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主旨并不复杂,但是却需要用心体察。如果家长愿意耐心地体察孩子,尝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大部分家长都会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为孩子焦虑,一筹莫展,另一方面又时时犯懒,懒得思考更懒得改变。
我曾目睹过这样的一幕:
一个四岁左右的男孩,站在干枯的灌木丛中,双手各执一根枯树枝。他身边几步远的位置,站着一位奶奶。男孩在灌木丛中突然摔倒,我在一旁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男孩的眼睛一不小心扎到那些枝杈上,真是太危险了。男孩摔倒后并没有哭,可是站在一旁的奶奶也没有什么动作,只是继续悠闲地嗑瓜子。随后,奶奶不知道说了句什么。男孩迅速地爬了起来,走出灌木丛,来到了奶奶身边。男孩的小脸摔得脏兮兮的,手里只剩下了一根树枝,他走到奶奶面前,忽然用树枝打了奶奶几下。
原来,小男孩是因为自己摔倒,受到了惊吓。在刚摔倒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更多地放在了对抗危险上,所以暂时忽略了因摔倒带来的恐惧和愤怒。但是男孩起身脱离了“险境”之后,刚才被暂时隔离的恐惧和愤怒情绪就又涌出来了。所以,他“后知后觉”地走到奶奶身边发作,用树枝敲打奶奶。
这时,奶奶愤怒地抢夺了男孩手里的树枝,扔在了地上,然后一只手拽着小男孩的胳膊,另一只手狠狠地打了小男孩几下,一边打,一边说:“你竟敢打我,快点给我道歉!”
我在一旁仔细地观察了男孩的反应:他刚开始打奶奶的时候,小脸绷着,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当奶奶刚开始打他的时候,他没有马上哭,但是他开始感到委屈但又压抑着,随着奶奶又打了他几下,他突然就大哭起来。
其实整件事的发生,前后不过一两分钟,但是这个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件,却可以折射出家庭教育的很多问题。
第一,家长如果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就容易忽视孩子的感受。
我们都生活在“关系”当中,这个关系,是指我们和别人之间发生的链接。在关系里,我们因为要和别人接触和碰撞,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当我们有情绪,尤其是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的时候,会惯性地专注自己的情绪,而忽视对方的感受。这就是造成很多家长知行不合一的原因,虽然家长想理解孩子,但是一旦自己的情绪被激怒时,就会不自觉地关注自己的情绪多过关心孩子的感受。
就像这个案例中的奶奶,当她被男孩打的时候,她感觉到的是愤怒,孙子竟然以下犯上,竟敢打她。所以,在愤怒的情绪下,她就很难关注到孩子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她因为着急发泄自己的愤怒,所以才会有狠狠地打男孩的行为,可能后续还会强迫孩子向自己道歉。
只有完成了这一系列动作,她才会感觉自己心里的气撒了,自己舒服了。
如果想避免这样的情形发生,家长就需要学会有效地疏导自己的情绪,或者给自己的情绪按下暂停键。当在意识层面有这样的提示之后,直接根据负面情绪做出反应的情况就会减少。
第二,对孩子的体察,最关键的一点是放下“道理”。
案例中的奶奶在训斥孩子的时候说:“你竟然敢打我,快向我道歉!”这句话背后,是对男孩行为的不认可,即“你打人,尤其是打我,是错的,是不能允许的”。在生活中,家长很容易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论出个是非对错,这是一种评判性的思维习惯。
过分地关注对错,会导致一个结果,我们常常活在“道理”里,而不是活在“感受”里。但事实上,我们首先是活在“感受”里的。大部分人所做出的行为反应,都是基于自己的感受做出来的。就像这位奶奶,她首先是对孩子打她这件事感到愤怒、不高兴,所以才有接下来的指责和行为。如果她不在乎被小孩子冒犯,那肯定就不会做出这种反应了。
大人如此,孩子也一样。孩子也是活在感受里的。事实上,所谓家庭中不恰当的养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创伤,其实就是一种感受上的创伤体验。
所以,忽略孩子的感受而一味地强调是非对错,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长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但是毫无效果的原因。在孩子的感受没有被理解、情绪没有被处理的时候,谈他行为的对错,除了让他感觉到二次创伤之外,毫无意义。
第三,体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读懂孩子真正的需要。
相较于给孩子一通打骂,或者给孩子喋喋不休地讲一些“正确但无效”的道理,细心体察和耐心引领,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所以,很多家长并不愿意用这么费劲的方式,觉得只是让孩子不犯错误而已,没必要这么“麻烦”。
“怕麻烦”实际上是一种思想上的偷懒。这样的家长,会用战术上的忙碌(表面上对孩子全面呵护,累得筋疲力尽)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不肯学习和自我成长)。
任何人,包括孩子,他们的行为都有自身的合理性。就像案例中这个孩子,他之所以会拿着树枝打奶奶,是由于他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摔了一跤的恐惧和对自己摔跤的挫败感,而做出的一种补偿。
当人有失误的时候,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往往都会下意识地寻找一个“替罪羊”,埋怨对方让自己生气,这样可以有效地化解自己无法面对自己犯错的挫败感。
很多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三四岁的幼童?
也许有人会说:“我就不是这样的人,我每次出了问题都会先查找自己的原因。”
如果你真是这样的人,那么真的值得我们赞赏。但是很多人的内归因并不是真正的内归因,而只是表面现象。比如同样是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意外状况,有的人坦然地承担责任,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而有的人内心恐惧犯错,但又不得不承担责任,所以在承担责任的同时还会伴有自责、内疚等情绪。后者虽然从表面上看和前者无异,但本质上却是内心没有依靠的无奈之举。
真正能够内归因的孩子,是在父母的引导下自主产生的,这样的孩子敢于且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真正自我负责的人。而对于另一种人来说,自我负责是无奈之举,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每次在他们犯错之后,都用“讲道理”的方式推卸责任,他们无疑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你错了,我没错。你自己必须为你的错误买单,承担责任,别指望我能理解你的情绪。”
第四,家长看不到孩子的需求。
家长做不到读懂孩子,有的人是源于认知受限,根本就不知道还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这个理念;还有的人是知道但是做不到。
比如案例中的奶奶,为什么她被小孩打的时候会那么愤怒呢?首先是源于她的认知,她觉得孩子是不能打大人的,打了就是“以下犯上”,这个评判性的认知在她的心中根深蒂固。其次是源于奶奶的情绪被小男孩激发了。在被小孩打的过程中,一定是她自己的“情绪按钮”被触发了。当她心中有太多的委屈被压抑,当面对比自己弱小的人,比如孩子,她负面情绪就更容易爆发,从被害者转变为施暴者,以此泄愤。
当然这不是家长故意要这样做,而是潜意识里的负面情绪在驱使着他们。从这个角度说,每个不能有耐心地理解孩子的人,其实他自己本身也是伤痕累累。
成长不是孩子的专利,恰恰相反,是父母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