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如同曹操在东汉的地位。蜀国皇帝刘禅几乎成了空架子,帝国事务无论巨细,都是诸葛亮说了算。然而,诸葛亮毕竟是臣而不是君,是臣,权力就不可避免地会遭到同僚的挑战。
挑战诸葛亮者,正是刘备指定的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
李严原是荆州南阳人,曾在刘表手下任职,官至秭归县令。刘表去世后,曹操南征,李严入蜀投奔刘璋。公元213年,他向刘备投诚,后来被任命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公元218年,盗贼马秦、高胜起兵,聚众数万人,李严以手中仅有的五千人马,大破贼人,杀死马秦、高胜,平定事变。他在此役中展现了非凡的指挥才能,令刘备刮目相看,加封其为辅汉将军。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惨败后,提拔李严为尚书令,李严进入权力中枢;次年,刘备去世前,李严与诸葛亮一起被指定为托孤大臣,其中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刘备的安排与当年孙策的安排异曲同工。孙策以周瑜、张昭为辅佐大臣,周瑜掌兵权,张昭掌内政,周瑜在外,张昭在内。可是蜀国后来的情形,与吴国完全不同。李严基本上有名无实,不仅内政,连国家军事大权也掌握在诸葛亮手中。无论是南征还是北伐,都是诸葛亮说了算,“统内外军事”的李严却成为旁观者。
诸葛亮是怎么架空李严的呢?
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他自领“益州牧”。蜀国的地盘,也就是一个益州,益州牧就是益州最高军政长官,也就等于蜀国最高军政长官。从国家角度说,李严是中都护,掌全国兵权,而诸葛亮是益州牧,掌益州兵权。益州兵权就等同于全国兵权,这么一来,李严被完全架空。
李严当然不干了。你我都是先帝指定的辅佐大臣,权力本应平分秋色,现在你要一手抓,这怎么行!李严一肚子无奈,但他斗不过诸葛亮。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李严对军队的掌控力不行,名为中都护,实际上在军界的威信不是很高;其二,李严在朝廷里没势力,他是在刘备临死前才进入权力中枢的,而且还不是待在首都,是驻扎在永安,没什么影响力;其三,他的声望与诸葛亮没得比。
这里有个挺有意思的小插曲。李严居然把自己的名字改了,改为“李平”,这的确令人相当不解。一般人改名,是在默默无闻之时,很少有人在身居显位时改名字,大名都为天下人所知了,还改什么名呢?所以我想,他改名的背后,一定是在表达某种不满。李平的“平”字,或许是表达要与诸葛亮平起平坐之意吧。
怎么夺权?
李严想了一个办法,他要求划出五个郡,成立一个巴州行政区,由他出任巴州刺史。这样子等于把蜀国分割成两个州:益州与巴州。诸葛亮当益州牧,李严当巴州刺史,一人坐镇一州。这一建议遭到诸葛亮的断然拒绝。为什么诸葛亮一心要架空李严呢?我们不好揣度历史人物的内心,只能进行合理的推断:诸葛亮要推行北伐计划,就必须要有独断专行的权力,他不能让任何人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不过,李严毕竟是先帝托孤之臣,作为中都护,其辖下军队也有数万人,不可小觑。诸葛亮一直想把李严及其部队调到汉中,可是李严不干,想方设法推脱不去。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魏国发动反击,兵分数路攻蜀。这给了诸葛亮绝佳的借口,他要求李严率两万人从江州前往汉中驻防。诸葛亮颇有心计,他知道李严一定会找借口搪塞,便下了一步棋:奏请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这下李严无话可说了,只得率部前往汉中。调离李严是诸葛亮的第一个步骤,出了江州,李严的命运就不是他自己所能掌握了。
关于李严下台,史书上含糊其词。
据说是这样的:诸葛亮出祁山,李严负责粮草督运。由于遇上阴雨连绵,粮草供应不上,他便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称得到皇帝的指示,命令诸葛亮班师回国。诸葛亮从祁山撤军后,李严又装模作样地说:“粮草如此充实,为什么要撤军呢?”还打算杀掉粮草督运官岑述,把他当作替罪羊。在写给皇帝的奏折中,他又是另一说法,称撤军是为了诱敌深入。后来,诸葛亮把李严前后所写的信件与奏章都拿出来,面对如此铁证,李严无话可说,只得认罪。诸葛亮便上书皇帝刘禅,历数李严之罪,罢其官,夺其爵位,将其流放梓潼郡。
