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而立”之年后,需要面对的问题似乎一下子多了起来:事业、金钱、责任……内心好像压了千万块石头,沉重得几乎难以负载,于是很多人就这样在重压下走进了各种心理误区,有人狂热,有人迷惘,有人失落,因此33岁的你应当停下脚步,给自己做一次剖析,让自己远离心灵的迷途,更自信地面对人生。
1.不要让工作压垮了你
33岁的男女正处于发展事业的重要阶段,于是职场中出现了一大群“工作狂”、“拼命三郎”,他们的精神高度紧张,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如果不及时做出调整,他们就可能会被紧张的工作压垮。
过于紧张的工作往往会导致心理疾病,早期出现的症状为精神倦怠,体质下降,容易生气发怒和抑郁沮丧。到了晚期,病入膏肓,在情绪上则陷入极度的悲观中,有人甚至患上了“上班恐惧症”,完全失去了自信。
鉴于这种情况,在西方已有很多家公司提出了至少一种以上的紧张管理方案,它们包括从最普遍的控制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到体育锻炼和静思养神培训班的各种方案。例如,美国纽约电话公司就要求所有雇员定期检查身体,并且给被与紧张有关的问题所困扰的人开设静思养神培训班。
如果你的公司没有开设这类培训班,你也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来解决困扰,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建议是,在压力过大或倦怠时就纵容自己不去上班。
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高级职员的陆涛,参加工作9年,一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但是从今年春天开始,他突然厌倦工作了,不想上班,特别是在长假或双休日过后,一想到上班就想哭。早上听见闹钟一响,就觉得心烦,出了门,心就开始发慌,觉得胸闷、头晕、气短,觉得上班简直就是受罪,但一想到还得供房,又不得不打点行装往公司走。
33岁的女人如果觉得倦怠了,只要条件许可,她就可以在家里做一个全职太太,这不会遭人非议,更重要的是男人也会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可男人不行,还没有听说哪个正当盛年的男人不工作歇在家里做全职老公的,就是有,长时间如此,估计结果也不会很乐观,因为没有一个女人会愿意和只靠老婆的男人生活。更何况33岁的男人往往都已经成家立业,可谓是上有高堂,下有儿女,中间有娇妻,所以不得不咬紧牙关,硬撑着每天去工作。然而事实证明,如果一个人总是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持续下去,对工作、对自己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
与其在每天疲累地工作之后,让不想工作的念头折磨着心灵,还不如从现在开始,调整好心态,让不想工作的痛苦离你远去。因为身处工作、生活方式激**变革的“后工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有更加自主的选择。
每个人不想工作都有自己的理由,如果你患有这样的“上班恐惧症”,即在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中,期待着每周两天的休息日,而每到周日晚上,又会对即将到来的工作日产生恐惧,那你就可以和工作说拜拜了,至少是暂时的。
心理学家告诫我们,不想上班时就不上,可以去读书充电,也可以请假去旅游,最终的目的都是放松自己。要知道,只有以饱满的状态去工作和生活,人生才是有质量、有意义的。
对于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的男人,可以选择重新走入校门,久违的校园生活会让你的心态变好。这样,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不但自己整个人精神好了很多,还获得了很多的知识,当你再回到工作中时,你完全可以选择一份比目前的待遇好很多的工作,既调整了心态,又使自己的事业迈了一个台阶,岂不是两全其美。
有一些男人对于自己的现状很满意,就是觉得工作压力太大了,那也很好办,外出旅游好了,留连于山水之间,徜徉在历史积淀的文化中,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如果暂时脱不开身,那就全当目前的工作是为自己攒旅游费好了,有了那么动人的目标,工作起来应该不会很痛苦了吧?
不要对自己太吝啬,总是觉得辛苦赚来的钱舍不得花,因为还要买房子,还要买车。要清楚一点,那就是只顾向前冲,却从来不加油的车是跑不了多远的,只有给自己适时的放松,才能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也只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才会给你带来良好的收入,所以说,一定数量的消费和钱财的积累并不矛盾。
当然,如果你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充分的物质准备的话,完全可以换一种工作模式,做个潇洒的SOHO吧,33岁的马先生就是这其中的受益者。这个打过高级工,也曾经当过老板的人现在在网上开了一家小店,不但店铺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可以每天自由地安排工作、生活和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他说自己对现在的工作是甘之如饴,再也不想过那种每天打卡上班,经常超时工作的梦魇般的日子了。
对于一段时间内还不能放松的上班族来说,要克服上班恐惧情绪,可以从生活内容、作息时间两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深呼吸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早晨起床时,工作间歇中,总之,感到任何不爽时,都可以做几次深呼吸,吐故纳新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心情。给自己每天的工作做一个安排,每做完一件事,就打一个勾或者圈掉,看着那些工作一点点地被自己划掉,成就感会油然而生,焦虑感也会逐渐消失。这也算是暂时缓解焦虑的一个小处方吧!
