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成功结盟(1 / 1)

刘表答应了与豫州结盟,但转眼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那就是与豫州结盟免不了得罪袁术,那么既然得罪了袁术,二袁之间自然就是选择袁绍了,既然这样那就该听从袁盟主书信所言拦截孙坚抢传国玉玺。

可孙坚与刘宠的交情不错,而且为了不与刘宠为敌,孙坚果断放弃了袁术表奏的豫州牧之位。而且领兵在南阳南面与汝南郡比邻之地驻扎的这些日子,孙坚已经不断移兵南下了,要是再往南的话,孙坚就该进入江夏郡了。

对于孙坚的举动刘表也不得不防孙坚或许会暗中奉袁术之命取荆州,不过孙坚派了使者通报边境守军,说是孙坚所部要借道回长沙郡。

如此一来,刘表是松了口气,但面对袁绍那封书信,刘表又犯愁了。

毕竟孙坚此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豫州的一个盟友,那么如今既然荆州也是豫州的盟友了,那盟友的盟友也该是盟友才对,所以又如何好对盟友下手了。

但刘表不对孙坚下手又不行,如今与豫州结盟算是得罪了袁术,要是再得罪袁绍,那后果是他刘表承担不起的。毕竟袁氏如今可以说是一呼百应,万一到时候荆州同时招来二袁的怒火,那他刘表的荆州牧也估计干到头了。

所以,不能因为结盟一个宗室而同时得罪二袁。

再说要不是考虑到袁术盘踞在南阳对荆州有威胁,他刘表才不愿意与刘宠结盟得罪袁术呢。什么联合宗室讨不臣兴汉室,说到底都是屁话,一切不过是利益使然罢了。

刘表与豫州结盟,有刘宠这个名义上的兄弟盟,确实是下可以保境安民,上可以讨贼兴汉,所以刘表这才选择与豫州结盟的。

……

刘表把这个两难的问题抛了出来,一来是想看看代表豫州的宋果和傅干在孙坚这件事上是什么态度,要是豫州使者有放弃孙坚的意思,那么他刘表对付孙坚就不用那么多顾忌了;二来也是想看看有没有人献一道良策。

却听宋果大声说道:“使君,这有何难……孙文台将军念着与我家主公之交情,弃袁术而归长沙,我家主公自会念着孙将军的好。既然使君已与我豫州结盟,那就不好再对孙将军下手。使君既然对袁绍有所不顾,那何不明面上按袁绍书信行事,暗地里放孙将军归长沙。”

“呃……这,这难保不被袁绍发觉,若是袁绍知我欺骗与他,只怕于我荆州更加不利!”

“使君啊,做事做得细致些不就好了……若是使君与孙将军打了一场恶仗,最终孙将军突围而出,荆州兵马损失惨重……如此一来袁绍又如何好怪罪使君。”

刘表听完眼前一亮,对啊,这宋果说的有道理,看来那位刘豫州麾下果然人才济济啊,在刘表带着复杂的情绪说了句“呃……宋将军所言极是,”之后,孙坚这件事也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在傅干再一次的震惊当中,荆州文武也没有再一次发出反对的声浪,毕竟宋果这道建议确实解决了刘表这个两难的问题。而且刘表结盟豫州之意已决,即便有人反对,可这时候又如何好当着外臣的面让自家主公过于难堪呢。毕竟大家明面上还是要几分面子的。

所以这结盟之事,无论是荆州文武愿或不愿,反正算是这么定下来了。

最后,刘表又让荆州从事韩嵩与宋果对接两州结盟的细节问题。

然后这场文会该怎么继续还怎么继续,毕竟这场外交争锋已经对文会造成耽搁了,还有些世家子弟的赋文没有评判呢。

现在刘表的所有难题都已经解决了,在听起后面的赋文来也就更加精神。不管这些赋文是好还是坏,刘表都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这让在场的荆州才俊无不欣喜,也使这场文会的气氛更加热烈。

其实刘表之所以这么津津有味,实际上是在关注场中有没有如傅干这样的年轻俊杰,要是这些世家当中有这样的少年人,刘表是说什么也要重视的。

“对了,在傅干前面那篇立意相似的赋文不就是我荆州俊杰所作吗,对了,那个少年叫什么……叫什么来着?!”