依以上的说法,若说李严想陷害诸葛亮,实在是拙劣之极,那种计策,简直连市井之徒都不如。你都有白纸黑字落在人家手里,还能信口雌黄?还有,拿什么皇帝的指示压诸葛亮,皇帝什么时候有过指示?皇帝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所以,诸葛亮只是找个借口把李严轰下台。
李严下台了,他儿子李丰还在当江州都督,很快,诸葛亮一纸调令,把李丰调入京师担任中郎将、参军事,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的实权。诸葛亮还写了一封信给李丰,其中有一句“否可复通,逝可复还”,就是暗示他,你要是表现好,你老爹还是有重新起用的机会。
诸葛亮清洗李严父子,动机何在,我们后人不好多加揣测,但这次清洗,的确令诸葛亮的权势达到无以复加的鼎盛,他的北伐计划将得到更强有力的执行。
几次北伐,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且徒劳无功,战争的巨大消耗成为蜀国难以承受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诸葛亮不得不推迟再度北伐的时间,集中力量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同时用木牛、流马等运输工具把粮食运抵并贮存于斜谷道口,在那里大建仓库。经过三年的休整,元气恢复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再搞一次北伐了。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春,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蛇行,他们正在穿越斜谷道北上。在此之前,诸葛亮已经重修了斜谷道的栈道,粮草也备足了。这是蜀国发动的第五次北伐,也是诸葛亮最有信心的一次北伐。这次战争准备充分,还拉了一个盟友助阵——孙权将在东线同时发动进攻。东西夹击,势必能摧枯拉朽。
由于做了精心准备,北伐军的进展相当顺利,穿过斜谷道后,直奔郿县,在渭水以南安营扎寨。与此同时,司马懿也挥师渡过渭水,背靠渭水安营扎寨。这两位对手又要斗智斗勇了。司马懿分析道:“诸葛亮如果攻击武功,然后依山向东挺进,就麻烦了。如果他向西挺进五丈原,就用不着担心了。”
向东进攻,目标就是长安,长安一旦沦陷,对魏国将是沉重的打击。司马懿对诸葛亮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认为,诸葛亮很可能不会进攻长安,而是会向西进攻。前四次北伐,除了一次进攻陈仓外,蜀军主攻方向都是西部祁山一带。诸葛亮热衷于进攻西部,乃是因为这里是羌胡聚居区,魏国在这里的统治基础薄弱。诸葛亮的民族政策应该说是比较得人心的,他希望能策动天水、安定等郡脱离魏国,把那里变为进攻中原的桥头堡。诸葛亮过于小心谨慎,宁愿稳扎稳打,也不愿冒险,这使得他的作战风格缺乏**与创造力。果然,诸葛亮没有挺进武功,而是西行至五丈原,这让司马懿松了一口气。
五丈原地处郿县与岐山县的交界处,有一部分土地在渭水以北,称为北原。雍州刺史郭淮对司马懿说:“诸葛亮定会争夺北原,我们应该先派兵据守。”其他人对这一判断不以为然——既然诸葛亮的打击重点是西部,何必费功夫渡过黄河进入北原呢?
郭淮的战略眼光显然较诸人要深远,他指出:“倘若诸葛亮渡过渭水,抢先占领北原,而后进击北山(汧山),就可以切断长安通往陇西的通道,到时变民与羌胡必定趁机起事,对国家相当不利。”
司马懿对郭淮的建议非常欣赏,派他火速领兵进驻北原。诸葛亮牌还没打出去,就被看穿了,处境变得很被动。当蜀军渡过渭水涌入北原时,郭淮的部队已经在那儿搭建营寨了。双方展开大战,蜀军的攻势被遏制,没能占到便宜。
如此一来,郭淮确保了长安到陇西交通线的安全,这对整个战局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陇西羌胡人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也不敢轻举妄动。
诸葛亮进攻北原未能得手,而司马懿统领的大军已迫近五丈原,双方又形成对峙之势。从历次战争表现看,蜀军善于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特别长于防守反击,但攻坚战绝对是其短板。
诸葛亮又跟前几次北伐一样,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相持的局面对司马懿是有利的,魏军是内线作战,补给方便;蜀军补给线拖得很长,难以长期坚持。困扰诸葛亮的头等难题便是粮草,不过这次他是铁了心不撤退——或许他已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这次错过了,恐怕就没有下次了。
可粮草问题如何解决?