太专注于工作以至到了焦虑的程度是陷入了误区,但为了驱除紧张,放松到了懒散的程度,也是走入了误区。在认真与放松之间,你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
2.关注事业,但不能忽略家庭
33岁的男女大多已成家立业,一边是事业,一边是家庭,于是很多人便左右为难了起来,由于年轻气盛,相当一部分人为事业忽略了家庭,等到家庭出现无法弥合的裂痕时,已是后悔莫及。
33岁的吴先生曾经有一个感情很好的女朋友,大学毕业后,两人相隔两地,每次聚后别离时,看着女友流泪的脸,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快点挣钱把女友接到身边来。8年后,当吴先生把新房的钥匙拿到手的时候,女友却嫁人了,新郎不是他。原来,漫长的等待、女友生病时他无暇探望等种种现实的原因终于拉开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吴先生说,当时他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在那一瞬间似乎自己麻木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人必须有一个无法放弃、无法搁下的事业,才能变得无比坚强。是的,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经受了无数的风浪,积累了经验,这时男人的心理承受力要比从前强得多。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人们的焦点,他由于自信而使自己与众不同,可以说,事业是一个男人最好的装饰品,一个矮小不起眼的男人可以因为事业有成而显得威武高大。事业虽好,但要注意,事业只是人生的一个部分,它不能成为一个人的全部。
很多男人为了实现人生的满足感而立志成就一番大事业,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去追求目标,因此忽略了身边的一切,婚姻、家庭、孩子……当他们最终的事业目标完成后,却发现,有些得不偿失,因为他费尽心机获得的事业成功,虽然给他带来了丰厚的物质享受、高人一等的风光甚至是令人羡慕的高官厚禄,却忽略了甚至是失去了家庭的温馨、妻子的关怀体贴和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这是因为当一个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一种事物时,他根本就无暇顾及其他。
英国有一位名叫约翰·那瑟夫的年轻人,30来岁只身来到美国求发展,经过40年的拼搏,他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生意大王”,积累了几十亿美元的财富。他创办的公司遍及美国和欧洲各地,但他本人却一生未婚,因为他的精力都花在事业上了。在他71岁临终前,他对前来继承他遗产的外甥说:“我对我的生意和财富感到很满足,但终生没能享受到家庭的乐趣却让我无比遗憾。”
与此相反,一个普通的33岁上班族却这样描述他的事业:我一直想要找个机会再进修,可是每次我都让进修的机会与我擦肩而过,因为求学就必须牺牲我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我的工作很无趣,而且它耗尽了我的精力。我曾经因此一直抱怨不休,可是有一天我跟平时坐在餐桌上一样,听两个已经7岁的双胞胎儿子一边吃饭一边讲述他们在学校里的事情时,我忽然发现,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哺育了两个如此快乐而又有教养的孩子,这难道不是我的成功吗?在那一瞬间,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充盈了我的内心。从此我再也没有抱怨过我失去了进修的机会。因为我发现,任何高尚的工作、大房子,都无法换来我的这种成就,它让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很多男人往往给自己定了一个太高的目标。我们不否认人要有追求,可是当一个人的目标定得过大过高的时候,他就会因为一味地追求自我的认同、满足、成就、权利和挑战,而忽略了自己其他方面的需要以及与他人互动所获得满足的情感。一味追求事业的男人并不可爱,他们冷酷、无情,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在他们眼里,获得事业的成功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他们要的只是这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就像一个在不停地重复的机械运动,说不清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但却无法停下来。男人为了事业的成功而随时绷紧神经,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曾经有一位33岁的事业狂的男人,生意越做越大,因为精神的极度紧张,在一次一笔大数目的生意失败后,精神崩溃,走上了自杀一途。
教训是惨痛的,男人不要也不应该成为事业的机器,要学会把自己的眼光从事业上移开,多关注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是给予陌生人一个小小的帮助,都会让你产生满足感。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周围除了事业,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你去追求。
其实事业和家庭并不矛盾,只要你能找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就可以让自己事业得意、家庭美满。
3.苛求完美是一种病态
生活中有很多完美主义者,他们希望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完美无缺的,但是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于是他们只能在不完美里哀叹,成为不快乐的人。
追求完美几乎是现代女性的通病,然而不幸的是,有些人以为自己是在追求完美,其实他们才是最可怜的人,因为他们是在追求不完美中的完美,而这种完美,根本不存在。
一位女激励大师曾做了一次演讲,她说到有个洁癖的女孩:“因为怕有细菌,竟自备酒精消毒桌面,用棉花细细地擦拭,唯恐有遗漏。”
这位有洁癖的女孩,难道不知道人体表面就布满细菌,比如她自己的手,可能就比桌面脏吗?
“我真想建议她:干脆把桌子烧了最干净!”
在一家餐厅里,也有对母子因为怕椅子脏,而不敢把手袋放在椅子上,但人却坐在椅子上,要上菜时,因为怕手袋占太多桌面,而菜没位置放,服务员想将手袋放在椅子上,马上被阻止:“别忙了,我们有洁癖,怕椅子不干净。”
上完菜后,一旁的客人实在忍不住,问:“有洁癖还来餐厅吃饭?自己煮不是比较安心?”
“吃的东西还不要紧,用的东西我们就比较小心了。”
天哪!这是什么回答!吃的东西不是反而该小心的吗?手袋的细菌会让人致命?还是吃下去的细菌会死人?
一个孩子犯了一个错,母亲不断地指责,因为她要为孩子培养完美的品格。孩子拿出一张白纸,并且在白纸上画了一个黑点,问:“妈,你在这张纸上看到什么?”
