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内耗:愈演愈烈的权力争夺(1 / 1)

诸葛亮死后,这支十万人的大军该何去何从呢?

一向以小心谨慎著称的诸葛亮自然不会忘了安排后事。在弥留之际,他密召长史杨仪与司马费祎,嘱咐身后事宜:一旦自己去世,大军应当退回蜀国,保全实力,由魏延负责断后,姜维负责第二道防线。

问题是,魏延会服从命令吗?

此时魏延在军队中的职位是前军师,也是皇帝封的征西大将军,实为蜀军将领中的第一号人物。在北伐战争中,魏延与诸葛亮的矛盾不断加深。第一次北伐,众人都认为应该派魏延为前线总指挥,诸葛亮偏偏派马谡,最后导致全线战败。这只是诸葛亮与魏延矛盾的开始。在历次北伐的过程中,魏延每每抛出“兵出子午谷”的军事主张,无一例外遭到诸葛亮的否决。魏延内心十分不满,认为诸葛亮不过是个胆小懦弱之徒,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苍凉感。史书上说魏延性格“矜高”,“当时皆避下之”,能节制他的唯有诸葛亮一人。诸葛亮若死了,他会服从撤兵的命令吗?

诸葛亮秘密指示:就算魏延所部不服从,其他部队也要按照计划撤军。

这也是诸葛亮的遗嘱。

然而,这件诸葛亮生前的最后一件事,做得并不漂亮。后来发生的种种变故,都是因为诸葛亮筹划不周引起的——诸葛亮与杨仪、费祎做出这样的秘密决定,却瞒着魏延,这是引发内乱的一个重要导火索。诸葛亮的内心深处,恐怕对武将有些轻视,也可能是他认为武将难以节制,文官比较听话。前面讲过,第四次北伐时,诸葛亮把丞相府都搬到前线去了,这把事情给弄复杂了。诸葛亮在的时候,他既是丞相府的一把手,也是军队的一把手。要是他死了呢?这支军队是要听命于丞相府呢,还是听命于军队的将领呢?杨仪是丞相府的代表,魏延是军方的代表,谁来统领军队?

在军事指挥权的归属问题上,在撤军事宜上,诸葛亮居然把军方一哥魏延抛在一旁。一支军队,两套领导班子,终究要惹出大乱的。就算诸葛亮要把军队的指挥权牢牢控制在丞相府手上,也理应把魏延等军方代表一起召来开会,再宣布自己的决定。

一向明智的诸葛亮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

这件事的背后,牵扯到丞相府与军方之间的权力斗争,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杨仪与魏延的斗争。

杨仪的行政能力比较强,他干练机敏,能够总揽全局,办事高效且井井有条,诸葛亮十分欣赏这一点,故而让杨仪负责军事调度。然而,以魏延那种心高气傲的性格,哪里能忍受得了这么个文官来掌军队的大权呢?他与杨仪的矛盾迅速激化。别人都怕魏延三分,独独杨仪看不起他;魏延对杨仪更是心怀不满,恨不得将他宰了。两人名为同僚,实为仇敌,水火不容。

这种矛盾之所以产生,诸葛亮要负很大责任。在第四次北伐后,诸葛亮曾上一道“废李严表”,当时他为了证明李严罪不可赦,联合了一批军队高级将领上书。从这道奏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各将领在军队的排行情况:排第一位的是中军师车骑将军刘琰,排第二位的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其下还有前将军袁孙綝、左将军吴懿、右将军高翔、后将军吴班,长史杨仪的排名仅第七位,费祎排第十位。后来刘琰怀疑自己老婆与皇帝刘禅私通,将其痛打一番赶出家门,这起家暴事件竟让他上了断头台。刘琰死后,魏延在军中的地位毫无疑问已是排名第一,而杨仪仍然是长史,只能排在第五、第六的位置。但是杨仪作为丞相府的长史,有点类似大管家,他的实际权力反而比魏延要大,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却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可。显然,诸葛亮是要把军权牢牢控制在幕府的铁腕之下。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魏延、杨仪交恶。