屯田!只要粮食能自给自足,军队就能长期坚持。
诸葛亮很重视蜀军的形象,毕竟自称正牌王师,烧杀抢掠是绝对不行的,百姓的田地也不能随便夺取。因此,渭水河岸便出现士兵与百姓同时垦种的现象,这里的老百姓也不管皇帝姓“曹”还是姓“刘”,懒得理会国号是“魏”还是“汉”,只要自家一亩三分地不被侵夺就够了。
诸葛亮摆出持久作战的架势,司马懿也打起太极。两国几年战争下来,司马懿早就发现,对付诸葛亮的最佳办法就是不动——我不出手,只要紧紧咬住你,把你拖个一年半载,你就输定了。这个办法既可以避免损失,又可取得最后的胜利,何乐而不为呢?因此任凭蜀军将士如何叫阵,司马懿都装聋作哑,一概忽略。
转眼间,两支大军在五丈原相持了一百多天,形势对诸葛亮越来越不利。
首先,魏军的兵力不断增强。为了打败诸葛亮,皇帝曹叡拨出一支两万人的步骑兵,由征蜀护军秦朗指挥,增援前线。曹叡还下发一道诏书给司马懿,指示说:“一定要坚壁清野,采取守势以挫敌锋芒。敌人进攻不能得逞,撤退也捕捉不到战机,时间长了粮食就会耗尽,他们又无法抢掠到物资,势必要退走。等他们撤走时,再去追击,这乃是全胜之道。”曹叡确实是一个军事奇才,他的观点与司马懿也是不谋而合,无怪乎司马懿能得到特别的器重。
其次,东线吴军全线撤退,魏国压力骤减。东线战场只打了不到两个月,随着魏明帝曹叡亲征,孙权不敢恋战,匆匆撤走。进攻襄阳的陆逊孤掌难鸣,也只能鸣金收兵。这样,魏国从两线作战中解放出来,可以全力对付诸葛亮。魏帝曹叡胸有成竹地说:“孙权已败走,诸葛亮必定吓破胆,司马懿的军队足以战胜,我不必担忧了。”
曹叡深信,只要司马懿贯彻执行坚壁清野的策略,打败诸葛亮就没有悬念。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更加迫切地想诱使司马懿开战,他派人终日叫骂,试图激怒司马懿。岂料这位魏国统帅忍耐功夫十分了得,你骂我乌龟我也不出来。尽管笔者十分佩服司马懿的深厚涵养,不过他的火候还没有达到无我的最高境界。有一次,他差一点就上了诸葛亮的当。
为了引蛇出洞,诸葛亮无所不用其极,竟然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的头巾、首饰、衣服,嘲笑他的表现就像个娘们。这回司马懿面子上挂不住了,恨不得出马与诸葛亮一决雌雄。要知道魏军中有不少人对他的乌龟战术相当不满,诸葛亮的嘲讽仿佛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这些人多少有点幸灾乐祸。
是战还是不战?若是继续置之不理,难免被讥笑;若是选择出战,则会落入诸葛亮的陷阱——蜀军巴不得求战以打破沉闷局面。关键时候,司马懿还是以无比坚忍的毅力抑制住了冲动,他选择了一个聪明的做法:上书皇帝,请求出击。
在此之前,皇帝曹叡就有不得出战的诏令,这个诏令固然有约束力,但不至于捆绑住司马懿的手脚。司马懿请战,无非是做做样子,让部下们看看,他也是个热血男儿。他心里明白,反正请战的要求,皇帝是不会批准的。果然,皇帝不仅没同意,还派卫尉辛毗持节前往司马懿的兵营担任军师,制止出兵。诸葛亮用尽机谋,还是未能诱敌出战。
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持节前来,看来敌人不会迎战了。”
诸葛亮对司马懿十分了解,他叹道:“司马懿本来就不想出兵,他装模作样地上书请战,不过是向部众表示自己不畏战罢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要是他有把握打败我们,还犯得着千里请战吗?”