“我看到这张纸脏了,它有一个黑点。”母亲说。
“可是它大部分还是白的啊!妈妈,你真是个不完美的人,因为你只会注意不完美的部分。”孩子天真地说。
有位吴女士,是个极正义的人,对于世界上竟有这么多不义的人很痛恨,她一直很想杀光世界上的坏蛋,好让世界完美。
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一封上帝的来信,上帝说,这位吴女士也是个坏蛋,因为她的心中从来就没有爱。
要求完美是件好事,但如果过头了,反而比不要求完美更糟。世界上有太多的完美主义者了,他们似乎不把事情做到完美就不善罢甘休似的。而这种人到了最后,大多会变成灰心失望的人。因为人所做的事,本来就不可能有完美的。所以说,完美主义者根本一开始就在做一个不可能实践的美梦。
他们因为自己的梦想老是不能实现而产生挫折感,就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让这个完美主义者意志消沉,变成一个消极的人。
如果你花了许多心血,结果还是泡了汤的话,不妨把这件事暂时丢下不管。如此一来,你就有时间来重整你的思绪,接下来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既然开始了就要把事情做好”这种想法固然没错,可是如果过于拘泥,那么不管你做些什么都将不会顺利的。因为太过于追求完美,反而会使事情的进行发生困难。
武田信玄是日本战国时代最懂得作战的人,连织田信长也相当怕他,所以在信玄有生之年当中,他们几乎不曾交过战。而信玄对于胜败的看法实在相当有趣,他的看法是:“作战的胜利,胜之五分是为上,胜之七分是为中,胜之十分是为下。”这和完美主义者的想法是完全相反的。他的家臣问他为什么,他说:“胜之五分可以激励自己再接再厉,胜之七分将会懈怠,而胜之十分就会生出骄气。”连信玄终身的死敌上杉彬也赞同他这个说法。据说上杉彬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之所以不及信玄,就在这一点之上。”
实际上,信玄一直贯彻着胜敌六七分的方针。所以他从16岁开始,打了38年的仗,从来就没有打败过一次。而自己所攻下的领地与城池,也从未被夺回去过。将信玄的这个想法奉为圭臬的是德川家康。如果没有信玄这个非完美主义者的话,德川家族300年的历史也不一定存在。要记得,不能忍受不完美的心理,只会给你的人生带来痛苦而已。
有些人很勉强自己,不愿做弱者,只愿逞强,努力做许多别人期待自己却不愿做的事,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弱者。人一对你抱期望,就怕辜负了人,硬是勉强也要实现承诺,到头来才发现,原来是自己太软弱。
从根本上必须承认的,是自己的心。只有承认软弱,才可能坚强;只有面对人生的不完美,才能创造完美的人生。
荣获奥斯卡最佳记录片的《跛脚王》,便是叙述脑性麻痹患者丹恩的奋斗故事。丹恩主修艺术,因为无法取得雕刻必修学分,差点不能毕业。在他求学时,有两位教授当着他的面告诉他,他一辈子都当不了艺术家。他喜爱绘画,却因此沮丧得不愿意再画任何人的脸孔。
即便如此,他仍不怨天尤人,努力地与环境共存,乐观地面对人生。他终于大学毕业,而且还是家族里的第一张大学文凭。
“我脑性麻痹,但是我的人不麻痹!”同是脑性麻痹患者,也是联合国千禧亲善大使的小朋友包锦蓉说。
丹恩说,许多人认为残障代表无用,但对他而言,残障代表的是:奋斗的灵魂。
过于追求完美,你就会陷入无尽的烦恼中;而放弃对完美的苛求,你却可以过上一种富有意义的生活,怎样做对你更好呢?聪明的你一定会做出正确的抉择。
4.嫉妒别人就是在贬低自己
33岁的你敏锐地感受到了嫉妒的存在,比你弱的人嫉妒你,而你又会对那些所处职位,工作能力、受上司的赏识程度,以及容貌、衣着比你强的人产生嫉妒。嫉妒是一种负面心理,如果放任其发展下去,很可能对你产生消极的影响。
什么是嫉妒呢?心理学家从三个层面对它进行了阐释。
(1)嫉妒是一种痛苦情感,一种并非愉悦的紧张的心理体验。凡是产生嫉妒情感的人都清楚地感受到一种紧张,它来源于被抛弃、不被认可的感觉,这当然是非常痛苦的。
(2)嫉妒源起于别人的优越地位或优越状态,亦即源于别人的价值实现。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又受到社会主体价值观的影响。所以,当看到别人在社会地位、财富等方面强于自己时,不管自己本身是否追求这些,心里总是会产生嫉妒情感。只不过热衷追求的人的嫉妒感更加强烈罢了。
(3)嫉妒所包含的“憎恶之情”难免会驱动纷繁复杂的“离轨”行为;而涵容其中的微弱难得的“欣羡之情”,也可能引发或强化主体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也就是说,嫉妒情感启动的主体行为走向具有两极性。比如有的人能够正确看待别人的成就,看到对方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以此为动力,激励自己更加奋进,赶上并超过之,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而另一些人则与前一种人大相径庭,表现为“酸葡萄心理”,或对他人过分挑剔,更有甚者,会无中生有,横加指责,制造事端。
嫉妒被心理学家称做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多数情况下,由于嫉妒心的作用在做事过程中都会伤害双方,所以历来的文学家们都用妖魔或病蛊来形容它,例如莎士比亚就曾经把嫉妒比作是一个“绿眼的妖魔”。
嫉妒被视为人性最大的弱点,似乎一无是处。嫉妒至少是紧张的、不愉悦的,没有人能够持久地忍受它,它迫切地“要求”嫉妒者主动或被动,积极或消极地采取某些行动,减弱和消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嫉妒的减弱和消除,就其主动性、积极性方面,是期望通过挖掘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自己的劣势状态,重新确立高水平的心理平衡。这集中地外显为一种良性竞争行为。
嫉妒升华为良性竞争行为,嫉妒者奋发进取,努力缩小与被嫉妒者之间的距离;而被嫉妒者面临挑战,一般也不会坐视不顾,而是为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地位迎接挑战,强化竞争。也就是说,嫉妒可能会引发并维持一种现象,在良性竞争过程中,嫉妒双方一变而为竞争的双方,互相促进,共同优化。
嫉妒产生并促进良性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嫉妒是一种很伟大的存在。”但是,因嫉妒而采取如此积极态度和行为的人实在太少,嫉妒大量产生的是对立、仇视、攻击和破坏。古往今来,因嫉妒导致的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绵延不绝。无怪乎巴尔扎克发出感叹:“嫉妒潜间在心底,如毒蛇潜伏在穴中。”
嫉妒心太强的人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害怕别人得到他所无法得到的名誉、地位,或其他一切他认为很好的东西。在他们看来,自己办不到的事最好别人也不要办成,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要得到。显然这是极其阴暗龌龊的心理。
嫉妒的害处很大,对于嫉妒者本身来说,它是本质上的疵点。一个人一旦受到嫉妒情绪的侵袭,往往会头脑糊涂,停步不前,甚至丧失理智,处处以损害别人来求得对自己的补偿,以致干出种种蠢事来。好嫉妒者由于经常处于所愿不遂的嫉妒情绪煎熬之中,其心理上的压抑和矛盾冲突所导致的劣性刺激,可使神经系统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那么,染上嫉妒恶习的人应该怎样克服或调整这一性格上的弱点,而使其合理存在发展呢?