杨仪与魏延两人关系如此糟糕,肯定不能把他们放在一块儿共事,不然准会出事。诸葛亮处理这种事的水平比孙权差了很多,孙权麾下大将甘宁、凌统是死对头,他就把两人分开,让他们彼此离得远远的。

那么,既然诸葛亮重用杨仪,为什么又留着魏延呢?这就是他的矛盾之处,他想让文人掌兵权,但也晓得杨仪搞搞军事内务可以,却不擅长打仗。偏偏军队的主要任务是要打仗,所以魏延也得留下。这等于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炸弹的爆炸点,就是诸葛亮死的时刻。

其实早有人发出过警告。此人正是东吴皇帝孙权。有一次,费祎出使吴国,孙权摆了宴席,席间他喝得有点多,就对费祎说:“杨仪与魏延都是心胸狭小之人,虽然有些鸡鸣狗盗的本领,对时局有点用处,但是既然任用他们,就不能不考虑极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如果有一天诸葛亮不在了,必定要爆发祸乱,你们这些糊涂蛋,不知道防患于未然,还谈什么为后世子孙谋利呢?”

蜀国两个将领之间的矛盾都传到了孙权的耳中,可见这早已不是秘密了。面对孙权的酒后真言,费祎十分尴尬地答说:“杨仪与魏延不合,只是私怨罢了,不是英布、韩信这类谋反的性质。如今正是扫除强贼、一统华夏之际,要建立功业得依靠有才之人,倘若仅仅为了防患于未然,就把他们晾在一旁,这不是好办法。”

费祎所说的正是诸葛亮所想的,他既想通过杨仪实现丞相幕府对军队的控制,又想借魏延之才立北伐之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远在千里之外的孙权一眼就看出,这种想求全的做法,最终只能惹祸。

诸葛亮临死前,只与杨仪、费祎两人密议。这两人严格意义上说,都不属于军方系统,而是属于幕府系统。在“废李严表”中,杨仪排名第七,费祎排名第十,然而在诸葛亮心目中,他们的地位比那群舞刀弄枪的武将们高多了——诸葛亮不仅没有召魏延前来商议后事,其他几位将军也没有。

现在,诸葛亮死了,定时炸弹就要爆炸了!

由于两军对阵,倘若宣布诸葛亮的死讯,必定会全军动摇,因此杨仪采取了明智的做法:秘不发丧。除了有限的几位高级将领及丞相府的人知道外,广大官兵并不知晓。而诸葛亮撤退的遗嘱,只有杨仪与费祎两人知道,军中一哥魏延听到这道遗嘱后会有什么反应呢?杨仪心里没底,便决定先派费祎去探探口风。

费祎见到魏延后,传达了丞相遗嘱:由杨仪率军撤退,魏延负责断后。魏延听到这里,脸色一变,怒气冲冲地说:“丞相虽然去世了,但还有我在。丞相遗体可由丞相府的亲信官属送回安葬,我当亲自统率诸军痛击敌人,岂可因为一人之死而废弃天下大事呢?再说了,我魏延是何许人也,岂能够被杨仪约束,当他的断后将军?”

魏延对丞相府的那些文官插手军队事务早就心怀不满,诸葛亮死了,你们这些人快滚蛋,负责运送遗体归葬就是了,别再捣乱了。他对诸葛亮之死,既不悲伤,也不惋惜,只是认为自己时来运转,再也没有谁能压制自己了。魏延或许算不上一个品格很高的人,但他有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前他曾在刘备面前说过豪言壮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他有雄心壮志,却每每壮志难酬。现在诸葛亮一死,自己不就成了军中一把手了吗,还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吗?

说实话,蜀军将领之中,也只有魏延能算名将。历时七年的五次北伐战争,蜀军表现并不出彩,但魏延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征西大将军”的头衔也是他在胜利中赢得的。特别是他的“兵出子午谷”战略,是有真知灼见的。由于后世普遍推崇诸葛亮,皆说魏延的战略实为不切实际的空想,然而在世界军事史上,有太多伟大的战役,事前都被认为是万万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就比如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攻打罗马,谁能有如此惊世骇俗之想象呢?

