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东吴大帝的霸业 称帝前的试探(1 / 1)

在曹丕生前,魏频频对东吴用兵,因此孙权的战略是全线防御,特别是守住长江防线。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叡继位。孙权不把小儿辈放在眼里,开始积极调整战略,由守转攻。吴国兵分两路,一路攻襄阳,一路攻寻阳。这是一场试探性的出击,结果证明,在陆地上,吴军不是魏军的对手,吴军的两路进击分别被司马懿、曹真击破。

北面受挫,南面又出现变局。

这一年,东吴交趾太守士燮去世,南方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士燮名义上是交趾太守,实际上他掌握的不是一个郡,而是交州七个郡。这七个郡,分别是交趾、九真、日南、苍梧、南海、郁林、合浦,大致是现今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的广阔地带。关于士燮,前文提到过这个人,他是汉末至三国时期南方的重要人物之一。汉末天下大乱,朝廷派遣的交州刺史频频被杀,交州七郡实际上已经脱离中央政府,士燮趁机崛起,成为交州最有权力的人物。后来士燮归附孙权,孙权授他“左将军”,仍领交趾太守。

士燮在交州七郡中拥有无人可及的威望,是交州的实际领袖,而朝廷派去的交州刺史倒形同摆设,这时的交州名义上归附于东吴,其实独立色彩颇浓。现在士燮去世了,必须及时削弱士燮一族的影响力,把交州七郡纳入东吴政权的管辖范围。为此,交州刺史吕岱精心设计了一个计划。

首先,吕岱觉得交州地盘太大,整个岭南都是,东西纵横万里,不好管理,于是决定将其一分为二。他上书孙权,提出自己的主张:把交趾、九真、日南三个郡单独划为一州,仍然称为“交州”,由将军戴良出任交州刺史;把苍梧、南海、郁林、合浦四个郡划为一州,称为“广州”,由吕岱出任广州刺史。

其次,吕岱将士燮的儿子士徽调任九真太守,并加封其为安远将军;由校尉陈时出任交趾太守。

孙权批准了吕岱的计划,然而,士徽却暴跳如雷。

士徽反应激烈是理所当然的。士燮经营交趾数十年,这里就是士家的老巢,老爹去世了,儿子接着经营,不是天经地义吗?可是吕岱却偏偏要把士徽从交趾调走,去当什么九真太守,不是要让猛虎脱于山,让蛟龙脱于水吗?这不明摆着是要削弱士家的力量吗?

士徽是绝不会把交趾拱手让出的,他未经吴王的任命,就自封为“交趾太守”,拉起武装队伍,拒绝“交州刺史”戴良入境。这么做,无异于宣布与东吴一刀两断。

与纷纷扰扰的北方相比,交州可算得上是乱世中的一片乐土。老百姓安居乐业,已经很多年没有刀光剑影了。士徽突然间要点燃反叛之火,有些人显然不愿意。柏邻是士燮的故吏,他苦苦劝说士徽,不要与东吴政府对抗。士徽勃然大怒,下令把柏邻鞭笞至死。柏邻一死,他的哥哥柏治大为悲痛,率自己的族人进攻士徽,无奈势单力孤,没能打赢。

吕岱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遂上书吴王孙权,请求讨伐士徽。他亲率三千名战士,扬帆启程,乘着舰船,走海路直扑交趾。交趾在今天的越南北部,东汉初名将马援曾经南征交趾,标铜柱于此。有人对吕岱说,士家经营交趾很长时间,在当地威望很高,不能掉以轻心。吕岱回答说:“士徽虽图谋不轨,却不曾料到我来得这么快。我轻装疾进,攻其无备,定能大破之。如果我行动迟缓,他一定会有所警觉,婴城固守,七个郡上百个蛮族部落必起而响应,到时就是智谋超群的人也无能为力了。”

吕岱所料不差,士徽若是有他父亲那样的本事,占据交趾,振臂一呼,交州七郡将不再是吴国的土地。然而吕岱突然杀到,令士徽心中大恐,不知所措。此时,吕岱又派士燮的侄子士辅前往劝降,士徽毕竟没什么政治头脑,带着兄弟六人出来投降,哪知吕岱一心想邀功请赏,不顾及承诺,把士徽等人全部斩首。

吕岱的所作所为大大激怒了交趾人,士徽的大将甘醴与曾经反抗士徽的柏治,二人同仇敌忾,联合起来进攻吕岱。吕岱还真有些本事,他顽强地顶住了进攻,率自己的三千战士大破甘醴、柏治的军队。

