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一条擦汗的毛巾(1 / 1)

| |

-> ->

淮中城校场,沉重的喘息声传来,正在减脂减重的李解顺便又做了一组俯冲飞鸟,随后慢跑校场两圈,这才结束了运动。

“首李。”

鳄人亲卫给李解递上了毛巾,这毛巾价格极为昂贵,因为用到了木棉混纺。

此时木棉的名称极多,楚国所属的蛮夷,称之为“斑枝”,比如百濮、巴国等部族,有些就以“斑枝”为营生,专门提供“斑枝”丝给楚国。

而楚国,就用斑枝丝,加工成御寒袄。

楚国的御寒袄卖到洛邑,因为往往在外层附着吴锦或者其它丝绸,也多有称作“金缕”。

只从名字,就知道它价格极为昂贵。

吴国称呼木棉为“若木”,也就是李解读书时候学古诗,有句“无边若木萧萧下”里头的若木。

姑苏的木棉极少,但越国的木棉极多,只是木棉加工不易,但在李解这里,却不是什么问题。

试制了一批木棉布,只要原料足够,江阴邑的水力纺车,一台机子,一天能加工纱锭一百二三十斤,差不多就有十匹布的用量。

正常情况下,一台机子一个月的产量,就是三百匹布。

只不过木棉难得,就算现在广种木棉,成熟期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

李专员还在读书那会儿,当时因为棉花用量紧张,学校受直管部门委托,进行过论证研究,并且攻克了木棉容易压扁毡化的问题,使得实用性技术指标上,可以跟九孔涤纶媲美。

同时还有涤纶远远达不到的各种优势,这也让木棉棉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都是中高档面料,从未流入过低端市场。

纺织学院当初的几个拳头产品,木棉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李解大学还没毕业呢,家里的纺织厂就倒闭了,无奈之下,走上了一条奇葩的发展路线。

不过当看到姑苏有“若木”“金缕”商人的时候,李专员还是相当的感兴趣,这玩意儿给这帮土鳖,当真是糟践。

随便搞搞,就是一条上好的毛巾,用来擦身上的臭汗。

当然了,主要还是为了大小老婆们的身体着想,生理期的时候,那叫一个难受。

有了木棉,安尔乐也好,护舒宝也罢,弄一点竹炭粉磨夹层,效果非常好。

至于说木棉的产量,李专员是一点都不指望的。

他读书那会儿,纺织学院里的大牛,也只是把吉贝种的成年树单产拉到三十斤左右,注定要做很长一段时间的中高档货。

至于说草棉……李专员跟淮县县师那个秦国老哥聊过,反正秦国没搞到类似木棉一样的东西,羊皮倒是搞了不少,但没啥卵用。

不过水力纺车的主要加工产品也不是棉花,甚至连丝绸也不是,而是苎麻。

丝绸的货币价值远比商品价值大得多,除非又没钱了,李解才会加班加点,让全家老小一起忙起来,多印一些钱出来进行大额支付。

没办法,这年头的大额支付,除了黄金,就是丝绸。

高档的丝绸,跟大额支票差不多。

至于镈币、铜钱,都是小额交易……

衣食住行的“衣”,重头戏还是麻纺。

只不过这年头的麻纺技术非常落后,而且就跟加工材料的名字一样。

一头乱麻,超级麻烦!

李解跑来淮中城减脂减重,也并非全靠盘玉玩蛇,反正现在两条蛇一条也不能撸,就得找点事情做。

把淮中麻纺厂的位置敲定在“颍汭”,淮水的水力资源丰富,而且用来带动往复式的软麻机也要容易得多。

光靠人的话,做死也没多少产量。

复刻江阴邑的那些机子,半年内就能把产量拉上来。

而淮水两岸,除了充当粮食产区之外,也是重要的麻料产区。

这是个大工程,半点松懈不得。

不过启动整个大工程之前,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陈国的借粮行动成功与否,其实也事关到淮中城明年产量是高呢,还是低。

借不到粮食,明年麻料种植范围,可能就不是很大,毕竟首先要保证吃饭问题。

有饭吃,还能琢磨其它有的没的。

借到了粮食,李专员就打算一步到位,大片区的麻料种植,收割起来也容易得多,再者对于普通野人、夷人来说,苎麻也好黄麻也罢,偷多少都是有限。

毕竟加工困难,不及时加工的话,生麻也是要烂碎的。

李解的打算,就是在外围种植麻料,靠近淮中城的地区,则是种粮,优质土地,当然是优先供应给粮食。

在淮中校场锻炼了一番,换上了一身t恤和沙滩裤,踩着芒鞋的李专员一边走一边问:“子起那老东西去了会稽山?”

“回首李,商君派人来说,猜测是去了会稽山。”

“那就肯定是去了。总不能去姑苏吧。”

李解笑了笑,“想必无忌已经让人偷偷地跟着子起了吧?”

“是。”

“那就好。”

突然想起了什么,李解又道,“让人回江阴,直接找子起族人询问,问问看那老东西去哪里鬼混了。”

“是!”

找不找得到子起,李解不在意,但万一子起的人头有用,也能扔给姑苏的那群杂碎。

反正按照约定,他对子起的族人,也算是提供了庇佑,现在子起的子侄们,也有在江阴邑中帮忙的,倒是要比很多外来士人更听话一些。

“这老家伙……难道真就是为了吊唁一下自己的老板?”

摩挲着下巴,李专员压根不信子起这种人能这么思想单纯。君臣感情肯定有,但老妖怪死都死了,活着的人考量,肯定不会站死人那一边。

“琢磨啥呢?”

李解想不通,这年头好些精英的想法,在他看来都是逻辑不通的,但这本身是他自己和时代主流的三观冲突。

“会不会是找之前背地里搞事儿的家伙单挑?”

突然想起来,之前忽悠了公子巳左右的王宫宿卫北上,吴水那帮家伙,现在也没啥消息,现在看大舅哥的意思,子起也是往北方去了,总不能是去逼阳国养老吧。

大胆地想一想,搞不好子起就是去更北方。

“这老家伙……还挺能跑的。”

李解骂归骂,但还是挺佩服这个老奸,居然在吴国大变的最后时刻全身而退。不但全身而退,连家族都保住了。

对比一下看躺着中枪的贾氏,根本就是天上地下,做官做人的差距,真是大到惊人啊。

“李君。”

正当李专员还在琢磨子起的事情呢,却见“小青”昂首阔步走了过来,李解见状,连忙上前搀扶:“你走路以后要小心点,宁肯慢,不要快。”

“这是为何?”

“君子如玉,温润如玉,慢一点更有君子之风。”

“好。”

一身男装的妫蓁想了想,点点头,接受了李解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