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生活中有些人看起来总是很幸运呢?为什么幸运的人总是很幸运,倒霉的人总是很倒霉呢?为什么有些人总能得到机会的眷顾,而很多人却总是得不到命运女神的青睐?事实上,世界上哪有什么运气?当一个人能每天都努力行动,全力以赴地准备等待机会的到来,等机会来临时,这个人自然就抓住机会,于是成为大家眼中的幸运儿。当这个人成功地把握住几次机会后,就成为人们口中那个总是很幸运的人。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然而很多人都想要获得机会,却又不愿意去做一个有准备的人。这样一来,机会又怎么可能被你抓住呢?你又凭什么成为幸运儿?要成为一个有准备的人,其实也不需要让自己每天都“三更起,五更眠”地拼命努力,你只需要每天都比昨天更用心,比昨天多付出一点努力,日积月累之下,到某一次,机会就会主动来找你。
美国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与研究,得出一条很重要的定律:“多一盎司定律”。所谓“多一盎司定律”,即只要比正常工作多付出一点就会获得超常的成果。坦普尔顿指出:取得中等成就的人与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一盎司”。但其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这条定律的第一个实践者正是约翰·坦普尔顿本人。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他充分运用这一成功定律。例如,他决心使自己的作业不是95%的正确而是99%的正确。结果呢?他在大学三年级就进入美国大学生联谊会,并被选为耶鲁大学分会的主席,他还获得罗兹奖学金。在熟读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投资学等课程后,结合自己的商业实践,坦普尔顿把“多一盎司定律”进一步引申到商业领域。他逐渐认识到,在商业行为里,人们只需要多用心付出一点点,就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后来,坦普尔顿发现“多一盎司定律”可以应用到所有领域。事实上,无论你从事什么领域、行业,供职于什么职业,“多一盎司定律”都是能帮助你迈向成功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例如,把“多一盎司定律”应用到高中足球队,我们会发现,那些每天用心多做一点努力、多练习一点的球员更容易成为球星,在比赛里更容易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于是,他们得到了球迷的支持与教练的青睐。而他们得到的所有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们每天比队友多付出了那么一点。
有一位老教授在退休后巡回拜访偏远山区的学校,去分享与传授他的教学经验给当地的老师。由于老教授充满爱心且和蔼可亲,他所到之处皆受到老师与学生的热烈欢迎。有一次,当他结束在山区某学校的拜访行程然后准备赶往别处时,学生们都对他依依不舍。老教授对此非常感动,便答应学生们,等他下次再来时,只要他们里的哪一位能将自己的课桌与椅子收拾得非常整洁,他就送给这名学生一个神秘的礼物。
在老教授离开以后,每到星期三早上,所有学生都一定会将自己的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因为老教授每个月都是在某个星期三前来拜访他们,只是不确定老教授会在哪一个星期三到来。在这些学生里有一个人的想法与其他同学都不一样,他一心想得到老教授的礼物以留作纪念,所以他生怕老教授会临时在星期三以外的日子突然带着神秘礼物到来,因此他每天早上都会将自己的桌椅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只不过,每天上午当他收拾好桌面,到下午又变成一片凌乱,所以他到下午又收拾一次,否则万一老教授下午到来,就看不到自己整齐干净的桌面了。后来他又想,万一老教授一个小时后出现在教室怎么办?所以他最终决定,每隔一个小时就收拾一次自己的桌面。再后来,他想到若是教授随时会到来,仍有可能看到他的桌面不整洁。终于,他想清楚了,他要时时刻刻都保持自己桌面的整洁,以便能随时用整洁的桌面来迎接老教授的到来。
就这样,虽然老教授没有带着神秘礼物出现,但这个小学生却已经收获了另一份特殊的礼物,那就是懂得“随时做好准备,然后迎接机会到来”的道理。
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足以令他成功的机会。而事实上,机会无时无刻,无所不在,但关键在于,当机会来临时,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你有没有足够的实力把机会抓住,然后转化为你的成就。
在这个故事里,可以想象得到,这位小学生最终一定能获得老教授的神秘礼物。更重要的是,当他每时每刻都比别人多用心付出一点点后,他能够得到别人都得不到的东西,这能让他的信心大增。在往后的人生路上,他如果总能比别人每天多付出一点点,那么他将来的成就一定会比其他人大很多。
成功的秘诀其实并不神秘、复杂,反而很简单,只不过是你每天都要比同行们多用心付出一点点。关键在于,你需要坚持不懈地去行动,去付出。等你的付出累积到一定程度,机会一出现,你就能比别人更快抓住,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