对蜀军而言,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粮草不足或魏军避战,而是统帅诸葛亮的健康。
这些年来,诸葛亮呕心沥血,忘我工作,身体健康大受影响。这次出征,又跋山涉水,风吹日晒,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他预感到生命的烛火将要燃尽,希望在死之前,能够大破司马懿,为国家争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间。他派使者前去羞辱司马懿,企图将其激怒,但没成功。倒是司马懿抓住这个机会,从使者那里,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的线索。
司马懿对使者闭口不谈军情,只旁敲侧击诸葛亮的病情。他问诸葛亮每天吃多少饭,睡多少觉,办多少事。使者说,诸葛亮吃的就只有区区几升;晚睡早起,睡眠时间很少;军中责罚二十杖以上的事,都得他亲自处理。使者走后,司马懿笑着对身边的人说:“吃得少做得多,他还能活多久哪?”
诸葛亮是十分勤政的丞相,凡事必躬亲。你可以说这是优点,也可以说是缺点。人不是机器,又没有三头六臂,怎么可能什么事都自己做呢?特别是坐到丞相这一级别的位置,更要学会抓大放小。
诸葛亮自掌权开始,就一直改不掉这个毛病。比如说日常工作,他不仅要亲自批阅大量的公文,甚至还亲自检查账目,每天挥汗如雨。政府部门的人那么多,为什么要事事躬亲呢?只能说诸葛亮不信任别人,觉得别人可能做不好,或者会刻意隐瞒。时任主簿的杨颙曾警告他,做事一定要有所分工,所有的事都一个人做,结果就会什么事也做不好。“三公”的责任是思考国家大事,具体执行应由下一级去做。两汉名臣丙吉、陈平都是抓大放小,对于具体细节,他们会说“自有人负责”。他劝诸葛亮不要亲自去做核算账目这些小事,不然就会累趴下。当时诸葛亮对杨颙所言甚为欣赏,只是性格如此,想改也难。
这时,诸葛亮病情的恶化已经不是秘密了。
诸葛亮是蜀国柱石,要是他倒下了,朝廷怎么办?皇帝刘禅向来是个没主见的人,他开始不知所措了,便派尚书仆射李福前来探望丞相,并且询问国家的大政方针。诸葛亮虽卧病在床,仍是知无不言,李福牢记在心,回去向皇帝复命了。不料李福刚回几天,就又风尘仆仆地来了。
还没等李福开口,诸葛亮便说:“我知道你为什么回来,因为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未决定。你是想问谁适合接替我的位置吧,蒋琬可以。”
李福听罢大为叹服,说道:“确实,我回来的原因就是这个。请您再说说,蒋琬之后,还有谁可担起此任呢?”
诸葛亮答道:“费祎可以。”
李福又问:“费祎之后呢?”
诸葛亮望着窗外遥远的天边,感觉天地之间,人多渺小啊,再明智的人,又能看得到多远呢?想到这里,他默然无语。
其实李福问的,就是皇帝想知道的。诸葛亮重病缠身,不一定过得了鬼门关,皇帝习惯了享乐,治理国家他可不会,最好能有个靠得住的人——不,最好有两个,三个,留着备用。诸葛亮推荐的接班人,一个是蒋琬,一个是费祎。当时费祎是侍中,蒋琬是参军,都是诸葛亮说的“贞良死节之臣”。
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称得上是名臣的典范。古代的名臣很多,诸葛亮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第一,诸葛亮寄托了天下读书人的一个梦。
“三顾茅庐”是一个梦,诸葛亮是被“请”出山的,不是请一次,而是请三次。三顾茅庐的是谁呢?是未来的皇帝。细数历史上的名臣,有几个人的发迹是从被“请”出山开始的?而且诸葛亮在出山前还没干过什么大事。就冲着这一点,他就足以令后世文人羡慕忌妒恨了。读书人的理想,不外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怎么治国?要怎么平天下?只有一个途径:货与帝王家。你得把才能卖给帝王家才行。可是读书人总是有爱面子的,我去求帝王与帝王来求我,那是完全不同的——帝王来求我,是多么神气的事呀。因此,“三顾茅庐”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文人通过历史、小说、戏曲、诗歌等载体,把诸葛亮塑造成神一般的人物,背后是有一句写给皇帝看的潜台词的:你们得像刘备那样,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有付出才能收获不世之人才。
第二,诸葛亮拥有令人眼红的君臣关系。
君臣关系是封建王朝最复杂的关系之一,君主要统治国家,不可能单干,君主离不开臣子,却又得防着臣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些名臣,与君主的关系都令人向往,比如前面提过的管仲与齐桓公,乐毅与燕昭王。说实话,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在历代君臣中是最受人羡慕的。管仲还曾经射了齐桓公一箭,这叫善终不善始;乐毅在燕昭王去世后就不受重用,这叫善始不善终。至于唐之魏征,唐太宗火起来还要砍他脑袋;明之张居正,死了就遭到了清算。而那些功高震主被屠戮的功臣,更是数不胜数了。
