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运动就发生在《马关条约》签字后不久。这个时候它的路径基本上就是学日本,中国朝野各界对日本的高度认同,是1895年之后一个新的趋势。但有一个人对日本比较反感,那就是李鸿章。虽然李鸿章仍然把日本政治家伊藤博文当好朋友看待,但是总的来讲,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之后对日本的反感是非常强烈的。
1896年他到俄罗斯去签了《中俄密约》。《中俄密约》主要的作用就是抑制日本,俄罗斯承诺,在未来的二十年里,如果中国遇到了日本的压力,俄罗斯会出手帮中国。当然,俄国和中国签订密约,不是没有好处的,俄国在中国获得了东北地区的优先投资权。但这也不是个问题,因为中国的工业化要发展,不是和日本合作,就是和俄国合作,在地缘政治上,中国的东北地区又是一个与日俄利益相关的区域,总要寻求外部合作。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言论空间的打开,市民社会的建构,工业化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包括政党政治的释放,没有一条是中国人的创新,都是日本走过的路。
这种发展从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一直延续到1898年。我们看史料,可以感觉到中国这三年的发展非常快。经济增长了,资本主义成长了,资产阶级成长之后一定会要求权力的制衡和分享。英国大宪章运动和其他国家的这种权利运动,它都是基于私有财产的一个充分化,没有充分的私有财产,你要求什么权利运动?
中国在传统体制下,国土的自然消长,要么是通过战争夺回来,要么是打败了丢掉。1897年的胶州湾事件发生之后,到了1898年,中国终于和列强达成了妥协,那就是通过谈判和租让来解决土地问题。
但是在当时的民众看来,都花钱把日本人割让的辽东半岛给赎回来了,结果现在又把胶州湾、广州湾、大连湾——从南部沿海到北部沿海,全部租给别的国家。说是租,但谁能看到租金呢?何况清政府最后又说不要租金了,这对于当时的中国知识精英来讲是很可怕的,他们认为国家要灭亡了。
在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看来,这件事情比甲午战争还残忍。我们今天去读谭嗣同的作品,里面有两句诗:四万万人齐落泪,天下何处是神州?其实这两句诗不是写的甲午战争,是写在胶州湾租借之后,他们认为胶州湾的租借就是中国毁灭的开始。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黄遵宪去了湖南。后来谭嗣同、唐才常、梁启超等人也都去了湖南,一群人在那里创办了湖南时务学堂。当时,康有为提出了一个口号,叫作“亡后之徒”,他们假定中国灭亡了,说:国家灭亡了不要紧,还有湖南,湖南人不亡,中国就不亡。今天想来这句话真是太霸气了。但当年他们真的就是这样想的。
胶州湾的租借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还是值得从正面去讲述的,但这个道理没法让康有为、严复这一拨人认同。清政府很清楚这件事情的意义,政府内部并没有人对此提出批评。我们站在今人的角度看,可以看出当时朝野缺乏一种充分的沟通。清政府当然是有傲慢的理由的,因为它认为它做得对。而且清政府有兵有枪,你拿它也没办法。再加上那个时候主持中国朝政的又是恭亲王,他是政治强人,他就这样做了,你怎么着?
