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第六章 最后的世族 (2)(1 / 1)

浩荡两千年 吴晓波 2312 字 1个月前

新朝要重树中央集权,就必须削弱世族力量,而要达成这一目标,遏制土地兼并,是关键一役。王莽提出的改革方案最为决绝——恢复全面的土地国有制,然后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其具体政策是:把天下的田地都更名为王田,一律不得买卖,凡是一个家庭男丁不到八个而田地超过一井(计算单位)的,就把多余的部分分给宗族和同乡的人。

这是自商鞅“废井田”之后,第一个重新推行土地国有化的政权。

在此之前,针对土地兼并的状况,很多人提出过种种的遏制设想,比如董仲舒就建议“限田”,他深知恢复到井田制的老办法是不可行的,不过可以通过额定每户拥有土地的上限,来防止兼并过度。这种在肯定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平均地权的思想,在后来的历史中是一种主流,汉哀帝时就试行过限田的办法,他下诏“关内侯吏民,名田皆不得过三十顷。”

如果从两千年历史来看,从先秦到1949年,历代治国者试图将土地全面国有化的人非常之少,严格来讲,只有两人,一是新朝王莽,再一个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

土地私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数百年,一朝更改,对社会秩序造成的震荡可以想见。史载它的执行结果是“农民和商人都失去了工作,市场上的所有交易都停滞了,民众站在道路上相视而哭泣。”

在推行土地国有化的同时,王莽宣布不准买卖奴婢,其理由是奴婢买卖有悖于“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圣人之义。从记载看,王莽似乎一直对奴婢抱持同情的态度,在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他的次子杀死了一位婢女,王莽硬逼着他自尽偿命。因此,不少史家对王莽废除奴婢制度的评价很高,认为是一个人道主义的创举。不过,仅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王莽的思考未必及此,限制土地兼并与限制人口兼并,是打击世族门阀势力的配套性政策。

王莽的经济改革,可以用“一败涂地”来形容。

“五均六筦”的国营化改革,剥夺了民间工商业的所有利润,却没有带来国库的充沛,土地国有化引起中产以上利益集团的集体反抗,七年四次的币制变动更是让金融秩序大乱。王莽还是一个特别多疑和迷信的人,常常借口地震或日食裁撤官吏,在执政的十多年里竟然换了八任大司马。他的改革得罪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阶层,接下来发生的悲剧就变得难以避免了。

公元17年,荆州大荒,饥民纷起叛乱,四年后,关中地区也闹大饥荒,烽火更加猛烈,而各地的世族门阀、刘氏宗族乘机随之造反。

到公元22年,王莽不得不下诏书,废止即位以来的所有改制政策。可是,天下事已不可为,第二年的10月,叛军攻进长安城,当了十五年皇帝的王莽逃至未央宫的渐台,被一个叫杜吴的人砍下脑袋。

自汉之后,人们对王莽多持毁垢的态度,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曰:“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不过到了近世之后,知识界的态度大有更改,民国学者胡适就两次撰文为之翻案,他写道,“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然而王莽确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我近来仔细研究《王莽传》、《食货志》及《周礼》,才知道王莽一班人确是社会主义者。”因写作《中国人史纲》而闻名的台湾历史学家柏杨也在自己的著作中说:“王莽是儒家学派的巨子,以一个学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王莽有他的政治抱负,他要获得更大权力,使他能够把儒家学说在政治上一一实践,缔造一个理想的快乐世界。”所以他的改制都是“为了改善这种不公平和铲除造成这种不公平的罪恶。”

胡适、柏杨的翻案,是故作惊人之语,还是意识型态上的共鸣,自可留于读者评说。不过,一个值得思考和讨论的话题倒是:为什么实施了几乎为同一版本的经济改革,刘彻成一代大帝,而王莽却人头落地?