(1)要心胸开阔,放开眼界。要知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雄关在前头”,比你强的人很多很多,光嫉妒一二个又有什么用呢?关键在于发愤努力,迎头赶上。
(2)要尊重别人。俗话说,若要受人尊重,先要尊重别人。要敢于正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对于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人要心悦诚服。
(3)要充分认识嫉妒害人害己产生的后果。为了攻击和伤害被嫉妒者,嫉妒者需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十分明确地投入其中,这无疑给自己的工作投放一贴减速剂,结果,落后的仍是嫉妒者自己。
(4)要唤醒你的积极嫉妒心理,勇敢地向对手挑战竞争。积极的嫉妒心理必然产生自爱、自强、奋斗、竞争的行动和意识。当你发现自己正隐隐地嫉妒一个在各方面都比自己能干的同事时,你不防反问几个为什么和结果如何?在你得出明确的结论之后,你会大受启示:要赶超他人,就必须横下一条心,在学习和工作上努力,以求得事业成功。你不防借助嫉妒心理的强烈超越意识去发愤努力,升华嫉妒之情,建立强大的自我意识,以增强竞争的信心。
你应该随时提醒自己:嫉妒别人就是在贬低自己,为什么要做这种傻事呢?不必嫉妒别人,把精力、时间、智慧集中起来做自己的工作,你一定也会从生活中得到自己的一份收获。
5.男儿有泪也要弹
33岁的男人,似乎每个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们是工作中的精英,家庭里的顶梁柱,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要摆出坚强的架势,不能表现出软弱,更不能流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嘛!然而男人也是人,他们也会遇到伤心事,太过压抑只会让自己更痛苦,所以有泪就要流出来,有痛苦就要释放出来。
男人,从小就受到了这样一种暗示,男人要坚强,坚强的男人就应该挺起一切,面对命运抛过来的不幸也要独自承受。不应该轻易流露感情,不应该动辄痛苦悲叹。要头顶着天,脚踩着地。
小男孩走路跌倒了,磕破了膝盖,小嘴一咧想要哭,大人告诉他,不要哭,男孩子要坚强,这点疼算什么?这番话深深地印在了男孩的脑海里,每当他遇到了过不去的坎,碰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他都会告诫自己,我是男人,就应该承受。其实这样并不好,无论是从心理角度还是从生理角度,男人都不应该勉强自己。
很多人认为哭泣的男人还没有长大,太软弱,对痛苦的承受能力太差,太不能克制感情,不深沉不自然不内敛也不深刻,太情绪化,太女性化,阳刚不足阴柔有余,最重要的是,哭泣的男人不像男子汉……
于是,男人被剥夺了流泪的权利。可是男人也是人,他们也会痛苦,他们也需要发泄,需要释放,而哭泣是释放痛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它能给心理上的压力带来自然的调节,使痛苦的情绪得到自然的康复,是作为感情动物的人类保持身心的健康所必需的。
33岁的林刚最近很难过,他的父亲心脏出了毛病,作为长子的他,面对年迈伤心的母亲、还在上大学的妹妹,看着因为父亲的病而面临崩溃的家,他一个人默默地忙碌。为了多挣钱,他做了两份兼职。一面联系权威的医院给父亲做手术,一面又要安慰伤心的母亲和受到打击的妹妹,瘦弱的他硬是撑起了家的天空。从父亲生病到父亲病愈出院,是整整一年的时间。林刚说,在父亲生病时,无论有多难,我都没有掉过眼泪,可当父亲手术成功,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我终于忍不住,跑到花园里痛快地哭了一场,哭过以后,感觉舒服多了。
从心理角度来讲,哭泣是人的很自然的一种发泄方式,如果人的情绪总是得不到发泄,会使精神高度紧张,对人造成更大的伤害。故事中的林刚,当他承受着父亲病重等等一系列的压力时,为了挺过这个难关,他集中了所有的精力来应对。可是当这一压力解除时,那些曾有过的伤害突然被释放,使得林刚无法承受这一巨大的心理落差,这时,眼泪这一原始的发泄方式就出现了。
哭泣是人的本能。这从人类的最初形态——儿童的身上完全可以看出来。当儿童受到了伤害,或者当他们的欲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哇哇大哭。由此可知,没有受到外界任何束缚的儿童为我们提供了生物体最自然的自我疗伤方式,那就是哭泣。
可是当儿童长成一个大男人的时候,就失去了通过哭泣自我疗伤的权力。他们被告知,男人哭泣是没有骨气的表现,男人就是再痛苦也要强挺着,装作若无其事,实在忍不住了也要有泪往肚子里咽,而绝对不可以让它流出来,更不能当着别人的面流出来,否则,男人的形象就要受到影响,男人的气概就会受到损害,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更将受到指责。假如哪个男人放声大哭,他所得到的不一定是安慰、同情和理解,而可能是受到更深的伤害——别人都会说他不像个男人。
然而在现实中,男人不但在社会中职业角色负荷重,身心压力增大,而且在生活中还要应对各种女权主义的要求,同时他们受到的伤害又不能表现出来,时时抑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掩饰自己的人性弱点。可是压力需要宣泄,如果男人想要哭泣的时候却必须选择压抑,他们会怎样?他们将把苦痛埋在心底,被压抑的痛苦不但不会消失,相反会在那里发酵,最终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伤害。当他们将喜怒哀乐隐藏在心灵深处时,会有一种不可告人的羞耻感和危机感,由于长期压抑自己的情感,他们在性格上要么变得非常僵化,变得刚愎自用、顽固,甚至冷酷无情,要么成为一个木讷的男人。某些性格极端的男人则可能把这种压力转变为心理上的深刻矛盾,久而久之带来精神上的崩溃。可见这种因长期压抑而被放大的伤害假如始终得不到释放,就很可能转变为极端的行动,使这个男人对他人或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哭泣是释放压力的法宝,适当地表现软弱可以使自己摆脱压力,更坚强地面对生活。“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该哭的时候一定要痛快淋漓地哭出来,硬充坚强的男人才是可悲的。