魏延感觉到生命的春天正在来临,他要横刀立马,大干一场。至于杨仪,魏延压根儿没把他放在眼里。费祎本是来探听口风的,魏延却想当然地认为他与自己是一路人,拉住费祎不放,与他一起商议如何处理诸葛亮的后事。魏延还拟出一个草案,要和费祎共同签名,而后昭示全军将士。

费祎是诸葛亮的亲信,怎么可能与魏延坐在一条船上呢?面对魏延的要求,费祎心生一计,他拍拍胸脯说:“我回去跟杨长史解释,他是文官,对军事一窍不通,想必不会违抗您的命令的。”

在政治斗争这方面,魏延太没经验,居然被费祎给忽悠过去了,任凭费祎出了兵营,扬长而去。过了段时间,魏延心里越想越不对劲,心生悔意,怎么这么轻易把费祎给放跑了?但为时已晚,想追也追不上了。

费祎跑回去后,跟杨仪一说,两人认为事不宜迟,应该马上执行诸葛亮的遗命,于是通知各营,向褒斜谷撤退。

各兵营都通知了,就是没有通知魏延。当然,魏延也没闲着,他早已派人去各营侦察动向,发现部队都要撤了。他心里的怒火腾地燃烧起来:要溜也不告知老子,这不是让老子当炮灰吗?好,尔等无情,休怪我不义。

想到这里,魏延也拔营就走。魏延能带兵,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命令一下,立刻就行动起来了。这支本来被诸葛亮安排断后的部队,居然最先开溜。不仅如此,一肚子牢骚的魏延做得有点绝,部队退入褒斜谷后,他索性烧毁了一段栈道。这件事干得太荒唐了,大部队还没过去,他就把栈道给烧了,岂非绝了大部队的退路?杨仪的部队搞不好就会全军覆没,被彻底消灭在褒斜谷以北。

这时蜀军的处境真是凶险万分。

杨仪统领的主力部队刚刚开拔,就有当地村民跑去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并不知道诸葛亮已经死了,他仍然采取一如既往的尾随战术,追上蜀军,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是此时蜀军出现骚乱,司马懿必能猜到实情,到时全力追击,蜀军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关键时刻,姜维挺身而出。

他对杨仪说,必须停止退却,掉转马头,擂响战鼓,作出向司马懿进攻的姿态。此举果然大出司马懿的意料,他知道诸葛亮在防守反击上是很厉害的。以往几次战争中,魏军往往在追击途中伤亡惨重,包括名将张郃也是在追击时遇伏而被击毙的。司马懿赶紧收兵后退,不敢追击。杨仪虚晃一枪,逼退司马懿后,进入褒斜谷内。褒斜谷两岸都是高山,容易设伏,司马懿没敢追上来。司马懿不知道的是,褒斜谷里的一段栈道已经被魏延给烧毁了,要是魏军穷追猛打,蜀军怕是在劫难逃。

杨仪退入褒斜谷后,正式向全军宣布了丞相诸葛亮的死讯。当时魏延虽放火烧了栈道,一来烧得不彻底,并没有全部破坏;二来悬崖上凿的孔洞还是在的,重新架设木材较方便。蜀军边修路边撤退,倒也没遇到多大麻烦。

事后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的消息,不禁苦笑道:“我能预料诸葛亮活着时会做的事,却不能预料他死后能做的事。”他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当地人编了句谚语叫“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就是司马懿的字。后来,司马懿还视察了蜀军营垒,部队虽然撤走了,但从整个营垒的遗址仍可看出军队的训练有素,他不禁叹道:“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孙权把魏延、杨仪两人都称为“小人”,可谓目光如炬。魏延固然是蜀国最有才气的将领,却没有以大局为重,自己拉部队撤了不要紧,还把栈道给烧了,差点儿断送许多人的命,这就显得心胸十分狭隘。

