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号也有讲究:为何孙权没有追封孙策为帝?(1 / 1)

公元229年农历四月,孙权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黄龙,是年为东吴黄龙元年。孙权称帝,比曹丕晚了九年,比刘备晚了八年。

东吴帝国的创建来之不易。

没有孙氏家族的人才辈出,就没有东吴帝国。孙坚从来没想过称王称帝,他一心想着打倒董卓,光复汉室,他生前并没有在江东占据一块地盘。不过,若没有孙坚留下的一支军队,就没有孙策的崛起。孙策兴起过程中,父亲的旧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依靠这支基本武装起家,最终横扫江东。孙策在领导力、军事才能、政治才能、个人魅力等方面,比起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群雄争霸的年代,他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孙权的军事才干不及哥哥,霸气不够,不过他知人善任,这点弥补了其他不足。正因为孙权有自知之明,他才能大胆地把军事重任交给有能力、有魄力的将军,将军们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有一个能淋漓尽致展示军事才能的舞台,故而三国史上,东吴的帅才最多,将帅们的成就也最高。周瑜、吕蒙、陆逊这三人,非但是三国的名将,也是中国史上不能忽视的军事家。三国时代所谓的名将,有时指的不过是勇将罢了,像关羽、张飞这种能砍能杀,气力型的,并非能掌握全局、运筹帷幄、深谋远虑的统帅。孙权自己行军作战比较蹩脚,然而能让周瑜、吕蒙、陆逊等奇才为其肱股,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在三国史或者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里,东吴相比魏、蜀来说是被忽视了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讲一个“统”字,人讲血统,国讲正统。传统的史学家,都是以中原政权为正统,因为中原代表中国的文化核心区域,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多,人口最多。从这个角度看,魏国是正统。但是,魏国是从汉室窃取的政权,刘备有汉室皇家血统,打的是光复汉室的旗帜,因此心向蜀汉的也大有人在。《三国演义》代表民间多数人的观点,对蜀汉政权抱着深切的同情,并尊其为正统。与魏、蜀相比,孙权凭什么称帝呢?论地盘,东吴不在天下中心;论血统,他没有皇姓,祖上什么也不是,不会有哪个皇帝把大权禅让给他。

正因为被忽视,东吴的史事并不为人所熟知。

说起三国,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小说作者写得绘声绘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把诸葛亮神化了。不过,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并没有那么神,蜀国发动对魏国的北伐,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相比蜀国,东吴与魏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也更加精彩。

我们站在不偏颇的立场,对魏、吴、蜀三国一视同仁,不视哪个政权为正统,尽量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

孙权称帝后,东吴王国升级为帝国,大臣们的官秩等级自然水涨船高。

不仅如此,死去的人也要改尊号。孙权把老爹孙坚追谥为“武烈皇帝”,把哥哥孙策追谥为“长沙桓王”。其实吴国的江山,是孙策打下来的,跟孙坚关系不大,为什么孙坚得到帝号,而孙策只是王号呢?这是有原因的。要是把孙策也追认为皇帝,那么就有一个十分麻烦的事:孙策的儿子岂不是也有了皇位继承权吗?所以孙策只得到一个王号。

在登基大典上,孙权没忘记表彰一个人的功劳,此人便是已经过世的周瑜。没有周瑜,就没有东吴帝国;没有周瑜,就没有今天的孙权。这时,张昭举着手中的笏板,打算溜须拍马、歌功颂德一番。大家看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常拿着一块板,这就是笏板。这个板相当于是笔记本、备忘录,要向皇帝说什么话,有什么精彩的词儿,就写在笏板上,以防讲一半忘了内容。张昭想必已经写了一篇拍马文在笏板上,他站出来,正要吹嘘皇帝的英明神武,不料,孙权却没让他开口。

这时的孙权还在缅怀先驱周瑜的丰功伟绩,想起当年公瑾的风采,想起当年挥刀斫案誓与曹贼血战到底的往事,虽过去了许久,仍不由得心潮澎湃,壮志凌云。这时他见到张昭站出来要讲话,心里不由一痛:怎么周瑜年纪轻轻便死了,这个老家伙还不死呢,老天不公哪!他望着张昭,忽然冷笑道:“当初我要是听了张公的话,今天就只是个要饭的罢了。”言辞中充满讥讽与轻蔑。