6.女人何必自卑
在踏上人生的第33级台阶后,一些女人开始自卑起来:马上就要失去年轻的财富;30已过但却没有“立”起来;先生的眼光也越来越多地停驻在年轻女郎的身上……信心在消蚀,美丽在流失,心灵在起茧。其实你何必自卑,33岁的女人有经验,有能力,有岁月沉淀后的风情万种,告别了自卑,你就可以大踏步地走向成功。
自卑的女人大致分两种:
(1)消极地否定自己
这种女性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自卑感,从一开始就否定自己。她们让自卑的感觉化为现实,承认并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并且相信自己本身没有能力。
持这种消极观点的女性,很容易就会放弃个人的努力与奋斗,听任命运的摆布,以各种借口自欺欺人,为自己的失败辩护。
(2)对自己自暴自弃
这类女性已经完全丧失信心,她们认为未来是一片黑暗,自己不会有任何前途,于是她们不惜以错误的方式去填补自己的自卑心理。
那么怎样才能超越自卑呢?心理学家给出了几个建议:
(1)在潜意识中肯定自己
卡耐基夫人曾经指出:信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可以用成功暗示法诱导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因此对你的潜意识重复地灌输正面和肯定的语气,是发展自信心最快的方式。当你将一些正面、自信的语言反复暗示和灌输给自己大脑时,这些正面的、自信的语言就会在你的潜意识中根植下来。
在做每一件事情前,不妨先静下来想一想,给自己一些积极、鼓励的语言,并且不断加以重复暗示,比如说:
“我会是个成功者的,因为在过去的日子里,靠我自身的力量,我凡事都能做得很好,即使有些困难,也只不过是生活在考验我的意志。”
“这次我一定会成功,我一定会成为我希望成为的人,只要我加倍努力。”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的,从来都如此,这一次也一样。”
你可以将这些话写在纸条上,贴在镜子上面,每天利用化妆的时间对着镜子念上几遍。不要以为这种方法是自欺欺人,实际上它对促进你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2)从成功范例里汲取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成功人物传记和一些时代女性成功的事例,可以帮助你找到勇气和力量,从而增强你的信心。那些成功的女性也曾经历过信心不足、被挫败等打击,她们的自信心的建立对你最有启发意义。
另外,你也可以多阅读一些励志类的书籍,这些成功自励的书籍,更是展现了许多成功女性的例证,从各个角度阐释成功的正确观念,这对增强你的信心也极有好处。
(3)自我鼓励法
克服自卑,主要还是要靠自我调节,当你感到自卑不如人,缺乏自信时,不妨从多方面分析分析原因,例如家庭出身如何?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如何?受到的教育如何?是否缺乏亲人与朋友的帮助?人生目标是什么?人生信念是什么?什么样的失败最让你痛苦等等。
这样你便能找出缺乏自信的原因,每个人的条件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通过分析就不会因为某一时、某一方面不如人而变得自卑。
心理学家认为把自己放在一个大环境中去分析,才会更容易超脱。在整个社会中,可能有人会比你强,但一定有许多人比你的处境更差。从大环境中去分析,能让你从个人小圈子的局限中超脱出来,从渺小自卑的情绪中超脱出来。超越了局限和自卑,你便能更正确地肯定自己,从而树立自信心。
想一想你从小到大一定取得过很多成绩,比如小学考了一次第一名、运动会为班级赢得过荣誉、考上了名牌大学、当过学生干部、学会开汽车、独立完成了一项任务、几次交友成功了、有一个体贴的丈夫、领导很器重你……
多花一些时间,将这些大大小小的成功如数家珍般地一一列举出来,当你看着这些成绩记了满满一页纸,可能会很惊讶,原来自己有过这么多的成功,这种体验能使人的信心大增。
自卑会耗损你的精力和时间,让你的生活和工作更不顺利。何必做这种傻事呢?只要你保持自信向上的心态就会发现,你其实也可以拥有很美好的未来。
7.33岁不与孤独同行
33岁的男女都会有一些孤独感,只不过女人的感觉更敏锐,她们对孤独的感受也就更深刻一些。孤独是一种毒品,一旦沉溺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它会让你丧失进取心,无法与人顺利交往,因此你一定要超越孤独,驾驭孤独。
孤独与寂寞不同,寂寞会在一群人的喧闹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孤独却赶不走,因为它在你的心灵深处。
事业成功的33岁女人很孤独,事业的成功改变了人的地位,也拉开了她与丈夫、亲友的距离,她们常常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事业不成功的女人也孤独,她们即使拥有幸福的家庭,也常常会觉得自己是有缺憾的,看着顶着“女强人”光环的同龄人们,心里的孤独感也就更加深刻。33岁的已婚女人也孤独,尤其是那些婚姻不幸或对婚姻不满的女人,她们的孤独更加刻骨铭心。
孤独是人生的一种痛苦,尤其是内心的孤寂更为可怕。一些孤独的女人们远离人群,将自己内心紧闭,过着一种自怜自艾的生活。甚至有些人因此而导致性格扭曲,精神异常。
有一个女人,两年前丈夫去世了,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陷入了一种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丈夫离开她近一个月后的一天,她向医生求助,“我将住到何处?我还有幸福的日子吗?”
