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你到底讲不讲武德啊!(1 / 1)

看着雨滴开始逐渐变得密集,杨铸皱了皱眉:“林主管,咱们先回去吧!”

林可染却恍若未闻,杵在那不知道在想什么,好一会才抬起头来,有些神情诡异地看着他:“虽然从商业逻辑上来讲,你的咖啡联动计划完全不靠谱;但从我的直觉告诉我,你又是认真的……杨铸,你能再说的详细点么?”

杨铸掸了掸肩膀上地雨水,抬头看了看夜空中已经完全消失的星光,有些无语:“姑奶奶,咱能不能明天再聊!?”

“走走走,赶紧先回去!”说着打开手电筒向前走了两步,便示意林可染跟上。

孰料林可染动都不动,依旧待在原地:“你先回去吧,这事没想清楚,我睡不着。”

杨铸一头黑线,转身走了回来:“我说林大小姐,咱们接下来还有一堆事需要你出马呢;你感冒了咋整!?”

林可染摇了摇头:“没事,山间多阵雨,我去树底下躲一会就行;而且我身体好,淋点雨感不了冒!”

杨铸感觉自己的牙疼得厉害:“大姐,你以为这是在哪!?山里面晚上本来就冷,淋了雨后被风一刮,你以为你那小身板能抗的住!?”

说着便过来拽她的袖子,打算硬拖着她走。

孰料林可染的犟脾气上来了,死活不肯回去,偏偏杨铸又不好真的用强,于是足足拉扯了好几分钟。

轰隆隆!

随着一阵更响亮的雷声,夜雨一下子增加了力度,瞬间猛烈了起来。

半边身子都被雨淋的杨铸被风一吹,顿时打了个冷战;看了看地面上已经开始形成地小水洼,叹了口气,这下好了,想回都回不去了!

挠了挠脑袋,杨铸拿手电筒晃了晃:“走吧,去树底下避雨去,只希望到时候别那么倒霉,万一被雷劈了,解释都解释不清楚!”

林可染听着这句充满烂梗的话,嘴角翘起了个弧度;心想以你这家伙的品性,被雷劈也不冤!

不过这次她倒没有拧巴,乖乖地跟着杨铸跑到最近的树下去躲雨。

三十秒后。

杨铸抖了抖身上的雨水,又看了看上方虽然不大,但基本上可以遮得住两人的树冠,微微舒了一口气;虽然依旧有零星的雨滴从树冠缝隙间滴落下来,但好歹不用淋成落汤鸡了。

还没等他说点啥,林可染却率先发话了:“杨铸,我有几个点没想清楚,你给我说说。”

接着,也不等杨铸回应,自顾自地问道:“第一,滇南这边早在10年前就开始规模化种植小粒咖啡了,而且行业的人都知道,6年前鸟窝咖啡跟这边的种植户签订了十年收购合同,并且提供了技术支持;可谓是从种植到销售都被包干了,你凭什么觉得你有这本事从鸟窝咖啡手里撬种植户?”

作为咖啡的资深消费者,林可染在兴趣爱好使然下,自然对滇南的咖啡并不陌生。

………………

其实早在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神父在大理宾川传教时候,为了满足自己口腹之欲就已经开始在朱苦拉村种植咖啡树了,而随着时间推演,这种舶来品便在滇南这边慢慢繁衍开来,虽然没有大规模种植,但零零星星的也有不少。

这种情况在十年前年开始变得不同了起来。

由于滇南热区的自然条件跟世界上最好的小粒咖啡产地——哥伦比亚极为接近,因此一直明白滇南最大优势是什么的省领导们在进行调研和技术论证之后,决定引进小粒咖啡,并且于1990年开始推行规模化种植。

只可惜当初虽然鸟窝公司也在滇南转来转去,但并没有收购滇南小粒咖啡豆的行动;由于感觉销售渠道并不稳定,种植户们的积极性一直不高;虽然政策下来了,但愿意跟风的寥寥无几。

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六年前,也就是1994年,由于当时国际咖啡豆价格开始走高,鸟窝公司为了降低企业原料采购成本,决定把滇南作为咖啡豆的长期供给来源;

于是开始对滇南这边的种植户开始进行技术和品种输出,并通过制定最低采购价和十年长期协议的方式来激发种植户的热情。

至于鸟窝咖啡真正开始采购,则是1997年的事情了——毕竟鸟窝咖啡对咖啡豆的采购有品种要求,对种植户输出的品种要两三年后才进入丰产期。

而好死不死,1997年又是国际咖啡豆的价格达到峰值的一年,靠着低价采购滇南咖啡豆狠狠赚了一大笔的鸟窝公司大喜之下,自然也扩大了种植户的签约规模。

可以说,在2000年,滇南的小粒咖啡种植面积能迅猛增长到1.67万公顷,几乎全拜鸟窝公司所赐,在这种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双重叠加下,林可染并不觉得杨铸有这个能耐跟鸟窝公司虎口夺食。

至于说政府这边的态度……拜托,人家早在98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其中的含义还用多说?

………………

听到林可染的疑问,杨铸笑了笑:“谁告诉你我要从鸟窝公司手里撬种植户?”

林可染愕然:“你不从鸟窝公司里撬种植户,怎么保证足够的产业影响力?”

杨铸撇了撇嘴:“你要明白,虽然滇南现在小粒咖啡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67万公顷,生豆也超过了1.6万吨;”

“但哪怕有新加入过来的麦氏,这两大巨头顶死了也就收购了50%不到的产能而已;”

“那剩下的50%难道我就不能争取过来?”

