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hú lu)(1 / 1)

一株葫芦能结果吗?为什么葫芦在中国非常受欢迎?

照葫芦画瓢

听我讲成语

这个成语出自宋朝魏泰创作的文言逸事小说《东轩笔录》的第一卷。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以求升职,于是劝宋太祖赵匡胤重视文字工作。宋太祖却认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现在这个成语比喻照样子模仿。

菜里有历史

在人类会自己制作瓶瓶罐罐之前,葫芦是好用的天然容器。它可以装酒、装油、装豆子……葫芦在中国的栽培历史相当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人工栽培的葫芦就已经是房前屋后的常客了。不过,虽然中国有数千年的葫芦栽培和使用历史,但华夏大地上并没有野生葫芦分布。中国的葫芦究竟从何而来,也成了个不大不小的谜题。

一株葫芦不结果?

葫芦小时候是长在藤蔓上的,如果你在阳台上种了一株葫芦,那是万万不会有小葫芦的。葫芦藤子上有两种花,一种是只会提供花粉的雄花,还有一种是提供胚珠结果子的雌花。这是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就像人类的近亲繁殖会带来遗传病、体质孱(chán)弱等问题一样,植物也害怕近亲繁殖。葫芦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同一株葫芦藤上的雌花和雄花不会在同一时间开放。所以,葫芦妈妈想要孕育种子,那花粉必须是从另外一株葫芦藤上的花来的。

博物小课堂

葫芦的胎座

胎座是植物的胎盘,位于果实内生产种子的地方,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母亲孕育婴儿的胎盘。

西瓜的胎座

胎座和胎盘的主要作用都是为幼小的生命提供营养。

我们中国人的祖先,把葫芦改造成了肉厚好吃味道鲜的蔬菜——瓠(hù)子。实际上,不管是做瓢用的葫芦,还是做菜用的瓠瓜,都是葫芦的变种。按照形态和生长习性,中国的葫芦可以分为瓠子、长颈葫芦、大葫芦、细腰葫芦和观赏葫芦。在中国,瓠子的食用历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诗经》中记载:“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jū)。”这里的“壶”就是瓠的意思。不过要注意,那些带苦味的瓠子并不友好,吃了会中毒。

妙趣小厨房

瓠瓜的做法

瓠瓜的做法很简单。第一种,把瓠瓜削皮切片,用葱花炒一炒,就可以带出其中的鲜味;第二种,瓠瓜削皮切片后与腌菜一起烧汤,那种鲜味妙不可言;第三种做法比较讲究,把瓠瓜切片,在两片瓠瓜中间放一片金华火腿,装盘之后再撒上少许姜丝,上锅一蒸,就成了下饭的佳肴。

各种各样的葫芦

在中国古代,葫芦是特别被看重的植物,因为葫芦的谐音是“福禄”,有很好的寓意。所以,中国人不仅喜欢种植葫芦,还会把葫芦纹饰用在各种器物上。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不同形态的葫芦,它们大致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