医生说:“你的焦虑是因为自己身处不幸的遭遇之中,33岁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这些伤痛和忧虑便会慢慢减缓消失,你也会开始新的生活——走出痛苦的灰烬,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身边还有一个6岁的孩子。我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她显然是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
其实,她并不需要特别引起别人的同情或怜悯。她需要的是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培养新的兴趣。而沉溺在旧的回忆里只能使自己不断地沉沦下去。
许多30来岁女性总是让创伤久久地留在自己的心头,这样她的心理怎么也难以明亮起来。实际上,只要自己能放下过去的包袱,同样可以找到新的爱和友谊。爱情、友谊或快乐的时光,都不是一纸契约所能规定的。让我们面对现实,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况,你都有权利再快乐地活下去。但是,她们必须了解: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施舍,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
让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一艘游轮正在地中海蓝色的水面上航行,上面有许多正在度假中的已婚夫妇,也有不少单身的未婚男女穿梭其间,个个兴高采烈,随着乐队的拍子起舞。其中,有位明朗、和悦的单身女性,大约30来岁,也随着音乐陶然自乐。这位单身妇人,也和前面的那位朋友一样,曾遭丧夫之痛,但她能把自己的哀伤抛开,毅然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有一段时间,她很难和人群打成一片,或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说出来。因为长久以来,丈夫一直是她生活的重心,是她的伴侣和力量。她知道自己长得并不出色,又没有万贯家财,因此在那段近乎绝望的日子里,她一再自问:如何才能使别人接纳她、需要她。
她后来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得使自己成为被人接纳的对象。她得把自己奉献给别人,而不是等着别人来给她什么。想清了这一点,她擦干眼泪,换上笑容,开始忙着工作。抽时间拜访亲朋好友,尽量制造欢乐的气氛,却绝不久留。不多久,她开始成为大家欢迎的对象,时有朋友邀请她吃晚餐,或参加聚会,处处都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后来,她参加了这艘游轮的“地中海之旅”。在整个旅程当中,她一直是大家最喜欢接近的目标。在旅程结束的前一个晚上,她的身旁是全船最热闹的地方。她那自然而不造作的风格,给每个人都留下深刻印象,并愿意与之为友。
从那时起,她知道自己必须勇敢地走进生命之流,并把自己贡献给需要她的人。她所到之处都留下友善的气氛,人人都乐意与她接近。
因此一个孤独的30多岁女性,若想克服孤寂,就必须远离自怜的阴影,勇敢走入充满光亮的人群里。我们要去认识人,去结交新的朋友。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兴高采烈,把自己的欢乐尽量与别人分享。
33岁的女人如果不想深陷孤独,那么就要学着主动敞开心扉,多与人交流、沟通,多找一些事情来做,让自己有所寄托,这样做会使孤独离你而去,心灵也就更加丰盈,更加悠然。
8.告别你的焦躁心理
33岁的年轻人难免会碰到一些不顺的事;比如能力得不到施展、婚姻生活不顺利等问题,这种人生逆境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焦躁心理,这种心理会使人失去理智、烦躁不安,因此应当尽快消除这种不良心理。
每一位40多岁女性对生活都有许多美好的幻想、憧憬和希望,为了实现它们,她们会做出种种努力,但当她们在努力一个阶段后就会受到多种阻碍及压力,迫使她们不得不停止努力,这便是挫折。如果挫折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大,女性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挫折感,如果不进行及时疏解,所造成的伤害是很难平复的。
积极地消除心理挫折,是战胜焦躁心理的主要手段,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找到挫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造成中年女性产生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是主观与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说,目标选择是否得当;对客观条件的许可和存在是否估计得较为准确;时机的把握、策略的采用、方式方法的运用等是否得当;个人性格气质方面是否合适等等,都对努力的成败有影响。从客观因素上讲,社会环境的好坏,周围人群的思想意识、作风、习俗等等,都对人的行动起作用。主观认识上的局限,自身存在的某些不足和弱点,往往是挫折产生的内在因素;而客观条件的优劣,又往往起着减轻或加重挫折感程度的作用。在每一个社会变革期间,新与旧的矛盾总是存在,人们总是有适应与不适应,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各种挫折。
(2)正视挫折,不惧怕挫折
任何人遭受挫折后,都会产生一种挫折感,但这种挫折感的程度并不是一样的,这既与挫折本身的严重程度有关,更与一个人的性格和意志水平等有关。
挫折,往往在我们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出现偏差时,在我们偏离目标或脱离实际时向我们亮出红牌警告,使我们清醒过来,重新认识环境和困难,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坐标,因此挫折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心理学家曾对580位成功女性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近四分之三的人都受过各种挫折和磨难。
身在顺境时,因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容易产生惰性;而身处逆境,遭受挫折压力,就往往会使人迫于境遇,锐意进取。这时,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会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促使人们取得成就,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
中年女性应该认识到,虽然某些事情失败了,虽然某些愿望一时实现不了,但我不是失败者。古今中外,芸芸众生,谁没有失败过?
