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鸠(jū jiū)(1 / 1)

雎鸠是什么鸟?它是传说中的“捕鱼高手”吗?

国风·周南·关雎(节选)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qiú)。

听我讲诗词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也是家喻户晓的名篇。节选的大意是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关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节选的几句用了“兴”的表现手法:用和鸣的雎鸠,咏叹君子和淑女的情感。

雎鸠尖利的爪子看上去像钩子,凭借它,雎鸠可以抓起鱼在空中飞行好长一段时间。

鸟儿有历史

雎鸠是古时对擅长捕鱼的鸟类的称呼,有说法认为它是一种名为冠鱼狗的翠鸟。不过,更加广为认可的说法是,雎鸠是一种名为鹗的水鸟。《尔雅》中的解释说:“雎鸠,王雎。”晋朝学者郭璞曾注解:“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鹗的寿命较长,有20~30年之久,它们配对后往往相伴终身,这也符合古人对雎鸠情感忠贞的印象。

博物小课堂

名叫鹗的鱼鹰

鹗又叫鱼鹰,喜欢在岸边的大树上营建起庞大的巢。一般情况下,一对鹗要在这座“房子”里住上好几年。尽管鹗在世界各地的分布非常广泛,但是它们仍属于珍稀鸟类。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清澈的水,水里有鱼,方便筑巢的大树,远离人类。

鹗会在树顶或大平台上筑一个很大的巢。

不会被打湿的羽毛

鹗的羽毛坚硬而光滑,即便沾了水也不会被打湿。这是因为它的尾骨腺能分泌一种润滑羽毛的物质。

“捕鱼高手”

鹗在的爪空子中很,长发,现张适开合呈捕弓捉形的,猎敏物捷便而伸有出力爪。子它,们又常稳常又低准飞地盘旋扎入水中,狠狠抓住猎物。无论是湖泊,还是小河,鹗都能一展身手。但是有一点,水域必须洁净清澈,水混浊了,鹗就发现不了猎物了。

此鱼鹰非彼鱼鹰

不过,同叫鱼鹰的还有一种和人更亲近的动物——鸬鹚(lú cí)。它不属于猛禽,而属于鹈(tí)形目鸬鹚科的鸟类,嘴长呈钩状,能在水中长时间游泳追逐猎物。它每次捕鱼能在水下待28秒左右,潜水深度平均可达5.8米。因为鸬鹚的羽毛上没有防水的油脂,所以全身浸透水后的鸬鹚会显得有些笨重。

鸬鹚

虽说爱吃鱼,但鸬鹚也不是只吃鱼。除了鱼类,鸬鹚也会捕食甲壳类和两栖动物换换口味。有时候捕不到鱼,鸬鹚还会化身“强盗”,直接从其他鸟类的嘴里抢鱼。可别的鸟儿也不是吃素的,因此,鸬鹚也会遭到一些鹭科鸟类的抢食。

鸬鹚的“打工”生活

过去上渔夫们会用一些植物的茎编织成绳子套在鸬鹚的脖子这样的绳圈既不影响鸬鹚的正常生活,又能确保它们吞下大鱼。每当鸬鹚捕到大鱼,在吞咽的时候就会被绳圈挡住,然后渔夫只需要一撸,大鱼就会从鸬鹚的口中吐出。完成捕鱼务后,渔夫会给它们一些小鱼作为奖励,小鱼没那么大,自然可以穿过绳圈被鸬不下大鱼。每当鸬鹚捕到大鱼,在吞咽圈挡住,然后渔夫只需要一撸,大鱼就吐出。完成捕鱼任务后,渔夫会为奖励,小鱼没那么大,自然鹚吃进肚里。现在有了工具,大部分地方不能有稳定的捕鱼量了。

自然放大镜

观察一下鱼鹰和鸬鹚,它们有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