考虑到交趾爆发叛乱,为了便于统一指挥,东吴政府撤除了“广州”,恢复了原来的交州。也就是说,交州七郡全在吕岱的统辖之下。交趾叛乱平定后,吕岱转而进攻叛军的另一大本营九真,经过一系列战斗,斩俘数万人,取得赫赫战果。

吕岱还不满足于现在的胜利,他派手下官员南下,向中南半岛南部各国宣扬东吴的国力,扶南、林邑、堂明等国家纷纷向吴王进贡。此时孙权虽然还不是皇帝,却已然像皇帝那样接受各国使节的朝见,可谓是风光无限。

吕岱用铁腕手段清除了士燮家族在交州七郡的势力,令东吴对南方的统治力大大增强,同时,东吴也更能集中力量于北方,对付强大的曹魏帝国。

公元228年,东吴的盟友蜀汉发动大规模的北伐之战,诸葛亮兵出祁山,魏国皇帝曹叡急调张郃率五万人马入关中,魏帝自己也亲抵长安。

孙权敏锐地意识到:机会来了。

此时东吴正面的敌人是扬州牧曹休,其麾下有十余万精锐部队。在陆地战场上比拼,吴军毫无优势可言。怎么办呢?孙权想到了一个妙计:诱敌深入,围而歼之。

问题是如何诱敌深入。

孙权的想法是鼓动几个山越人的领袖去游说曹休,引诱他带兵前来。山越人是南方蛮族的统称,又称百越,跟吴国政府关系很复杂,多次起兵反抗,又多次被镇压。正因为如此,孙权希望曹休会上当。他把这件事的具体工作交给鄱阳太守周鲂去做。

周鲂没有请山越人帮忙,他对孙权说:“山越首领不过是跳梁小丑,不能太信任他们,否则一旦消息泄露,曹休就不会上钩了。”

孙权问道:“不派山越首领去,那派谁去呢?”

周鲂答说:“我派亲信带上一封书信去引曹休上钩,就说我遭到吴王的斥责,担心被处死,打算献出鄱阳郡投降魏国,请求曹休出兵接应。”

此计大妙!为了假戏真做,孙权装模作样地派人前往鄱阳调查周鲂,周鲂也装出惊慌失措的样子,甚至把头发都剃光了。两汉以来,儒学大行其道,儒家主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是不能轻易剃掉的,周鲂剃了个光头,不是装酷,而是表示请罪,请求宽恕。这一切,很快便通过间谍的报告,为曹休所知晓。

不久,周鲂派亲信秘密送了一封投降书给曹休,表示愿意献鄱阳城归顺魏国。曹休大喜,他一点儿都没有怀疑,爽快地答应出兵接应。

魏国皇帝曹叡对这个情报很重视,因为鄱阳郡在长江南岸,倘若周鲂投降,意味着魏国的势力将跨过长江。如果曹休得到鄱阳,便获得了一块军事基地,打击东吴就易如反掌了。

为了令整个策反计划无懈可击,曹叡同意曹休率领步兵骑兵共十万人,南下皖城接应周鲂,一旦事成可迅速插向长江南岸。同时,司马懿在西线发动对江陵的进攻,贾逵在东线发动对东关的进攻,目的是在两翼牵制吴军,以免关键时候周鲂起事失败。

可以说,魏国的计划堪称完美。只是,曹叡没想到,周鲂投降不过只是一个诱饵罢了。一张巨大的网已经张开,就等着曹休送上门来。

曹休要南下接应周鲂,皖城是必经之地。皖城是东吴长江北岸重要的城池之一,为了诱击曹休,吴国已经在此做了精心的准备。

孙权亲抵皖城,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全权指挥作战。还记得夷陵之战吧,当初陆逊当总司令,许多人不服,不听从他的命令。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孙权授陆逊一把黄钺。黄钺就是大铜斧,这把大斧头并不是用来砍人的,而是君主权力的象征,有点类似后来说的“尚方宝剑”,表示有诛杀之大权。孙权还按照春秋战国时代的礼仪,手执马鞭接见陆逊,意思是说,我甘愿为您驾车。这种礼仪还有另一个形式,就是君主亲自给将领推车,以表达一种无以复加的尊重。只是春秋战国之后,这种传统几乎绝迹了,现在孙权将其复现,可见他对陆逊是何等的尊崇。孙权不长于兵略,但没关系,只要他能拥有陆逊这样的名将就够了。

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两人分任左督、右督。朱桓与全琮皆为一时之名将,在曹丕第一次南征时,朱桓以五千人之弱势兵力,顶住曹仁数万大军的围攻,一战成名。全琮是在战斗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他参加过平山越之战、伐关羽之战,在曹丕第一次南征时,他作战勇猛,战后被提拔为绥南将军。

