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上的涂鸦——壁画(1 / 1)

庙堂上的宣传画——先秦壁画

中国壁画历史悠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壁画遗迹是红山文化女神庙壁画残块,出土于建平、凌源交界处,距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残块上多是用赭红、黄、白等颜色描绘的几何形图案,这正是我国早期壁画的基本特征。第二古老的壁画遗迹,发现于宁夏固原店河村齐家文化遗址,在一座房屋残垣的白灰墙面上,有用红彩描绘的几何纹饰壁画。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年代最久远的两处壁画遗迹。

商朝:《说苑·反质篇》中曾引用过《墨子》中的一句话,说是殷纣时期“宫墙文画”“锦绣被墙”。可见殷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壁画。1975年,考古学家曾在商朝小屯废墟的建筑残骸上发现壁画残块:白灰色的墙皮上用黑色和红色画着对称的几何图案。这些图案由红色的曲线和黑色的圆点组成,线条比较粗糙,看起来应该是起衬托作用的花纹。

周朝:《孔子家语·观周》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春秋末年的孔子曾到雒邑(今天的河南洛阳)欣赏过西周的建筑遗迹。上面说“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从《孔子家语》的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壁画在内容上可能既有历代帝王肖像画,又有讲述历史的故事画。另外,按照郭沫若对江苏丹徒出土的宜侯夨簋铭文的考释,西周初年应该曾经有过一幅名为《武王、成王伐商图及巡省东国图》的壁画创作。

春秋战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诗篇《天问》。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为《天问》所作的序言中说:“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又说屈原“周流罢倦,休息其下,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遂成《天问》。战国时期楚国庙堂壁画在题材上十分丰富,自然生物、社会历史、神话传说应有尽有。当然,我们不能说《天问》的内容就是某座楚庙壁画的内容,这显然缺乏证据,但两者的关系十分紧密却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先秦壁画有以下特点:一、除了观赏装饰作用,也有宣传教育的作用;二、南方的壁画侧重想象,北方的壁画侧重写实。

黄泉下的艺术——汉代壁画

壁画在汉代的应用非常广泛,宫殿、衙门、私宅、府衙、墓室都会用到。可惜壁画不宜保存,因为时间以及战乱的影响,现在留存下来的汉代壁画,基本都是墓室壁画了。

西汉前期的墓室壁画,以1988年在河南永城柿园发现的梁王墓室壁画为代表。梁王墓为“凿山为室”的山崖石室墓。主室顶部与西、南两壁,绘着青龙、白虎、朱雀等方位神。形象生动、技法娴熟。其中龙神长5米,矫健张扬,色彩绚丽。除了这些神兽,还有灵芝、云朵、菱形等图案。

西汉后期的墓室壁画,以洛阳发现的四座汉墓的墓室壁画为代表。这四个墓室壁画分别为:卜千秋夫妇墓壁画、洛阳烧沟61号墓壁画、八里台墓室壁画和浅井头墓壁画。其中,洛阳烧沟61号墓壁画,以保存着精美的历史故事画著称。这幅壁画中画着神话传说、墓主人乘龙升天和历史故事等内容。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历史故事画,例如《二桃杀三士》,画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齐景公的威严、晏婴的机智,以及三壮士的勇猛无谋和舍生取义。画中笔法简练豪放,线条粗犷劲利,对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情绪都刻画得十分细致。

新莽时期的墓室壁画逐渐开始注意对现实生活的描画。例如偃师辛村新莽壁画中,有描绘庖厨、宴饮等场面的壁画,其中描绘墓主夫妇酒后呕吐、踉跄的画面令人一见难忘。

东汉时期的墓室壁画,题材非常广泛,不过或许是因为当时举荐的制度、奢侈的生活、厚葬的风气,日月天象及神禽瑞兽慢慢不再处于主要地位,而变成了标榜墓主人生前的地位的图像,例如出行的车马仪仗、幕府官邸、墓主夫妇并坐宴饮、观赏乐府节目等。除此之外,还有圣贤、孝子、义士等历史故事画。

比较知名的东汉壁画要数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壁画,出自1972年发掘的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主要内容是描绘死者的仕途经历及其生前的享乐生活。现存画面50多组,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墓壁绘有城池、府邸、庄园、楼阁等各种建筑。画中有宏伟壮丽的城池幕府,有各种展现技能的歌舞百戏,有农人耕种、放牧的田园风光,有繁忙丰盛的酒席宴饮,还有从“举孝廉”一直到“使持节护乌桓校尉”的车马仪仗,可以看出墓主人的官宦生涯。

