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稳固南宁,则必守青秀山和三江口,我南宁三面环水,北面有青秀山,只要控制住青秀山,清军陆师便不得入,至于三江口,则关系到钱粮转运,故属下建议在三江口玲珑山和城北青秀山重新布置防线,甚至可以修城立寨,如此一来,南宁可保无虞。”
南宁知府衙门,如今的广西提督临时行辕内,柘戎营副将张大全侃侃而谈,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
“张副将说的一点也不错,青秀山虽然不高,只有三十余丈,但形势险要,且山上有天池环绕,可作为天然屏障,若得兵数千,能抵数万大军,至于三江口,末将以为可在玲珑山设防,然后在三江口设置水寨和木城,以为掎角之势,如此南宁则稳若泰山。”
自清军退兵后,原南宁巡防营营官、现任疾火营副将张达也终于对琼州军死心塌地,他和张大全一样,也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对南宁的地理形势同样熟悉。
“那便依你们二人之见,在青秀山和玲珑山布置防线,以巩固南宁外围。”
南宁城防虽然坚固,但是仅仅依托城墙防守的话,实在是太过被动,所以马仲英对张大全和张达二人的建议很是满意。
其余高起隆、廖进忠、王永清等人也都是久经沙场之人,自然知道张大全他们说的在理,一个个不住地颔首称是。
“既然大家都认为此事可行,那本帅就留钢刀营、灭胡营以及震虏营镇守南宁,巴思克,本帅加你为南宁总兵,总督南宁防务,程荩为南宁知府,郭绍为宣化知县,署理南宁政务,廖将军,你尽快率本部军马占据钦州,疾火营随本帅出征琼州。”
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从南宁至琼州,水路差不多有二十天,所以马仲英决定趁着清军被尚之信和吴世璠牵制的有利时机,尽可能地巩固根据地。
据杨彦迪所说,琼州清军不过两千巡防营还包括水师,如今尚之信反乱,琼州不过孤城一座,马仲英可不相信,琼州守军会有多大的战斗意志,再加上有南下钦州的柘戎营,拿下琼州应该不成问题。
军议完毕后,马仲英就把此前在南宁之战中俘虏的六百余左江镇绿营和一百余八旗兵全部交给了巴思克。
之所以没有处置他们,是因为人力实在有限,如今既然要在南宁外围部署防线,那这些人就是最好的劳力。
当然就这近八百俘虏显然不够的,刚刚上任的南宁知府又在城中征集了两千民夫,一同修建南宁防御体系。
由于青秀山北麓有天池作为天然的屏障,所以巴思克就是下令在青秀山南麓可以上山的山坡上修建防线。
数千人同时行动,壕沟挖掘的进度很快,挖掘壕沟的工作自然是由清军俘虏负责了,为了防止这帮俘虏生事,在他们周围则布满了持刀拿矛的琼州军士兵,这些俘虏稍有异动,就会遭到负责看守的士兵乱刀相加。
连续砍杀了数十个有不满情绪清军俘虏后,再没有俘虏敢于反抗了,看着竹竿上挂着的人头,所有的俘虏都卖力地挖着土方,左江镇绿营还好,毕竟这种事,他们在清军那边也是经常做。
那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八旗兵就倒了大霉,平时他们哪里做过这种粗重的活,只挖了丈许长,就一个个累的大口大口地喘气,可他们刚想坐下来休息时,一旁看守的琼州军士兵就会无情地举起皮鞭,狠狠地抽打下去。
民夫们则是将挖掘上来的泥土沿着壕沟层层堆叠起来,形成了一道三尺高的泥墙,那些懂木匠活的民夫却是在削尖桩,制作木桥,因为根据巴思克的命令,为了方便上下山,这三条壕沟每隔一里都要配置一座吊桥,遇到战事,则可把吊桥收起来。
三道壕沟,三道寨墙,仅仅是青秀山一地,琼州军就要修建三道防线,每道防线相隔五丈,当然在每道寨墙后,肯定是要布置大量的滚木和擂石,以便于层层阻截可能进攻的清军。
青秀山北麓能攻山的区域不过四里左右,数千人同时行动,修建防线的进度却也不慢,仅仅半个多月,整个青秀山防线的主体已经构出筑完毕。
防线修建完毕后,巴思克又命人在青秀山倾斜的山道上,铺设了一条用圆木凭接而成的栈道,圆木两端皆用大钉牢牢固定在地上,用来转运火炮等重型武器。
现在数十门大小火炮铁炮正在这条山道上由人力往山上拖运,充当运输火炮的依旧是左江镇绿营和八旗俘虏。
半个月的严刑峻法,已经让这些俘虏无比顺从,即便是身边没有琼州军看守,他们依旧卖力地拖曳着火炮,那些八旗兵早就没了在大清那边的傲气,一个个眼神空洞地宛如行尸走肉地往山上攀爬。
过了三道连接壕沟的吊桥,就进了琼州军在青秀山的防御工事内部,距离寨墙最中心的区段,是一座座用茅草和枝干搭建的棚屋和白色的军帐,棚屋和军帐中并没有床铺,而是通铺。地上铺满厚厚的干草和树叶,上面再铺被褥,便是琼州军休息的场所。
玲珑山防线,琼州军采取了同样的布置,壕沟、寨墙、箭塔,星罗密布,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巨人,在玲珑山下的三江口处,修建了十二座木城,和玲珑山防线互为唇齿,木城就是是捆绑巨木而成的浮坝,坝面以土填平,可容纳士兵百人,火炮三十门,四角为尖顶,船只遇之立碎,称之为木城。ωωw.cascoo.net
至十一月初八,南宁城外围防线终于修建完毕,巴思克遂命李兴领震虏营进驻青秀山防线,秦怀忠领钢刀营进驻三江口防线,至于转运至山上的火炮,则由两营下辖之爆破队负责,自己亲统灭胡营坐镇南宁。
与此同时,广东尚之信也信守承诺,令两广总督金光祖将高廉绿营和碣石绿营的家小共计,一万三千余老弱妇孺通过水运,送至了南宁城,一万三千老弱妇孺换取近三千拥有即时战力的绿营兵,显然平南王爷认为他是占了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