刘表实在想不出那个少年的名字,只好将堆到自己面前的赋文翻了出来,当看到那篇赋文的时候,刘表总算知道了这个少年的名字。

“呃……诸葛亮啊,诸葛亮……莫不是我那故吏诸葛玄家的子侄……”刘表想到这些不禁看了眼宾客席位当中的诸葛玄,然后又摇了摇头,叹了声,“可惜了……可惜不是荆州世家中的子弟!”

要说这诸葛玄也是很悲催,他本来是刘表故吏,后来他堂兄诸葛珪去世便回乡去料理丧事了。事了之后袁术表奏他为豫章太守,然后他就带着堂兄诸葛珪留下来的家眷也就是诸葛亮兄弟姐妹几人南下豫章赴任。可到了豫章之后善变的袁术已经让袁家故吏朱皓取代了,诸葛玄无奈之下只好带着诸葛亮兄弟姐妹几人就近去依附荆州的故主刘表。

所以少年诸葛亮这才得以出现在这场文会,并以一篇才情在傅干之上的赋文得到了刘表的青睐。

不过刘表也只能为少年诸葛亮感到可惜。

毕竟他刘表可以说是与荆州世族共治荆州,荆州文武的高层大多都出自这些世家,而下面的人也多数是这些世家的门生故交,以致荆州形成这种政治局面。刘表虽有心削弱世家的力量,但奈何他在单骑下荆州的开局中就注定了眼下与世家共治荆州之势,如今要想回过头来改弦更张又何谈容易。

所以很多事情开始的时候真的很重要,千万别以为等将来如何了,再把开始那些问题或者在发展中遇到的那些问题解决掉。殊不知“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有些事情一旦形成了,想再改变就难如登天了。

就比如一个人形成的恶习,时间久了一些事情也会变得有了生命,而这些有生命的“有机体”也会如人一般,一旦形成了恶习,那是很难改掉的。

比如就像此时的刘表一样,除了感叹又能做些什么呢。

纵观历史上刘表在荆州的一生,可以说一直受荆州世族的左右,甚至连内闱都被荆州蔡氏掌控了。刘表并非是一个完全厚道而又昏庸懦弱的人,从他单骑下荆州诱杀五十多部宗贼,再到他后来策反甘宁意图进取益州都可以看得出来。至于在废长立幼的问题上,刘表又何尝没考虑过立长子刘琦呢。可惜荆州说到底不是他刘表一个人的,或许是为了他刘家百年计,这才不得不与荆州世族妥协,立幼子刘琮为嗣。

……

所以即便刘表深感诸葛亮是个人才,但也只能感到惋惜,毕竟诸葛玄只是自己的一个故吏,一个外来的故吏又如何能在荆州世族当中冒头呢。

所以刘表注定无法重用诸葛玄叔侄。

不过这并不影响少年诸葛亮对刘表与荆州的看法。

不止是少年诸葛亮,包括傅干和少年庞统在内,经此一事也算是对刘表与荆州有了更多的了解。

由荆州文武世族与刘表的行事来看,荆州确实如先前那个荆州官吏所说是自保有余进取不足。毕竟对于大多数荆州世族来说,自保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向外发展的野心,这些有风险的事对于世族来说是避之犹恐不及,所以又如何能撺掇刘表开疆扩土呢。

所以在这几位少年的心里,荆州或许也就这样了,即便刘表有些野心,但他不可能扔掉荆州世族,否则他刘表又如何能坐稳荆州。要是时间可以的话,说不定刘表可以培植一些取代荆州世族的势力,不过刘表年龄已经不小了,再说如今的荆州官场都由那些世家把持,刘表又如何培植势力呢。

所以,这场文会与外交,对于有心人来说,是很有收获的!

……

不仅是刘表在二袁之中做出了选择,使二袁相争的第一场交锋有了结果,更是对荆州未来的局势和荆州才俊的选择做出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