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统一的帝国,需要层级化的代理人来贯彻统治者的意志,而围绕最高的权力形成的利益集团,在帮助皇帝进行统治的时候,他同时也在分享着最高的权力。秦汉帝国的历史上,几乎爆发过中国古代历史上各种形式的权力异端,比如女主,比如外戚,比如这一节我们要重点讲的——宦官。
你如果熟悉世界历史,会发现宦官这一依附于皇权而生存的奇怪的权力寄生品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从宦官个人的角度来讲,他们是历史的悲哀,也是生命的悲哀;但是从权力的角度来讲,宦官是权力的异端。所有人都会认为宦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邪恶、最为黑暗、最为扭曲的一股政治势力。今天我们着重要讲的就是汉代的宦官。
我们知道,秦汉时代围绕着皇权出现了很多权力的异端。首先是女主利用皇帝年幼实际掌握政权。那个时候不叫“垂帘听政”,那个时候直接就是临朝称制、临朝听政。所谓女主就是皇帝的母亲,这种女性以皇帝母亲或者是前朝皇后的身份执掌政权。西汉初年有吕后,西汉中期有窦后,西汉晚期有享国60余年的太后王政君,也就是王莽的姑母。
到了东汉,比较出名的有邓太后邓绥。我们知道,这位邓太后是一个工作狂,而且因为她是高密侯邓禹的后人,她还非常有文化、有素养。她不但自己有文化,她还要求自己身边的这些郎官、侍卫也要有文化。她要求羽林和期门(就是我们讲的禁卫军),每一个士兵必须通《孝经》。邓后在临死之前,她还要求宦官用肩舆,就是用小轿子把她抬着,围着尚书台转一圈,就是围着“办公厅”转一圈,看看还有没有没有完成的公文、没有批达的诏书。可见她是一个工作狂,她是把权力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把自己视为权力的化身。这是我们讲的汉家女主。
女主,她不单单要依靠个人来执政,还要利用第二股势力,这一股势力就是因为裙带关系而被信任的外戚。外戚因为自己的女性亲属成为皇帝的妃嫔,成为皇帝的皇后,成为皇帝的母亲,从而能够染指政治。汉代最初有吕氏家族,汉武帝时代出现了平阳卫氏家族、霍去病和霍光的霍氏家族以及中山李氏家族。
西汉末年,王莽家族号称“一门五侯”,在王政君的庇佑下,王氏子弟先后担任大将军的职务来辅政,实际就是掌控政权。我们知道,西汉有所谓的辅政将军,你看他的名号,就知道这个将军不是用来领兵的。他是干什么的呢?这种将军他是作为政权的实际操控者来辅政的。西汉时代的辅政将军的名号,有大司马、大将军,有车骑将军,有骠骑将军,有卫将军,等等。这些将军,他都是以中朝官的领袖的身份,把控政权,操控政治。到了东汉,这种由外戚掌权的特征愈演愈烈,出现了窦宪、邓骘、阎显、梁商、梁冀这样的将军,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梁冀。
梁冀在中国历史上又被称为“跋扈将军”。梁冀作为外戚专擅朝政,他本来认为小皇帝非常便于控制,可是有一天临朝执政的时候,这个小皇帝对着梁冀说,这是一个跋扈将军。于是梁冀内心当中对这个皇帝产生了忌惮,就借着给皇帝送点心的机会,把他毒死了。皇帝被毒死的时候,拉着自己老师的手说,我刚才吃了一碗面条,心里觉得闷,如果给我一口水,我大概还能活。然后梁冀就在旁边说,喝水他就会吐,不能让他喝水。小皇帝就因为梁冀的一份有毒的点心被毒死。可见,东汉的外戚不但操控政权,而且操控着少年天子的生死。他们以辅政的身份,利用朝廷的、宫廷内部的官僚体系掌控朝政,是一股黑暗势力。
皇帝年轻的时候受制于所谓的外戚和母后,等到皇帝年长之后,他们为了摆脱母后和外戚的控制,就要利用身边的人进行反扑,所以在汉代第三股分享皇权的势力出现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宦官。宦官的崛起有一个历史的过程。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尽管有宦官,但是在早期,尤其在西周以来数量并不是很多。宦官的产生主要是一种刑罚造成的。中国古代有所谓的“五刑”,首先是杀头,这个叫大辟;其次是宫刑,也就是阉割;再其次是刖刑,就是砍掉腿或者是脚;然后是劓刑,就是割掉鼻子;最后,最轻的叫黥刑,是在脸上刻字,或者叫作墨刑。那么受了宫刑的人,就成为皇宫内部的奴隶性的服务人员。
