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渤作为导演的处女作《一出好戏》正式上映,但是就在上映不久,于梦媛突然在微博爆料,声称《一出好戏》抄袭自己的剧本《男人危机》,一时间迎来无数吃瓜群众围观热议。有人坚决维护黄渤,有人站队支持于梦媛,但实际上都是网友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向进行的猜测,毕竟我们都属于“局外人”,对于事情的真相我们都不了解,就不要随便去评论别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评判他人。在不了解事实的真实情况,以己度人、妄加评论,很可能只是自己的臆想。或许我们说的时候轻飘飘,但实际上却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
朱秀全有次去给表姐当伴娘,当晚就住在表姐家。但是表姐家所在的小镇环境极差,全镇公交路线屈指可数,垃圾到处都是,重要的是还不通火车,每次往市里走都要坐长达四个小时的汽车。
朱秀全劝表姐:“这里环境这么差,为什么非要在这里落户,要不你和姐夫一起搬到城里住吧。”
表姐却摇摇头拒绝道:“或许你说城里很好,但是在我眼里这里也不差,就算我真的能够搬到城里去住,那么我的父母怎么办,我们多年的亲邻好友又该怎么办。况且这里还有我们无法割舍的回忆,离开了这里,总归有些不舍。”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很多人总是喜欢先入为主,喜欢用自己的思想去揣测、衡量别人。但事实却是我们可能根本不了解对方曾经有过的经历,心中有着怎样的痛处。而那些我们自以为做出的“公正”判断,其实往往都带着自己严重的主观色彩。
作家李尚龙曾说起过自己遇到的这样一件小事:当时,他在地铁里捧着一本莫言的《**肥臀》,旁边一路人看到书名,然后很鄙视地摇了摇头。
李尚龙觉得对方大概在想:“这家伙竟然敢在公众场合看黄书。”
所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在不了解别人、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就不要轻易下结论。不去随意评价别人的人生,应该是我们深入到骨子里的教养。
电视剧《匹诺曹》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大妈在健身房里因为运动过度,心脏停搏而死。她曾是体重超过90公斤的重度肥胖者,而在死亡之前,体重已经减到了70多公斤。
所有人都好奇她为什么要这样不顾一切地减肥,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因此,在媒体记者们面前,健身房的员工们纷纷贡献出了自己所知的八卦:“大妈的前夫两个月前再婚了,而且据说对方是一个特别苗条漂亮的女人。”“她肯定是因此深受刺激,才决定狠下心来减肥的吧。”
就这样,这群记者在没搞清事实真相之前,就以“切勿因爱美而过度减肥”为主题,播送了一期新闻。
而这些人不知道,她之所以如此拼命减肥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她的女儿需要接受肝移植手术。她的血型和女儿一样,但是医生说她有脂肪肝,只有减重30公斤,才能进行肝脏移植。
所以,为了挽救自己最爱的女儿,她才会在健身房里没日没夜地跑步。而这,是多么悲伤的理由。
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结果理所当然用自己的过程来解释,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我们总是习惯性的带上自己的思考去看待问题,但实际上每个人所处的角度都有所不同,性格与生活习惯也都存在差异,不顾这些客观条件去肆意评价他人的生活,未免显得有失偏颇。就像电影《搜索》中的高圆圆,因为拒绝给老大爷让座,就被众人集体指责“道德沦丧”。而这些人并不知道,上公交车之前的她,刚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目前正处于心灰意冷和恐惧之中。
其实有很多事情,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认识,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论断。因此,在没了解事实真相之前,我们先别急着站队。因为我们的一句恶意揣测,对当事人来说,也许会造成无法磨灭的痛苦。
就好比当年的阮玲玉一样,当记者看到阮玲玉的养母到法院起诉时,所有的人都认为阮玲玉不孝,认为她发达之后忘记了养母的养育之恩。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养母将她当作赚钱的工具,逼迫她嫁给富商之子,又在富商落魄的时候逼迫他们离婚,最后更是生生将阮玲玉闭上了绝路。
鲁迅先生就曾对此事发文,直言对于此中的是是非非,他不好多做评述,但是阮玲玉之死,却与当时报道该新闻的所有导刊有关。
正如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篇所说的:“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谁也没有权利去指手画脚,不随便评价别人的人生更是我们的一种修养。尤其当我们发现,自己并没有被赋予对别人进行论断评价的权利时,也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专注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