汉代墓室壁画的主要绘画工具是毛笔,使用的色调多为朱、绿、黄、橙、紫等,因为是矿物质颜料,所以壁画的颜色经久不褪,一般直至发掘出来还都非常鲜艳。汉代的墓室壁画,在构图上,摆脱了春秋晚期以来生硬的横向排列的方式,开始注意比例、透视;在造型上,继承了春秋晚期以来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夸张的手法;在绘画技巧上,发展了战国至西汉早期的先用墨线勾勒轮廓,再平涂上色的手法;在人物塑造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的洒脱,有的细腻,描绘得十分传神。汉代壁画在幅面上比以往大,说明汉画讲究气势的抒发。

菩萨的微笑——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以洞窟壁画见长,主要分布于新疆地区和甘肃地区。

新疆在古代一直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地。吐鲁番——古代的高昌国,库车——古代的龟兹国,都曾是佛教中心,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必经之路。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美术也传入了中国,并在新疆形成了独特的美术风格。

据统计,新疆天山以南的石窟,现存的有600窟以上,其中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石窟具有较高的地位。克孜尔千佛洞石窟开凿于3世纪,在8到9世纪逐渐停建,是我国最具异域风情的石窟群。克孜尔千佛洞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汉魏、西晋南北朝和隋唐。现存的壁画有1万多平方米,题材以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大型连续的佛传故事为主。其中保存最好的是第17窟,其四壁、窟顶、甬道、龛楣,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壁画,有“故事画之冠”的说法。窟顶绘有菱形方格,菱格中画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在线条的勾勒和细节的着色上用了烘染法;起稿的时候,用的不是黑色的墨,而是褐色的颜料;山的表现手法和皴法很像。第69窟还用了风格独特的“湿画法”,用这种方法作画的时候,画者不会先在泥壁上涂一层白粉,而是直接画,既用起到覆盖作用的矿物颜料,又用透明颜料。这样的画作,能看到水分在底壁上的晕染。

从新疆地区残存的早期壁画中,明显能看到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佛教的影子,但在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中国画家对外来艺术的吸收,以及在吸收过程中与本地民俗的融合。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坡地上,是我国古代美术的重要宝藏之一。根据《李怀让重修莫高窟碑》的记载,莫高窟始建于苻秦建元二年(366),初创者是乐僔和尚。之后莫高窟在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历代都有修建,为现今保留了一千多年的绘画资料。莫高窟从北到南长约1.5千米。其中北朝时期开凿的洞窟共有36个,年代最早的是第268窟、第272窟。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指因为信奉某种宗教而为宗教提供金钱、物品以及劳动的虔诚的信徒)等。

莫高窟前期壁画带着明显的西域佛教的特色,壁画底色多为土红色,上面敷着青、绿、褚、白等颜色,色调浓重热烈,线条浑厚,人物形象挺拔。西魏以后壁画开始呈现出中原的风貌,多以白色为底色,色调雅致,给人一种洒脱的感觉。

北魏、西魏时期的莫高窟壁画在题材上以佛、菩萨为主,多是一些本生故事。本生故事以表现舍己为人为题材,在北魏佛教壁画和浮雕中十分流行,例如《尸毗王本生故事图》《鹿王本生故事图》等。

在《尸毗王本生故事图》中,尸毗王垂着一条腿坐着,边上的侍从用刀在他腿上割肉;另一个侍从拿着天平,天平的一端,一只鸽子安静地趴在那儿。从这幅画中我们只能看到故事的一部分内容。

和《尸毗王本生故事图》不同,《鹿王本生故事图》是一个情节连续的故事图。故事中,一只美丽的九色鹿王(还有一种说法是佛的前身)在江边游戏时救了一个将要溺死的人。被救的溺水者说愿意做鹿王的仆人,以报答鹿王的恩德。鹿王说:“以后别人抓捕我时,你不要说见过我,就是对我的报答了。”这时,一个国王的王后恰巧梦见鹿王,想要鹿王的皮做衣裳,鹿王的角做耳环。国王在王后的苦苦哀求下,下旨悬赏求鹿。那个被救的落水者听说有好处,便带人去抓鹿王。他的忘恩负义的行为立刻得了报应:身上开始长癞,口中出现恶臭。鹿王把自己救助落水者的经过告诉了国王,国王深受感动,放了鹿王。王后听说后,心碎而死。整个故事体现了善恶报应的思想。

早期佛教画中的人物形象,有着各种各样的动态。因为人物形象大多为**,所以使古代画家能够进一步掌握人体构造以及人在不同的动作中衣褶的变化。另外,绘画中表现立体感的晕染画法,也有助于古代画家对体积的认识,从而提高画家运用线描的能力以及着色的能力。

本生故事

本生故事又叫“本生图”,是以绘画或浮雕形式表现佛本生,即佛家所说的释迦牟尼成佛前在前世中无数次修行转世的故事。依据佛教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教义,像释迦牟尼这样的圣人在修道成佛之前一定经过无数次的善行转世,无私奉献,历经磨难,最后才能修行成佛。本生故事大多是以古代印度、东南亚诸国优美的神话、童话、民间故事为底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