答案似乎有四:其一,武帝启动改革之时,“削藩”已经成功,政治上形成不容对抗的集权;其二,武帝的对匈战争顺乎民心,为改革创造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其三,七十年的“文景之治”,为国营化政策留下了巨大的敛财空间;其四,武帝有效地发挥了能臣以及酷吏的作用。

以上四条,王莽无一可得,他的失败是从一开始就预埋下来的。因此,任何经济改革,都有路径选择和“时间窗口”两个重要条件,错过一个,都难取全功。

在推翻新朝之后的十来年中,中国又陷入一个“人相食”的乱世。

在公元2年,全国登记在籍的户数为1236万,总人数有5761万。据《汉书·食货志下》记载:王莽还没有死的时候,天下乱杀,人口已经减少了一半。

公元25年,刘氏宗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政权,史称光武帝。在他建政之时,户籍登记者只剩下十分之二。另据《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刘秀登基后那几年,天灾不短,公元26年,天下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第二年,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只能交换到大豆五升,全国的道路交通都断隔了,粮食无法长途运输,当兵的只好用杂果来充饥。到公元30年前后,中原连续遭受旱灾、蝗灾和重大水灾,谷价腾跃,人用困乏,郡县残荒。据历史学家们的推算,当时全国人口锐减,在籍的人口竟只剩下1200万左右,比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还少了几百万,西汉二百余年的社会积蓄可谓付之一炬。

刘秀是南阳的远裔宗族,从小勤于稼穑,还经常往返于宛地作粮食买卖。他这一脉宗族正是王莽想要削弱的地方世族势力,刘秀的舅舅就是前面叙及的南阳世族樊宏,刘秀的岳父郭昌是南阳一带的富豪,田宅财产数百万。他的妻兄阴识“有田数百顷”,姐夫邓晨是“世吏二千石”的官僚大地主,妹夫李通“世以货殖著姓”,为商人大地主。此外,跟随刘秀创建东汉政权的开国功臣邓禹、耿弇、冯异、铫期等“云台二十八将”,大多是豪强世族。由此可见,在王莽与世族门阀的经济和军事战争中,后者最终取得了胜利。

然而,当刘秀披上帝袍之后,他马上转换了角色。王莽想要解决的豪强割据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刘秀本人就是豪强出身,并靠这个集团的扶持登上帝位,在战争时期,地方势力乘机广占田园,营建坞壁,拥众自重。刘秀一旦拥有天下,也不得不对昔日的“自己人”下手。

政策的动刀之处,仍然是土地兼并和人口兼并。

东汉政权延续了西汉的名田制度和户籍制度。《后汉书》中多处提及,朝廷下令“吏民不得田宅踰制”、“商者不农”等等,刘秀也数次下诏释放奴婢,可是成效却非常微小。公元26年,刚刚登基为帝的刘秀就委派冯异清剿南阳等地的豪强,他下令说,“那些拥有城堡的人只要投降了,就将他们迁居到京城来,把民众驱散,让他们重新耕地,把营堡要全部摧毁,使他们不能重新啸聚,这次讨伐不是为了占领土地和屠城,只要能够平定就可以了。”可见,刘秀意在驱散,而非杀戮,确是“手下留情”的。在冯异等人征讨下,南阳、河南以及江淮一带的豪强被削平不少,可是在全国范围内,豪强大姓拥兵裂土、雄踞乡里的现象依然存在,史载,京城和南阳一带,都是皇帝的亲戚和重臣,他们拥有的土地都超过了朝廷规定的数量,但是没有法律可以约束他们。

到了公元39年,在执政十五年之后,刘秀终于痛下决心,下达了著名的“度田令”,要求全国严格检核垦田顷亩和清查户田,以彻底杜绝兼并之势。

可是,《度田令》在朝野上下遭到了强烈的反抗,刘秀为了杀一儆百,逮捕大司徒欧阳歙,以他在任汝南太守期间度田不实,接受贿赂千余万为罪名,将之处死,欧阳歙的弟子千余人集体上书,为其求情,刘秀不准。其余被处决和处分的重臣还有河南尹、南郡太守和琅邪太守等人。为了对抗,各地豪强纷纷武装暴乱,他们攻击政府住所,杀害行政长官,当政府军前往追剿时,他们就一哄而散,军队一走,很快又屯集在一起,这种情况,以青、徐、