这种人本来为数不多,他主要是为宫廷、皇家服务的。但是到了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因为经常在皇宫内办公,不出皇宫,所以他就需要大量的宦官在宫廷和外朝之间传递消息、传递公文。于是,宦官就形成了一个机构和班子。这个班子被称为中书谒者令,就是中书和谒者的合体,充当替皇帝跑腿、批答公文、办事这样一种角色。谒者是专门负责来往拜谒,受皇帝的差遣去传话;而中书是在宫廷内部担任皇帝的秘书。
那么中书谒者令作为汉代宫廷内部的宦官机构,就逐渐地开始染指政权。到了东汉时期,有一个官职,叫作中常侍。我们知道汉代有中朝官,有所谓的侍中、中常侍等。这个中常侍在西汉时代是由士人充当的,到了东汉时代就改由宦官来充当。为什么改由宦官来充当呢?这和光武帝刘秀有很大的关系。
光武帝刘秀是一个非常勤政的皇帝,他不大相信大臣能够认认真真、负责地将工作做好。据历史记载,说光武帝这个人,工作非常辛苦,而且办事非常认真。他经常亲自给大臣写公文,在一块手札,就是我们讲的一张便笺纸上面,用小字写10行字,说明光武帝做事情非常认真。
正因为他认真,历史上对光武帝有一个评价,叫“亲总吏职”,他要亲自承担一些官吏的职务,比如说过去由宰相和九卿负责的具体行政事务,到了光武帝时代,他都亲自揽在自己手里。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宦官可以上下其手——专权。所以到了东汉,中常侍这个职务,就由宦官来充当。
宦官刚开始没有显出多大的力量,但是一件特别的事情让宦官崛起。这要从汉安帝说起。汉安帝是东汉的第六个皇帝,当时他已经立了皇太子,叫刘保。结果,汉安帝的乳母和另一派的小宦官江京、樊丰等人,就通过说坏话的形式,多次诋毁皇太子刘保的乳母,共同构陷太子。汉安帝就把太子刘保废掉,贬为济阴王。安帝驾崩的时候,宦官孙程等人不满于安帝的乳母和其他宦官的为非作歹,就团结了19个宦官,共同发动军事政变,迎立济阴王。于是济阴王,也就是原来的废太子刘保,被立为皇帝,这就是后来的汉顺帝。同时,在这一过程当中,孙程等人诛杀了汉安帝时代的外戚和一些反派宦官。由于孙程等宦官有拥立汉顺帝的功劳,所以汉顺帝同时封孙程等19人为侯,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立顺”,就是立了汉顺帝这件事情。
于是宦官的势力在东汉就开始抬头,两大特征成为他们抬头的标志。第一大特征,此前宦官从没有封侯之例,但是到了东汉,宦官可以封侯了;第二大特征,就是宦官从宫中发动宫廷政变,这种宫廷政变假借皇帝的名义,不需要外朝朝臣的支持,就可以直接诛杀大臣,宦官就这样拥有了生杀予夺之权。又过了若干年,到了汉桓帝时代,出了一个外戚,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那个跋扈将军梁冀。汉桓帝在忍无可忍之下,决定除掉梁冀,可是汉桓帝又没有可靠的人选可以帮助他。
历史就记载了这样一个非常邪恶的场景,说汉桓帝有一天在上厕所的时候,拉住身边的宦官单超的手,问“外舍与谁不相得”,这个外戚梁冀,跟哪些人关系不好?单超就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我们宦官里面有四个人,分别是左悺、具瑗、徐璜、唐衡,我们几个是一条心,由我们一起来诛杀梁冀。汉桓帝就把这四个人加上单超,五个人叫到一起歃血为盟。什么叫歃血呢?就是用血涂在每个人的脸上,因为神是要闻到腥气,它才能够得到满足。把血涂在脸上,就表示我们向神起誓,我们这几个人结盟了。于是单超这五个宦官就跟汉桓帝合谋,动用中央国家的力量,以皇帝的名义,一道圣旨,就用兵围了跋扈将军梁冀的府第,将梁冀家族悉数诛灭。因为他们立下了这样的功劳,所以汉桓帝非常高兴,当日就封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和唐衡五人为侯,这就是所谓东汉的五侯家。
