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妈妈都应该知道的猛长期小秘密(1 / 1)

很多妈妈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跟宝宝磨合良久,好不容易找准了一点点节奏:衔乳姿势没问题了,奶量供需平衡了,吃—玩—睡的作息也渐入正轨了。然而,你永远不明白宝宝到底哪儿出了问题——莫非身体不舒服?甚至忍不住自我怀疑——难道是奶不够吃?当然,这些都有可能。但如果你排除了所有因素,还是没找到原因,不妨看一看宝宝是不是正在经历一个猛长期。

什么是猛长期

生命中没有哪年会像第一年一样,人体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到宝宝1岁的时候,他的体重可能已经到了出生时的3倍。第一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长大。

猛长期,一开始是指青少年时期身高和体重快速增加以及身体特征的快速变化。后来研究发现,0~1岁内的宝宝会不定期出现非常短时间内的身高、体重以及脑容量的快速增加,通常持续几天时间就停止。

在这几天里,有的宝宝甚至可以达到24小时身高就增长1cm的生长速度。于是,猛长期也被用于描述婴儿期这些短暂的快速增长阶段。

猛长期的变化是可以直观测量的。如果把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结果放到曲线图上,可以很明显看到,在猛长期里,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是短时间大幅度往上跳的。

猛长期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虽然猛长期在第一年的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但是一般会集中在下面这几个时间节点:

·第7~10天

·第3周

·第6周

·第3个月

·第4个月

·第6个月

·第9个月

1岁后,宝宝依然会在特定的时期经历新一轮的猛长。

需要说明的是,猛长期的出现时间有个体差异,不同宝宝并不是完全一致,一般整个过程会持续2~7天。另外,也不是每个宝宝都会出现明显的猛长期,有些宝宝会一直维持比较平稳的增长速度。和有猛长期表现的宝宝一样,如果没有特殊疾病等因素,这些宝宝体重、身高增长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妈妈们也无须担心。

猛长期有何表现,妈妈如何应对

除了体重、身高等快速变化以外,处于猛长期的宝宝还经常有以下特点。

1.喝奶的次数明显增加

这是猛长期最明显的表现,如果之前是每3小时一喂,猛长期可能1~2小时就要吃一次,频率高的宝宝一天吃10来次也是正常的。母乳宝宝的表现就是没完没了地要吃,奶粉宝宝的表现是每次吃完都不满足,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有种怎么喂都填不饱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婴儿猛长期也被称为frequency days(频繁喂奶的日子)。

妈妈应该怎么办?

营养均衡:母乳妈妈每天保证摄入谷物、肉类、蔬菜、水果,营养均衡才是必备前提。

按需喂养:猛长期不必过于拘泥时间,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按需喂养,保证宝宝足够的奶量。不用特别在意这个时期的奶多奶少,你的身体会跟着宝宝的节奏做出最合理的回应。如果是奶粉宝宝,每次喂奶时可以增加一点奶量,让宝宝喝够。

别盲目加奶粉:当宝宝哭闹着又要吃,很多妈妈觉得自己母乳不够,就会犹豫要不要给孩子添加奶粉。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宝宝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刺激着你增加奶量。在这个过程中,频繁吸吮会通过**排空和**神经刺激给妈妈的身体传递一个信号:“宝宝需要更多,我应该分泌更多!”一般几天以后,是可以达到供需平衡的,没有必要太担心,更没有必要添加奶粉或辅食。

2.睡眠时间变长,但因为频繁吃奶,会有更频繁的夜醒

比如,平时宝宝晚间可以坚持吃一次睡3小时,那么猛长期的表现可能是第一觉突然睡了4~5小时,然后接下来的后半夜可能会3点一醒、4点一醒、5点一醒……总之就是一直要吃。

妈妈应该怎么办?

让宝宝好好睡:猛长期,宝宝需要比平时更多的睡眠时间,所以一定要让宝宝充分休息。如果观察到宝宝经常犯困或者不容易叫起床,那么这几天最好让他睡得多一些。不要因为担心白天睡太多,刻意叫醒熟睡中的宝宝。

3.宝宝比平时更易烦躁和黏人

宝宝吃奶时会不断含上、撒开,看起来就像一头狂躁的小狮子。因为他想要更多的奶水,若你的奶量还没跟上,他填不饱小肚子,可能就会变得不安或黏人。再加上晚上也要频繁进食也睡不好,你和宝宝可能都会因此非常烦躁。

妈妈应该怎么办?

更多的耐心和爱:西尔斯曾说过:“妈妈的怀抱是孩子最舒适的港湾,也是安抚孩子最好的举动。”这个时候可以多抱抱宝宝,给宝宝听有节奏的音乐,陪着他轻轻地跳跳摇摆舞。

请其他家庭成员帮忙:如果这个时候你也精疲力竭,不妨请其他家庭成员帮忙照顾孩子。左右不过一周,熬过去了,好日子在前头啊!

猛长期之后宝宝有什么表现

宝宝一两天中会睡得额外多;宝宝的大运动可能会上一个新的台阶;妈妈感觉稍微有些胀奶,吃完奶宝宝就平静下来。至此,一个猛长期就算结束了,生活又可以恢复一小段平静啦!

莫名其妙又突如其来的猛长期,常常会让妈妈们措手不及,也很容易把新手妈妈积攒起来的信心击碎。面对烦躁的宝宝,外界的质疑,以及被虐到身心俱疲的自己,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来点实实在在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可以更游刃有余地应对。相信自己,也相信宝宝,这几天很快就会过去,有了知识和经验储备,相信宝宝的下一个猛长期,你一定可以从容一些。

本文观点参考:《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Parents网站、BabyCenter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