幽、冀四州最为严重,而这四大郡州又是当时的国之重镇,可见反抗之烈。

刘秀四处弹压,恩威并施,总算把叛乱平息了下来,可是,豪强势力实在太大,顽疾终于不能彻底割除。到了后来,刘秀一声叹息,只好与之妥协,他留下了八个字,曰“苟非其时,不如息人”,也就是自认时机不到,不如息事宁人。

中国自从形成大一统的帝国模式之后,历朝新建,首要任务必是“削藩”,“削藩”成功,中央集权可得,“削藩”不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必永无宁日。东汉初建,豪强除而不尽,光武帝就学不成汉武帝了。在财经和产业政策上,他也不得不把权力下放。

东汉延续前朝旧制,仍然实行盐铁专营政策,不过把大司农所属的盐官和铁官下放归郡县经营,同时废止均输官等。这意味着,中央把很大的一块专营收入放给了地方,同时放弃了流通领域的国营化战略,这直接造成了中央财政的羸弱,以及对地方控制力的减少。到了章帝时期,公元84年,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又把盐官和铁官收归大司农,由中央政府统一实行盐铁专卖。可是,仅仅三年后,章帝驾崩,新即位的和帝就下诏,“中央不再实行盐铁专营,允许民间自主经营,所得的专营收入重归地方金库。”

此外,在地方行政治理上,权力也被分解。刘秀把全国分为13州,除了京城之外,各派刺史一人主政。最初,刺史仅履行监察郡国之责,但随着其权限的不断扩大,刺史逐渐发展为兼领行政、财务、军事的地主长官,其权力空前膨胀,到东汉中后期形成了子承父职的门阀景象,地方割据已成赫然事实。史家唐长孺便认定,“州郡僚佐中所谓大吏、右职,照例由本地大姓垄断。大姓冠族每郡只此数姓,所以州郡大吏就带有世袭性。我们认为,东汉时期的地方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大姓、冠族控制的。”

总而言之,东汉一朝再没有出现强权皇帝,世族力量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日渐增强,中央朝政则被外戚和宦官轮流把持。在庄园经济之下,自由的民间工商业者显然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各地方豪强一方面握有行政的权力,另一方面又利用各种专营政策,形成了无与竞争的权贵经济,文景时期的民间经济大发展景象再没有重现过。《后汉书·循吏列传》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耒阳县出产铁矿,当地民众聚而冶炼,颇有了一番气象,一位叫卫飒的官员看见有利可图,就上书朝廷,将之国营化,从而每年增加了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后汉书》作者对此非常赞赏,把卫飒归入“循吏”之列。

公元184年,冀州巨鹿郡(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爆发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朝廷征调诸路兵马平叛,拥兵将领与地方世族豪强借机掌握大量武装,继而引发了“董卓之乱”。从这一时间开始,到公元589年的整整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混乱和分裂时期,是为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内,各路英豪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先是曹操、刘备、孙权等人割据争霸,中国进入著名的三国年代。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逼迫汉献帝逊位,建立魏朝,东汉灭亡。公元265年,出身河内(今河南)世族门阀的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建立晋朝(西晋),继而灭蜀国和吴国,统一了天下。然而仅仅经历了九年的短暂安定,马上爆发了延绵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到公元316年,匈奴军乘乱攻破洛阳,是为“永嘉之乱”,晋政权南下建康(南京),建立东晋。其后两百多年,中国分裂为南北两朝,

在北朝,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先后竟有十六国之多,一直到公元439年,才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然后再度分裂,一百多年里,又先后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诸朝。在南朝,也是数度改朝换代,东晋一脉持续了一百来年,到公元420年被甲兵出身的刘裕所夺取,其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代。

这数百年间,工商经济出现了惊人的大倒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