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还于旧都(1 / 1)

勒保带领的人数是三人之中最多的,因此他发动的进攻时间也是最长的。

从1784年10月15日直到10月30日,勒保一直都在让手下的士兵们拼命发动进攻,而且因为他的炮位布置的较为分散,明军的大规模炮火反击只是导致了部分火炮的损坏。

之后第七师、第五师和第三师合力渡江,发动钳形攻势,将勒保带领的人都包围了起来加以歼灭,只是勒保和德楞泰、额勒登保一样胆小,脚底下抹油逃跑了。

其实也不怪他们三个人胆小,他们三个在历史上打仗都是身先士卒的,都是胆气绝伦之人,只是因为乾隆观遍满洲将军之中,只有他们三个还算是比较得力的人才了。满洲人虽然以武立国,但是到了现在,他们的那些血勇却快要丧失殆尽了。在历史上也是如此,到了太平天国战争的时候,科尔沁的僧格林沁一死,他们就没有像样的将领了,只能依靠曾国藩、左宗棠等等这些汉人地主武装军阀来维持满清的统治。

1784年11月1日,朱海涛来到了南京。

尽管没有万人空巷,尽管因为不久之前的战乱,这里的情况还显得非常萧条和破败,但是朱海涛的心情却没有因此而感到失落,相反的是,他感到无比的激动。因为他的到来,意味着大明在时隔一百多年之后,终于回到了炎夏的土地上,自己的复明大业,已经成功了一半。

南京现在正在执行军管,百业萧条,但是却很安全,没人敢出来作奸犯科,也能保证朱海涛本人的安全。

他先是在李德功等将领官员的陪伴下,绕着南京城墙转了一圈。因为有一百多年没有修缮的原因,加上之前战争的破坏,城墙已经破败不堪了,但是还算完整。

“这是太祖皇帝所亲自督造的城墙,果然坚固异常,时隔这么久了,还能保存这么完整。”朱海涛随手从城墙上捡起一块碎裂的青石砖,侧面还刻着烧砖人的名字。据说当年修建南京城墙时,朱元璋不惜举全国之力。据记载,他动用了全国五省二十八府,一百五十二州县,共28万民工,先后使用城砖3.5亿块,所有材质均是优质黏土以及少部分的白瓷土。

即便小到每一块城砖上,朱元璋也作了严格的规定,不仅工序十分繁杂,而且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最后还要在砖头上铭记造砖单位和各级责任人,以此作为验收和赏罚的依据。

此外,城垣用巨大的条石砌基,如从通济门至三山门之间的城墙就几乎全部用条石砌成。民间传说当时工作的石匠必须每天向监工交出三斗三升的石头渣子,如果达不到这个定额就要处死!

造城墙所用的石材几乎都取自汤山和诸山,据说,今天江宁汤山镇的坟头村就是当年被掩埋被处死石匠的地方。

史书中有关明城墙的说法并不夸张。1970年,在水西门至石城门挖防空洞时,一直挖到地下5米都没有挖到最底下的条石;1981年,修建城西干道时,赫然发现龙蟠里至汉中门城墙遗址下的条石最大者重达3吨!

被朱元璋寄予厚望,凝聚了无数工匠血汗的明城墙有多坚固,由此可见一斑。

1393年,“高坚甲天下”的明城墙完工,其城墙之高、修建时间之长和全部砖石结构为历代所仅有。

史书记载,南京城墙全长33.6公里,最宽处达到30米,最高处达60米!全部城墙或者依山(石头、马鞍、卢龙),或者傍湖(玄武湖、莫愁湖),或者因旧堤(玄武湖南岸十里长堤),占据了所有涉及到的山体和制高点。正所谓:“尽钟山之南岗,北据山控湖,西阻石头,南临聚宝,贯秦淮于内。”

他又来到了南京明皇宫的遗址上,看到它破败的样子,朱海涛不禁感觉非常难受。

这座皇宫在朱棣迁都之后,就没再怎么修过,而且经过清朝的故意损坏,现在建筑都已经荡然无存,仅剩下一些断砖碎瓦了。

因此,他立即就做出了一个决定——重修皇宫,就在这片遗址上,而且还要准备迁都,将首都迁到南京来,并将南京改为旧名应天府。

南京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旁边就是长江,水运方便,而且地处江南,是炎夏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当年朱棣迁都帝都之后,虽然能起到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作用,但是对于南方的经济控制力就弱了,如果当年没有迁都南京,甚至朱棣规定每隔多少年皇帝必须亲自下江南看看这里的情况,在这里办公,晚明的财政收入真不一定能差到那个地步。

“陛下,现在就进行迁都,是不是等和局成了之后再进行,这里靠近长江,虽然北面已经有些安稳,但是……”吴海在一旁说道,但是没说完就被朱海涛给拦住了。

朱海涛说道:“朕知道你要说什么,不就是害怕朕的安全吗?你放心,朕的大军就在长江边上,随时能够渡过长江去,况且当年成祖皇帝迁都北京,已经定下了天子御国门的国策,朕也不好更改了。”

“原来如此。”吴海只能说道。

“你快去准备一下吧,朕要不久之后就举行祭拜仪式,朕要在孝陵上对天发誓,告诉老祖宗大明回来了,而且还要彻底消灭胡虏,让大明的光辉永远照耀在炎夏每一寸的国土之上。”朱海涛背着手说道。

“是,臣这就去办。”吴海说完之后,就立即去办事去了。

与此同时,正在圆明园养病的乾隆和守候在他身边的和珅以及颙琰,也得到了三路反攻均遭失败的消息。

经过连续打击,乾隆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只要德楞泰三人他们能平安归来就好了。乾隆也算是一代明君,他能看出来,这三个人一定能成为满清朝廷的武力柱石,如果失去了他们三个,一定会导致满人武力上失去了支柱的。

现在也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了,他也不能因为这三个人的失败,就将他们怎么样了,将来还得靠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