三大巨头各自领兵三万,分头部署,由陆逊统一指挥,全军总计九万人,与曹休的十万人马相比,并不占有优势。

却说曹休一路南下,发现情况不太对头。吴军似乎知道他要前来,早有防备。曹休瞅瞅身后十万雄兵,心想:就凭这十万大军,吴人就算搞什么花招,老子也不怕。想到这里,他毅然下令,继续向前推进。

在东吴将领中,朱桓是比较特别的一人,他胆子特别大,当年以寡敌强,毫不畏惧,故而一向对敌人十分轻视,尤其蔑视曹姓将领。他对孙权说:“曹休是因为皇亲国戚的关系才当上大将,并非智勇双全的统帅。我们若与他交战,他必定一战即败,一败就逃,逃跑时定会经过夹石、挂车两道。这两条通道十分凶险,如果派一万名战士断其退路,必可把他们悉数俘获,然后生擒曹休。”

计划这么美好,朱桓当然不想把功劳让给别人,他又说:“请派我的部队去断敌退路,如果运气好的话,曹休必定在劫难逃。到时我们便可乘胜**,进取寿春,割据淮南,进而窥视许昌、洛阳。这可是万世不遇的良机啊。”

仗还没开打,朱桓就唾沫横飞,描绘出一幅动人的蓝图,把所有人听得一愣一愣的。孙权回过头询问陆逊的意见,陆逊没有同意——他当然知道朱桓勇气过人,也很有谋略,但这个计划不确定因素太多。比如说,吴军在兵力上本来就居于劣势,要是先调一万人去埋伏,剩下的兵力能否打败曹休呢?要是没打败他,断其退路就成了一句空话。作为统帅,陆逊要全方位思考,不能把军事计划建立在幻想之上。

对于曹休这次深入吴国境内接应周鲂的行动,魏国内部也有人深表忧虑。前将军满宠上书皇帝说:“曹休虽然明智果断,但是他亲自指挥作战的次数不多,这次行军,背靠湖泊,面对长江,进军容易,撤退困难,在这种地形下作战是容易受阻的。”

满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曹休果然遇到大麻烦了。

曹休的大军挺进到皖城东北的石亭,临近吴军阵地,一场大战已是不可避免。曹休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他先将部队埋伏在两侧,以防吴军突袭。如果只是对付一路来犯之敌,这样的防御是绰绰有余的。然而,曹休还是低估了陆逊。陆逊不是一路出击,而是三路同时进击。他自己率中央军为主力,朱桓和全琮掩护左、右两翼。你想想,三路同时进击,曹休的伏兵能起作用吗?很快,原先隐蔽着的魏国伏兵就纷纷被吴国左、右两翼兵团清扫出来,陆逊从中央发动强攻,魏师大败。

这场战役,双方兵力相差不多,魏师有十万人,吴师有九万人,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但吴国是主场作战,对地形更了解,抗击入侵更是士气昂扬,加之以逸待劳,捞得不少便宜。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吴国统帅陆逊的水平要比魏国统帅曹休高明许多。这不是一场意外的战争,而是吴国方面精心设计的诱击战,魏国军队的任何动向,都在陆逊的掌握之中。

此役魏军死亡与被俘的人数超过一万人,更要命的是,运输粮食的牛马骡车损失了一万辆,物资辎重几乎丧失殆尽。

没有粮食,曹休剩下来的八九万人马,很快就要成为瓮中之鳖了。陆逊派出一支军队切断魏军后撤的夹石道,一旦合围完成,曹休的数万大军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生死决战,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

就在曹休几乎绝望之时,一支魏国军队奇迹般地出现在夹石。

莫非魏明帝曹叡还派出了一支特别行动队吗?

并非如此。前面我们提到,魏军是三路南下的,除了中路的曹休兵团外,还有西路的司马懿兵团与东路的贾逵兵团。这支从天而降的部队,正是贾逵兵团。贾逵的任务是出击东关(即战略要地濡须口),离曹休有数百里之遥,他怎么来了呢?