(3)通过心理补偿的方式调节心理
尽管我们知道挫折、失败、逆境都具有两重性,但遭受挫折,身处逆境,总会让人觉得心里不痛快。而过重的心理压力,长期的紧张状态,有害身心健康。因此,运用心理补偿机制是中年女性迅速适应逆境生活,走出逆境的好方法。而有关研究也表明,人的心理有一种补偿功能,当某一方面的心理产生危机,失去平衡时,可以通过心理补偿的方式进行调节,使心理恢复正常。比如说一个人失去亲人,异常痛苦时,朋友的关心和安慰就会熨平她心灵的创伤,极大地减轻她的痛苦,这是一种心理取代方法。此外还有心理升华、心理转移等方法,恰当地运用这些方法,你就可以成功走出逆境。
33岁的女性在遇到挫折时,不妨用自我暗示来减轻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安慰自己。比如受到别人责备,要对自己说:没关系,只要认识改正了就好了;做事失败遭到嘲讽,就要告诉自己:失败以后就是成功;遭受了嫉妒、报复、诬蔑,经过反思,确信自己是正确的,就应“走自己的路,让人家说去吧!”对外界的议论、误解和压力不争一日之长短,振作精神,从失利中闯出新路,告诫自己:前途是光明的。通过自我暗示,自我安慰,是可以取得心理平衡,缓解挫折逆境的压力的。
9.别让失望情绪控制你
已经33岁了,成为经理的美梦没有实现,理想中的精致生活也没拥有,你感到失望了,待人接物无精打采,做起事来心不在焉,此时你要注意了,偶尔的失望可以理解,但不能让失望的情绪控制了你,否则你这辈子就真没什么指望了。
失望情绪就像讨厌的感冒一样。但是,连续不断的失望同连续不断的感冒一样,也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它会导致长期的悲观情绪以及一些由精神压抑引起的疾病,如溃疡、关节炎、头疼、背痛等。
长期对生活失望的人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妄自尊大型。这个类型的人指望得到特殊待遇。希望自己的房子比谁的都大,希望在饭店里吃最好的酒菜,希望别人享有的他自己通通享有。这种类型的人必须认识到他的要求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是不合情理的。
与第一类人截然不同的是饱受创伤型。这个类型的人由于早年受过严重创伤而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为了避免更大的失望,就期待着发生最坏的情况,以此来作为防备。于是,他觉得自己会第一个被解雇,办事会被骗。对于这类人,恶劣的情绪比他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更为可怕,因为这类人总是感到幻灭,因而对生活总是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
而第三种是苛求自己型。这种人想讨好每个人。比如他去参加一个晚会时想着:“我怎样才能赢得晚会上所有人的好感呢?”他时时刻刻揣测着别人对他的要求,结果,反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需要什么了。他总是失望,因为他不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
生活的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内容,所以也就有不同的失望。儿童简直可以对任何一件事情感到懊丧,因为他对现实的认识太天真、太不充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丰富起来了,我们的情绪也不再像儿童时那样变化无常了。然而,进入33岁时,我们才第一次看到,我们过去曾向往过的那么多目标是不可能都实现的,时间和机遇限制了可能性。我们的失望一般是围绕着事业上停滞不前之类的问题,或者,觉得自己已到了中年却还没能得到原先所冀望的舒适与安定,仍在为基本的生计而奔波忙碌。
在晚年,老人们似乎对两件事情感到失望:一个是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另一个是因为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希望什么了。
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主观的空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应该使我们的愿望灵活一些,这样,一旦遇到了难遂人愿的情况,我们就有思想准备放弃原来的想法。我们要看到,没有一个愿望是绝对神圣、不可更改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去看戏,希望能见到一个你十分喜欢的演员。可是,就在开演之前,主持人宣布说那位明星演员病了,由B角出场。假如你死死坚持原来的愿望,你就会为演员的变动而嗟然叹气并愤愤不平地走出剧场。而如果你的愿望是灵活的,你则可能会挺喜欢这场演出,甚至会对B角的演技品评一通。
我们还需要在自己的愿望当中多做些有根有据的估计,少来点主观的臆想。
很简单,我们应追求与自己的能力大小相当的目标。如果我们对外语并不在行,却期望当上法文小说译作家,那就是异想天开。
那么,怎样才能从一场深深的失望中恢复过来呢?