这五人封侯后,单超早死,剩下的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四人,就各饮宾客,鱼肉乡里。当时有一种说法,老百姓说,叫“左回天”,左悺能够把天挽回;“具独坐”,这个具瑗啊,就像一个神一样,别人跟他在一起开宴会,要单独为他设一个座位,以示对他尊重;“徐卧虎”,这个徐璜就像一只趴着的老虎;“唐两堕”,这个唐衡趴在地上,根本就没有一个端庄的仪容,可是即便这样,他的威严和势力都非常大。
在东汉历史上,先有孙程等19名宦官拥立汉顺帝,后有单超等五名宦官,帮助汉桓帝诛杀梁冀,这在历史上被称为“立顺”“建桓”。可以说,宦官直接参与了中央政权的这种废立诛除。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发现大臣想要诛杀宦官,必须借另外一派宦官的力量。比如说,为了诛杀陷害汉顺帝的宦官,必须借用孙程等宦官的力量;而宦官如果想要诛杀大臣,就像单超等五人诛杀梁冀,则不需要借助任何力量,因为他们可以和皇权相结合。所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东汉燃烧起了一股烈火,宦官作为政治势力当中最为黑暗的一股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了东汉后期,士大夫和官僚集团主要的打击和斗争对象就是宦官,由此就引发了东汉历史上的两次“党锢之祸”。“党锢之祸”的结局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后来直接引发了十常侍乱政。何进等人想要诛杀宦官,没有成功,反而被杀,他们召董卓进京,从而引发了整个东汉王室的动**,这就是三国的开篇——十常侍乱政。这个故事大家比较熟悉,我就不多讲了。
我们最后做一个总结,来说一说东汉宦官这种专权的历史现象如何理解。清代的历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东汉宦官》的条目当中这样说,宦官因为跟皇帝一起居住在“禁密”,就是居住在深宫当中,每天在皇帝的耳目之前,他能够观察到皇帝的喜怒哀乐,能够了解皇帝的喜好;同时他又容易根据皇帝的喜好,说一些投皇帝所好的话,做一些投皇帝所好的事。皇帝的意志和决策,不由自主地就被宦官改变、转移。于是宦官就借着皇帝的意志,开始分享皇权的威严。
范晔在《后汉书·宦官传》的《传论》当中这样认为,他说宦官因为在皇帝身边,他们能够理解、能够学习、能够了解国家的政事出入。皇帝年少的时候,由母后临朝,等到皇帝年长了,又要依靠宦官从母后手里夺回权力。宦官手握王命,宦官手里拿着的就是皇帝的命令;口衔天宪,嘴里说出来的话就代表皇帝的意志。一般人很难分辨宦官的话到底是宦官个人的意志,还是皇帝的意志。于是宦官就寄生于皇权之上,可以作威作福。
东汉之初,光武帝因为亲总吏职,大量地信用和使用宦官;东汉之末,因为宦官之乱,酿发了政权的动**和中央的瓦解。过去学者有这样一个说法:“君以此始,必以此终。”你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宦官分享皇权,伴随着皇权开始,也伴随着皇权结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皇帝制度终结,宦官作为一种历史现象,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同时,宦官这种政治生活当中最为邪恶的一股力量,也脱离了人们的视线。
我们想要真正了解秦汉帝国,就要知道,宦官之所以能够坐大,是由于皇权给他们的宠幸和权威。所有皇帝利用的人,同时也在分享着皇帝的蛋糕。这是古代中国帝国不可小觑的一种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