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潮流(一)(1 / 1)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青州古城,人间四月。

赵府后宅,清婉妇人独倚栏杆,独自凝望荷塘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突然后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妇人回过神来:“夫君,你回来了。”

“夫人,这天下变了。”赵明诚满脸哀愁的坐在一旁。

妇人轻拂发梢,给赵明诚倒了一杯热茶:“暖一下脾胃,这初春乍暖还寒,莫着凉了。”

赵明诚喝了一口热茶,他倒不是为大宋惋惜什么,而是人革联主宰天下之后,根本不需要地主和旧文人。

这导致赵明诚等人要么去开小店,或者去乡下种田,想凭借四书五经当官,根本没有任何渠道。

他叹息道:“咱家只剩下60亩薄田,这日子以后要如何是好?”

“夫君,我还有一些首饰,拿去典当点钱吧!”妇人倒是没有自怨自艾。

赵明诚摇了摇头,苦笑道:“现在哪里有典当行?要典当只能去官营的博物典当行,几件首饰不值钱,留着吧!”

人革联对于旧时代经济体系的打击,是系统性的毁灭。

典当行这种行业,本身就需要大资金、大背景才可以做,现在之前的富人阶层损失惨重,残留下来的也没有了土地,只能做小本经营的个体商户。

就算是有人家里面存有大量金银珠宝,那也不敢拿出来。

至于拿真金白银去供销社大肆规模粮食之类,供销社根本不承认金银铜,只能使用纸币,而且每个人要拿身份证去购买,每个月都有定额。

那些试图扰乱市场的投机分子,人头已经挂在菜市场门口了。

现在赵明诚是愁容满面,虽然因为家风比较好,他家里面的几千亩耕地都用赎回的方式被征收的,但是当地也只给了32万元的补偿金。

32万补偿金看起来不少,如果是普通民户,这笔钱都足够五口之家吃用十几年了。

但是赵明诚要研究金石和考古,夫妻俩又不擅长经营,只能坐吃山空,这样下去,这几十万补偿金不够他用几年。

除非他愿意放弃研究金石和考古,回归到农耕,或者做小商户,不然这些钱是不够用的。

而更加麻烦的事情,是他家里面的农田要是连续抛荒3年,经农业司和乡农会的确认之后,这些田会被强制没收。

对于这些茅坑不拉屎的家伙,直接给他们来一个釜底抽薪。

至于请人耕种,那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最低工资要保证不低于农场员工,即每月4500元,或者每天150元,如果工作期间农民工发生意外,雇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个工资标准,直接扼杀了请人耕田的动力。

就算是采用粗耕,一个人可以耕种几十亩,但几十亩地的一年农业产值几万元,请一个人耕种一年,至少需要支付5.4万工资,还有承担工伤的巨大风险。

请问你请不请农民工?

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请农民工。

至于官营农场为什么敢制定如此高的工资标准,那是因为大机械的规模化生产,一个员工可以管理几百亩耕地。

而且人革联又不需要压榨劳动力,高工资有利于提升员工积极性,也可以实现让利于民。

这也导致民间的个体商户很难扩大,因为工资给得太少,不仅仅违反法律,而且员工为什么不去官营工厂和官营农场干活?如果工资和官营企业持平,那盈利又会大幅度减少。

因此民间的个体商户都是以夫妻店、父子店之类的家庭为主,很少人会雇佣正式员工。

现在赵明诚一家人,就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之中,要么去乡下耕田,要么在城里面打工,或者开小店。

本来赵明诚还想去应聘青州中学的教师的,结果人家校长让他去青州新学堂回炉重造,取得新学毕业证书之后,再通过思想评估,才是可以向学校投简历。

白玉楼可没有囫囵吞枣,如果接纳这些旧文人进入教育系统和文化系统,会遗害无穷。

现在境内的学校教师、各地宣讲官,都是白玉楼的学生、秘书官,还有政务速成班、军队退伍兵组成。

这些人都是新思想教育出来的,很多人不是孤儿,就是贫苦大众出身。

旧文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他们都是地主出身,让他们进学校教育孩子,那他们会教什么?

还不是儒家的四书五经,搞什么天人感应、纲常伦理、君君臣臣、才子佳人那一套。

为什么自古开国君王威风凛凛,压得文臣卑躬屈膝,但往往后代很容易被文臣忽悠?

就是皇家的教育被儒家文臣把控了。

朱元璋牛逼吧!

但他一死,还不是让文臣反攻倒算了。

因此白玉楼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接纳旧文人的想法。

哪怕赵明诚是考古学者,也不会被纳入考古司之中。

考古、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之类的文化领域,看起来不影响经济、政治和军事。

实际上,文化的潜移默化是非常隐蔽的,又是防不胜防的。

就如同后世的某些砖家,简直是笑掉白玉楼的大牙。

你可能永远不会相信,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掩耳盗铃到何种程度。

比如黄河每年泛滥成灾,尼罗河也泛滥成灾,前者是灾难,后者却是“上天的恩赐”。

还定期泛滥?

还带来肥沃的泥土?

还有养活几千万人口?

二十一世纪的埃及上亿人口,粮食自给率才20%。

你告诉我四五千年前的尼罗河流域,可以养活几千万人口?这怕不是用了天顶星科技了?

人家天竺拥有世界最大面积的平原耕地,还是水热同期,可以一年三熟,同一时期也就几百万人口。

由此可见,这些学术门阀为了跪舔,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白玉楼看不上这些旧文人,知道这些人的劣根性,他们的存在,也仅仅只能作为生物而存在,绝对不能让这些人掌握了文化的话语权。

就算是要改良传统文化,白玉楼也不打算用这些人,而是要以新思想的学者为核心,用唯物主义、科学思想、大同思想作为过滤器,批判性的继承传统文化。

用旧文人改良传统文化?

这和让猫看管咸鱼没有什么区别。

哪怕是白玉楼知道赵明诚和李清照的存在,他也没有什么名人搜集癖,旧文人就是旧文人,很多东西是改变不了的。

新时代的大船,没有给旧文人的位置。

他们要么自己主动适应人革联,要么彻底凋零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之中。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是大众的朴素印象,也反应了一个现实,知识从来不代表道德,甚至有知识的人,作恶起来更加丧心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