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到底出在哪里?(1 / 1)

单兵通信平.台在基层部队的应用范围不大,毕竟咱们国家还没富裕到人手一部的程度。

但凡装备上的,必然是精锐的小规模战术部队。最低级别也是师一级直属侦查部队。

试想一下,下发的单兵通信平.台一启动,毛子不但可以通过GPS芯片的工作数量获知我们的兵力。

还可以通过每个单兵的移动轨迹,大致总结出我们的战术战法。

甚至可以通过GPS的精确定位,为间谍卫星提供指引,从而在太空上观看“现.场直播”。

我军的装备情况,训练情况,完全暴露与对方的观测之下。

这种程度潜在或是正在泄密的源头,一经发现必须要第一时间“掐灭”。

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课题组终于发现了后门的运作机制。

问题出在设备每次启动后,定位芯片在GPS组网中注册时,表示噪波的随机码,实际上并不是随机的。

用mod1-10算法去计算它,结果永远为“7”。

也就是说,普通设备一串随机码发出去,每组随机码的计算结果为1~0十位数中的任意一个。

而我们设备的计算,结果则永远是重复的“7”。

毛子以这一特征作为识别码,就可以轻易的在GPS组网卫星服务列表中,将我们的设备找出来。

这个后门的运作虽然异常隐蔽,但机制非常简单。

所以被发现后,课题组很快给所有单兵平.台出了升级补丁。

封堵措施做好后,接下来就是研究毛子的编码逻辑,并从中找出反制措施。

这项工作就比较耗时费脑了,一组人没日没夜的工作之下,头发一抓一大把,眼圈儿越熬越像熊猫。

经过无数测试和推倒重来后,终于从毛子程序员的编码逻辑习惯中,总结出了对方的习惯性漏洞。

并利用这一点,在该名程序员参与的一些程序中,发现了非常多的“惊喜”。

至此,工作进入收尾阶段,资料汇总提交后等待专家组进行最后的评估。

换句话说,就是马上要论功行赏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可怜的高小玥同学,被老卢一纸调令,从课题组里硬生生给拎了出来。

这种情况下,她心里要能“爽”了,那才是活见鬼呢……

听完高玥气呼呼的抱怨,猎犬哈哈一笑,土财主似的说:“我以为多大个事儿呢,回头问问他们给发多钱,哥给你补上。”

“那是钱的事儿吗?”高玥小脸儿一耷拉,鼓着嘴说:“我可是拼着死了好多脑细胞,就是想出点儿成绩,把内部处分给撤了。

这下好,白死了!”

“你在这儿好好整也一样。”猎犬说话间压低了声音。

贼兮兮的左右看了看,凑到高玥耳边说:“跟你说啊,这儿现在的事儿,不比单兵平.台的事儿小多少。

你整好了,大功一件!”

“屁的大功一件!”高玥泄气的嘟囔了一句,恼火的说:“基地所有设备我都筛了。访问记录完备,也没有修改删除的痕迹,根本就没有问题。”

“没问题就找出点儿问题来,你这么大个高手。漏洞、安全隐患什么的还不是一抓一大把,小菜一碟的事儿。

时间充裕的话再给出个补丁,那也是大功一件。”猎犬贱兮兮的挑了挑眉毛。

高玥杵那眨巴了几下眼睛,瞅着猎犬用力点了一下头。

而后又转头看向刘毅,鄙视的说:“你瞅瞅人家,再瞅瞅你,真不知道我姐看上你哪儿了。”

这种程度的打击,对刘毅完全无效。

拿出一副认真的语气说:“你姐不是寻思着,把好的留给你嘛。”

“要死啊!”高玥跟只炸了毛的猫似的,下意识挪步子让自己离猎犬远一些。

嫌弃的看了俩人一眼,转身直接就走了。

“哎,干嘛去啊?”猎犬憋着坏笑追问。

“要你管!”高玥脚步都不带停的,没一会儿就消失在走廊转弯处。

高玥跑了,刘毅和猎犬便回到安防中心。

刚一进门,就碰上正要出门的老卢。

“正好,正要去找你俩呢。”老卢一只手一个,直接把俩人拽进了里面的隔间。

拿出一张照片和几页纸,往电脑桌上一拍。

指着照片上的年轻男人说:“这个人交给你俩了。”