看起来诸葛亮实在是太幸运了,从一开始,刘备对他的信任就是无条件的,至少从史料来看,两人没有过大的矛盾。白帝城托孤,更是君臣相互信任之写照,从此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刘备之恩德。这种君臣关系,在古代听上去像是神话,怎不令后世读书人感动得落泪呢?其实,能形成这样的君臣关系,固然有刘备对诸葛亮无比信任的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尚未统一。譬如刘邦、朱元璋等人,还没得到天下前,也是求才若渴;得了天下,则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刘备死得早,才确保了和谐的君臣关系善始善终,若他再多活几年,天晓得会怎么样。
第三,诸葛亮堪称全方位的典范。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很多,不过,兼备以下三条的就少而又少了:其一,有仁人君子之心;其二,有英雄豪杰之才;其三,有忠臣义士之节。宋人戴少望认为,只有诸葛亮一人身兼以上三条。因为仁厚,百姓爱戴他;因为忠义,历代统治者也标榜他为人臣的榜样。久而久之,诸葛亮的形象便越来越高大,最后几乎变成无所不能的神。什么“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传说,把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说得玄乎其玄的,使他几乎成为智慧的代言人。
第四,诸葛亮的文章与格言助推了他的名望。
只要翻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诸葛亮的《出师表》都是不可或缺的名篇。前后两篇《出师表》,写得并不华丽,真正打动人的是一个政治家的忠诚,特别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句,已是家喻户晓的名言。他的另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同样广为流传。这两句名言,也是诸葛亮人格的写照。纵观历代政治家,几乎没人能写出堪与诸葛亮相媲美的格言,难怪乎“诸葛大名垂宇宙”了。
在治国上,诸葛亮很有一套。他把法家的严厉与儒家的仁厚结合在一起,对此,陈寿有着最贴切的评价:“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在三国之前,重刑法者给人的印象都不好,比如商鞅、李斯,因为他们只在乎效果,而完全弃道德于不顾。诸葛亮执行军法是比较严厉的,比如斩马谡,这虽有可争议之处,但也不能认为是冤杀。而在政治斗争中,他手段又是温和的,比如处置李严时,并没有采取杀人灭口的手段。
在大战略方面,诸葛亮有着长远的目光。初出茅庐的“隆中对”,向落魄中的刘备指明了进军川蜀的战略大方向,这是让刘备否极泰来的关键性策略,难怪乎刘备对他无条件地信任。联吴抗魏是他的第二个大战略,在荆州丢失、关羽身死、刘备夷陵大败的背景下,他能从战略高度出发,坚持联吴抗魏的方针,殊为不易。怀柔蛮夷是他的第三个大战略,他攻心为上,对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归服,不仅为蜀国赢得了内部的稳定,还吸纳了大量蛮夷武装力量。
不过,诸葛亮的弱点也是明显的。
首先,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强。中国人几乎都知道《三国演义》,小说把诸葛亮塑造成为一个军事奇才,这是不符合历史的。陈寿评价他:“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的评价可能更有代表性:“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这个评价一针见血地指出,诸葛亮的机谋权变水平是不够的。五次北伐兴师动众,却每每光打雷,不下雨,稍稍遇挫,便束手无策,基本上都是无功而返。
其次,诸葛亮用人的本领不高明。诸葛亮将权力都操之在己,凡事亲力亲为,唯恐哪里出差错,对别人的能力不是太放心。他好不容易看上的马谡,本是谋略家,却偏偏被他派去前线指挥作战,出了事后又一杀了之,自毁长城,这是用人不察的证据之一。对于大将魏延多次提出的取道子午谷攻长安的计划,诸葛亮一概否决,在自己屡屡受挫之时,也不愿意尝试,弃良将于不用。宋代著名军事理论家何去非曾评价诸葛亮:“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如何用好手下这帮人,这种领导的艺术,诸葛亮还是略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