在登基大典上提这件事,孙权是一点儿面子也不给张昭啊。

张昭在东吴政坛上是元老级的人物,孙策死后,孙权能够顺利领导江东,与张昭、周瑜等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与周瑜的意气风发相比,张昭显得老成持重,在政治上属于保守派,只求保住一亩三分地,对扩张缺乏**。

说实话,孙权不喜欢张昭,有几个原因:其一,张昭比较懦弱,曹操一来,他就主张投降,这点孙权可是记了一辈子,到了登基时还不忘挖苦一下。在孙权看来,张昭没有投降敌人,是因为东吴在战场上顶住敌人的压力,否则,这家伙能效忠到底吗?其二,张昭与军方重要人物的关系不太好,最明显的例子,他对鲁肃、甘宁等人都很不友好,甚至形同水火。其三,张昭经常直言不讳,冒犯孙权。应该说,这点是值得称赞的,但是难免让孙权十分不爽。现在孙权已是皇帝,不想再听张昭唠叨了,于是狠狠地报复了他一下。

张昭总算是识相的,他以年老多病为由,提出辞职。孙权刚当皇帝,总得体现自己的肚量才行,不宜过分得罪老臣,便任命张昭为辅国将军,地位次于“三公”,封娄侯,食邑万户。说白了,这就是个闲差,也不用去上朝。

既然登基称帝了,就得通告盟友蜀国一下。

孙权派使者向蜀汉帝国通报自己已称帝,从今往后,吴、蜀都是帝国,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处。

蜀国人不高兴了,一些大臣喊着要与吴国绝交。为什么呢?因为蜀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我们的国号叫“汉”,看到没有,这叫根正苗红。你孙权称帝了,跟曹贼有何分别?这些人纷纷表示,应该与吴国绝交,以伸张正义。

诸葛亮是个务实的政治家,光搞意识形态不考虑现实怎么行呢?他一针见血指出:“孙权僭位篡权的野心早就有了,我们之所以不追究,是因为需要与吴国相互援助,互为掎角之势。若现在与吴国绝交,两国仇恨加深,我们就要派出大量军队戍守东线与之对抗,势必得先解决东吴才能进取中原。吴国人才济济,将相和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扫平的。双方陈兵相向,只会让曹贼得益,这不是上策。”

智士与凡夫的区别,在于眼光之短长。智者能审时度势,豁达通变,而凡夫只能跟着感觉走,被愤怒所引导。诸葛亮作为高明的政治家,看得比别人要远,联合吴国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有些人怀疑孙权称帝后会志骄意满,不图进取中原。对此,诸葛亮明确指出:“推此,皆似是而非也。”就是说,这样推断是不对的。

他进一步说明:“孙权之所以隔江自保,并不是没有进取精神,而是智谋与实力不够。只要我们出动大军全力讨伐魏国,孙权绝不会端坐不动的。他有两个选择:其一,与我们合力,瓜分魏国土地,这是上策;其二,出兵扰掠魏国,掳其民众,开疆拓土,显示武力,这是下策。退一步说,就算孙权什么也不做,只要他与我们和睦相处,使我们北伐没有东顾之忧,同时也牵制一部分魏国兵力,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好处了。所以,对孙权的僭逆之罪,我们不宜公开声讨。”

诸葛亮的主张,无疑是正确的。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一点,诸葛亮明白,孙权也明白。两个国家能结为盟友,是因为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魏国。为了巩固两国友谊,诸葛亮还得派人前去庆贺孙权登基。

蜀国派出的使者是卫尉陈震,他有两个任务:其一,是给孙权道喜;其二,与孙权就未来消灭魏国后两国版图的划分作一个规划。这次会晤,有点儿类似二战时的雅尔塔会议,战争还没有结束,但是对战后政治格局,要有一个预先规划。双方订立和约,消灭魏国后,豫、青、徐、幽四州归东吴;兖、冀、并、凉四州归蜀汉;还有一个司隶区(首都直辖区),以函谷关为界,东归吴国,西归蜀国。

这是一个大体上的方案,没有制定得很详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有些州的地盘是有所变化的,还有一些新分离出来的州,这些变化怎么处理,没有详细说,现在谈这个,为时尚早。

