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多了,就可能遇上特异之事。1993年,杨一正在深圳做生意。某晚做梦,号啕大哭而醒。妻惊问何故,他答:梦见母亲病危!第二天一早,杨一妹妹电话便打了过来,一开口就哭:“哥,妈查出了癌症……”
杨一搁下电话就立即买了机票。
与母亲告别时,杨一将母亲生前在重庆教育研究会编的一套《中学语文教学辅导丛书》样书(该书尚在印刷中)轻轻垫在母亲头下,陪伴母亲去了天堂。
杨一在心里对自己说,将来一定在这座城市开一家最好的书店,献给母亲。
杨一还多次聊起一位德国老奶奶与她那间小书店的故事。老奶奶独守书店76年,不结婚,也不生娃,一生痴痴守护她的那间小小书店,22岁开始,98岁结束。2021年1月4日,老奶奶静悄悄地永别她的一生挚爱;离世时,陪伴她身边的是一本歌德的诗集。
杨一的心中,母亲和德国老奶奶,就是他的缪斯。两位伟大的女性,给了杨一人生的智慧并引领他坚韧地走向精神的理想国。
因此,精典书店才有这样一些特别的数字——
书店从创办起,就没把赢利当作目标。开店24年,亏损24年;精典书店连年亏损,杨一就年年拿以前赚的钱来补这里的窟窿。24年,精典坚持下来了。
疫情期间,实体书店大多经营惨淡,精典书店却将营业面积从400平方米扩大到1400平方米,店里的书籍从15万册增加到20万册;
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成为重庆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和重庆人的精神家园。在全国民营书店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名列亚洲十大文化地标书店之列的精典,至今却依然没有为追求“规模效应”去开哪怕一家分店;
精典书店发布的书榜往往不是畅销书,却常常“先人一步”——2019年12月,精典年度好书榜上有一本是《病毒星球》,另一本是《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是讲人体免疫的。2021年精典推出的年度好书是《与不确定性共舞》,讲的是人类或将面临此生最大的不确定;
……
焕然一新的精典现在站在有“重庆外滩”之称的南滨路上,为了这次搬家,为了精典的新家,杨一又砸进去500万元。新精典书店也是重庆南岸区图书馆的分馆,在这里借阅的书可以在市内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归还。新精典店内很显眼地安置了莫比乌斯环和超级立方体。杨一说:“我希望人们能在看书的时候,看到这些装置能产生一些感性的东西,没准有些孩子在受到莫比乌斯环的启发后长大能成为数学家。”
在24岁精典的青春记忆里,徐克、刘震云、周国平、傅高义、格非、苏童、虹影、蔡志忠、林清玄、陈丹青、陈丹燕、阿来以及重庆本土的著名作家莫怀戚、李元胜、吴景娅、徐蓓、红尘……许多文化大咖都在精典书店留下足迹,许多人还不止一次。并且,这个名单很长很长。
有人不解:“这还是一家书店吗?”杨一却笃定地说:“只要是爱阅读的人,都会认同我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书店,要做城市阅读的引领者;书店,要引导大家怎样读书,知道该读什么书。”
杨一还说,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愚昧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冰冷的。只有人文与科学结合,世界才变得温暖和理性。
那么,精典成功了吗?杨一说,还早。
原因呢?杨一没说。
2014年,杨一那帅帅的儿子从美国学成归来。杨一问,金融和精典,你选哪一样?儿子答:金融!杨一有点失望:“我独特的经历、独特的知识结构,成就了精典。我很清楚它不能传承,很难复制。”他对儿子说,你来做精典,也许还是不赚钱,但就算给后代积德嘛!一个人,这辈子一定要做一点对自己似乎没好处,但对社会有益的事;这个世界哪怕由于我们的努力,变得好了那么一点点,也值!
帅帅的儿子现在是精典书店的CEO,负责精典的营运。杨一对儿子说:你必须做到每年的亏损额控制在50万元以内。学金融的儿子自信这不是难事。
新冠疫情来了,一切充满了更大变数。杨一又对儿子讲,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精典一不能裁员,二不能降薪!
所以,杨一把精典书店原来那个“做成百年老店”的目标,改为“做成最后一个倒闭的实体书店”。杨一当然是自嘲,旁人听上去却有一种英雄主义的悲壮。
当今数字化社会里,获取信息的媒介已经很多,但杨一始终认为,纸质书那沁人心脾的墨香味,以及指尖滑过书页的微妙触感,是真正无可替代的读书享受。
“也许以后科技发达了,读书时的嗅觉和触觉都能被模拟出来,纸质书的生命才会算是终结吧。”杨一笑着说,紧接着补了一句:“到那时,纸质书一定会变成奢侈品。”
一次与好友聊天,杨一说了句老文青语言:重庆人的英雄情怀必定是浪漫的,是霸王别姬式的;重庆人的精神世界也许还没有绿荫连绵,但必定有参天大树。
用重庆话解读,就是:重庆崽儿,犟拐拐,一根筋,有性格,是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