“交给我俩了?”刘毅伸手拿起了照片,猎犬拿起照片下面压着的几页纸。

————

照片上的人名叫曲强,瞅着年轻实际年龄已经二十八岁了。

毕业于华国海洋大学的硕士,专业是海洋生态。

虽然他在科研中心上班,却不在科研中心的编制中。

他属于另一个团队,专门负责各种海藻的人工种植。

没错,那个“科学院海洋藻类研究所”的牌子,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挂羊头卖狗肉。

大院里确实有一组人专门鼓弄海藻,或着说专门养殖各种海藻。

毕竟这么大的一处场地立在这里,每天大几十号对外宣称,从事海藻研究的“知识分子”进进出出上班下班。

你就算是装,也得装出个大框来吧。

虽然这种研究海藻的单位,在情报分级中处于三到四类之间。

属于除了有特别需要外,没有太高情报价值的地方。只做常规情报收集,不会过多关注。

但各境外势力对咱们国家的沿海地理、水文情况的收集,是不惜余力的。

一旦某天有人注意到了研究所后面的那片海域,再调出相关卫星照片一看。

好家伙,一个占地不小,拥有几十名研究员的藻类研究所,所有人整天只是闷在楼里。

坐拥大片处于半岛内湾的平静海域,连最基本的分类培育池都没有。

面对这种情况,只要稍微用点儿脑子的人,都能猜到肯定有问题。

于是,原本应该不吸人注意的一处地方,反倒更容易招惹有心人窥探的视线。

正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大院里专门有一个小组负责培育各类海藻。

一方面可以掩人耳目,另一方面海面上星罗密布的培育池和海面下大量海藻,可以有效遮掩海底的研究中心。

防止境外势力的遥感卫星,从海底地形上发现人工修葺痕迹。

而这个曲强,就专门负责海藻培育的。

之所以注意到这个人,还是因为刘毅抓到的那个箱货司机。

据箱货司机交待,他们之所以能盯上姜院士的车,是因为老美CIA给他们提供了车牌号。

那帮岛国间谍跟姜院士的车时,也抱着两手打算。

一个是,有机会的话,直接执行绑架计划。

第二是,如果条件不允许,就跟踪找到姜院士的住处。

掌握住处的基本信息后,准备在姜院士夜间休息时动手。

老卢带着专家组到了之后,就是从这条信息中,推导出了一丝线索。

那就是,老美那面给了岛国人姜院士的车牌号,还有车辆离开研究中心后,经过的大致路线。

但是,情报里没有姜院士住处的讯息。

这说明什么?

说明提供情报的人,知道研究中心、知道秦院士、知道秦院士的车,还知道秦院士每天离开研究中心后,会驾车上环路。

但是,应该是处于谨慎,那个人没有试图跟踪,或是向别人了解秦院士住在哪里。

根据这一点,首先就可以排除掉秦院士项目组的人,还有科研中心的几个主要负责人,以及后勤的工作人员。

因为,项目组里的所有人都到秦院士家吃过饭,自然知道秦院士住在哪里。

另外,秦院士的住处,在科研中心是有登记的。

这个登记簿密级很高,普通工作人员根本接触不到。

唯一知情和有机会能够接触到的,就是中心的几个主要负责人,以及后勤的工作人员。

处于防泄密的原因,整个科研中心的人员配置是十分紧凑的。

辅助和后勤部门的人,基本都是一个人顶两个位置,甚至顶好几个岗位。

可以说,就没有一个闲杂人等。

这三类人排除掉后,剩下的就只有其他三个项目组的人、负责培育海藻的工作人员,以及安保人员、司厨人员和医疗组。

继续排除下去,就需要另一个已知的有效信息。

那就是泄漏情报的人,知道秦院士带着攻关组取得了重大进展。

可以说,现在离成功只差最后的参数微调。

也许,只要再经过一次实验,就可以圆满完成实验室制造任务。

排除掉对方使用技术手段窃听,或是监控到实验进程的可能后。

能够掌握这一情况的人之有两种,一种是科研小组的成员,再就是科研中心的主任和总工两个人。

但问题是,眼下这两种人的嫌疑都已经初步排除了。

那么,就得考虑第三类泄密情况。

所谓的“第三类泄密”,就是情报人员收集零星的片面信息,而后经过整合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得到想要的结果。

这种方式与第一类知情.人直接泄密,第二类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相比,无疑是更加隐蔽的。

然而,整个中心的防泄密制度是异常严格的,也始终得到最严谨的执行。

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人,完全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第三类泄密又是如何发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