魏、杨二人的斗争迅速升级。两人几乎同时向朝廷上书,指责对方的“叛逆”行为。皇帝刘禅看到魏延与杨仪各执一词,看得两眼昏花,没有主意,只好找来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询问看法。董允、蒋琬都属文官系统,自然偏向杨仪,怀疑魏延有“反骨”,有谋逆之行为。皇帝刘禅马上派蒋琬率领宿卫诸营迅速北上汉中,平息这场祸乱。

此时魏延已出了褒斜谷,占据南谷口,打算在这里给杨仪迎头痛击。这一幼稚的举动,彻底葬送了他的前途。你想,魏延先是断了杨仪后撤的路,又要邀击其部,这是什么性质的行为?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干掉杨仪,自己就可能接替诸葛亮成为蜀国的辅政大臣。只是他没想到,他的做法已经形同谋反了。

杨仪费了好大劲,总算走出褒斜谷,不想魏延已亮出刀锋,看来这场较量,非得有一个倒下不可,否则没完没了。论打仗,杨仪不是魏延的对手,但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只是将领的个人素质。魏延的意气用事,导致部下离心,没有人想打内战,向来善待士卒的魏延丝毫没有察觉部众的心态正发生着微妙的转变。

两支军队陈兵于南谷口,杨仪派出蜀军中战斗力最剽悍的无当军团,由王平(改名何平)指挥。王平不认得几个大字,大道理他讲不来,但做人基本的道理他是知道的。他冲着南谷口的守军喊话道:“诸葛公刚死,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这样做?!”

魏延的部众面面相觑,说实话,他们对主帅的做法也是莫名其妙。自己撤了军,把友军的退路给烧了,这是什么道理?如今友军好不容易撤回来了,又要兵戈相向,这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千里迢迢而来,是为了打曹贼的,不是打兄弟的。想到这里,谁也不想为魏延卖命了。有人把武器一扔,跑了;其他人一瞧,得,要跑一起跑吧,宁当逃兵,不打内战。就这样,大家都跑光了,转眼间,魏延成了光杆司令。

这个结果,魏延始料不及。他的嚣张气焰被恐慌所代替,带着几个儿子,跨上马,直奔汉中。魏延经营汉中十余年,按说也有些人脉资源,只是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他已成了孤家寡人,犹如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杨仪冷笑:就凭你一介武夫,还敢跟老子玩,老子玩死你。他派马岱率一队骑兵追上魏延,可怜魏延父子几人,哪里敌得过一队骑兵,马岱手起刀落,魏延硕大的头颅便从脖颈上掉了下来。

魏延已死,这桩事变本可告一段落。但杨仪果然如孙权所说,是小人一个,他竟然疯狂报复,夷灭魏延三族,真是杀红了眼。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明白,魏延绝不至于谋反叛变,要叛变在五丈原就投降司马懿了,何必大费周章呢?这完全是魏延与杨仪两人内斗的结果,孙权的预言不幸成真。

魏延之死,并不是蜀国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束。另一场权力斗争又轰轰烈烈地上演了,主角是杨仪与蒋琬。

研读三国史,我们会发现诸葛亮对身后事的安排确有纰漏之处。如果诸葛亮开诚布公,把政府最高负责人选及军队最高负责人选当众公布,凭着他的威望,别人不服也得服。然而,诸葛亮却都采取“暗箱操作”的方法,只把最高机密告诉少数几个人,这才导致后来的争权夺利越演越烈。

诸葛亮把军队指挥权交给杨仪,没有通告魏延等高级将领,直接导致魏延拒绝服从命令;他内定蒋琬为接班人,同样没有正式公布,与蒋琬同为丞相长史的杨仪被蒙在鼓里,这直接导致了杨仪对蒋琬的不满。

在杨仪看来,自己是诸葛亮接班人的不二人选,对此他深信不疑。

为什么呢?