在1860年到1898年这38年中,慈禧太后始终如一地是大清帝国的最高掌门人。之后就是两个皇帝:一个小皇帝同治,一个小皇帝光绪,叫同光中兴。同光中兴给中国带来了工业化的进步、城市化的发展,这都是过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但是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两个皇帝毕竟太小了,而在中国的传统架构当中,慈禧太后又没办法整天到各地去巡视,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由于身份受到限制,和外官的接触也不是很充分。作为一个掌门人,对国家的这种实际发展可能就缺少真切的认识。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协助她和小皇帝处理朝政的皇叔就变得尤为重要。而恭亲王正是以皇叔的身份在过去几十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恭亲王一直主政到了1884年。1884年由于中法战争等原因,慈禧太后把他免职,换上了醇亲王。醇亲王就是光绪皇帝的亲爹,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夫。但是醇亲王的身体一直不好,1891年就去世了,那么在清廷内部和满洲贵族的架构当中,就缺少一个重要的担当者。等到甲午战争爆发,中日关系紧张,慈禧太后又把恭亲王请回来了。恭亲王就参与了甲午战争后半段的指挥和善后。但是这个时候恭亲王的身体已经很差,1898年5月29日,他就去世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随着恭亲王的去世而终结。中国的政治发展,也就从原来的一个纯粹的器物化变革,转向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恭亲王去世,其实在当时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这里边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人亡政息的规律——因人而起的中国政治,那个人不在了,事情一定就会发生变化。
恭亲王去世的当天,和他有来往的一些重要的政治家都认为中国政治会发生变化,而且这个变化可能会非常迅猛,超出人们的预判。恭亲王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可能新的时代要开始了。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胶州湾事件引发了知识界的抗争和诉求。大家的预感是对的。
我们看到,恭亲王5月29日去世,到了6月11日,光绪皇帝就发布了一封诏书,宣布在北京成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成为中国新教育的示范和指挥机关。这份诏书在发布的当天没有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国内外都认为这封诏书和历来的公文一样,不重要。因为中国是一个公文国家,这种皇帝的诏书发得很多。后来,人们才意识到这份诏书的价值,将其看作是中国政治变革的开端。
这个诏书是翁同龢帮忙起草的,而且应该是他主笔的。但是翁同龢怎么也想不到,11日他起草改革的诏书,四天之后,光绪就把自己给开掉了。光绪皇帝发布命令:把翁同龢开缺回籍,交地方官管束。这里边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么多年来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其实这表明甲午战争的战败,翁同龢确实是有责任的。光绪皇帝在诏书当中,对翁同龢的责任讲得很明白,无论是从光绪主观的观感还是公道的角度,几年来的事情他都有责任。从近因上来看,他最近情绪反复无常,光绪问他一个什么事情,他马上就发火,因为他是老师嘛。
我们知道,在清帝国当时的架构当中,甲午战争开打以后,李鸿章先是指挥战争,后来去组织善后谈判,而翁同龢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成了政治的主导者。前面我讲到战争还款,翁同龢是重要的角色。而且,当时有传言说翁同龢和张英华(总理衙门大臣),在向英国、德国、俄国借钱的同时,拿人家回扣。中国政治的这种传言,有时候比实际发生的事更有杀伤力。当然在研究史料的时候,像这样的事情,我一般是持质疑态度的。但不管怎么讲,翁同龢在甲午战争之后,光绪皇帝对他的信任感是逐步在减弱。恭亲王去世十几天后,就把他赶走了。
那翁同龢开缺后,中外各界对此有什么反应呢?和我们后来的研究很不一样。后来好多人研究说,这是慈禧太后斩掉了光绪皇帝改革的左膀右臂。这是基于康有为的叙事,将翁同龢看作是康有为的同盟军,是光绪皇帝的庇护人。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真实的历史是,康有为在整个政治架构中相当边缘,康有为见过皇上一次,慈禧太后他一直就没见到过。他见翁同龢也没有多少次,他并未身处政治的中心。
我们可以看到,光绪皇帝在获得慈禧太后的充分理解和认同之后,胆子还是很大的,此时能够制衡光绪皇帝的力量,基本上没了。太后和他是母子关系,保持着对彼此的尊敬,他们不构成制衡关系。原来能够制衡他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他亲爹(醇亲王),一个是他皇叔(恭亲王)。他爹不在了,有力量的皇叔也不在了,而光绪皇帝这时候也28岁了,是正儿八经的成熟政治家了。所以我们今天去看史料,就会感觉到光绪皇帝这时的目标就是想成为像明治天皇、彼得大帝这样优秀的政治家,当然也想像他的祖上康熙爷那样,能够建功立业,振兴这个王朝,使它重新变得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