾栏将各路艺人集中在一起,各类表演同时演出,这进一步促使市井游乐兴起和繁荣,许多杂剧艺人由此脱颖而出。

宋杂剧剧本,如今留存的只有剧目,内容和结构体裁无法得知。据宋元之交时期人士周密所著笔记散文《武林旧事》记载,仅南宋期间,由教坊部在宫廷内演出的剧目就有280本。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相如文君》《王宗道休妻》《李勉负心》《郑生遇龙女》等,还有关于崔护、莺莺、柳毅、王魁等著名人物的故事戏。宋杂剧的作者通常都是艺人,少有文人参与。宫廷教坊部的杂剧演出,其剧本创作大多时候都是由杂剧艺人临时发挥编造。今天可知的宋杂剧作者只有宋真宗和北宋教坊大使孟角球。皇帝参与剧本创作,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宋杂剧的兴盛。

从宋杂剧文物中还可见,当时的杂剧演出还出现了配器完整的乐队,这说明其与歌舞联姻的趋向。总之,宋杂剧中的分段演出方式、歌舞和戏剧融合的表演形态,以及表演行当的出现,综合起来为元代杂剧的出现做好了铺垫,也为中国载歌载舞的戏曲形成奠定了基础。

用戏剧惩治恶人

在南宋时,才人们已经学会用戏剧反映现实问题。当时温州有一位名叫祖杰的恶僧,他倚仗官府势力,为非作歹。书会的才人们将他的恶行编成戏剧并演出,戏剧上演后,民愤激昂,官府不得不依法惩治祖杰。这出戏文脚本没有流传下来,不过这一事例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戏文演出的繁荣,以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