与蒋琬相比,杨仪资历更深,功劳更大,能力更强。他们两人的官职都是丞相长史,蒋琬留在首都,又称为留府长史,杨仪随军出行,又称为随军长史。杨仪比蒋琬资格老,在刘备称帝时,他就是尚书,而蒋琬只是尚书郎,相当于助理的角色。不过蒋琬爬得快,没几年就与杨仪平起平坐了。杨仪常年追随诸葛亮左右,除了打仗之外,军队的其他事情都是他一手操办的,劳苦功高,他的才能也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赏。

那么诸葛亮为何以蒋琬为接班人,而不是杨仪呢?因为杨仪虽然有能力,品格却有问题,他为人心胸狭窄,没有大局观,与魏延斗得没完没了。相比之下,蒋琬人品是比较好的,属于诸葛亮说的“忠正之士”,政府首脑绝对不能由品行有亏缺的人来担任,这是诸葛亮放弃杨仪的原因。

诸葛亮去世后,蜀国没有再设丞相。依诸葛亮的遗命,皇帝刘禅提拔蒋琬为尚书令,负责管理全国政事。当时诸葛亮突然去世,整个国家失去轴心骨,又发生了魏延事件,朝廷内外都忧心忡忡,不知帝国将何去何从。这时蒋琬临危受命,他稳重而自信,体现出老成持重的风格,自上而下的恐慌情绪才慢慢散去。

蒋琬上台后,对杨仪的飞扬跋扈十分警惕,他担心自己控制不了杨仪,因此想出一个办法:明升暗降,削其兵权。朝廷擢升杨仪为中军师,这是军队中的最高官职。蜀国军制与众不同,设有军师一职,分为中军师、前军师、后军师等,其中以中军师地位最崇。前一任中军师刘琰死后,中军师暂时空缺,这次由杨仪补上,名义上是军队的总司令。然而,杨仪这个“中军师”有名无实,皇帝刘禅另升迁吴懿为车骑将军,驻屯汉中,吴懿成为军队实际上的领袖,杨仪只有空架子,没有实权。

杨仪不仅没当上尚书令,连军权都旁落,心高气傲的他岂能咽得下这口气。他开始发神经,整天倾吐内心的不满,愤怒二十四小时写在脸上,除了抱怨,就是唉声叹气,充满负能量。他总是处于这种状态,谁敢跟他来往呢?很快,蜀国官员们都躲着他,如避瘟神。杨仪连吐槽的机会都没有了,压抑在心里的负面情绪凝成炽热的熔浆,随时都可能喷发。

他只剩下一个朋友:后军师费祎。

费祎还跟往常一样,时不时地来看望他。

不要以为费祎善良,重友谊,他假装关心杨仪,其实是暗藏了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杨仪的废话牢骚那么多,言多必失,费祎不动声色地充当情感垃圾筒,然后从这些垃圾中寻找罪不容赦的证据。渐渐地,杨仪的牢骚开始超越底线了,他恨恨地说:“当初丞相刚死的时候,我若举部投降魏国,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现在想起来,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他后悔当初没投降魏国。

即便是心里话,他也不该说出来;即便说出来,也不该对费祎说。费祎是后军师,杨仪是中军师,杨仪一倒,费祎岂不是最大的受益者吗?

很快,这句大逆不道的话传到皇帝刘禅的耳中,传话的人当然就是费祎。皇帝龙颜大怒,褫夺了杨仪所有的官爵,将其贬为平民,流放汉嘉郡。杨仪这种小肚鸡肠的人哪里懂得忍耐,他迫不及待地上书申辩,字里行间的怨气更重,史书上形容为“辞指激切”,估计是打击一大片。这下子皇帝更生气了,下令把杨仪逮捕入狱,杨仪已从权力顶层坠落成布衣,现在布衣都做不成,要当囚犯,他怎么忍受得了,遂自杀身亡。

此时距魏延之死还不到半年时间。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诸葛亮死了,魏延死了,杨仪死了。这三个人,是蜀国军队的三根支柱,蜀国的军事力量从此由盛转衰,直至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