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1 / 1)

大家要做正确的事,还有正确地做事,这是两个含义。

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实力是什么?在座的每个人,不管你管5个人还是5000个人,你要比任何人都有抗压能力,这是在经历失败后拥有的能力。

另外,有件事情很重要,大家要做正确的事,还有正确地做事,这是两个含义。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如果你方向选错了,你做得越对死得越快,所以我觉得我比较幸运,阿里巴巴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电子商务这个方向。

我觉得很多人都在讲第一桶金,我想给在座所有网商讲,网商群体一定要成为,也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诚信的商帮。为什么?我们没有办法线下见面,所有东西都是靠诚信一点一滴建立起来。如果我要做生意,从几百万到上千万的商家中找到你,靠的就是诚信,而这是需要一点点积攒起来的。

其次是要做最正确的事情,网络大力投入诚信建设,做的过程中不要寄希望于一夜之间暴富。大家现在觉得阿里巴巴很有钱,马云肯定很有钱,你别给我忽悠。但是我像你这样,我也在正确地做事情,我没有你那一桶金,所以我要先搞一桶金,搞了第一桶金自然会诚信的,不是这样的。

——摘自:《马云:2007年第四届网商大会演讲》

背景分析

曾经有人问马云有关阿里巴巴应对危机的策略,马云说:“首先是不是做了正确的事,其次是不是正确地做事。”如果首先做正确的事,方向对了,即使走得慢一点也能一步步地靠近成功。做正确的事,就是朝着目的地直线行走,而不是在错误的方向上一路狂奔。

试想,在一个生产型企业里,员工在生产车间,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生产产品,如果产品质量、操作行为都达到标准,说明员工是在正确地做事。但是如果这个产品在设计上本身就存在很大缺陷,根本无法投放到市场上,或者它根本就没有买主、没有用户,那么,这就不是在做正确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员工做事的方式方法多么正确,其结果都等于零。

在马云看来,方向比距离更重要,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拓展透析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有效的主管》一书中指出,效率是指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强调的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二者都不可偏废,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它们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我们当然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首先应立足于效能,然后设法提高效率。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都在于效率,但实际上,最重要的却是效能而非效率,也就是做正确的事而非正确做事。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对企业而言,不可缺少的是效能,而非效率。”

“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确地做事”应该是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的,如若不然,那么“正确地做事”将变得毫无意义。即使将事情做得再正确,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效能的。所以,首先,要保证去做“正确的事”,然后才存在“正确地做事”这个问题。做正确的事就好比射击前的瞄准,正确地做事就是瞄准后再射击。没有瞄准的射击是没有意义的。

例如,在一个糖果商店中,店里明明有许多营业员空闲,顾客却宁愿挤在同一个柜台前买糖,难道是其他营业员不热情或者短斤缺两?

原来,受顾客一致欢迎的那个营业员每一次抓糖果的时候,第一次一般都不会超过顾客所要的分量,然后,当着顾客的面一点一点地加进去,直到分量足够为止。

顾客看到的是不停地加糖,心里觉得很满意,当然也就愿意光顾这个营业员的柜台了。而其他的营业员往往是第一次抓很多的糖果,然后再不停地减少,顾客们心里自然就不舒服了。

由此可见,同样是卖糖果,同样的分量,因为方法不同,结果迥异。以正确的方法做事,才能一步步接近完美,迈向巅峰。

马云:以一流企业作标准,大概是想推广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你做的东西就是卫生间里的马桶、脸盆,你想推广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石乐华:这个标准是这个样子的,你的坐便器,或者你的洗手池,还有毛巾等一系列的东西都需要国家建立一个标准。但是目前来讲,因为卫浴市场发展的历史也就十几年,所以现在就面临很多的空白。现在国家致力于整合这一块,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有一部分厂家也致力于参与,现在没有形成龙头地位,这是我们要参与做的一件事情。

马云:你凭什么整合别人,我为什么要跟着你去被别人整合,100万人民币就能整合我,凭什么?你给我讲三条理由,除了100万人民币以外,你说我要跟着你的标准去走,你能整合我吗?

石乐华:三个理由,第一个理由就是我们现实的基础,因为我们现在做卫浴已经做了5年,在业界已经有一定的名气;第二个理由,是我个人的思路,目前有很多中小卫浴,全世界或者全中国卫浴生产企业最起码有几千家,但是真正开拓自己思路的人,或者具备这个理念的人是非常少的,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出现这样的联盟;第三个理由,就是我对自己的信心和实力。

马云:拿TOT0来说,它在你前面做,你准备怎么应对,像TOT0这样的公司或者美标这样的企业,挺不错,钱比你多,你有5年历史,那哥们儿说有l00年历史,做得比你更好,你怎么办?