“况且……你自己也是有心涉足种植业的,自然知道这一行的跟风现象和惯性作用有多明显;”

“虽然现在滇南小粒咖啡的种植面积已经很可观了,但是你确定未来几年内,种植面积不会再往上蹦上一蹦?”

“这些新增的面积和种植户,只要我肯签长约,争取过来总归没有什么难度了吧?”

事实上,后世滇南在巅峰时期的2009年,小粒咖啡的种植面积一度达到近3.1万公顷(46万亩);咖啡生豆的产量也突破了4万吨大关,几乎占据了国内的98%的产能份额;而参与该行业的种植户更是高达40万户;如此庞大的业态,对于杨铸来说,根本不存在跟鸟窝公司抢人的可能性。

林可染虽然不清楚后世滇南的小粒咖啡是个何等恐怖的规模,但当杨铸说出鸟窝+麦氏拢仅仅只收购了近半的产能时,她便知道了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

明白了这点,林大小姐有些泄气,捋了捋已经被滴下的雨水湿透了的头发,抛出来第二个问题:“虽然我知道滇南现在主流种植的【卡蒂姆】这个品种风味呈现不是特别好,但毕竟也算继承了阿拉比卡种的大部分特色,更是被验证能在滇南正常种植的品种;而且抗病性更强,产量更高;”

“而你却说要重新选种……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所谓的【阿拉比卡种】,其实就是正统小粒咖啡的学术名称;以颗粒小、饱满程度不均、酸度高、带有明显的花果香气着称。

而林可染口中的【卡蒂姆】,则是葡萄牙国际咖啡锈病研究中心(CIFC),用有14的罗布斯塔血统的阿拉比卡种和卡杜拉品种杂交而得,具有抗叶锈病能力强,产量高的优点,现滇南咖啡田里95%种植的都是卡蒂姆。

仿佛没有听到林可染的疑问,杨铸有些心疼地掏出兜里被打湿了一多半的烟盒,挑出一根尚且完好的香烟后,一边点燃,一边趁这机会烤了烤火:“作为国际贸易里,能挤进价值TOP10的大宗商品;你觉得任由【卡蒂姆】做华夏小粒咖啡的主流品种,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林可染愣了愣,好一会才犹豫着回答:“会使得我们国家所产咖啡的价值低端化?”

杨铸点了点头:“滇南小粒咖啡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已经在那放着了,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大量需要出口已经是铁板铮铮的事情;”

“那么,问题就来了……”

“【卡蒂姆】这个品种在专业人士的眼中,几乎就是平庸的代名词;忽悠忽悠国内这帮子明明不懂咖啡,却非要装成时尚潮流人士的家伙或许没问题;”

“但国外不比国内,许多国家是有喝咖啡的传统的;”

“你出口【卡蒂姆】这个品种过去给人家喝,无异于拿着非洲叶子烟给滇南人抽一样,完全是败坏形象的行为!”

“长此以往,华夏咖啡的口碑下去了,自然也不可能卖得起高价,最后只能落得个【廉价货】的名声。”

“而众所周知,咱们华夏由于饮食文化的原因,对于咖啡这东西的好坏标准是没有话语权的;”

“等到国际印象固化,国内的滇南小粒咖啡自然也成了残次品的代名词,于是只能越卖越便宜,等到无利可图的时候,滇南的小粒咖啡种植业基本上就毁了一半!”

说到这,杨铸想起后世的一些事情,唏嘘地叹了口气:“事实上,要想让一个产业得到良性发展,最起码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各种预设,让它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利可图——而品种的选择这块,则是一切的基点。”

林可染作为咖啡的资深用户,对这块很有感触,不由地点了点头,旋即有些皱眉:“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具体到实处,却不是嘴巴上说的那么轻松!”

杨铸哈哈一笑:“事实上,我的想法你也猜的出来,那就是走精品咖啡路线;毕竟铸投国贸在海外的渠道……”

话还没说完,被冻的有些打冷战的林可染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咖啡我比你懂,你的思路也没问题;但是……咖啡这东西虽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让它品质更上一层楼,但说到底,拼的还是风味;品种不对头,你做再多也就那样!”

手电筒的侧光下,杨铸看了一眼已经开始上演“湿身诱惑”的林可染,嘴巴有些发干。

不得不说,这妞虽然是个性格古怪的工作狂,但这身段……当真有料!

撇开那C+的规模不说,那双笔直的大长腿,怕不得有个一米二三!?

啧啧……

暗地里饱了一番眼福的杨铸很快收拾了心思,哈哈一笑:“我自然知道出去严控红果率之外,咖啡果在摘下来后,如果杜绝水洗,而是采用后置处理法;连着果肉一起日晒、封袋发酵等手段,是可以增加生豆风味的。”

“但我的目标是大面积产出SCAA80分以上的精品咖啡,除了必须的加工工艺外,品种自然已经有了想法。”

SCAA,就是漂亮国精品咖啡协会的简称,也是后世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咖啡测评机构SCA的前身之一;

而只有这家机构给你的咖啡打出了80分以上的高分,你的咖啡才能正大光明地称呼自己为“精品咖啡”——其性质跟后世的黑珍珠餐厅评级差不多。

但要想从SCAA手里拿到80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会对咖啡豆的醇厚度、酸度、风味、香气、洁净度、一致性、回味、甜味、平衡性、瑕疵风味、整体评价这十一个选项进行测评;其标准之严苛,批判之凌厉,往往会让送评的企业血压飙升。

听到杨铸竟然隐隐对咖啡有些了解的样子,林可染不免大为惊讶——在她的印象中,这家伙不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