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缫丝(1 / 1)

中国历史常识 吴晗 696 字 14天前

养蚕缫丝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之一。

历来,人们都把养蚕缫丝的发明归功于传说中的黄帝的妃子嫘(léi)祖。历代相传,说她曾经劝导人们种桑、养蚕,教会人们缫丝、织帛和制作衣裳。后来人们感激她,奉她为“先蚕”。实际上,养蚕缫丝和历史上其他许多重大发明一样,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完成的。

1926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半个茧壳。据研究,这个茧壳埋藏在坑的底部,那里的土色没有受扰的痕迹,不会是后来放入的;茧壳的断面极其平直,不像是自然破损,显然是经过人工割裂的。由此可见,我们祖先至少在四千多年以前,就懂得采集蚕茧来抽丝了。不过,那时究竟是利用野蚕茧抽丝还是利用家蚕茧抽丝?现在一时还难以做出肯定的结论。

在殷商时候的甲骨文里,已有“桑”“蚕”“丝”“帛”等字。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其中还有一块把“桑”“蚕”二字合刻在一起的甲骨片;“桑”字的字形好像用手摘桑叶的样子,“蚕”字的字形好像虫蠕动的形状。桑、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表明,采桑是为了养蚕。这时,野蚕已变成家蚕,应该是无疑问的了。

随着养蚕缫丝技术的进步,我们祖先利用蚕丝制造出了各式各样的丝织品。现在能看到的最古老的丝织品,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殷墟武官村大墓和大司空村大墓发掘出来的殷商绢帛和它的残迹。这块绢帛虽然经过长期埋藏已经褪了色,但是它那细致匀称的纹理,却显示了当时丝织技术的一定水平。

周朝时,桑树的种植非常普遍。《诗经》中有很多篇章都提到桑,如《魏风》的《十亩之间》篇写道(本书所引《诗经》的白话翻译,都是根据余冠英的《诗经选译》):

一块桑地十亩大,

采桑人儿都息下。

走啊,和你同回家。

桑树连桑十亩外,

采桑人儿闲下来。

走啊,和你在一块。

有十亩大的桑田,许多人在一起采桑,说明蚕丝业在这个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

另外,与丝织业有密切关系的染丝业,也在这时相应地发展起来。《诗经·豳(bīn)风·七月》篇说:

七月里伯劳(一种鸟名)还在唱,

八月里绩麻更要忙。

染出丝来有黑也有黄,

朱红色儿更漂亮,

得给那公子做衣裳。

春秋战国时代,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出产丝织品。齐国的“齐纨(wán)”和鲁国的“鲁缟(gǎo)”,尤为著名。“齐纨”“鲁缟”精细、轻薄,誉满全国,行销各地,很受欢迎。

汉朝时,丝织品有锦、绣、绫、罗、绮(qǐ)、纱等很多类别。根据文献的记载和发现的实物来看,有些丝织品上还织有各种鸟兽、植物以及自然天象的花纹和多种多样的几何形图案。有的上面除了花纹以外,还织有“延年益寿”“长乐明光”等表示吉祥的文字。当时,汉政府在临淄还设立有专门的组织,集中了很多织工,来为皇室制作各种名贵的丝织品。

丝织品一向是帝王、贵族们的主要衣着原料,历代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都非常重视蚕丝的生产。战国时,孟子曾劝说梁惠王奖励农民种桑。据《吕氏春秋》卷第二十六《上农》篇记载,古代后妃们每年都要举行种桑、养蚕的仪式,以表示提倡蚕桑。秦汉以后,历代统治者也都采取奖励桑蚕的办法。

养蚕缫丝业起源于我国,传播于世界,它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

(易惠中 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