首先要承认你受到的创伤和打击,不要掩饰它。然后,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难过一段时间。
接着,我们需要对所受的损失做一定分析。这最难,它要求我们领悟到:我们所期望的每一件事情都并非绝对不可缺少。
令人失望的事可以成为一次总结经验的机会,因为它用事实给我们上了一课,使我们清醒过来,正视生活的现实。它提醒我们重新考察自己的愿望,以便使之更加切合实际。
失望是谁都会有的情绪,因为世事毕竟不能尽如人意,不过在失望面前你不应气馁,而是应该把失望化作动力,继续为了自己的目标拼搏下去。
10.33岁女人不要犯的五种错误
女人往往容易陷入一些心理误区,这给她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作为一个33岁的女人,你应该对此有所了解,不要重复相同的错误。
(1)被心情左右着来做事
等待有心情、等待情绪好之后再工作,这是很多女人的通病。这些人的习惯是任着性子和心情做事。她们说没有好的心情怎么可能做得好事情呢?这听上去很合情理和逻辑。事实却并非如此,当面对一项困难复杂的工作时,人们逃避这项工作的动机可能会远远强于去做它的动机。如果你坚持等动机或心情来了再开始做事,那你可能要一直等下去。
这类女人可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她只是躺在**等待着工作**的喷涌。而当有人建议她工作时,她嚷道:“我没心情做。”问题不在于想不想做。如果你要等到“心情舒畅了”才动手,恐怕你永远也等不到成功了。
不成功的女人经常是听凭自己的情绪好坏去支配工作,在企图工作、而又思绪茫然时,总有避开工作,去做无关的消遣的倾向。而且对工作有不合理期待,期望一付出努力就得到杰出的成果,以致根本不着手困难的任务。在碰到困难时,不愿提出问题,也拒绝接受帮助,怕这些会使自己显得愚蠢或不称职,因而坚持单干,时间一长,由于经常失败而把尝试和失败联系起来,无论出现什么新课题,都预言消极的结果,因而永远害怕去尝试新的事情。
(2)过于责备自己
一些女人一辈子不断地重复自我责备,每次出现失误便冷酷无情地责骂自己。结果是,每次自我责备,她的自信心都受到挫伤。
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是责骂自己,她就越感到自己无能;越是感到自己无能,她就越出差错;越是出差错,她就越是觉得自己不行;而越觉得自己不行,她就越责骂自己。如此这般,循环下去。这种循环一直牢固地建立起来,则那种害怕发生失误的忧虑就会大到使她陷入一种保护性的僵化状态,而别人可能视之为“不思进取”或“消极”。
过分自责和急于求成一样,使你很容易放弃行动,这样就不必再为以后可能发生的差错提心吊胆了。这减少了你的忧虑,使你马上就觉得轻松舒适和得到了解脱。现在再也不去努力尝试了,再也没有失误、没有失败了。你也不再自责了,更不幸的是,你也再没有成功的机会了。
(3)把成功归结于运气
这类女人在谈到别人的成功时,总是愤愤不平:“什么了不起,那家伙纯粹是运气好!”她们把成功视为降临在“幸运儿”身上的偶然事件。
她们确信成功的别人运气总是好的,而自己又总是运气不佳,却一点也不会想到,正是在她们坐等机会的过程中而错过了许多机会。她们总是认为是命运女神不青睐自己,那除了抱怨和暗自神伤以外,还有什么可干的呢?
这些人年复一年重演着失败者的生活方式,却想不到她们自己正是造成自己自我毁灭悲剧的积极参与者,看不到是她们自己一手造成了自己的失败。她们怨天尤人,责怪一切,她们甚至几个钟头地抱怨世人一直是多么地“亏待了她们”。
你是不是也只做最少努力,坐等自己的重大转机会突然降临;你是不是认为自己有一些天资就可以从顶峰出发,不去接受必要的训练和经验;你是不是也傻谈着过去和未来,而用各种理由去拖延富有成效的行动;你是不是只愿应付你每天早9点到下午5点的工作,倘若偶然请你晚走点儿或做一些额外的工作,就满心不愉快?
(4)被忧愁包围着
忧愁是某些女人最熟悉的情绪,她们使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消极的情绪——她们对这些消极的东西说来说去,并把它们积存起来,好等以后再去重复。她们总是不断地提起过去的不幸,悲叹现实中每一点不顺心之处,而预言将来必定是多灾多难。
这些女人被莫名其妙的丧气话包围着,宛如监狱的高墙。她们用自己那令人窒息的阴郁情绪污染着周围的空气。无论做什么,她们先想到事物阴暗的一面。不管她们发现自己的处境如何,她们总是从头到尾地去品评每次失败,搜寻出每一点的不幸,记录下每一点瑕疵。她们难得微笑高兴。她们无论身处何地,认为事情总是有毛病的,或总是不舒服的、不合心思的。要是她们在北方,就渴望去南方;而天晴时,她们又希望下雨。
当她们从爱人那里得到爱护和关心时,她们会怀疑他是不是做了亏心事;而当爱人说“不”或很忙的时候,她们又抱怨被忽略了。反正,没有一件事儿是可心的。她们从来没满意过,永远也不满意。
你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吗?她们习惯了只用否定,最熟悉的形容词是糟糕的、讨厌的、自私的,还爱没完没了地用“你为什么不……”“你怎么还没……”之类的问题去指责别人;她们老是背负着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让过去的不幸、现时的灾难充斥于自己的言谈话语之中,还要预言着未来的灾难;她们随意散布消极的评论和批评,用泼冷水、指手画脚和令人难堪的评头品足去葬送别人;她们即使在平安无事,一帆风顺之时,也习惯于只去体验生活中消极的一面。过多地感到痛苦和愤愤不平,在遇到麻烦时,就把精力用在责怪别人,说长道短上去。
(5)太过脆弱与敏感
依恋我们所信任的人,这是健康的、正常的,你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告诉你爱人说他是你自己世界的中心,这根本不是什么自轻自贱。当你能够吐露出自己不无“软弱”的真情时,那些对你很重要的人将会对你更亲热、更忠实,对你的需要想得更周到,在对待你所敏感的事情上更加慎重。
然而,我们都担心要是暴露了自己感情上的脆弱,对方就可能低估我们,自己内心的秘密可能成为日后对方攻击自己的子弹……看来表露我们真实的个性似乎实在太危险了。
一些女人就是这样,对于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要求总是顾虑重重。害怕听到“不”字,以为这意味着别人不喜爱她们了。她们很少对所爱的人讲自己是多么地关心他们,受文化习俗和性别角色的约束,在表达自己的脆弱和感情方面总是被动的。其实,这都是亟待走出的误区。
以上这几种错误对女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它们会损害你生活的乐趣,打击你的自信自尊,因此你一定要战胜它们,努力开创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