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说过《教父》这部好莱坞经典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以维托·唐·科莱昂为首的黑帮家族发展过程,以及维托·唐·科莱昂的小儿子迈克·科莱昂如何继任父亲,成为下一任“教父”的故事。
这部电影一开始,我们就能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殡仪馆老板站在科莱昂面前,讲述着自己的遭遇。原来,他的女儿被她新交的男朋友和另一个男人灌酒施暴。当他报警后,警察把那两个混蛋抓了起来,最后起诉到了法庭,法庭判了那两个混蛋有期徒刑三年,但却是缓刑!
殡仪馆老板觉得判决结果很不公平,心里很憋屈,便来到了这里向科莱昂寻求帮助,希望科莱昂能为他主持公道。殡仪馆老板甚至大方地表示,无论科莱昂开价多少,他都愿意掏钱,只要能让那两个混蛋得到应有的惩罚,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但令人意外的是,科莱昂拒绝了他的要求。为什么会拒绝呢?原因在科莱昂的这段话里:“我们相识多年,这是你第一次来找我帮忙。我都记不起来你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请我到你家去喝咖啡了,何况我太太还是你女儿的教母。我开门见山地跟你说吧,你从来都不想要我的友谊,却又害怕欠我的人情!”
殡仪馆老板非常无奈地解释道:“我怕卷入是非!”他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如果自己与科莱昂家族深入来往,对自己全家来说,都风险太大。
当然,科莱昂也不是真的不为殡仪馆老板报仇。紧接着他就提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条件。只见科莱昂对殡仪馆老板说道:“我理解你,你在美国发了财,生意做得很好,生活也过得很好。有法律保护你,你并不需要我这种朋友。但是,你现在来找我说,科莱昂阁下,请求你帮我主持公道。可你对我却一点儿尊重都没有,你并不把我当成朋友,你甚至不愿意喊我一声‘教父’。”
电影进展到这里的时候,观众们恐怕已经明白,科莱昂并非拒绝为殡仪馆老板主持公道,而是他真正想要的东西,殡仪馆老板并没有给他。事实上,科莱昂虽然是黑手党,常常干违法的勾当,但他同时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守护神。对科莱昂来说,从那些弱小者身上,他最想要得到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尊重与爱戴。而这其实也是科莱昂家族发展的根基,科莱昂是那些弱小平民的守护神,反过来,这些弱小的平民也是科莱昂的支持者。
殡仪馆老板后来还是向科莱昂表达了自己对他的友谊与尊重。他亲吻了科莱昂的手,并恭敬地称呼其为“教父”。最后,科莱昂说了这样一句话:“将来,我或许需要你的帮忙,也可能不会有那么一天。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先收下这份公道,来作为小女的结婚之礼。”那一天是科莱昂女儿结婚的日子。
当你想要某样东西时,请你先学会付出。就像农民种地,必须先播种,付出辛劳去照料打理,最终才能收获果实。与人交往也是如此,你希望别人给予你什么,你就应该先付出什么,而不是随随便便张开嘴就去向别人索取。
殡仪馆老板想要科莱昂为自己主持公道,就必须先付给科莱昂想要的东西:友谊与尊重。而科莱昂想要得到众人的支持与爱戴,也需要付出。他的付出,就是要去捍卫这些人的“正义”与“公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想不明白这一点,总在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好,却从不曾想过,自己又曾为别人做过什么。
在经营人脉过程中,我们更要懂得“付出与索取”的辩证关系。事实上,想要建立和维护好你的人脉资源,想要让你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良性地发展下去,就必须讲究“公平交换”。切记,公平交换,是经营人脉的首要法则。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感情上,都需要做到“公平交换”。例如感情。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你付出真情实感,那么你也必须付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否则,再深厚的感情也会有枯竭的一天。又如利益。当你希望从他人手里获得利益时,你同样也要给予对方相同价值的利益,要知道,没有人真的甘愿无条件吃亏一辈子。
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会有这样一种人,仗着自己对别人有点小恩小惠,就强迫别人不断报恩。这种人,一旦为你做了一点点事情,就会天天挂在嘴边,仿佛只要你稍微对不起他,你就成了忘恩负义、大奸大恶之徒似的。喜欢这样做的人,哪怕给他人施予了再多的恩惠,最终也只会与受惠者反目成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种人不知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需要“公平交换”。
无论在任何国家与地区,无论是什么种族的人,施恩都是建立人际关系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恩情更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故而常有“恩重如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说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说法归说法,即使是“恩情”,也应讲求一个“对等性”,总不能你的“滴水之恩”,当真要让对方“涌泉相报”吧?
就像电影《教父》里的科莱昂,他希望殡仪馆老板以尊重和友谊来换取这次帮助,因此他拒绝了殡仪馆老板起初打算给他的钱。换言之,如果他接受了那笔钱,开出了一个价码,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再去索取其他东西,因为这个价码和他所提供的帮助已经完成了一次“公平交换”。
总之,经营人脉资源过程中,一定要以“公平交换”为第一准则。当你受了别人的恩惠,或者别人获得了你给予的恩惠,滴水之恩滴水来报即可,否则容易让你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人脉资源流失掉。唯有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才能越来越融洽,直至持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