原来,贾逵进抵东关时,发现这里的吴军人数并不多,且没有备战。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居然疏于防备,这事十分蹊跷。贾逵判断,吴军主力一定都集中到了皖城,目的就是要围歼曹休兵团。他当机立断,马上命令全军放弃攻打东关,沿水陆西进,向曹休兵团靠拢。

先来说说贾逵这个人。

前文曾讲过贾逵的一个故事。那是在公元202年,袁尚派郭援攻略河东,贾逵坚守绛县,无奈寡不敌众,眼看沦陷在即,绛县的乡绅父老决定向郭援投降,但有一个条件:不许杀害贾逵。郭援入城后,要贾逵磕头,岂料这家伙硬骨头,宁死不肯。郭援大怒,差点儿将他处死。后来贾逵被囚,得到义士相助,才摆脱魔爪。

在曹操去世前后的那段时间,魏国政权能得以顺利交接,贾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做了三件重要的事:其一,拒绝秘不发丧,公开发布曹操的死讯;其二,对青州军的突然离去,没有采取武力镇压,而代之以安抚手段,化解了一个潜在的危机;其三,对曹彰询问印玺、窥视神器之举,他立场坚定地给予批评警告。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贾逵是很正直、很有原则的人。不过,他与曹休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在政坛上,两人可谓是冤家一对。魏文帝曹丕曾经打算授予贾逵符节,都督一方军事。曹休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跳出来大加阻挠,说贾逵脾气不好,看不起其他将领等。由于曹休的横加干涉,曹丕最后没办法,只得取消这个任命。

贾逵很分得清私事与公事,与曹休的矛盾,那是私事,如今曹休兵团身陷危险,这是公事。他急行军二百余里,抓到一些东吴百姓,细细盘问后,得知曹休已经被击败,东吴正派军队抄截夹石道。贾逵的判断得到证实,东吴果然集中精锐部队对付曹休,战局之险恶更是远远超过他的预料。

救,还是不救。

贾逵的部将们面面相觑,要知道曹休兵团乃是主攻兵团,若是给消灭了,他们这支弱小得多的兵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大家提议说:不如观望,等待后续部队。

后续部队?曹休已经连一天都撑不下去了。贾逵力排众议,说道:“曹休已兵败,退路面临被截断的危险,进不能战,退不能还,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恐怕支持不到天黑。敌人认为曹休已经没有后援部队了,故而大胆追击至此。我们若轻兵疾进,出其不意,敌人必定受到惊吓而退走。要是在这里坐等后续部队,敌人就将彻底切断险要通道,到时我们兵力再多也无能为力了。”

这就是一位统帅应有的判断力与决断力。

贾逵加速行军,沿途留下小股部队,使其举旗擂鼓以作为疑兵,干扰吴人的判断,主力则杀向夹石。吴国人哪会想到魏国天降神兵,一下子被打懵了,慌忙撤走。贾逵的冒险计划大获成功,他一边据守夹石,一边给曹休部队提供给养,曹休这才死里逃生,躲过一劫。

按理说,曹休应该尽弃前嫌,感谢贾逵的救命之恩。不过,这个贵族公子哥骄横惯了,非但没有感恩之心,还埋怨贾逵救援得太迟。更过分的是,他居然摆起架子,要贾逵给他找回丢失的手杖。从官职上说,曹休是大司马,相当于全国武装总司令,而贾逵只是豫州刺史,差得远了。贾逵听了非常愤怒,他压住内心的怒火,淡淡地说:“我乃是豫州刺史,不是来找丢失的手杖的。”说完后引军而去。

虽说曹休侥幸捡回一条命,可毕竟被吴国人打得大败,损失了一万兵力以及无数的物资,堪称奇耻大辱。只过了一个月,他便郁郁而终。

这是东吴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战,也是孙权称帝前的试探性作战——在称帝前,吴国有必要向魏国秀秀肌肉,展示一下自己强大的国防力量,这是称帝最强有力的保障。

可是孙权没有急着称帝,不是他不想当皇帝,而是顾虑比较多。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乱世,草头皇帝多如牛毛,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旋生旋灭,屁股还没坐暖,就跟着皇帝宝座直接下黄泉去了,这样有什么用呢?所以在这点上,孙权是比较谨慎的。他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魏、蜀两国同时进攻,若魏国从北往南攻,蜀国由西向东攻,吴国必然灭亡。

他把称帝时间选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无疑是相当明智的。魏蜀一旦开战,战争将看不到尽头,这对吴国来说是最有利的。

对比诸葛亮的北伐,我们不能不说,吴国的军事思想更发达,军事人才更多,战役指挥更出色。蜀军的战法,给人感觉平淡乏味,很呆板,用古代军事术语说,就是偏“正”,少了“奇”,不出奇,怎么制胜?相较之下,吴魏之战看点更多。首先是诱敌深入的战略制订得非常出色,完全蒙蔽了敌人,使得吴国在整个战争期间始终掌握着主动权。其次,吴军在人数略少的情况下,差一点儿就打出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在战术运用上可圈可点。

此役证明吴国不仅在水师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在陆战上也毫不含糊。有这么一支卓越的武装力量,孙权可以放心地把皇冠戴在头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