蜀使的到访令孙权既欣喜,又略感难堪。喜的是他的皇帝尊号得到蜀国的认同,难堪的是蜀国使者在口水战中太厉害了,令吴国人招架不住。吴国虽然人才济济,但若说起外交人才,显然不如蜀国。蜀国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与诸多势力打交道,对外交人才特别重视。陈震入吴后,在外交场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表面上承认孙权的帝号,却不时地大肆吹嘘蜀国之德行,一副藐视吴国的态度。吴国的臣僚们在陈震面前个个像口吃似的,结结巴巴,无以应对。

孙权这下怀念起张昭来了,他感叹道:“要是张先生在此,使者恐怕连话也说不出,还能吹个屁!”(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为什么孙权会这样说呢?这其中有个故事。

当初曹丕封孙权为“吴王”,派使者邢贞前往吴国赐封王号。邢贞自恃为上国使节,到了宫门时也不下车,马车直闯进去。张昭大怒,喝道:“礼无不敬,法无不肃,君竟敢妄自尊大,难道是以为江南没有方寸之刃吗?”方寸之刃就是小刀、匕首。古代也把心称为方寸,张昭一语双关,意思是说,你小子这么乱来,一把匕首就能要你小命。这一喝,顿时把邢贞的两腿给吓软了,后来他对左右说:“看这情形,孙权是不可能久居人下的。”

所以别看张昭是个文人,关键时刻他能给孙权挣面子。在赤壁之战前,张昭是主张投降的,他不属于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但对于一个朝廷,他这种人也是不可少的。能够折冲樽俎,能够犯颜直谏,这是他的长处——犯颜直谏也是要有勇气的,虽然比打仗风险要小。

蜀使大放厥词,孙权脸上无光,自然想起曾让魏使胆寒的张昭。第二天,孙权亲自前去拜见张昭,没让他出迎,直接进了门。张昭大感意外,赶忙要避席谢罪,他还没起身,孙权赶紧制止,并跪坐下来。

说实话,张昭真被感动了,皇帝竟然跑来向他道歉,不过,他仍保持自己人臣的尊严。他对孙权说:“以前太后、先王不是把老臣托付给陛下,而是把陛下托付给老臣,所以我竭心尽力以报厚恩,只是我见识浅,考虑问题不周,难免违逆圣意。然而,我一片愚心,志在为国忠心效命。倘若要我为了荣华富贵而违心,我做不到。”

为什么三国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为什么三国的历史在中国人心中分量很重,这是有原因的。从孙权、张昭这对君臣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时代相对和谐的君臣关系。臣子不是奴才,而是有独立人格的。东汉名将马援曾说,不独是君择臣,也是臣择君。三国时代的博弈之所以那么精彩,你打不垮我,我打不垮你,也正是因为各国人才势均力敌,棋逢对手难以取胜。从这点看,乱世也有乱世的好处,在大一统的专制时代,只能君择臣,而臣别无选择。

称帝不是一件小事情,这是一条不归路。

在中国,皇帝意味着独尊。依古代人的观念,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只要有两个或更多的皇帝,一定要杀到只剩一个。孙权没称帝之前,无论对魏国来说,还是对蜀国来说,他都是可以争取合作的对象。如今这三个皇帝,一定要不断地缠斗下去,看谁笑到最后。当然,打架也要讲计谋的,魏国胳膊最粗,论单打独斗,蜀、吴都不是对手,故而聪明的蜀国与吴国便暂时联合,两个打一个,先把魏国打趴了,咱俩继续打。这是一个策略。

对孙权来说,他没有退路了。吴国实力虽比蜀国略强,在地形上却十分不利,蜀国有崇山峻岭为屏障,易守难攻;而吴国只有长江天险可以依靠,一旦长江被突破就没戏了。所以我们看历史时会发现,每当朝代更替之时,南方政权只要长江失守,指定没戏——别看长江以南还有大片区域,那是形同虚设,因此中原才是重心,其他地方哪怕面积再大,军事价值也未必很大。

吴国抵挡魏国,靠的是长江天险以及精锐的水师。那么,除了守卫长江之外,水师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吗?这支精锐的水师,为什么不向海外扩张呢?一个念头在孙权脑海里越来越清晰,一个计划也正在悄然酝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