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学者对历史研究也颇注重,史的地位仅次于经。史部典籍繁多,最占重要地位的就是所谓的正史。正史是官修的,每逢朝代更易,新朝政府便简派一批人员(但从前并不一定是这样的),编撰上一代的全史,累积到清朝,这样的史书就有二十四种之多,叫作“二十四史”,兹将“二十四史”的书名作者列下:
1.《史记》 西汉 司马迁撰
2.《汉书》 东汉 班固撰
3.《后汉书》 南朝·宋 范晔撰
4.《三国志》 西晋 陈寿撰
5.《晋书》 唐 房玄龄等撰
6.《宋书》 南朝·梁 沈约撰
7.《南齐书》 南朝·梁 萧子显撰
8.《梁书》 唐 姚思廉撰
9.《陈书》 唐 姚思廉撰
10.《魏书》 北朝·北齐 魏收撰
11.《北齐书》 唐 李百药撰
12.《周书》 唐 令狐德棻等撰
13.《隋书》 唐 魏征等撰
14.《南史》 唐 李延寿撰
15.《北史》 唐 李延寿撰
16.《旧唐书》 后晋 刘昫等撰
17.《新唐书》 北宋 欧阳修等撰
18.《旧五代史》 北宋 薛居正等撰
19.《新五代史》 北宋 欧阳修撰
20.《宋史》 元 脱脱等撰
21.《辽史》 元 脱脱撰
22.《金史》 元 脱脱撰
23.《元史》 明 宋濂等撰
24.《明史》 清 张廷玉等撰
以上“二十四史”至明代止,共三千二百四十九卷。清朝虽已过去,但官修的正史还没有完成。民国初年本来设有清史馆,由赵尔巽等主持其事,到一九二八年,编成了一部未定的史稿,共五百三十六卷,目录五卷,命名《清史稿》,曾草草付印,不久即被禁。开明书店印行“二十五史”,系将柯劭忞所撰《新元史》加入。《新元史》于一九二○年脱稿,经政府明令列入正史,内容比《元史》正确详备。又,《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为“二十四史”中最被人重视的一部分,过去读史者,“二十四史”不必全读,但这四史则在所必读,尤其是《史记》《汉书》,文章优美,不仅被人当史书读,也当文学作品读。就正史体例说,司马迁创立之,班固继承之,略加更改,以后作史者完全依样画葫芦,没有新形式,我们只需分析一下《史记》《汉书》,便知道一切正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