石乐华:这是市场定位的问题,就算TOT0来整合都没有关系,就像我们理解奔驰跟广州本田没有市场冲突一样。

马云:谈一下我的看法,我感觉你的条理很清晰,心态很好,你的**跟别人不一样。很多人把创业者看成**澎湃的人,你对自己的信念非常坚持,坚持自己的并购、整合是有意义的,尽管也许评委也好,其他人也好,说你不靠谱,你凭什么整合,虽然你自己内心信念的坚定很符合创业者的素质。

但是我这里想讲的是,在整合的要素当中你讲到理念和信心,我自己这么看,值钱的东西好像不是理念,真正值钱的东西就是你创造的价值,脚踏实地的结果。很多人说我有非常优秀的理念,我听太多了,这世界上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所以不要用你的理念去整合别人,而是用你创造的价值给别人带来好处。

——摘自《马云:〈赢在中国〉点评》

背景分析

马云曾和软银集团的总裁孙正义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水平,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哪一个更重要?”两位“时代先锋”给出了一样的答案: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

“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酒店房间内,突然传出马云愤怒的叫喊声。

是什么让马云如此气愤呢?原来,马云有一次在长城看到涂鸦式留言,如“某某到此一游”“某某到此留念”这样的话语,深受启发。他认为阿里巴巴应由网上论坛BBS按行业分类发展,因此,要求技术人员对BBS上的每一个帖子进行检测并分类。技术人员认为这样的人工分类,有违互联网自由的传统习惯,但马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方便、快捷地利用阿里巴巴,所以他坚持己见,要求技术人员照做。当时很多人不同意,拍着桌子同马云吵。争吵最激烈时,马云仍不改初衷,他始终认为方便用户才是对的,自己的思考也是对的。

后来,马云出差到了外地,通过电子邮件要求技术人员立即完成这一程序,结果他们还是不同意。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后来,马云回忆说,当时自己真想立刻飞回去,猛拍那些技术人员的脑袋。

马云的愤怒让技术人员不得不做出让步,也正是因为他的强硬要求,阿里巴巴的发展方向最终才确定下来,获得有效的执行。他的这种作风,也使得企业在网络泡沫时期不仅坚持下来,而且实现了赢利。

工业时代的发展是人工的,而网络时代都是信息化的。信息瞬息万变,难以预测,因此,马云认为成功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立刻、现在、马上”干出来的。

高效率的执行,是阿里巴巴成功的一大法宝。马云曾将阿里巴巴称为“一支执行队伍而非想法队伍”,他多次强调,迅速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要好过优柔寡断或者没有决定。马云认为在执行的过程中,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并改正错误。

阿里巴巴创建初期50万元的原始资本就是马云与18个创业同伴在家中募集的。从此,马云的家成了阿里巴巴的办公室,员工住的地方不能离马云家太远,路程不能超过5分钟,每天深夜回家睡几个小时马上又开始工作,“立刻、现在、马上”的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

阿里巴巴唯一的思想家,就是马云自己,他不仅像个布道的牧师,更像一个极具魄力的教练,能将自己的思想化为员工超强的执行力。

拓展透析

好的决策是企业成功的前提,企业中从来不缺战略家,但是再美好的战略如果没有执行,那也只是一场空想。

史玉柱对于自己团队“说到做到”的执行能力非常认同。他说:“如果谁说我们的执行力差,他可以这么说,但我绝不会承认。每年的除夕,你可以到全国50万个商场和药店去看,别人早回家过年了,我们9000名员工依然顶着寒风在那里一丝不苟地搞脑白金促销。如果执行力不行,干劲从哪里来的?”

具有保障性的执行力,对于一个商业模式稳定、管理到位的企业来说,比创造的超越更为重要。从这个方面来讲,史玉柱是个典型且极端的实用主义者。曾有人问他,现在的管理中,哪一样至关重要?史玉柱仍然回答是“说到做到”。他认为:“你只要承诺了,几月几日几时做完,你一定要做完,完不成,不管什么理由,一定会遭到处罚。往往越没本事的人,找理由的本事就越高。我干脆不问什么原因了,你部门的事你就得承担责任,不用解释。所以现在大家都说实话,不搞浮夸。”

为了落实“说到做到,严己宽人”这一理念,创造高效的执行,史玉柱成立了专门的督察部,秉着“以客观所见为依据,大公无私,宁可错判,绝不放过”的原则,制定一套严密的制度,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落实。

一流员工的执行力就像军队一样说一不二,这样有纪律的正规军打那些拖三拉四的杂牌军,想不胜利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执行力,将战略战术都落到实处。